搜索结果: 34 查到相关种食的内容。
带有种食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一味 [相关解释]
①一种食物;一种滋味有一味之甘,割而分之|嘉膳之和,非取乎一味。②中药的一种这药里还差一味黄连。③副词。一向一味凄凉君勿叹,平生初不愿春知。④副词。单纯地;一意地一味迁就|他谁的话都不听,一味胡闹。
义浆 [相关解释]
1.旧时施舍行人的浆水。 2.将多种食料或物质搀合于水而成的浆汁。
偏食 [相关解释]
1.日偏食和月偏食的统称。在朔日,如果地面上某一部分落在月球的半影之内,当地的人便会看见太阳的一部分被月球掩蔽,称为"日偏食"。在望日,如果月球的一部分落在地影之内,地面的人便会看见月球的一部分被地影掩蔽,称为"月偏食"。参见"日食"﹑"月食"。 2.只爱吃某几种食物的不良习惯,如只爱吃鱼﹑肉,而不爱吃蔬菜。 3.喻特殊优遇。
冰糖壶卢 [相关解释]
1.亦作"冰糖葫芦"。 2.一种食品。用竹签串上山楂﹑海棠等果实,蘸以溶化的冰糖制成,甜脆可口。
原汤 [相关解释]
1.指煮熟某种食物时用的原锅汤汁。
吃不服 [相关解释]
1.不习惯于吃某种食物。
合子 [相关解释]
①类似馅儿饼的一种食品。②同‘盒子’。
含量 [相关解释]
一种物质中所包含的某种成分的数量这种食品的脂肪~很高。
悬熟 [相关解释]
1.古代一种食品。
撵转 [相关解释]
1.用莜麦面做的一种食物。
斗香 [相关解释]
1.一种特制的佛香。许多股香攒聚捆扎堆成塔形,叫斗香。点着时从顶到下一层层燃烧,烟火旺盛。 2.旧时,江苏六合地区中秋时节将各种食品堆成尖塔形,上插小旗,谓之斗香。
杂和 [相关解释]
1.几种食品搀杂在一起。
杨花粥 [相关解释]
1.古代寒食节的一种食品。
枣糕 [相关解释]
1.用面粉和枣蒸制成的一种食品。
棋炒 [相关解释]
1.亦作"棊炒"。 2.面粉制的一种食品。
油香 [相关解释]
1.伊斯兰教徒的一种食物。用温水和面,加盐,制成饼状,再用香油炸熟。
洗手蟹 [相关解释]
1.见于宋人记载的一种食品。活蟹剖析后加调料,立即可食者,谓之"洗手蟹"。
烧割 [相关解释]
1.古代一种食品。禽畜肉整体烤熟,食时以刀割切。
百味 [相关解释]
1.各种食品和滋味。 2.旧木砧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服器.故木砧》。
禄料 [相关解释]
1.犹料钱。唐宋间官吏除岁禄﹑月俸外的一种食料津贴。多折钱发给。清代也沿用。
种食 [相关解释]
1.谷种和粮食。
科头细粉 [相关解释]
1.以淀粉为原料制成的一种食品名。
竹兔 [相关解释]
1.一种食竹叶的小兔。
粔籹 [相关解释]
1.古代的一种食品。以蜜和米面,搓成细条,组之成束,扭作环形,用油煎熟,犹今之馓子。又称寒具﹑膏环。
糍粑 [相关解释]
1.用糯米蒸熟捣碎后所制成的一种食品。
红头签 [相关解释]
1.古时御厨中的一种食品。
羊酪 [相关解释]
1.用羊乳制成的一种食品。常借指乡土特产的美味。
羌煮 [相关解释]
1.古代西北少数民族的一种食品,后传入内地。
菲葑 [相关解释]
1.菲和葑,两种食用的植物。因其根部有时味苦,常被人丢弃。语本《诗.邶风.谷风》"采葑采菲,无以下体。"郑玄笺"此二菜者,蔓菁与葍之类也。皆上下可食,然而其根有美时有恶时,采之者不可以根恶时并弃其叶。"
蝙獭 [相关解释]
1.一种食鱼兽。即猵獭。
螟螣 [相关解释]
1.亦作"螟?"。亦作"螟?"。 2.两种食苗的害虫。 3.喻为害人民者。
赤盐 [相关解释]
1.赤色的盐。古代方士炼黄金的原料。 2.赤色的盐。古代西域等地出产的一种食盐。
酷累 [相关解释]
1.菜和面搅拌在一起,用锅蒸熟的一种食品。
麻花 [相关解释]
1.大麻所开的花。又叫麻勃。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谷一.大麻》。 2.一种食品。用两三股条状的面拧在一起,以油炸成。 3.方言。形容衣服因穿久了磨损成将破未破的样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