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4 查到相关洋行的内容。
带有洋行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丝栈 [相关解释]
1.旧中国在上海出现的经营华商与洋商间生丝贸易的中间商。经营四川﹑湖北及山东等省产生丝。接受厂商委托,转售洋行,抽收佣金。并代办仓储﹑保险﹑纳税等事,有时还借垫资金。 2.储存生丝的栈房。
十三行 [相关解释]
1.法帖名。晋王献之所书《洛神赋》真迹,至南宋时仅存十三行,共二百五十字。故名。今传本有玉版十三行﹑柳跋十三行两种。参阅元虞集《道园学古录》卷十一。 2.鸦片战争前广州港口官府特许经营对外贸易的商行之总称。行数并不固定。十三行对官府负有承蓖交纳外洋税饷﹑规礼,传达政令及管理外洋商务人员等义务;也享有对外贸易特权。1842年《南京条约》订立后,十三行专营对外贸易的特权被取消,乃日趋没落。相传十三行名称起于明代,意义不详。俗亦称"洋行"﹑"洋货行"﹑"外洋行"。 3.清代天津脚夫﹑挑夫等苦工的组织。
大班 [相关解释]
1.清代称新科进士引见时按一﹑二﹑三甲编排的班列。 2.旧称外国公司﹑洋行的经理。 3.幼儿园里由五或六周岁至六或七周岁儿童所编成的班级。
小货 [相关解释]
1.小宗货物。常指商店﹑洋行等的雇员乘经营之便自贩的货物。
总商 [相关解释]
1.也称商总。清政府在垄断行业特许商人中指定为首领的殷实商户。嘉庆年间在广州十三行中设立总商,总理洋行事务。道光以前在盐商中也有总商。
押柜 [相关解释]
1.旧中国商业企业中被雇职工缴纳的保证金。始于外商在华开设的洋行。其后华商亦有采用。如店员受雇于商店﹑人力车工人向车行租车,均须缴纳押柜。又,旧中国水﹑电﹑煤气等公用事业向用户收取的水表﹑电表等的保证金,亦称押柜。
掠卖华工 [相关解释]
17-20世纪初西方殖民者将中国东南沿海的贫苦劳动人民诱骗贩卖到殖民地去的活动。鸦片战争后西方殖民者公开在中国一些口岸设立洋行,经营这种苦力贸易”。华工大多被装在称为浮动地狱”的船上运往美、澳等洲,卖给农场主或资本家从事奴隶劳动。
洋东 [相关解释]
1.洋行老板。
洋商 [相关解释]
1.鸦片战争前,厦门﹑广州等处专营对外贸易的洋行商人的简称。 2.鸦片战争后,专指来我国经商的外国商人。
洋票 [相关解释]
1.旧指洋行或政府发行的有价证券﹑纸币。
洋行 [相关解释]
1.旧指跟外国商人做买卖的商行◇多指外国资本家在中国开设的商行。
细崽 [相关解释]
1.即西崽。旧称欧美人在我国开设的洋行﹑西式餐馆所雇的男仆,有贬意。
西崽 [相关解释]
1.亦作"西仔"。 2.旧时指在洋行或西式餐馆等行业中服杂役的中国人。限于男性﹐带有鄙视的意思。
跑楼 [相关解释]
1.指旧时洋行中,某些职员在洋人老板和所雇职工之间做上通下达的工作。亦指跑楼的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