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0 查到相关母教的内容。
带有母教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三迁 [相关解释]
1.相传孟轲幼年时,邻里环境不好,孟母三次迁居,使轲得到比较好的学习环境。事见汉刘向《列女传.邹孟轲母》﹑汉赵歧《孟子题辞》◇常以"三迁"为颂扬母教之词。 2.三次迁徙。 3.三次升迁。
丸熊 [相关解释]
1.用熊胆和制的药丸。《新唐书.柳仲郢传》"母韩,即皋女也,善训子,故行郢幼嗜学,尝和熊胆丸,使夜咀咽以助勤。"后以"丸熊"为母教的典实。
姜孟 [相关解释]
1.敬姜和孟母的并称。一为春秋时鲁大夫公父歜之母,一为孟轲之母。敬姜屡次匡正儿子的过失,孟母为教子曾三迁,断机。二人事见汉刘向《列女传·母仪传》◇世奉为母教的楷模。
思齐 [相关解释]
1.《诗.大雅.思齐》"思齐大任,文王之母。"毛传"齐,庄也。"郑玄笺"常思庄敬者,大任也,乃为文王之母。"后因以"思齐"赞美母教及内助之词。
杀彘教子 [相关解释]
1.谓父母教育子女﹐首先自己要言行一致。
母教 [相关解释]
1.语出汉刘向《列女传.邹孟轲母》"孟子之母,教化列分。处子择艺,使从大伦。子学不进,断机示焉。子遂成德,为当世冠。"后以"母教"称母亲对于子女的教育。
熊丸 [相关解释]
1.以熊胆制成的药丸。唐柳仲郢幼嗜学,其母曾和熊胆丸,使夜咀咽,以苦志提神。见《新唐书.柳仲郢传》◇用为贤母教子的典故。
纮綖 [相关解释]
1.古代冠冕上装饰的绳带。 2.《国语.鲁语下》载公父文伯劝其母勿绩,其母教训文伯应勤职不怠,并谓"王后亲织玄紞,公侯之夫人加之以纮﹑綖……男女效绩,愆则有辟,古之制也。"后因以"纮綖"为贵显人家妇女具有勤俭美德的典故。
羞鳖 [相关解释]
1.《国语.鲁语下》"公父文伯饮南宫敬叔酒,以露睹父为客。羞鳖焉,小,睹父怒。相延食鳖,辞曰'将使鳖长而后食之。'遂出。文伯之母闻之,怒曰'吾闻之先子曰"祭养尸,飨养上宾。"鷩于何有?而使夫人怒也!'遂逐之。五日,鲁大夫辞而复之。"后遂为母教子的典故。
还鲊遗书 [相关解释]
1.《晋书.列女传.陶侃母湛氏》"侃少为寻阳县吏,尝监鱼梁,以一坩鲊遗母。湛氏封鲊及书,责侃曰'尔为吏,以官物遗我,非惟不能益吾,乃以增吾忧矣。'"后以"还鲊遗书"为贤母教子为官清廉之典。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