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78 查到相关作人的内容。
带有作人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人事 [相关解释]
①人情世事人事变迁|年纪尚幼,还不解人事|人事无涯生有涯。引申为意识的对象已经昏迷了,人事不省。②人力所及所为匪独天时,亦由人事|地有肥硗、雨露之养,人事之不齐也。③请托、应酬之事不务学业,竞于人事。也指赠送的礼物有什么人事送与老爷|这点人事权且收下。④指男女情欲之事年纪渐长,已晓人事。⑤官员任免升降之事。现指对工作人员管理、使用、考核、奖惩等工作人事更动|人事局。⑥人际关系人事纠纷|处理好人事关系。
人天 [相关解释]
1.佛教语。六道轮回中的人道和天道。亦泛指诸世间﹑众生。 2.人间与天上。 3.指粮食。民以食为天,唐人避太宗李世民讳,改民作人,故称"人天"。
仁丹 [相关解释]
1.中成药名。由日商创制,现同一药物写作人丹。
传房 [相关解释]
1.即传达室。亦指传达室的工作人员。
作人 [相关解释]
1.《诗.大雅.棫朴》"周王寿考,遐不作人。"孔颖达疏"作人者,变旧造新之辞。"后因称任用和造就人才为"作人"。 2.做人。指立身行事。 3.指通人道。
作情 [相关解释]
1.作人情,徇私。 2.方言。佩服敬重。
借调 [相关解释]
一个单位临时借用另一单位的工作人员,而不改变其隶属关系。
公务员 [相关解释]
①政府机关的工作人员。②旧时称机关、团体中做勤杂工作的人员。
公家人 [相关解释]
1.方言。指政府工作人员。
公家婆姨 [相关解释]
1.方言。称女工作人员。
公教人员 [相关解释]
对机关工作人员和学校教员的合称。
内耗 [相关解释]
①机器或其他装置自身消耗的没有对外做功的能量。②团体内部不团结、不协调所消耗的精力、物力等工作人员之间的内耗”,不利于工作的顺利开展。
出差 [相关解释]
1.工作人员临时被派遣外出办理公事。 2.民工出去担负运输﹑修建等临时任务。
列车 [相关解释]
配有机车、工作人员和规定信号的连挂成列的火车国际~ㄧ旅客~ㄧ15次~。
前民 [相关解释]
1.语出《易·系辞上》"是以明于天之道﹐而察于民之故﹐是兴神物以前民用。"高亨注"前﹐先导也。此句言圣人取此神物蓍草以占事﹐作人民用以占事之先导。"后以"前民"谓引导人民。
剧装科 [相关解释]
1.京剧班社后台工作人员的一种,专管衣箱。俗称"箱倌"。
剧通科 [相关解释]
1.俗称"检场的"。京剧班社的舞台工作人员。为七行七科之一。任务是在排演演出时搬置桌椅道具,协助演员穿脱服装,撒放火彩等。
剩磁 [相关解释]
铁磁质磁化后,在撤去外磁场时所能保存的磁感应强度。软铁的剩磁最小,常用作电磁铁或电磁继电器的铁芯。铁镍钴合金、铁氧体的剩磁最大,常用来制作人造永磁体。
办事员 [相关解释]
机关工作人员的一种职别,在科员之下。
助耕 [相关解释]
1.指皇帝行藉田礼时为从耕朝官配备的耕作人员。 2.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时期,人民政府组织群众为抗属﹑军属耕种田地,叫助耕。这是在供给制度下,对革命军人﹑革命干部和烈属的一种照顾措施。全国解放初,对军属﹑烈属仍然实行。
勤务员 [相关解释]
1.本指部队或机关里担任杂务的工作人员。引申为辛勤工作,甘愿为别人服务的人。
受贿罪 [相关解释]
在我国,指国家工作人员、集体经济组织工作人员或者其他从事公务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非法收受他人财物而为他人谋利益的行为。
周文矩 [相关解释]
五代南唐画家。句容(今属江苏)人。南唐后主时为翰林待诏。擅作人物画,尤精仕女,风格与唐代周feb4O嘟而更为纤细。宋人称其用笔深远,于繁富则尤工”。兼画山水、屋木、佛道。存世作品《重屏会棋图》等,系摹本。
售票员 [相关解释]
1.卖票的工作人员。
售货员 [相关解释]
1.商店里出售货物的工作人员。
商调 [相关解释]
1.乐曲七调之一,其音凄怆哀怨。 2.谓甲乙两个单位通过协商,将一方的工作人员调到另一方去工作。
坐帐无鹤 [相关解释]
1.晋葛洪《神仙传》载介象字元则,会稽人。吴主征至武昌,供帐皆是绮绣。遗黄金千镒,从象学隐形之术,后告言病,帝遣左右姬侍,以美梨一奁赐象。象食之,须臾便死。帝埋葬之。以日中时死,晡时已至建业,所赐梨付苑吏种之。吏后以表闻,先主即发棺而视,唯存一符。帝思之,与立庙,时躬往祭祀,常有白鹤来集座上,迟回复去。又传说汉丁令威成仙后化鹤飞回故乡辽东,飞鸣作人言"有鹤有鹤丁令威,化鹤千年今始归。"见旧题晋陶潜《搜神后记》◇遂以"坐帐无鹤"为思念故土的典实。
外调 [相关解释]
1.旧时指京官调任地方官。 2.调出。谓向其他地方或单位调物资﹑人员。 3.到外地或外单位作人事调查。
小河 [相关解释]
诗歌。周作人作。1919年发表。一个农夫在小河中间筑起一道堰,小河不得前进,又不能退回,水只在堰前乱转,展开了对堰的冲击。稻、桑、草和虾蟆对小河既深表同情,又抱着深深的忧虑。作品暗喻个性发展被一种社会势力扼杀的痛苦。
工间操 [相关解释]
机关和企业中的工作人员每天在工作时间内抽出一定时间来集体做的体操。
帐房 [相关解释]
1.军帐。 2.帐篷,蒙古包。 3.旧谓管理财物出入的处所或工作人员。
影戏 [相关解释]
1.亦称"影灯戏"。用纸或皮剪作人物形象﹐以灯光映于帷布上操作表演的戏剧。 2.今亦指电影。
执役 [相关解释]
1.服役的人;工作人员。 2.服役;担任劳役。
承揽 [相关解释]
当事人一方为他方完成一定的工作,他方在验收后支付约定的报酬的民事法律行为。其中当事人一方为承揽人,他方为定作人。通常有(物品)加工承揽。
抟人 [相关解释]
1.抟土作人。
抟土 [相关解释]
1.犹抟埴。 2.指抟土作人。
抟土作人 [相关解释]
1.女娲捏土造人的传说。
护工 [相关解释]
1.医院病房里干勤杂活的护理工作人员。
招收 [相关解释]
1.招募接收。 2.特指经过考试或其他手续接收学生﹑工人或其他工作人员。
救生员 [相关解释]
1.在游泳场所担当救护溺水者的工作人员。
文学研究会 [相关解释]
文学团体。1921年由周作人、沈雁冰、叶圣陶等十二人创立于北京。提倡为人生而艺术的文学主张,注重文学创作和介绍西方文学,尤其是俄国和东欧文学。主办《小说月报》、《诗》等刊物。1932年《小说月报》停刊后,活动基本停止。
旷职 [相关解释]
(工作人员)不请假而缺勤。
月作人 [相关解释]
1.按月受雇为人劳作的人。
武装工作队 [相关解释]
1.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新四军的指战员﹑政治工作人员和地方干部组成的精干的武装小分队。其任务是深入到敌占区进行武装斗争和宣传组织工作,灵活运用各种斗争方式打击瓦解敌军,摧毁伪组织和伪政权,配合根据地对敌斗争,使敌占区逐步变为根据地。
民主监督 [相关解释]
在我国,指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在共同的政治准则的基础上互相提出意见和批评,人民群众对中国共产党各级组织、各级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批评监督,国家权力机关对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的监督,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对法律、政策的执行和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等。广义还指群众对领导干部的批评和监督。
派饭 [相关解释]
1.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下农村工作,基层干部分派各户农民轮流照管其饮食。
现代十六家小品 [相关解释]
散文集。阿英编。1935年出版。收周作人、朱自清、谢冰心、茅盾、郭沫若、鲁迅等十六位作家的散文一百零四篇。有抒情散文、游记、随笔、杂感、序跋,是一本反映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散文创作成就的选集。每位入选者的作品前有编者的短序,介绍其小品创作概况。
申诉 [相关解释]
1.向上级或上属机关申述情由。 2.诉说。 3.法律名词。诉讼当事人或其他有关公民对已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或裁定不服时,依法向法院或者检察机关提出重新处理的要求。亦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或政党﹑社团成员对所受处分不服时,向原机关(组织)或上级机关(组织)提出自己的意见。
监票 [相关解释]
1.选举时对发放和计算候选人所得选票进行监督,以免舞弊。 2.对发放和计算选票进行监察的工作人员。
科员 [相关解释]
1.指明代六科给事中衙门的官员。 2.科室工作人员的泛称。
秘书 [相关解释]
①协助领导人联系接待,办理文书和交办事项的工作人员。②指秘书职务。③使馆中职位低于参赞高于随员的外交官。有一等秘书、二等秘书、三等秘书之分,在大使馆馆长领导下进行工作。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
窝工 [相关解释]
1.因计划不周或调配不好﹐工作人员没有工作或不能发挥作用。
签呈 [相关解释]
1.旧时政府机关的工作人员向上级请示或报告时所写的简短呈文。
緑衣使者 [相关解释]
1.鹦鹉的别名。唐代长安豪民杨崇义被妻刘氏和邻人李弇谋杀,县官至杨家勘察,架上鹦鹉忽作人言,说杀害家主的是刘氏和李弇,案情于是大白。唐玄宗因封鹦鹉为"緑衣使者",交付后宫喂养,张说并为之作《绿衣使者传》。事见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鹦鹉告事》◇因以"緑衣使者"为鹦鹉之别名。 2.绿毛龟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介一.绿毛龟》。 3.今邮递员着绿色制服,亦称绿衣使者。
约讲 [相关解释]
1.旧乡村基层工作人员。
老百姓 [相关解释]
人民;居民(区别于军人和政府工作人员)。
肩章 [相关解释]
军人或某些部门的工作人员佩带在制服的两肩上用来表示行业、级别等的标志。
自己的园地 [相关解释]
散文集。周作人作。1923年出版。第一辑《自己的园地》收散文十八篇;第二辑《绿洲》收散文十五篇,另有杂文二十篇。再版时删去杂文,增收《茶话》二十三篇。所收散文作品多为山水小品和随笔,风格冲淡。少数议论散文表达了作者对文艺问题的独到见解。
萎靡不振 [相关解释]
意志消沉,精神不振作人是要有点精神的,不能整天萎靡不振。
著作权法 [相关解释]
也称版权法”。国家关于确认和保护著作人和其他著作权所有者的著作权权利的法律。是因创作、传播和使用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而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内容包括著作权主体、著作权客体、著作权内容、著作权限制、著作权继承和转让、侵犯著作权的处罚等。世界上第一部著作权法是英国于1710年颁布的《安妮女王法令》。《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于1990年9月7日通过,1991年6月1日起施行。
西归 [相关解释]
1.向西归还;归向西方。 2.用作人死亡的婉词。
谈鸡 [相关解释]
1.南朝宋刘义庆《幽明录》载﹕晋兖州刺史宋处宗﹐尝买一长鸣鸡﹐爱养甚至﹐恒笼着窗间﹐鸡遂作人语﹐与处宗谈论﹐极有言致﹐终日不辍。处宗因此言功大进◇因以"谈鸡"指可与之交谈的鸡。 2.以喻能启发人智慧者。
责任事故 [相关解释]
1.工厂﹑矿山﹑建筑﹑交通﹑医疗及其它部门工作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违反规章制度,使公私财产遭受损失或桅人身安全的事故。
质婆 [相关解释]
1.作人质的妇女。
贪污罪 [相关解释]
在我国,指国家工作人员或其他经手、管理公共财物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
赔了夫人又折兵 [相关解释]
1.三国时东吴孙权要向蜀汉索回荆州,都督周瑜定计,将孙权妹谎说嫁给刘备,借以把刘备骗到东吴留作人质,以便索回荆州。刘备按诸葛亮的对策行事,到东吴成婚后同夫人逃出东吴。周瑜带兵追赶,被诸葛亮的伏兵打败。此故事见于元曲《隔江斗智》第二折,又见于《三国演义》第五五回◇世因以"赔了夫人又折兵"比喻想得利不成,反而遭受双重损失。
赤脚医生 [相关解释]
1.指农村里亦农亦医的医务工作人员。此称盛行于文化大革命中。
身无长物 [相关解释]
1.语本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王恭﹞对曰'丈人不悉恭,恭作人无长物。'"后以"身无长物"形容极其贫穷。
通讯员 [相关解释]
通讯社、报社、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出版单位聘请的非专职新闻工作人员。任务是经常为其反映情况、提供线索、撰写通讯报道等。
钦差大臣 [相关解释]
1.由皇帝特命并颁授关防的钦差。权力比一般钦差官员大﹐通常简称钦使﹐统兵者称钦帅。 2.现多指上级机关派来的﹑握有大权的工作人员(多含讥讽意)。
随员 [相关解释]
①随从的工作人员他神气地走在前面,后面跟着一帮随员。②使馆中职位低于秘书的外交官。是使馆中职位最低的成员。在大使馆馆长领导下进行工作。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
雇员 [相关解释]
被雇用的职员或编制以外的临时工作人员。
雨天的书 [相关解释]
散文集。周作人作。1925年发表。收杂文、随笔五十二篇。大多以谈茶、养鸟、赏花为题材,表现作者对闲适生活的情趣,其中也有部分以批评社会为主题。技巧圆熟,行文自然明快,代表了作者早期散文的风格。
饮灰洗胃 [相关解释]
1.谓彻底改过,重新作人。语本《晋书.石季龙载记下》"季龙曰'吾欲以纯灰三斛洗吾腹。腹秽恶,故生凶子,儿年二十余便欲杀公。'"
驻地 [相关解释]
1.部队或外勤工作人员所驻的地方。 2.地方行政机关所在地。
高剑父(1879-1951) [相关解释]
画家。名b051#字爵廷,改字剑父,番禺(治今广东广州)人。曾留学日本。为同盟会会员。辛亥革命后从事美术教育。其画融合日本和西洋画法,开创岭南派”。善用色彩或水墨渲染,工山水、花卉、鸟兽,亦作人物画。
鸡窗 [相关解释]
1.亦作"鸡窗"。 2.《艺文类聚》卷九一引南朝宋刘义庆《幽明录》﹕"晋兖州刺史沛国宋处宗尝买得一长鸣鸡﹐爱养甚至﹐恒笼着窗间。鸡遂作人语﹐与处宗谈论﹐极有言智﹐终日不辍。处宗因此言巧大进。"后以"鸡窗"指书斋。
黎明的河边 [相关解释]
短篇小说。峻青作。1955年发表。通讯员小陈奉命护送两位武工队员连夜过河重建队伍,不料途中与敌人遭遇。其母亲和弟弟被敌人抓作人质,英勇献身。小陈也与敌人同归于尽。最后,在小陈父亲的帮助下,两位武工队员顺利到达河东。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