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4 查到相关书字的内容。
带有书字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书可 [相关解释]
1.批阅公文,书字认可。
书字 [相关解释]
1.文字。 2.指书信等。
史阙文 [相关解释]
1.史书上阙而不书或已脱漏的文字。语出《论语.卫灵公》"吾犹及史之阙文也。"何晏集解引包咸曰"古之良史于书字有疑则阙之以待能者。"
木表 [相关解释]
1.木标。立木书字,以为标记。 2.指用于测日影计时的木制标杆。 3.树木的外层。 4.树梢。
注疏 [相关解释]
1.注和疏的并称。注,对经书字句的注解,又称传﹑笺﹑解﹑章句等;疏,对注的注解,又称义疏﹑正义﹑疏义等。注﹑疏内容关乎经籍中文字正假﹑语词意义﹑音读正讹﹑语法修辞,以及名物﹑典制﹑史实等。宋人将十三经之汉注唐疏合刊,"注疏"之称始流行。 2.记述,记载。
玉轴 [相关解释]
1.指车。 2.指船。 3.卷轴的美称。借指珍美的图书字画。
瓷版 [相关解释]
1.渔的一种。清康熙五十八年,泰安县人徐志定曾用瓷制成渔,刊印张尔岐所著《周易说略》一书,序文中称瓷版"坚致胜木"。全书字体端正,行格整齐。
科虫体 [相关解释]
1.指科斗书字体。
篆书 [相关解释]
①字体名。大篆和小篆的统称。大篆相传为周宣王时太史籀所作,故也称籀文”或籀书”,广义的大篆又指甲骨文、金文及春秋战国时各国通行的文字。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实行文字统一,以小篆为正字,也称秦篆”。篆书字体偏长,多用圆笔。②王莽篡汉建立新朝后所立六书之一,即小篆”。
行书 [相关解释]
字体名。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书体。既无草书潦草,又无楷书端正。相传始于东汉末年,流行至今。其中楷意多些的称行楷”,草意多些的称行草”。
豕亥鱼鲁 [相关解释]
1.《吕氏春秋.察传》载有"己亥"误作"三豕"的故事。晋葛洪《抱朴子.遐览》"书字人知之,犹尚写之多误。故谚曰书三写,鱼成鲁,虚成虎。此之谓也。"后以"豕亥鱼鲁"谓书籍传写或刊印中的文字错误。
逸字 [相关解释]
1.指草书字。 2.谓散逸的诗文。 3.指脱字。
音义 [相关解释]
1.文章的涵义。 2.文字的读音和意义。 3.六朝以来注释古书字音字义的一种著作体。如陆德明《经典释文》中诸经及《老子》﹑《庄子》音义﹐陈第《屈宋古音义》等。
香筒 [相关解释]
1.帐中烧香器。 2.放置文书字画容器的美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