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31 查到相关上供的内容。
带有上供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上供 [相关解释]
1.唐宋时所征赋税中解交朝廷的部分。 2.旧时用物品祭祖或敬神。
习题 [相关解释]
1.教学上供练习用的题目。
侠辂 [相关解释]
1.站在辂的两侧。辂,缚在车辕上供人牵挽的横木。侠,通"夹"。
冥供 [相关解释]
1.祭祀用的上供食品。
卧铺 [相关解释]
1.火车上供旅客睡觉的铺位。 2.今分软席卧铺和硬席卧铺两种。
墓舍 [相关解释]
1.坟地上供祭扫用的房舍。
席地 [相关解释]
原指席子铺在地上供坐卧◇泛指在地上坐卧席地依墙而坐。
招贴 [相关解释]
1.亦作"招帖"。 2.写印在纸上供张贴宣传用的文字﹑图画。
挽辂 [相关解释]
1.车上供牵引用的横木。代指所拉的车子。
斋供 [相关解释]
1.祭祀死者﹑神佛﹐并上供食品。 2.寺庙中供应的斋食。 3.指布施给僧道的饭食。
晒台 [相关解释]
1.建造在屋顶上供晒衣物的露天小平台。
月桩钱 [相关解释]
1.南宋为支应军饷而加征的税款名目﹐因系计月桩办钱物﹐故称。绍兴二年(1132年)﹐韩世忠驻军建康﹐由江东漕司每月拨饷十万缗以供军需。规定动用经制钱﹐上供钱及移用其他税钱﹐漕司不肯动拨本身税款﹐指定科目又不够支应﹐就向地方摊派。州县巧立名目﹐横征于民。其名目有曲引钱﹑纳醋钱﹑卖纸钱﹑户长甲帖钱﹑保正牌限钱﹑折纳牛皮筋角钱﹐两讼不胜则有罚钱﹑既胜则令纳欢喜钱等。其后又推行于江浙及湖南﹐以江南东﹑西路受害最重。参阅《文献通考.征榷六》﹑《宋史.食货志下一》。
毛刷 [相关解释]
1.用毛穿制在板上供刷洗用的刷子。
津堠 [相关解释]
1.渡口上供瞭望用的土堡。
漕司 [相关解释]
1.亦称"漕运司"。 2.管理催征税赋﹑出纳钱粮﹑办理上供以及漕运等事的官署或官员。北宋称转运司﹐南宋称漕司﹐元代称漕运司。
炉眼 [相关解释]
1.炉膛。 2.冶炼炉上供察看炉情的小窗口。
熏笼 [相关解释]
1.亦作"熏笼"。 2.一种覆盖于火炉上供熏香﹑烘物和取暖用的器物。
牌位 [相关解释]
为祭祀而设的写着神或死者名字的有底座的木牌桌上供着祖父的牌位。
猫道 [相关解释]
1.指壁上供猫进出的洞。
秤毫 [相关解释]
1.杆秤上供手提悬秤的条状物﹐多用绳子或皮条制成。也称秤纽。
窭数 [相关解释]
1.戴在头上供顶物用的草垫圈。 2.众木聚集貌。
良绥 [相关解释]
1.古代君车上供国君攀援以登车的绳索。
角楼 [相关解释]
城角上供瞭望和防守用的楼。
谒荐 [相关解释]
1.参谒上供。
踏板 [相关解释]
1.跳板。 2.地板。 3.安置在车沿﹑床前等处便于上下的设备。 4.喻借以达到某种目的的手段。 5.某些器物上用足操纵的特殊装置。 6.运动场上供跳远起跳的板。
送佛 [相关解释]
1.僧人做佛事超度亡灵时,要发牒请佛,献斋上供,事毕,化纸把佛送走,谓之"送佛"。
金较 [相关解释]
1.车箱两旁板上供凭倚的金饰龙形横木。
靠背 [相关解释]
1.演唱或演武场地的帐幔。 2.用以垫背的垫子。 3.用以指椅子上供人背部倚靠的部分。 4.犹靠山。 5.即靠把。详"靠把"。
音徽 [相关解释]
1.指琴上供按弦时识音的标志。亦指琴或乐曲。 2.美音;德音。 3.指音容。 4.犹音讯;书信。
马鞍 [相关解释]
1.放在骡马背上供人骑坐的器具。两头高,中间低。
驴鞍 [相关解释]
1.放在驴背上供骑坐的器具。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