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3 查到相关鼎足的内容。
带有鼎足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款足
[相关解释]
1.中间空的鼎足。
1.中间空的鼎足。
永嘉学派
[相关解释]
1.以南宋永嘉(今属浙江省)人薛季宣﹑陈傅良﹑叶适为代表的理学学派。主张"功利"之学,反对朱熹﹑陆九渊"专以心性为宗主"的理学,强调道不能离物,道义不能离开功利。此派在当时影响甚大,与朱﹑陆二派形成鼎足。与永康学派共有"浙东学派"之称。
1.以南宋永嘉(今属浙江省)人薛季宣﹑陈傅良﹑叶适为代表的理学学派。主张"功利"之学,反对朱熹﹑陆九渊"专以心性为宗主"的理学,强调道不能离物,道义不能离开功利。此派在当时影响甚大,与朱﹑陆二派形成鼎足。与永康学派共有"浙东学派"之称。
犀顶j文
[相关解释]
1.头顶骨隆起如犀角,脚掌上有龟背纹。旧时所谓贵人之相。语本《后汉书.李固传》"固貌状有奇表﹐鼎角匿犀﹐足履j文。"李贤注"鼎角者﹐顶有骨如鼎足也。匿犀﹐伏犀也。谓骨当额上入发际隐起也。足履j文者二千石﹐见《相书》。"
1.头顶骨隆起如犀角,脚掌上有龟背纹。旧时所谓贵人之相。语本《后汉书.李固传》"固貌状有奇表﹐鼎角匿犀﹐足履j文。"李贤注"鼎角者﹐顶有骨如鼎足也。匿犀﹐伏犀也。谓骨当额上入发际隐起也。足履j文者二千石﹐见《相书》。"
狂奴故态
[相关解释]
1.狂放不羁者的老脾气。典出《后汉书.逸民传.严光》"司徒侯霸与光素旧,遣使奉书。使人因谓光曰'公闻先生至,区区欲即诣造,迫于典司,是以不获。愿因日暮,自屈语言。'光不答,乃投札与之,口授曰'君房足下,位至鼎足,甚善。怀仁辅义天下悦,阿谀顺旨要领絶。'霸得书,封奏之,帝笑曰'狂奴故态也。'"
1.狂放不羁者的老脾气。典出《后汉书.逸民传.严光》"司徒侯霸与光素旧,遣使奉书。使人因谓光曰'公闻先生至,区区欲即诣造,迫于典司,是以不获。愿因日暮,自屈语言。'光不答,乃投札与之,口授曰'君房足下,位至鼎足,甚善。怀仁辅义天下悦,阿谀顺旨要领絶。'霸得书,封奏之,帝笑曰'狂奴故态也。'"
鼎分
[相关解释]
1.犹鼎足三分。
1.犹鼎足三分。
鼎分三足
[相关解释]
1.见"鼎足三分"。
1.见"鼎足三分"。
鼎列
[相关解释]
1.鼎足而列。
1.鼎足而列。
鼎足
[相关解释]
鼎的腿,比喻三方面对立的局势~而三ㄧ势成~。
鼎的腿,比喻三方面对立的局势~而三ㄧ势成~。
鼎足三分
[相关解释]
1.如鼎之三足,各据一方。比喻三方面分立相持的局势。
1.如鼎之三足,各据一方。比喻三方面分立相持的局势。
鼎足之势
[相关解释]
1.比喻三方面分立相持的局势。
1.比喻三方面分立相持的局势。
鼎足戒
[相关解释]
1.指"鼎折覆餸"的教训。
1.指"鼎折覆餸"的教训。
鼎足而三
[相关解释]
1.谓像鼎足一样,三方面并立。
1.谓像鼎足一样,三方面并立。
鼎足而立
[相关解释]
1.像鼎的三只脚一样,三者各立一方。常比喻三方面分立相持的局面。
1.像鼎的三只脚一样,三者各立一方。常比喻三方面分立相持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