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35 查到相关题诗的内容。
带有题诗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七真 [相关解释]
1.道教尊崇的七位真人。(1)相传汉茅盈﹑茅固﹑茅衷兄弟隐于茅山得道成仙,后晋之杨羲﹑许穆﹑许翙及唐之郭崇真皆于茅山得道,因合称"七真"。唐陆龟蒙《和江南道中怀茅山广文南阳博士》诗之一"一片轻帆背夕阳,望三峰拜七真堂。"自注"三茅﹑二许﹑一杨﹑一郭,是为七真。"唐齐己《赴郑谷郎中招游龙兴观读题诗板谒七真仪像因有十八韵》"《诗》悬《大雅》作,殿礼七真仪。"(2)指张紫阳﹑石杏林﹑薛道光﹑陈泥丸﹑白紫清﹑刘永年﹑彭鹤林七人,称"南宗七真"。(3)指马丹阳﹑丘长春﹑谭长真﹑刘长生﹑郝广宁﹑王玉阳和孙清静(仙姑)
三乡诗 [相关解释]
1.三乡,地名。在今何地不详。唐会昌时若耶溪有女子随夫西入函关。夫殁,东还,邈然无依,一日过三乡驿,感慨题诗曰"昔逐良人西入关,良人身殁妾空还。谢娘卫女不相待,为雨为云归旧山。"后和之者多至十人。见宋计有功《唐诗纪事.王祝》。
刬锹儿 [相关解释]
1.曲牌名。全曲七或八句,共三十九字。见明邵璨《香囊记.题诗》。又见明周履靖《锦笺记.婆奸》。
卖镜重圆 [相关解释]
1.犹言破镜重圆。南朝陈将亡,驸马徐德言与妻乐昌公主离散前,破一铜镜,各执其半,约曰他日必以正月望日卖于都市,以期再见。德言如期至京,"有苍头卖半镜者,大高其价",德言遂出半镜相合,并题诗曰"镜与人俱去,镜归人不归;无复嫦娥影,空留明月辉。"此时,公主已为杨素所得,素悉此事,遂使他们夫妻团圆。事见唐孟棨《本事诗.情感》。
南翔 [相关解释]
1.向南飞。 2.镇名。在上海市嘉定县南。传说昆山临江乡有一寺,初掘地得石,有两只白鹤经常停集其上,后来鹤飞去不返,僧为之号泣,石上忽有题诗"白鹤南翔去不归,惟留空迹在名基"等句,因名寺南翔,镇又以寺得名。见宋范成大《吴郡志·异闻》。
啸云侣 [相关解释]
1.传说唐广德中,有孙恪者,游洛中一大第,见袁氏女,遂纳为室◇十余年,携二子至峡山寺。袁氏欣然易服理妆,诣老僧,乃持一碧玉环献僧,曰"此是院中旧物。"僧初不晓,及斋罢,有野猿数十,悲啸扪萝而跃,袁氏恻然,俄命笔题诗曰"刚被恩情役此心,无端变化几湮沉;不如逐伴归山去,长啸一声烟雾深。"乃掷笔于地,遂裂衣化为老猿,追啸者跃树而去。老僧方悟,曰"此猿是贫道为沙弥时所养……碧玉环者,本诃陵胡人所施,当时亦随猿颈而往。"见唐裴铏《传奇.孙恪》◇因以为典,称野猿为"啸云侣"。
墨竹亭 [相关解释]
1.亭名。在江西瑞昌西。宋元丰年间,苏轼自黄州至筠州探视弟辙经此,题诗石上,以余墨洒竹,后人筑亭于山。参阅《嘉庆一统志.九江府一》。
夜客 [相关解释]
1.夜晚来访的客人。指阿谀逢迎之人。 2.唐李涉有诗名,曾过九江,至皖口,遇盗。其豪首请涉题诗。涉作诗"春雨萧萧江上村,緑林豪客夜知闻。他时不用相回避,世上如今半是君。"事见《唐诗纪事》卷四六﹑元辛文房《唐才子传.李涉》。《全唐诗》录此诗,题作《井栏砂宿遇夜客》◇来因以夜客为盗贼的代称。
太一莲舟 [相关解释]
1.北宋名画家李公麟绘有《太一真人图》﹐图绘真人卧一大莲叶中﹐执书仰读~驹题诗有"太一真人莲叶舟"句。见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韩子苍》◇又称《太一真人图》为《太一莲舟图》﹐金元好问有《太一莲舟图》诗。
御沟流叶 [相关解释]
1.即红叶题诗故事。唐宋笔记小说中多有记载,情节相类而事主各异。(1)唐玄宗时,顾况在洛,偶与友游苑中,流水上得梧叶,有诗云"一入深宫里,年年不见春,聊题一片叶,寄与有情人。"况亦题诗叶上,于上游放于波中,诗曰"花落深宫莺亦悲,上阳宫女断肠时,帝城不禁东流水,叶上题诗欲寄谁?"后十余日,有人于苑中又得水上一叶以示况,诗曰"一叶题诗出禁城,谁人酬和独含情?自嗟不及波中叶,荡漾乘春取次行。"事见唐孟棨《本事诗.情感》。(2)唐宣宗时,卢渥赴京应举,偶临御沟,见红叶上有诗云"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殷勤谢红叶,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相关解释]
诗篇名。唐代李商隐作。写分别后对恋人的相思之情,情意缠绵,意境深远,是作者无题诗中的代表作。名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历来被人传诵。
无题诗 [相关解释]
诗人作诗另有寄托,不便明确标明诗的题目,故意用无题”作为篇名。这样的诗称为无题诗”。有时用诗的开头二字作为题目,但篇名不能概括全诗的内容(如唐代李商隐的《锦瑟》诗),也属于无题诗”。李商隐的诗集中,篇名为《无题》的诗较多。
梧叶题诗 [相关解释]
1.唐孟棨《本事诗.情感》"顾况在洛,乘间与三诗友游于苑中,坐流水上,得大梧叶题诗上曰'一入深宫里,年年不见春。聊题一片叶,寄与有情人。'况明日于上游,亦题叶上,放于波中。诗曰'花落深宫莺亦悲,上阳宫女断肠时。帝城不禁东流水,叶上题诗欲寄谁?'后十余日,有客来苑中寻春,又于叶上得诗,以示况。诗曰'一叶题诗出禁城,谁人酬和独含情。自嗟不及波中叶,荡漾乘春取次行。'"后因以"梧叶题诗"为吟咏闺怨的故实。
梨涡 [相关解释]
1.亦作"梨窝"。 2.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十二"胡淡庵十年贬海外,北归之日,饮于湘潭胡氏园,题诗云'君恩许归此一醉,傍有梨颊生微涡。'谓侍妓黎倩也。"后因以"梨涡"指酒涡。亦借指美女。
榴皮字 [相关解释]
1.指宋时回道人以石榴皮题诗于湖州归安东林隐士沈思(即沈东老)庵壁事。
热赶郎 [相关解释]
1.唐妓王苏苏善谐谑。有进士李标造饮,饮次题诗云"洞中仙子多情态,留住刘郎不放归。"苏苏作答云"阿谁乱引闲人到,留住青蚨热赶归。"标惭而归◇苏苏见王家郎君,辄询"热赶郎在否"。见唐孙棨《北里志.王苏苏》◇因戏称嫖客为"热赶郎"。
琼剧 [相关解释]
戏曲剧种。流行于海南和雷州半岛部分地区。曾名海南戏”。清中叶以前,以正字戏、潮剧的曲调为基础,吸收海南岛民歌及歌舞八音发展而成。有中板、程途、苦叹板等五种板式。剧目有《红叶题诗》、《狗衔金钗》、《红色娘子军》等。
留句 [相关解释]
1.留题诗文。
省诗 [相关解释]
1.见"省题诗"。
省题 [相关解释]
1.见"省题诗"。
省题诗 [相关解释]
1.唐宋时进士应省试按尚书省所出题目而作的诗,叫"省题诗"。
素题 [相关解释]
1.谓端额不加采饰的梁柱。 2.在白绢上题诗作文。亦泛指写作诗文。
譯门女 [相关解释]
1.唐孟棨《本事诗.情感》谓﹕唐代崔护清明郊游﹐至村居酒渴求饮。有女应门﹐以杯水至﹐"设床命坐。独倚小桃斜柯伫立﹐意属殊厚。"明年清明再访﹐"门墙如故﹐而已锁扃之"。因题诗于扉曰﹕"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后用为典故。
诗墨 [相关解释]
1.题诗的墨迹。
诗壁 [相关解释]
1.被诗人题上诗的墙壁﹐或专供诗人题诗的墙壁。
诗牌 [相关解释]
1.用以题诗的木板。 2.指题上诗的木板。 3.韵牌。刻诗韵上下二平声为纸牌式﹐每韵一叶﹐总三十叶﹐山游分韵﹐人取一叶﹐吟以用韵。见明屠隆《考盘馀事.韵牌》。 4.文人游戏﹐各以牌分取杂字﹐缀成韵语﹐是牌亦曰诗牌。
诗题红叶 [相关解释]
1.犹言红叶题诗。
谒浆 [相关解释]
1.乞求茶水。唐孟棨《本事诗.情感》载唐崔护尝于清明出游﹐酒渴求饮﹐遇一女子﹐仿佛有情。来岁清明﹐崔有往寻之﹐则门扃无人﹐因题诗于左扉"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秪今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数日后﹐又去叩门﹐忽闻哭声﹐有老父出曰"君非崔护邪……吾女笄知书未适人。自去年以来﹐常恍惚若有所失。此日与之出﹐及归﹐见左扉有字﹐读之﹐入门而病﹐遂絶食数日而死。"崔入门﹐哭而祝之。女复活﹐遂嫁崔。
雄方 [相关解释]
1.题诗的大木版。方﹐古代书写用的版。
题序 [相关解释]
1.题诗叙事。
题染 [相关解释]
1.题诗作画,笔墨点染。
题红叶 [相关解释]
1.即红叶题诗传情的故事。历来记载颇多﹐如(1)唐宣宗时中书舍人卢渥,"偶临御沟,见一红叶",叶上题诗云"水流何太急,深宫尽日闲。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事见唐范摅《云溪友议》卷十。卢渥,鲁迅《唐宋传奇集.稗边小缀》作韩渥。(2)唐玄宗时顾况于"苑中,坐流水上,得大梧叶",上有题诗云"一入深宫里,年年不见春。聊题一片叶,寄与有情人。"况亦于叶上题诗与之反复唱和。事见唐孟棨《本事诗.情感》。(3)唐德宗时进士贾全虚于御沟见一花流至,旁连数叶﹐上有王才人养女凤儿题诗,"笔迹纤丽,言词幽怨",诗云"一入深宫里
题花 [相关解释]
1.题诗咏花;绘花。 2.书籍报刊上装饰标题的图画。
题襟 [相关解释]
1.抒写胸怀。唐温庭筠﹑段成式﹐余知古常题诗唱和﹐有《汉上题襟集》十卷。见《新唐书.艺文志四》﹑宋计有功《唐诗纪事.段成式》◇遂以"题襟"谓诗文唱和抒怀。
题诗 [相关解释]
1.就一事一物或一书一画等,抒发感受,题写诗句。多写于柱壁﹑书画﹑器皿之上。 2.指所题写的诗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