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56 查到相关陶器的内容。
带有陶器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仰韶文化
[相关解释]
中国新石器时代的一种文化。1921年首次发现于河南渑池仰韶村,故名。主要分布于黄河中下游,在公元前5000-前3000年间,属母系氏族公社制繁荣时期。生产工具以磨制石器为主,日用陶器以细泥红陶和夹砂红褐陶居多。经济生活以农业为主,渔猎为辅。 【仰韶文化】中国新石器时代的一种文化。1921年首次发现于河南渑池仰韶村,故名。主要分布于黄河中下游,在公元前5000-前3000年间,属母系氏族公社制繁荣时期。生产工具以磨制石器为主,日用陶器以细泥红陶和夹砂红褐陶居多。经济生活以农业为主,渔猎为辅。
中国新石器时代的一种文化。1921年首次发现于河南渑池仰韶村,故名。主要分布于黄河中下游,在公元前5000-前3000年间,属母系氏族公社制繁荣时期。生产工具以磨制石器为主,日用陶器以细泥红陶和夹砂红褐陶居多。经济生活以农业为主,渔猎为辅。 【仰韶文化】中国新石器时代的一种文化。1921年首次发现于河南渑池仰韶村,故名。主要分布于黄河中下游,在公元前5000-前3000年间,属母系氏族公社制繁荣时期。生产工具以磨制石器为主,日用陶器以细泥红陶和夹砂红褐陶居多。经济生活以农业为主,渔猎为辅。
六物
[相关解释]
1.谓岁﹑时﹑日﹑月﹑星﹑辰。 2.六币。 3.酿酒所需之六物。《礼记.月令》"﹝仲冬之月﹞乃命大酋,秫稻必齐,曲糵必时,湛炽必絜,水泉必香,陶器必良,火齐必得,兼用六物,大酋监之,毋有差贷。"孔颖达疏"兼用六物者,秫稻一,曲糵二,湛炽三,水泉四,陶器五,火齐六也。物,事也,谓作酒之人用此六事作酒。"《吕氏春秋.仲冬》"兼用六物。"高诱注"六物,秫﹑稻﹑曲﹑糵﹑水﹑火也。"后亦以指酒。 4.佛教之制﹐比丘(受过具足戒的男僧)必备的衣具有六一﹑僧伽黎(大衣)﹐二﹑郁多罗僧(中衣)﹐三﹑安陀会(下衣)﹐
1.谓岁﹑时﹑日﹑月﹑星﹑辰。 2.六币。 3.酿酒所需之六物。《礼记.月令》"﹝仲冬之月﹞乃命大酋,秫稻必齐,曲糵必时,湛炽必絜,水泉必香,陶器必良,火齐必得,兼用六物,大酋监之,毋有差贷。"孔颖达疏"兼用六物者,秫稻一,曲糵二,湛炽三,水泉四,陶器五,火齐六也。物,事也,谓作酒之人用此六事作酒。"《吕氏春秋.仲冬》"兼用六物。"高诱注"六物,秫﹑稻﹑曲﹑糵﹑水﹑火也。"后亦以指酒。 4.佛教之制﹐比丘(受过具足戒的男僧)必备的衣具有六一﹑僧伽黎(大衣)﹐二﹑郁多罗僧(中衣)﹐三﹑安陀会(下衣)﹐
半坡遗址
[相关解释]
中国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重要遗址。1953年发现于陕西西安东郊半坡村。遗址有公共墓地、居住区、制陶器窑场,出土大量石器、骨器、陶器等生产、生活用具。彩陶花纹以动物形象为多。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国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重要遗址。1953年发现于陕西西安东郊半坡村。遗址有公共墓地、居住区、制陶器窑场,出土大量石器、骨器、陶器等生产、生活用具。彩陶花纹以动物形象为多。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印纹陶文化
[相关解释]
1.我国东南地区的一种古代文化。以表面拍印几何形花纹的陶器为主要特征,故名。主要分布在广东﹑台湾﹑福建﹑湖南﹑湖北﹑江西﹑浙江﹑江苏等地。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晩期,主要流行于商周时期,延续时间较长,而且各地区文化的面貌也不相同。
1.我国东南地区的一种古代文化。以表面拍印几何形花纹的陶器为主要特征,故名。主要分布在广东﹑台湾﹑福建﹑湖南﹑湖北﹑江西﹑浙江﹑江苏等地。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晩期,主要流行于商周时期,延续时间较长,而且各地区文化的面貌也不相同。
哈拉帕文化
[相关解释]
古代印度河流域的文化。代表遗址有哈拉帕及摩亨约、达罗(均在今巴基斯坦境内)。存在时期约为公元前3000年代中期到前2000年代中期。属青铜文化。有较为发达的农业,种植多种作物,最早栽培棉花;城市规年大;陶器、青铜器工艺精良;并产生了文字。
古代印度河流域的文化。代表遗址有哈拉帕及摩亨约、达罗(均在今巴基斯坦境内)。存在时期约为公元前3000年代中期到前2000年代中期。属青铜文化。有较为发达的农业,种植多种作物,最早栽培棉花;城市规年大;陶器、青铜器工艺精良;并产生了文字。
唐三彩
[相关解释]
中国传统的多彩釉陶器工艺。盛行于唐代。先用白色黏土塑成泥胎,然后涂以绿、白、黄等釉色,再放入窑中烧制而成。
中国传统的多彩釉陶器工艺。盛行于唐代。先用白色黏土塑成泥胎,然后涂以绿、白、黄等釉色,再放入窑中烧制而成。
土工
[相关解释]
1.制作陶器的工人。 2.挖土﹑填土的工程。 3.旧时专司殡葬的人。 4.即仵作。旧时检验死尸的吏役。 5.泥塑匠人。
1.制作陶器的工人。 2.挖土﹑填土的工程。 3.旧时专司殡葬的人。 4.即仵作。旧时检验死尸的吏役。 5.泥塑匠人。
土特产
[相关解释]
1.土产和特产的并称。在我国,土产一般指各地的农副业产品和部分手工业产品,如松香﹑毛竹﹑栲胶﹑陶瓷器﹑丝织品﹑花边﹑水果等。特产指各地土产中具有独特品质﹑风格或技艺的产品,如杭州的织锦﹑景德镇的瓷器﹑宜兴的陶器﹑绍兴的黄酒﹑南丰的蜜橘﹑汕头的抽纱等。
1.土产和特产的并称。在我国,土产一般指各地的农副业产品和部分手工业产品,如松香﹑毛竹﹑栲胶﹑陶瓷器﹑丝织品﹑花边﹑水果等。特产指各地土产中具有独特品质﹑风格或技艺的产品,如杭州的织锦﹑景德镇的瓷器﹑宜兴的陶器﹑绍兴的黄酒﹑南丰的蜜橘﹑汕头的抽纱等。
土窑
[相关解释]
1.窑洞。 2.烧制陶器的窑。 3.手工开采的煤窑。
1.窑洞。 2.烧制陶器的窑。 3.手工开采的煤窑。
坯陶
[相关解释]
1.谓制作陶器。喻指造就,培养。
1.谓制作陶器。喻指造就,培养。
埏埴
[相关解释]
1.和泥制作陶器。 2.陶器。 3.陶冶;培育。
1.和泥制作陶器。 2.陶器。 3.陶冶;培育。
埏蹂
[相关解释]
1.反复捶击﹑踩踏制作陶器的粘土。引申指反复修改﹑锤炼诗文。
1.反复捶击﹑踩踏制作陶器的粘土。引申指反复修改﹑锤炼诗文。
埏陶
[相关解释]
1.和泥制作陶器。
1.和泥制作陶器。
宁可玉碎,不能瓦全
[相关解释]
1.亦作"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2.宁做玉器被打碎,不做陶器得保全。比喻宁愿为正义而死,不愿苟全性命。
1.亦作"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2.宁做玉器被打碎,不做陶器得保全。比喻宁愿为正义而死,不愿苟全性命。
寺洼文化
[相关解释]
1.中国原始社会晩期的一种文化。最初发现于甘肃临洮寺洼山,故名。主要分布在甘肃临洮以南至会川之间洮河两岸一带。以马鞍形侈口平底的陶器为基本特征,已出现铜器。年代约当于中原的周代,可能是氐﹑羌族的原始文化。
1.中国原始社会晩期的一种文化。最初发现于甘肃临洮寺洼山,故名。主要分布在甘肃临洮以南至会川之间洮河两岸一带。以马鞍形侈口平底的陶器为基本特征,已出现铜器。年代约当于中原的周代,可能是氐﹑羌族的原始文化。
抟垸
[相关解释]
1.制造陶器。 2.引申指陶冶﹑塑造。
1.制造陶器。 2.引申指陶冶﹑塑造。
抟埴
[相关解释]
1.谓以黏土捏制陶器的坯。
1.谓以黏土捏制陶器的坯。
水瓮
[相关解释]
1.一种盛水的陶器。腹部较大。
1.一种盛水的陶器。腹部较大。
泥胎儿
[相关解释]
1.泥塑的偶像。参见"泥胎"。 2.指未经烧制的陶器坯子。
1.泥塑的偶像。参见"泥胎"。 2.指未经烧制的陶器坯子。
炻器
[相关解释]
一种介于陶器和瓷器之间的制品,如水缸、砂锅等。
一种介于陶器和瓷器之间的制品,如水缸、砂锅等。
瓮瓦
[相关解释]
1.泛指陶器。
1.泛指陶器。
甄冶
[相关解释]
1.烧制陶器和熔炼金属。比喻造就人才。
1.烧制陶器和熔炼金属。比喻造就人才。
甓器
[相关解释]
1.即陶器。
1.即陶器。
白陶
[相关解释]
1.殷代用高岭土烧成的白色陶器。是当时比较贵重的一种工艺品。
1.殷代用高岭土烧成的白色陶器。是当时比较贵重的一种工艺品。
秉钧
[相关解释]
1.比喻执政。钧﹐制陶器所用的转轮。
1.比喻执政。钧﹐制陶器所用的转轮。
窑器
[相关解释]
1.亦作"窑器"。亦作"窑器"。 2.陶瓷器。 3.专指陶器。
1.亦作"窑器"。亦作"窑器"。 2.陶瓷器。 3.专指陶器。
窑箄
[相关解释]
1.亦作"窑箄"。 2.烧陶器时火膛上用以放置泥坯的架子。
1.亦作"窑箄"。 2.烧陶器时火膛上用以放置泥坯的架子。
绳纹
[相关解释]
1.古代陶器的一种纹饰。用缠有绳子的工具在陶坯上拍印而成,多在陶器的腹部。中国新石器时代和殷周时代的陶器常有这种纹饰。
1.古代陶器的一种纹饰。用缠有绳子的工具在陶坯上拍印而成,多在陶器的腹部。中国新石器时代和殷周时代的陶器常有这种纹饰。
罂车
[相关解释]
1.装载陶器的车子。
1.装载陶器的车子。
贝丘
[相关解释]
1.古地名。在今山东博兴东南。 2.考古学名词。原始人类在沿海或滨湖地区,遗留下来的牡蛎﹑蛤蜊﹑鲍鱼﹑海螺等贝类介壳堆积物,形如小丘,故名。其中往往包含有石器﹑陶器等文文化遗物。我国沿海地区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常有发现。
1.古地名。在今山东博兴东南。 2.考古学名词。原始人类在沿海或滨湖地区,遗留下来的牡蛎﹑蛤蜊﹑鲍鱼﹑海螺等贝类介壳堆积物,形如小丘,故名。其中往往包含有石器﹑陶器等文文化遗物。我国沿海地区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常有发现。
轮窑
[相关解释]
1.即环窑。硅酸盐工业的一种连续烧成设备。具有环形的隧道结构。用于烧制砖﹑瓦﹑粗陶器及耐火材料等。
1.即环窑。硅酸盐工业的一种连续烧成设备。具有环形的隧道结构。用于烧制砖﹑瓦﹑粗陶器及耐火材料等。
釉陶
[相关解释]
1.表面带釉的陶器。1929年安阳殷墟曾掘得涂有薄层黄色釉的陶片,1953年在郑州二里岗殷代遗址曾发现敷釉陶器。
1.表面带釉的陶器。1929年安阳殷墟曾掘得涂有薄层黄色釉的陶片,1953年在郑州二里岗殷代遗址曾发现敷釉陶器。
钧冶
[相关解释]
1.烧制陶器和冶炼金属。
1.烧制陶器和冶炼金属。
钧甄
[相关解释]
1.钧和甄。均为制造陶器所用的转轮。比喻造就人才之所。
1.钧和甄。均为制造陶器所用的转轮。比喻造就人才之所。
钧陶
[相关解释]
1.用钧制造陶器。比喻造就。 2.指秉持国政者。
1.用钧制造陶器。比喻造就。 2.指秉持国政者。
陶人
[相关解释]
1.《周礼》官名﹐冬官之属﹐掌陶器烧制。 2.烧制陶器的匠人。 3.即陶俑。
1.《周礼》官名﹐冬官之属﹐掌陶器烧制。 2.烧制陶器的匠人。 3.即陶俑。
陶冶
[相关解释]
1.陶工和铸工。 2.谓烧制陶器和冶炼金属。 3.制作和烧炼(陶瓷器)。 4.陶铸。教化培育。 5.谓怡情养性。
1.陶工和铸工。 2.谓烧制陶器和冶炼金属。 3.制作和烧炼(陶瓷器)。 4.陶铸。教化培育。 5.谓怡情养性。
陶匠
[相关解释]
1.陶工与木匠。 2.制造陶器的工人。
1.陶工与木匠。 2.制造陶器的工人。
陶器
[相关解释]
1.用黏土烧制的器皿。质地比瓷器粗糙﹐通常呈黄褐色。也有涂上别的颜色或彩色花纹的。新石器时代开始大量出现。现代用的陶器大多涂上粗釉。
1.用黏土烧制的器皿。质地比瓷器粗糙﹐通常呈黄褐色。也有涂上别的颜色或彩色花纹的。新石器时代开始大量出现。现代用的陶器大多涂上粗釉。
陶土
[相关解释]
1.烧制陶器。 2.烧制陶器或粗瓷器的高岭土。
1.烧制陶器。 2.烧制陶器或粗瓷器的高岭土。
陶埏
[相关解释]
1.谓陶人把陶土放入模型中制成陶器。比喻造就培育。
1.谓陶人把陶土放入模型中制成陶器。比喻造就培育。
陶墟
[相关解释]
1.传说中舜烧制陶器的地方。
1.传说中舜烧制陶器的地方。
陶家
[相关解释]
1.谓烧制陶器与从事稼穑。家﹐通"稼"。 2.烧制陶器的人。 3.指晋诗人陶潜。
1.谓烧制陶器与从事稼穑。家﹐通"稼"。 2.烧制陶器的人。 3.指晋诗人陶潜。
陶工
[相关解释]
1.制陶器的工人。
1.制陶器的工人。
陶文
[相关解释]
1.古代陶器上的文字﹐多为人名﹑官名﹑地名﹑吉祥语﹑制造年月等。
1.古代陶器上的文字﹐多为人名﹑官名﹑地名﹑吉祥语﹑制造年月等。
陶正
[相关解释]
1.周职官名。主掌陶器。
1.周职官名。主掌陶器。
陶灶
[相关解释]
1.古代烧制陶器的土窑。 2.用黏土垒成的土灶。
1.古代烧制陶器的土窑。 2.用黏土垒成的土灶。
陶瓬
[相关解释]
1.亦作"陶旊"。 2.烧制簋﹑豆等陶器器皿。亦指烧制簋﹑豆等陶器器皿的工人。
1.亦作"陶旊"。 2.烧制簋﹑豆等陶器器皿。亦指烧制簋﹑豆等陶器器皿的工人。
陶甄
[相关解释]
1.比喻陶冶﹑教化。 2.比喻造化﹐自然界。 3.比喻君王。 4.指权位或掌握权位的人。 5.烧制陶器。
1.比喻陶冶﹑教化。 2.比喻造化﹐自然界。 3.比喻君王。 4.指权位或掌握权位的人。 5.烧制陶器。
陶衣
[相关解释]
1.俗称护胎釉。涂抹在陶器胎釉之间的薄层泥浆。作用是保护陶胎﹐美化陶面。
1.俗称护胎釉。涂抹在陶器胎釉之间的薄层泥浆。作用是保护陶胎﹐美化陶面。
陶钧
[相关解释]
1.亦作"陶均"。 2.制作陶器所用的转轮。 3.比喻治国的大道。 4.指治理国家。 5.指借以施展治国之才的权位。 6.借指圣王。 7.指天地造化。 8.比喻陶冶﹑造就。
1.亦作"陶均"。 2.制作陶器所用的转轮。 3.比喻治国的大道。 4.指治理国家。 5.指借以施展治国之才的权位。 6.借指圣王。 7.指天地造化。 8.比喻陶冶﹑造就。
霞石
[相关解释]
1.赤色的岩石。 2.矿物名‖有铝和钠的硅酸盐。无色或白色﹐有时也呈灰色﹑绿色或红色。有玻璃光泽﹐断口呈脂肪光泽。可用来炼铝﹐制造玻璃和陶器等。
1.赤色的岩石。 2.矿物名‖有铝和钠的硅酸盐。无色或白色﹐有时也呈灰色﹑绿色或红色。有玻璃光泽﹐断口呈脂肪光泽。可用来炼铝﹐制造玻璃和陶器等。
马家浜文化
[相关解释]
1.我国新石器时代的一种文化。是河姆渡文化的继承和发展。1959年首次发现于浙江嘉兴马家浜,故名。陶器以手制的夹砂和泥质红陶为主,器形有钵﹑盆﹑罐﹑壶﹑豆﹑鬶﹑眀﹑釜﹑鼎和支座等。石器有斧﹑铲﹑刀等。当时经济生活以农业为主,种植籼稻,并饲养猪﹑狗等家畜,渔猎经济也很发达。其年代约为公元前4750-前3700年。
1.我国新石器时代的一种文化。是河姆渡文化的继承和发展。1959年首次发现于浙江嘉兴马家浜,故名。陶器以手制的夹砂和泥质红陶为主,器形有钵﹑盆﹑罐﹑壶﹑豆﹑鬶﹑眀﹑釜﹑鼎和支座等。石器有斧﹑铲﹑刀等。当时经济生活以农业为主,种植籼稻,并饲养猪﹑狗等家畜,渔猎经济也很发达。其年代约为公元前4750-前3700年。
马家窑文化
[相关解释]
1.我国新石器时代晩期的一种文化。1923年首次发现于甘肃临洮马家窑,故名。生产以农业为主,使用石器和骨器。陶器常绘有黑色的花纹,图案与仰韶文化的彩陶不同。其年代约为公元前3000-前2000年。
1.我国新石器时代晩期的一种文化。1923年首次发现于甘肃临洮马家窑,故名。生产以农业为主,使用石器和骨器。陶器常绘有黑色的花纹,图案与仰韶文化的彩陶不同。其年代约为公元前3000-前2000年。
黑陶
[相关解释]
新石器时代的一种陶器,表面漆黑光亮。
新石器时代的一种陶器,表面漆黑光亮。
龙山文化
[相关解释]
我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种文化,晚于仰韶文化,因最早发现于山东济南附近龙山镇而得名。遗物中常有黑而亮的陶器,所以也曾称为黑陶文化。
我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种文化,晚于仰韶文化,因最早发现于山东济南附近龙山镇而得名。遗物中常有黑而亮的陶器,所以也曾称为黑陶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