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4 查到相关阊门的内容。
带有阊门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吴练
[相关解释]
1.《太平御览》卷八一八引《韩诗外传》"孔子﹑颜渊登鲁东山望吴昌门,渊曰'见一匹练,前有生蓝。'子曰'白马﹑芦蒭也。'"后遂以"吴练"为典实。(1)指白马。唐刘威《伤曾秀才马》诗"吴练已知随影没,朔风犹想带嘶闻。"(2)吴阊门。代指苏州。清徐晟《春感和舍弟漳州来韵》"几曾极目观吴练,最是伤心续楚词。"
1.《太平御览》卷八一八引《韩诗外传》"孔子﹑颜渊登鲁东山望吴昌门,渊曰'见一匹练,前有生蓝。'子曰'白马﹑芦蒭也。'"后遂以"吴练"为典实。(1)指白马。唐刘威《伤曾秀才马》诗"吴练已知随影没,朔风犹想带嘶闻。"(2)吴阊门。代指苏州。清徐晟《春感和舍弟漳州来韵》"几曾极目观吴练,最是伤心续楚词。"
吴门
[相关解释]
1.汉冀县城门名。在今甘肃甘谷县。 2.指春秋吴都阊门(一作昌门)。 3.指苏州或苏州一带。为春秋吴国故地,故称。 4.见"吴门派"。
1.汉冀县城门名。在今甘肃甘谷县。 2.指春秋吴都阊门(一作昌门)。 3.指苏州或苏州一带。为春秋吴国故地,故称。 4.见"吴门派"。
吴阊
[相关解释]
1.苏州故城阊门。 2.借指吴地,今苏州一带。
1.苏州故城阊门。 2.借指吴地,今苏州一带。
封桥
[相关解释]
1.即枫桥。地名。在江苏省苏州市阊门外寒山寺附近。因唐张继《枫桥夜泊》诗而著名。
1.即枫桥。地名。在江苏省苏州市阊门外寒山寺附近。因唐张继《枫桥夜泊》诗而著名。
昌门
[相关解释]
1.即阊门。春秋吴国之西郭门。《吴越春秋》﹑《越绝书》均谓阖闾所建。阖闾欲西破楚﹐故又名破楚门。
1.即阊门。春秋吴国之西郭门。《吴越春秋》﹑《越绝书》均谓阖闾所建。阖闾欲西破楚﹐故又名破楚门。
枫桥
[相关解释]
1.桥名。在江苏省苏州市阊门外寒山寺附近。本称封桥,因唐张继《枫桥夜泊》诗而相沿作枫桥。
1.桥名。在江苏省苏州市阊门外寒山寺附近。本称封桥,因唐张继《枫桥夜泊》诗而相沿作枫桥。
泰娘
[相关解释]
1.亦作"泰娘"。 2.唐歌伎名。唐刘禹锡《泰娘歌》"泰娘家本阊门西﹐门前緑水环金堤。"后亦以"泰娘"称吴地歌伎。
1.亦作"泰娘"。 2.唐歌伎名。唐刘禹锡《泰娘歌》"泰娘家本阊门西﹐门前緑水环金堤。"后亦以"泰娘"称吴地歌伎。
留园
[相关解释]
中国四大名园之一。在江苏省苏州市阊门外留园路。建于明嘉靖年间,为太仆徐时泰私园。面积约33公顷(50余亩)。分中、东、西、北四部分,均以曲廊相连,中部为水池,建筑临水而筑,有涵碧山房、闻木樨香轩、远翠阁、五峰仙馆、鸳鸯厅、冠云楼等。叠山堆石,广植花木,景色佳幽。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国四大名园之一。在江苏省苏州市阊门外留园路。建于明嘉靖年间,为太仆徐时泰私园。面积约33公顷(50余亩)。分中、东、西、北四部分,均以曲廊相连,中部为水池,建筑临水而筑,有涵碧山房、闻木樨香轩、远翠阁、五峰仙馆、鸳鸯厅、冠云楼等。叠山堆石,广植花木,景色佳幽。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盘阊
[相关解释]
1.苏州二城门名。盘指盘门,阊指阊门。因亦借指苏州。
1.苏州二城门名。盘指盘门,阊指阊门。因亦借指苏州。
金阊
[相关解释]
1.苏州有金门﹑阊门两城门﹐故以"金阊"借指苏州。
1.苏州有金门﹑阊门两城门﹐故以"金阊"借指苏州。
金阊亭
[相关解释]
1.亭名。旧址在今江苏省苏州市阊门内。
1.亭名。旧址在今江苏省苏州市阊门内。
阊扉
[相关解释]
1.即阊门。
1.即阊门。
阊门
[相关解释]
1.城门名。在江苏省苏州市城西。古时阊门高楼阁道﹐雄伟壮丽。唐代阊门一带是十分繁华的地方﹐地方官吏常在此宴请和迎送宾客﹐许多诗人都有诗词吟诵。 2.城门名。扬州城西门。
1.城门名。在江苏省苏州市城西。古时阊门高楼阁道﹐雄伟壮丽。唐代阊门一带是十分繁华的地方﹐地方官吏常在此宴请和迎送宾客﹐许多诗人都有诗词吟诵。 2.城门名。扬州城西门。
鹅栏
[相关解释]
1.亦作"鹅栏"。 2.饲养鹅的圈。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忿狷》﹕"桓南郡小儿时﹐与诸从兄弟各养鹅共斗。南郡鹅每不如﹐甚以为忿。乃夜往鹅栏闲﹐取诸兄弟鹅悉杀之。"后用以为典。 3.古桥名。在苏州阊门。
1.亦作"鹅栏"。 2.饲养鹅的圈。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忿狷》﹕"桓南郡小儿时﹐与诸从兄弟各养鹅共斗。南郡鹅每不如﹐甚以为忿。乃夜往鹅栏闲﹐取诸兄弟鹅悉杀之。"后用以为典。 3.古桥名。在苏州阊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