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57 查到相关针灸的内容。
带有针灸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丹田 [相关解释]
针灸穴位中人体脐下的关元、阴交、气海、石门四穴都别称丹田。也有称脐下为下丹田,心窝部为中丹田,两眉间为上丹田。在练气功时意守丹田,就是把内气有意识地运向脐下小腹。
内庭 [相关解释]
1.宫禁以内。 2.内院,里院。 3.针灸穴位名。属足阳明胃经。位于足背第二三趾缝缘后约五分的凹陷处。主治牙痛﹑头痛﹑咽喉肿痛等症。参阅《灵枢经.本输》。
冲阳 [相关解释]
1.亦作"冲阳"。 2.中医针灸穴位名。属足阳明胃经,位于足背最高点。
刺灸 [相关解释]
1.即针灸。
半刺 [相关解释]
1.指州郡长官下属的官吏,如长史﹑别驾﹑通判等。 2.针灸五刺之一。刺入较浅,故称半刺。
印堂 [相关解释]
1.旧时相面的人称额部两眉之间为"印堂",根据印堂的气色判断人的富贵祸福。 2.针灸穴位名,位于两眉头之间。参阅元王国瑞《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一百二十穴玉龙歌》。
厥阴 [相关解释]
1.中医学名词。经脉名称之一。是阴气发展的最后阶段,开始重新向阳的方面转化的过程。包括手厥阴心包经和足厥阴肝经。参阅《素问.至真要大论》,又《阴阳离合论》。 2.中医学名词。经穴名。属足太阳膀胱经,位于背部,当第四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主治心动过速,心律不齐,咳嗽胸闷等。参阅《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3.中医学名词。六经病之一。厥阴病为阴阳消长﹑邪正进退的重要关键,常出现寒热错杂的症候。上热下寒者,有消渴,胸脘部灼热疼痛,饥而不欲食,下利,吐蛔等证。厥热胜复者,可预测病情的进退,厥多热少为病进,厥少
外治 [相关解释]
1.指政事,国事,与"内职"相对。 2.中医学名词。如外科手术﹑针灸﹑推拿及药物熏﹑熨﹑敷﹑贴等法均属外治。与"内治"相对言。
巨虚 [相关解释]
1.即距虚。兽名。 2.中医针灸穴位名。
巨阙 [相关解释]
1.古代名剑。 2.泛指利剑。 3.中医针灸穴位名。
延年火 [相关解释]
1.针灸的异称。
承泣 [相关解释]
1.穴位名。在目下七分目胞陷中,上承瞳子之处。见晋皇甫谧《针灸甲乙经》卷三。 2.马目下的旋毛。
指法 [相关解释]
1.弹奏乐器时手指动作的原则和方法。 2.中医针灸捻针之法。
挑治 [相关解释]
1.挑挖治病。 2.指针灸方法之一。即用针将穴位或体表反应点的表皮刺破以治病。
束骨 [相关解释]
1.谓制约或聚集骨骼。 2.中医针灸穴位名。参阅《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六府井荥俞原经合歌》。
气海 [相关解释]
1.经络穴位名。位于腹正中线脐下一寸五分处﹐属任脉经。针灸本穴﹐主治月经不调﹑带下﹑遗尿﹑虚弱等症。 2.人体部位名﹐宗气所聚处。膻中为上气海﹐丹田为下气海。
水沟 [相关解释]
1.较小的水道。 2.中医针灸穴位名。即人中穴。
涌泉 [相关解释]
1.亦作"涌泉"。 2.水向上喷出的泉。 3.中医针灸穴位名。
灵枢 [相关解释]
1.对中央枢要的美称。 2.犹神机。灵巧机变的谋略。 3.指有谋略的军将。 4.指天枢。北斗第一星。 5.古代论述针灸的医书。与《素问》合称《内经》﹐旧传为黄帝所作﹐实为唐王冰所伪托。 6.泛指医书﹑医方。
灸法 [相关解释]
见针灸”(1037页)。
然谷 [相关解释]
1.中医针灸经络穴名之一。
玉枕穴 [相关解释]
1.亦省称"玉枕"。 2.针灸穴位名。位于后头部,当枕外粗隆上缘外侧。
电针疗法 [相关解释]
针灸方法之一。针刺穴位得气后,留针期间应用电针仪在针柄上通以微量电流,以加强刺激作用而达治疗疾病的方法。一般用于神经、肌肉、泌尿生殖系等疾患的治疗。
神堂 [相关解释]
1.供神的处所。 2.中医针灸穴位名。
神封 [相关解释]
1.针灸穴位名。 2.谓中原王朝的疆土。神,指神州;封,封疆。
神藏 [相关解释]
1.中医学谓神气蕴藏于内腑。 2.针灸穴位名。
神门 [相关解释]
1.中医学用语。即神门脉。古代全身诊治法三部九候之一。位于掌后锐骨端陷中的动脉处。 2.指针灸穴位名。 3.帝王陵墓祭殿的宫门。 4.黄河中游三门峡中段急流之俗称。
禁区 [相关解释]
①禁止一般人进入的地区。②因其中动植物或地面情况在科学或经济方面有特殊价值而受到特别保护的地区。③医学上指因容易发生危险而禁止动手术或针灸的部位。④在某些球类比赛中,发球区以内的地方。
穴位 [相关解释]
人体脏腑经络气血输注出入之处。可反映各脏腑经络生理、病理变化,也可接受针灸、按摩或注入药物等刺激,以达到治疗目的。分经穴和经外奇穴两大类。
筋缩 [相关解释]
1.针灸经穴名。
经穴 [相关解释]
1.针灸学名词。指隶属于经脉的穴位。 2.针灸学名词。针灸穴位分类名。为五腧穴之一。十二经脉各有一个经穴,位置多在腕﹑踝关节附近。
腧穴 [相关解释]
针灸学名词。指穴位。
膻中 [相关解释]
1.中医名词。指胸腔中央心包所在处。 2.针灸穴位名。
艾灸 [相关解释]
1.中医针灸疗法之一。用艾炷熏炙穴位以治病。
运针 [相关解释]
1.谓中医针灸用特制的金属针,按一定穴位,刺入患者体内,用捻﹑提等手法治病。
进针 [相关解释]
1.谓针灸时针刺入穴位的深度。
通经 [相关解释]
1.通晓经学。 2.解释经旨。 3.中医指用药物﹑针灸等使月经通畅。
郄穴 [相关解释]
1.亦作"郄穴"。 2.孔穴。 3.中医针灸名词。指体内气血聚会于空隙处的重要穴位。见晋皇甫谧《针灸甲乙经》卷三。
金针 [相关解释]
①〈书〉缝纫、刺绣用的金属针。②针灸用的针,古时多用金、银或铁制成,现在多用不锈钢制成。参看〖毫针〗。③用做食物的金针菜的花。
针剂 [相关解释]
1.亦作"针剂"。针灸和药剂。 2.注射用的药物。
针工 [相关解释]
1.亦作"针工"。 2.针线﹐女红。 3.裁缝。 4.唐代太医署专司针灸的低级医务人员。
针治 [相关解释]
1.针灸治病。
针火 [相关解释]
1.针灸。
针灸 [相关解释]
一项医疗保健技术。包括针法和灸法。针法是以针形工具,刺入或按压穴位或患病部位的医疗保健方法;灸法是以燃着的艾绒或其他可燃材料,温烤或烧灼穴位或患病部位的医疗保健方法。上述两者在临床上经常配合使用,合称为针灸”。
针熨 [相关解释]
1.针灸。
针生 [相关解释]
1.唐代太医署中向针博士学习针灸疗法的人员。
针石 [相关解释]
1.亦作"针石"。 2.用砭石制成的石针。古代针灸用石针﹐后世用金针。 3.即砭石。形如玉﹐可以制针灸用的石针。 4.比喻摆脱困阨或解除弊病的手段。
针科 [相关解释]
1.亦作"针科"。 2.宋时医学教育的一个分科﹐专教学生以针灸为人治病。
针穴 [相关解释]
1.针灸时下针的穴位。
针膏 [相关解释]
1.针灸和药物。
针药 [相关解释]
1.亦作"针药"。 2.针灸﹑药物。 3.施针用药﹐治疗。 4.针剂。
针饵 [相关解释]
1.针灸和药物。
铜人 [相关解释]
1.铜铸的人像。 2.指铜制人体针灸经络穴位模型。最早为宋王惟一于天圣五年(公元1027年)创铸。
银针 [相关解释]
1.指细笔划的篆书。 2.指针灸用针。
顶门上一针 [相关解释]
1.针灸时自脑门所下的一针。比喻击中要害而能使人警醒的言论或举动。
颊车 [相关解释]
1.牙下骨,载齿的腭骨。 2.针灸穴位名。在耳下曲颊端近前八分,陷中。 3.犹牙慧。
颞颥 [相关解释]
1.头部的两侧靠近耳朵上方的部位。 2.口腔动时面部肌筋牵动状。 3.针灸穴位脑空的别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