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0 查到相关通假的内容。
带有通假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余义 [相关解释]
1.主旨以外的意义﹑内容。 2.指字的本义之外的派生义﹑通假义。
借音 [相关解释]
1.指通假字改变声调以从本字的读音。
对转 [相关解释]
1.旧指官吏不按秩递升而直接越级迁调。 2.音韵学术语。古音学上指主要元音相同的阴声﹑阳声﹑入声之间的相互转变。清代学者孔广森将入声归入阴声﹐首先明确提出"阴阳对转"的理论。多数学者则主张入声分立。"对转"说的提出﹐为正确解释古代韵文的异部通押和训诂学上的通假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如《诗.大雅.抑》六章的"子"(阴声)﹑"承"(阳声)为韵﹐八章的"则"(入声)﹑"子"为韵﹐即因对转而得通押。又如《仪礼.士虞礼》"中月而秜。"郑玄注"古文禅或为导。"《汉书.高帝纪上》"令趋销印。"颜师古注"趋读曰促。""
异文 [相关解释]
1.指音乐中能触发和表现人们不同感情的不同音阶或调式。 2.凡同一书的不同版本,或不同的书记载同一事物而字句互异,包括通假字和异体字,都称异文。 3.指不同的版本和经说。 4.不同的文字。
无虑 [相关解释]
1.没有深谋远虑。 2.不要扰乱。《吕氏春秋.长利》"夫子盍行乎?无虑吾农事。"高诱注"虑,犹乱也。"一说不要阻滞。陈奇猷校释"虑落﹑留三字盖双声兼叠韵,自可通假。《说文》'留,止也。'……'无虑吾农事',盖谓无滞止吾农事,即今语'勿躭搁我的农事'耳。" 3.无所忧虑;不愁。 4.大约;总共。
通借 [相关解释]
1.互相借用。 2.犹通假。
通借字 [相关解释]
1.即通假字。
通假 [相关解释]
1.互相借用。 2.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本字。严格说,与本无其字的假借不同,但习惯上也通称假借。包括同音通假,如借"公"为"功",借"骏"为"峻";双声通假,如借"祝"为"织",借"果"为"敢";叠韵通假,如借"崇"为"终",借"革"为"勒"。古书多用通假字;今简化汉字也常常采用,如借"谷"为"谷",借"吁"为"吁"。
通假字 [相关解释]
1.指字音与本字相同或相近,用来代替本字的字。
通叚 [相关解释]
1.同"通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