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23 查到相关近侍的内容。
带有近侍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严近
[相关解释]
1.谓接近尊位。指近侍。
1.谓接近尊位。指近侍。
亟近
[相关解释]
1.犹亲近。指近侍。
1.犹亲近。指近侍。
亵御
[相关解释]
1.亲近侍从的人。
1.亲近侍从的人。
侍人
[相关解释]
1.君王的近侍。 2.随身的奴仆◇多指女侍。
1.君王的近侍。 2.随身的奴仆◇多指女侍。
外官
[相关解释]
1.古指外朝卿大夫。 2.宫外百官。非近侍之臣。与内官相对。 3.或谓在外捍卫边境之官。参阅清王先谦《汉书补注》。 4.地方官。与京官相对。
1.古指外朝卿大夫。 2.宫外百官。非近侍之臣。与内官相对。 3.或谓在外捍卫边境之官。参阅清王先谦《汉书补注》。 4.地方官。与京官相对。
大长秋
[相关解释]
1.官名『置﹐为皇后近侍﹐多由宦官充任。其职掌为宣达皇后旨意﹐管理宫中事宜。
1.官名『置﹐为皇后近侍﹐多由宦官充任。其职掌为宣达皇后旨意﹐管理宫中事宜。
媵侍
[相关解释]
1.妾和婢。 2.指陪嫁者和近侍。
1.妾和婢。 2.指陪嫁者和近侍。
密侍
[相关解释]
1.近侍。谓作近臣。
1.近侍。谓作近臣。
寺人
[相关解释]
1.古代宫中的近侍小臣。多以阉人充任。
1.古代宫中的近侍小臣。多以阉人充任。
提点
[相关解释]
1.官名。宋始置,寓提举﹑检点之意。掌司法﹑刑狱及河渠等事。金近侍局置提点。明光禄寺尚饮局有提点大使之职。清废。 2.提醒指点。
1.官名。宋始置,寓提举﹑检点之意。掌司法﹑刑狱及河渠等事。金近侍局置提点。明光禄寺尚饮局有提点大使之职。清废。 2.提醒指点。
旁乡
[相关解释]
1.指近侍的人。
1.指近侍的人。
暬御
[相关解释]
1.近侍。
1.近侍。
禁密
[相关解释]
1.指宫廷秘密。 2.保守秘密。 3.犹禁近。指宫中官署或文学近侍之臣。
1.指宫廷秘密。 2.保守秘密。 3.犹禁近。指宫中官署或文学近侍之臣。
禁署
[相关解释]
1.宫中近侍官署。
1.宫中近侍官署。
禁近
[相关解释]
1.禁中帝王身边。多指翰林院或官署在宫中的文学近侍之臣。
1.禁中帝王身边。多指翰林院或官署在宫中的文学近侍之臣。
签帅
[相关解释]
1.即典签﹐或称典签帅。官名﹐始于南朝。朝廷为监视出任方镇的诸王而设﹐多以天子近侍充任。因其权势特大﹐故有签帅之称。至唐权力已减﹐仅掌文书﹐宋以后渐废。
1.即典签﹐或称典签帅。官名﹐始于南朝。朝廷为监视出任方镇的诸王而设﹐多以天子近侍充任。因其权势特大﹐故有签帅之称。至唐权力已减﹐仅掌文书﹐宋以后渐废。
耳目官
[相关解释]
1.指耳﹑目两种器官。 2.借指负责视听的亲近侍从之臣。 3.专称御史。
1.指耳﹑目两种器官。 2.借指负责视听的亲近侍从之臣。 3.专称御史。
近侍
[相关解释]
1.谓对帝王亲近侍奉。 2.指亲近帝王的侍从之人。
1.谓对帝王亲近侍奉。 2.指亲近帝王的侍从之人。
近御
[相关解释]
1.指帝王的亲近侍从。
1.指帝王的亲近侍从。
银珰
[相关解释]
1.汉代近侍之臣中常侍的冠饰。珰当冠前﹐以白银为之◇以为宦者之代称。 2.妇女的银质耳饰。
1.汉代近侍之臣中常侍的冠饰。珰当冠前﹐以白银为之◇以为宦者之代称。 2.妇女的银质耳饰。
门下侍鄌
[相关解释]
1.官名。秦汉时称黄门侍郎,君主近侍官。唐天宝改称门下侍郎,为门下省长官侍中之副。唐宋时多以此官同平章事为宰相之称。元以后不设。
1.官名。秦汉时称黄门侍郎,君主近侍官。唐天宝改称门下侍郎,为门下省长官侍中之副。唐宋时多以此官同平章事为宰相之称。元以后不设。
阴官
[相关解释]
1.雨师﹔水神。 2.皇后近侍。多由宦官充任。 3.臣下。古时以为君为阳﹐臣为阴﹐故称。 4.冥官。
1.雨师﹔水神。 2.皇后近侍。多由宦官充任。 3.臣下。古时以为君为阳﹐臣为阴﹐故称。 4.冥官。
韦应物(约737-约791)
[相关解释]
唐代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早年以三卫郎为玄宗近侍◇为滁州、江州、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以写田园山水诗著名,有《滁州西涧》等名篇。有《韦苏州集》。
唐代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早年以三卫郎为玄宗近侍◇为滁州、江州、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以写田园山水诗著名,有《滁州西涧》等名篇。有《韦苏州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