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77 查到相关轮流的内容。
带有轮流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一递一个 [相关解释]
1.谓两人轮流。
三副 [相关解释]
1.指三种毛笔,即栗尾﹑枣核﹑散卓。 2.船员的职务名称。次于二副,一般掌管航用仪器﹑图书等,航行时轮流值班驾驶。
三班 [相关解释]
1.宋代官制,以供奉官﹑左右班殿直为三班,后亦以东西供奉,左右侍禁及承旨借职为三班。 2.见"三班六房"。 3.昼夜不间断生产的工厂,工人轮流上早﹑中﹑夜班,统称三班。与"常日班"相对。
三番 [相关解释]
1.轮流三次。 2.三组。
乒乓球运动 [相关解释]
双方站在中隔横网的球台两端,用球拍轮流击球过网的一项球类运动。球台长274厘米,宽1525厘米,高76厘米。网长183厘米,高1525厘米。球用塑料制成,直径372~382毫米,重240~253克。球拍为木制,上粘胶皮。双方采用发球和推、拉、抽、削、搓、挡等技术互相攻守,使球落在对方台面上。球在台上反弹一次后方能还击。比赛采用五局三胜或三局二胜制,每局21分。
二部制 [相关解释]
中小学把学生分成两部轮流在校上课的教学组织形式。
五子棋 [相关解释]
棋类游戏。棋具同围棋。两人对局,轮流下子,先将五个棋子连成一条直线者为胜。
交替 [相关解释]
①接替新旧~。②替换着;轮流循环~ㄧ儿童的作业和休息应当~进行。
交番 [相关解释]
1.轮流值班。
仡佬年 [相关解释]
也称过年”。仡佬族的传统节日。在每年夏历三月初三。上午,人们到祖宗坟地,由长老点燃鞭炮和铁炮,表示过年开始。然后跳芦笙舞、对唱民歌、打篾蛋球、荡秋千等。下午祭祖。祭品由各户轮流提供,每年十户出公、母鸡各五只。祭毕,就地将鸡煮熟,按长幼辈份入席会餐。
仰泳 [相关解释]
也称背泳”。竞技游泳姿式之一。人体仰卧水面,两臂同时或轮流经空中前移,至肩前方入水,再经体侧向后划动;两腿同时平伸交替上下打水。比赛项目有男女100米和200米。
侍班 [相关解释]
1.古代臣下轮流在宫内或行在所随侍君王,记事﹑记注起居,或处理其他事务,称侍班,即入直。
倒换 [相关解释]
1.掉换。 2.轮流替换。
值堂 [相关解释]
1.清代吏名。职掌传通官民之间话语。 2.旧指吏役在公堂上当值办事。 3.指轮流在公堂上值班者。 4.旧指饭菜馆伙计在店堂里当班服务。
值理 [相关解释]
1.社会团体中轮流担任的理事。
共和党 [相关解释]
美国的两大主要政党之一。1854年由辉格党、自由土壤党以及一部分民主党人组成。在美国南北战争期间,代表北方资产阶级利益,反对奴隶制◇与民主党通过竞选轮流执政。没有固定的党纲,只有不同时期的竞选和施政纲领。凡是投该党候选人选票的,就可被视为该党党员。该党的标志是象。
分时操作系统 [相关解释]
使一台计算机同时为几个、几十个甚至几百个用户服务的一种操作系统。把计算机与许多终端用户连接起来,分时操作系统将系统处理机时间与内存空间按一定的时间间隔,轮流地切换给各终端用户的程序使用。由于时间间隔很短,每个用户的感觉就像他独占计算机一样。
分时计算机 [相关解释]
具有分时操作功能的电子计算机。将一台电子计算机的运行时间分成许多小的时间段(约几秒钟),这些时间段可轮流分配给各联机的用户终端。由于时间段很短,而计算机的运行速度又快,故每个用户都认为自己在独自使用计算机。
分番 [相关解释]
1.轮流。 2.指轮值。
南学会 [相关解释]
1.清末维新派在湖南讲求新学﹑宣传变法的团体。由谭嗣同﹑唐才常等发起,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2月在长沙成立(各县设分会)。每次开会,由黄遵宪﹑皮锡瑞﹑谭嗣同等人轮流主讲,宣讲新学,讨论湖南新政,曾与守旧派展开激烈斗争。在戊戌政变中被破坏。
合会 [相关解释]
1.聚合;组合。 2.聚集;聚会。 3.邀约组会。会,民间小规模经济互助组织,参加者按期交款,轮流使用。
哈节 [相关解释]
京族的传统节日。在每年夏历六月初十,或八月初十、正月二十五日。主要活动是唱哈”(即唱歌”),多在哈亭”举行。通常为三人,一个男歌手叫哈哥”,主要是持琴伴奏;两个女歌手叫哈妹”,互相轮流演唱。
围棋 [相关解释]
中国传统棋种。春秋时已较普及。两人对局,由执黑棋者先行,双方在纵横各十九道的棋盘上轮流下子。终局时将实有空位和子数相加计算,或单记空位,多者为胜。基本着法简单,但变化深奥复杂。在南北朝时期先后传入朝鲜、日本等地,19世纪80年代传向欧美各国。
坎特伯雷故事集 [相关解释]
英国乔叟作于1387-1400年。收有一篇总引和二十三篇故事。绝大部分用诗体写成。写一群从伦敦到坎特伯雷去朝圣的香客在旅途中轮流讲述的故事。香客中有骑士、侍从、自耕农、乡绅、教士、商人等,构成了14世纪英国社会的缩影。
大副 [相关解释]
1.船员职称之一。轮船船长的第一助手﹐负责舱面行政工作和技术领导﹐并和二副﹑三副轮流驾驶船舶。
头家 [相关解释]
1.犹庄家。某些牌戏或赌博中每一局的主持人。 2.指某些定期集会的轮流召集人。 3.方言。店主;老板。
头顶 [相关解释]
1.头的最上部。 2.指物体的最上方。 3.指头的上方﹑同人处于基本垂直位置的高空。 4.谓宗教徒向神行礼。 5.首要,摆在第一位的。 6.谓轮流值班。
工党 [相关解释]
英国的主要政党之一。原名劳工代表委员会”,1900年成立。1906年改称为工党。成员大部分为集体党员,如职工会、社会主义团体”与合作社组织等。以费边社会主义理论为政策基础,认为可以利用资本主义的国家机器和行政机构,逐步把土地和资本从个人转化到社会”手中。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地位上升,通过竞选与保守党轮流执政。
左右开弓 [相关解释]
1.双手都能射箭。喻两手轮流做同一动作;或左边一下﹑右边一下做同一动作。 2.指同时做几项工作。
差役 [相关解释]
1.封建时代派民户轮流供官府驱使的徭役。 2.旧时在衙门中当差的人。
府卫 [相关解释]
1.指北周﹑隋﹑唐的府兵制。府兵轮流宿卫京师,故亦称府兵为府卫。 2.贵族或官府的卫士。
执行主席 [相关解释]
1.开会时由主席团在成员中推举的轮流主持会议的人。
投壶 [相关解释]
中国古代投掷游戏。由礼射演化而成,为士大夫宴饮间的娱乐活动。以席间酒壶为靶,参加者在离壶5~9尺外,轮流向壶口或壶耳投射一定数目的无镞箭,按投中的箭数或中箭之格局分别给以一定的数”,数”多者为胜。输者罚酒。
捣替 [相关解释]
1.轮流替换。
排年 [相关解释]
1.连年,逐年。 2.古代称里甲轮流值年当差。亦指轮流当差的人。
摇会 [相关解释]
1.民间的一种信用互助方式。一般由发起人(称"会头")邀请亲友若干人(称"会脚")参加,约定每月﹑每季或每年举会一次。每次各缴一定数量的会款,轮流交由一人使用,借以互助。会头先收第一次会款,以后按摇骰方式,决定会脚收款次序,直到参加者轮完为止。
月轮 [相关解释]
1.圆月。亦泛指月亮。 2.比喻形如满月的圆状物体。 3.按月轮流。
桥牌 [相关解释]
纸牌游戏。起源于17世纪英格兰民间。四人分两组对抗,同伴相对而坐,从发牌者左手第一人起按顺时针方向发牌,每人十三张。比赛分叫牌和打牌两个阶段。按规定术语叫牌,确定定约。打牌时轮流出牌,同样花色以大胜小。完成定约者得分,否则罚分。
正卒 [相关解释]
1.周代军制,每户出一人编成正式兵员﹐谓之正卒。 2.汉代徭役之一。男子二十三岁至五十六岁,都得服役。每人每年在本郡或本县服役一个月,称为更卒。每人按一定次序轮流到京师服役一年,称为正卒。
派饭 [相关解释]
1.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下农村工作,基层干部分派各户农民轮流照管其饮食。
竿球 [相关解释]
也称顶球”。中国民间游戏。流行于高山族。球以藤丝或树皮编扎,大如瓜,轻如绵,画以五彩。游戏者每人持一根一米多长的竹竿,轮流用竹竿上端顶球,未能顶起而让球落地者输,罚以酒。亦可分队比赛。
纠会 [相关解释]
1.合会。旧时民间一种信用互助方式。由发起者纠集多人,约定按时每人每次出钱若干,轮流由一人总得。首次由发起者先得,以下依不同方式决定得钱次序。亦有地痞棍徒利用这一形式聚敛剥削的。
经筵 [相关解释]
1.汉唐以来帝王为讲论经史而特设的御前讲席。宋代始称经筵,置讲官以翰林学士或其他官员充任或兼任。宋代以每年二月至端午节﹑八月至冬至节为讲期,逢单日入侍,轮流讲读。元﹑明﹑清三代沿袭此制,而明代尤为重视。除皇帝外,太子出阁后,亦有讲筵之设。清制,经筵讲官,为大臣兼衔,于仲秋仲春之日进讲。
联合国安全理事会 [相关解释]
简称安理会”。联合国主要机构之一。由中、俄、美、英、法五个常任理事国和二年一期、轮流选出的十个非常任理事国组成。有权调查任何国际争端,并可采取和平谈判、强制性制裁,甚至军事手段等来解决争端,是联合国唯一有权采取行动来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的机构。
蓝尾酒 [相关解释]
1.唐代饮宴时,轮流斟饮,至末坐,称"蓝尾酒"。 2.谓即屠苏酒。
蟹行 [相关解释]
1.蟹爬行;如蟹横行。 2.谓手指轮流弹琴。
起会 [相关解释]
1.指发起成立一种小规模的群众经济互助组织。入会者每人定期拿出规定数字的金额,集中由某一人收用,轮流收用完毕,会散。
跷跷板 [相关解释]
1.儿童游戏用具。在狭长而厚的木板中间装上轴,然后架在支柱上,两人对坐两端,轮流用脚蹬地,使一端跷起,另一端下落,如此反复,游戏以取乐。
转对 [相关解释]
1.宋代臣僚每隔数日,轮流上殿指陈时政得失,谓之"转对"。
轮休 [相关解释]
1.农业上称某一个耕种时期不种植农作物,让土地空闲起来以恢复地力。 2.指职工轮流休息。
轮佥 [相关解释]
1.轮流派遣。佥,通"签"。
轮挨 [相关解释]
1.轮流值班。
轮更 [相关解释]
1.轮流打更。
轮流 [相关解释]
1.依照次序一个接替一个,周而复始。
轮牧 [相关解释]
1."分区轮牧"或"划区轮牧"的简称。把一块草原地带划为几个区,轮流牧放,周而复始。这样可以使牧草有轮流生长的时间,使家畜在全放牧期内能获得品质优良的青绿饲料。
轮环 [相关解释]
1.循环;轮流。 2.谓轮回,转世。
轮班 [相关解释]
1.分班轮流。
轮笔 [相关解释]
1.谓轮流主管考试事宜。
轮训 [相关解释]
1.轮流训练。
轮转 [相关解释]
1.旋转;回旋。 2.环绕。 3.轮流。
轮递 [相关解释]
1.轮流接替。
还相 [相关解释]
1.轮流;递相。
递宿 [相关解释]
1.谓轮流宿卫。
递战 [相关解释]
1.轮流作战。
递直 [相关解释]
1.谓轮流值日。
递相 [相关解释]
1.轮流更换。 2.犹互相。
递衣 [相关解释]
1.谓轮流穿一件衣服。
递袭 [相关解释]
1.轮流侵袭。 2.犹承袭。
递过 [相关解释]
1.汉陆贾有五子,"贾常乘安车驷马,从歌鼓瑟侍者十人,宝剑直百金,谓其子曰'与女(汝)约过女,女给人马酒食极欲,十日而更。'"见《汉书.陆贾传》◇以"递过"为轮流到儿子家住的典故。
邀会 [相关解释]
1.合会,聚会。 2.邀约组会。会,民间经济互助的一种形式。入会者按期交款,分期轮流使用。
里排 [相关解释]
1.明代赋役法,以一百一十户为一里,推丁粮多者十户为长;馀百户为十甲,甲凡十人。每年轮流由里长一人﹑甲首一人,催征租税;凡十年一周,曰排年。某一年轮值充当的里长,称"里排"。清初仍之。
金马奖 [相关解释]
台湾举办的电影评奖。1962年由台湾行政院新闻局”主办。1984年起改由民间电影社团轮流主持。每年举行一次,设最佳剧情片、最佳导演、最佳男女主角等十余个奖项。奖品为金色战马塑像。
门球运动 [相关解释]
由槌球派生的一种以槌击球过门的球类运动。球场长25米,宽20米,场上置三个球门(高20厘米,宽22厘米)。球槌长70厘米,槌头为圆柱体,长24厘米,直径45厘米。球直径75厘米,重230克。比赛时,每队五人,轮流按一定路线击球过门而得分。球通过三个门后撞击终点柱得二分,每人满分为五分,全队满分为二十五分。一队满分,比赛即结束;两队均未满分,则比赛三十分钟结束,分数多者为胜。
集训 [相关解释]
集中到一个地方训练干部轮流~ㄧ运动员提前一个月~。
顶牛 [相关解释]
1.骨牌的一种玩法。两家或几家轮流出牌,点数相同的一头互相衔接,接不上的人从手里选一张牌扣下,以终局不扣牌或所扣点数最小者为胜。也叫接龙。 2.比喻争持不下或互相冲突。
鸳鸯板子 [相关解释]
1.古代行刑时左右轮流笞打的板子。
鼎社 [相关解释]
1.轮流设乐集妓,谓之鼎社。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