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45 查到相关赋役的内容。
带有赋役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丘役
[相关解释]
1.赋税;赋役。
1.赋税;赋役。
事律
[相关解释]
1.谓依据法律行事。 2.指汉时于秦律之外所增有关赋役方面的法律。
1.谓依据法律行事。 2.指汉时于秦律之外所增有关赋役方面的法律。
僧祇户
[相关解释]
1.北魏僧官管辖的民户。僧祇户除向僧官输粟外,不向官府供输赋役。北周武帝消灭寺院,这些人户改为一般编户。
1.北魏僧官管辖的民户。僧祇户除向僧官输粟外,不向官府供输赋役。北周武帝消灭寺院,这些人户改为一般编户。
军赋
[相关解释]
1.旧时以军事需要征发的赋役。
1.旧时以军事需要征发的赋役。
取民
[相关解释]
1.谓得民心。 2.谓向人民征取赋役。
1.谓得民心。 2.谓向人民征取赋役。
器制
[相关解释]
1.《管子》中指寓赋役于农田的制度。
1.《管子》中指寓赋役于农田的制度。
土断
[相关解释]
1.东晋﹑南朝废除侨置郡县,使侨寓户口编入所在郡县的办法。西晋时由于战乱,中原地区豪族多迁居江南,仍称原来郡籍,形成诸侨郡县。至东晋哀帝时,桓温推行土断法,裁并侨置郡县,整顿户籍,史称"庚戌土断"◇南朝各代又多次推行土断,作为加强王朝统治,与豪门争夺劳动力,扩大赋役和兵源的一种手段。
1.东晋﹑南朝废除侨置郡县,使侨寓户口编入所在郡县的办法。西晋时由于战乱,中原地区豪族多迁居江南,仍称原来郡籍,形成诸侨郡县。至东晋哀帝时,桓温推行土断法,裁并侨置郡县,整顿户籍,史称"庚戌土断"◇南朝各代又多次推行土断,作为加强王朝统治,与豪门争夺劳动力,扩大赋役和兵源的一种手段。
均人
[相关解释]
1.古代的官名。 2.泛指掌管土地赋役的地方官员。
1.古代的官名。 2.泛指掌管土地赋役的地方官员。
均田制
[相关解释]
中国古代一种分配土地和交纳赋税相结合的制度。北魏于公元485年颁布均田令,规定农民按人口、官吏按等级分配无主荒地,并向国家纳租调。此后在授田对象、授田年限、赋役等方面多有变化,至唐中叶止。
中国古代一种分配土地和交纳赋税相结合的制度。北魏于公元485年颁布均田令,规定农民按人口、官吏按等级分配无主荒地,并向国家纳租调。此后在授田对象、授田年限、赋役等方面多有变化,至唐中叶止。
奉户
[相关解释]
1.宋初承五代旧制﹐州县官俸均给实物﹐并指定由所属民户出钱易回。这些被指定的民户称为"奉户"。每本官所受物﹐凡一千﹐分与两户﹐一户输钱五百。如物价不足以抵官俸原数﹐即由奉户补足﹐官府则免除其夏秋两税以外的其他赋役。此制起于后汉干佑中﹐至宋太平兴国元年始废。见《宋史.职官志十一》。
1.宋初承五代旧制﹐州县官俸均给实物﹐并指定由所属民户出钱易回。这些被指定的民户称为"奉户"。每本官所受物﹐凡一千﹐分与两户﹐一户输钱五百。如物价不足以抵官俸原数﹐即由奉户补足﹐官府则免除其夏秋两税以外的其他赋役。此制起于后汉干佑中﹐至宋太平兴国元年始废。见《宋史.职官志十一》。
审编
[相关解释]
1.谓审核在编制的人丁赋役等。
1.谓审核在编制的人丁赋役等。
差科头
[相关解释]
1.官府中征调赋役的头目。
1.官府中征调赋役的头目。
庸租
[相关解释]
1.指唐代赋役制度中的力庸和田租。
1.指唐代赋役制度中的力庸和田租。
影占
[相关解释]
1.谓虚占人户或田产﹐使逃避赋役﹑税收。 2.冒认占有。 3.遮掩﹐隐蔽。
1.谓虚占人户或田产﹐使逃避赋役﹑税收。 2.冒认占有。 3.遮掩﹐隐蔽。
役政
[相关解释]
1.犹政役,赋役。政,通"征"。
1.犹政役,赋役。政,通"征"。
投献
[相关解释]
1.进献礼物或进呈诗文。 2.谓将田产托在缙绅名下以减轻赋役。
1.进献礼物或进呈诗文。 2.谓将田产托在缙绅名下以减轻赋役。
推割
[相关解释]
1.宋代考查民户物力确定赋役之法。规定民户典卖产业,税赋与物力一并过户,名推割;又定三年一查定,名推排。
1.宋代考查民户物力确定赋役之法。规定民户典卖产业,税赋与物力一并过户,名推割;又定三年一查定,名推排。
推排
[相关解释]
1.排斥;排挤。 2.拥挤。 3.搬动。 4.谓随着岁月推移。 5.相比。 6.排列;排列推算。 7.宋﹑金﹑元时三年一度核实厘正赋役的法制。
1.排斥;排挤。 2.拥挤。 3.搬动。 4.谓随着岁月推移。 5.相比。 6.排列;排列推算。 7.宋﹑金﹑元时三年一度核实厘正赋役的法制。
条鞭法
[相关解释]
1.即一条鞭法。明中叶以后的赋役制度,清代因之。 2.即一条鞭法。实行一条鞭法后所归并的各项赋役的总称。亦省称"条鞭"。
1.即一条鞭法。明中叶以后的赋役制度,清代因之。 2.即一条鞭法。实行一条鞭法后所归并的各项赋役的总称。亦省称"条鞭"。
次丁
[相关解释]
1.承担部分赋役的未成年或老年的男女。 2.次子。
1.承担部分赋役的未成年或老年的男女。 2.次子。
科格
[相关解释]
1.指关于征发赋役的规章。
1.指关于征发赋役的规章。
租庸调
[相关解释]
1.唐代对受田课丁征派的三种赋役的并称。导源于北魏到隋代的租﹑调﹑力役制度。凡丁男授田一顷﹐岁输粟二斛﹑稻三斛﹐谓之租;岁输绢二匹﹐绫﹑絡二丈﹐布加五之一﹐绵三两﹐麻三斤﹐非蚕乡则输银十四两﹐谓之调;役人力﹐岁二十日﹐闰加二日﹐不役者日纳绢三尺﹐谓之庸﹐有事而加役二十五日者免调﹐三十日租调皆免。唐开元末年均田制破坏﹐这种承袭北魏的赋役制度渐不适用;安史之乱后﹐为两税法所代替。
1.唐代对受田课丁征派的三种赋役的并称。导源于北魏到隋代的租﹑调﹑力役制度。凡丁男授田一顷﹐岁输粟二斛﹑稻三斛﹐谓之租;岁输绢二匹﹐绫﹑絡二丈﹐布加五之一﹐绵三两﹐麻三斤﹐非蚕乡则输银十四两﹐谓之调;役人力﹐岁二十日﹐闰加二日﹐不役者日纳绢三尺﹐谓之庸﹐有事而加役二十五日者免调﹐三十日租调皆免。唐开元末年均田制破坏﹐这种承袭北魏的赋役制度渐不适用;安史之乱后﹐为两税法所代替。
秦始皇(前259-前210)
[相关解释]
即嬴政”。秦王朝的建立者。公元前246-前210年在位。十三岁继承王位,由相国吕不韦和太后宠信的宦官姜b146Wㄈā6十二岁时开始亲政,镇压姜b146E新遥又免吕不韦相职。任用李斯,并派王翦等大将进行统一战争。灭六国后,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自称为始皇帝”。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统一法律、度量衡、货币和文字;筑长城,修驰道,同时焚书坑儒,实行文化专制主义。但由于严刑酷法,赋役沉重,广大人民痛苦不堪,他病死不久,即爆发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即嬴政”。秦王朝的建立者。公元前246-前210年在位。十三岁继承王位,由相国吕不韦和太后宠信的宦官姜b146Wㄈā6十二岁时开始亲政,镇压姜b146E新遥又免吕不韦相职。任用李斯,并派王翦等大将进行统一战争。灭六国后,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自称为始皇帝”。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统一法律、度量衡、货币和文字;筑长城,修驰道,同时焚书坑儒,实行文化专制主义。但由于严刑酷法,赋役沉重,广大人民痛苦不堪,他病死不久,即爆发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老复丁
[相关解释]
1.谓年老而复壮盛。犹言返老还童。一说﹐家有年高者﹐则免除其子孙的赋役。
1.谓年老而复壮盛。犹言返老还童。一说﹐家有年高者﹐则免除其子孙的赋役。
蠲恤
[相关解释]
1.免除赋役,赈济饥贫。
1.免除赋役,赈济饥贫。
蠲符
[相关解释]
1.免除赋役的凭证。
1.免除赋役的凭证。
蠲纸
[相关解释]
1.唐宋时杭州﹑温州等地所造纸名。纸质洁白莹滑,故称。宋赵与时《宾退录》卷二"临安有鬻纸者,泽以浆粉之属,使之莹滑,谓之蠲纸。蠲犹洁也。《诗》'吉蠲为饎。'《周礼》'宫人除其不蠲。'名取诸此。"参见"蠲糨纸"。一说吴越钱氏时,供此纸者蠲其赋役,故号"蠲纸"。见《说郛》卷二十引宋钱康公《植跋简谈》。 2.以颁发免除赋役证书名义,向民间摊派供应的公文用纸。
1.唐宋时杭州﹑温州等地所造纸名。纸质洁白莹滑,故称。宋赵与时《宾退录》卷二"临安有鬻纸者,泽以浆粉之属,使之莹滑,谓之蠲纸。蠲犹洁也。《诗》'吉蠲为饎。'《周礼》'宫人除其不蠲。'名取诸此。"参见"蠲糨纸"。一说吴越钱氏时,供此纸者蠲其赋役,故号"蠲纸"。见《说郛》卷二十引宋钱康公《植跋简谈》。 2.以颁发免除赋役证书名义,向民间摊派供应的公文用纸。
蠲赋
[相关解释]
1.免除赋役。
1.免除赋役。
诡寄
[相关解释]
1.将自己的田地伪报在他人名下﹐借以逃避赋役的一种方法。
1.将自己的田地伪报在他人名下﹐借以逃避赋役的一种方法。
貌阅
[相关解释]
1.验看人的面貌,以核实户籍册上登记的人数和年龄。这是隋唐时为防止民间漏报户口﹑隐瞒年龄以逃避赋役所采取的措施。
1.验看人的面貌,以核实户籍册上登记的人数和年龄。这是隋唐时为防止民间漏报户口﹑隐瞒年龄以逃避赋役所采取的措施。
贴脚
[相关解释]
1.封建时代为逃避赋役而以田产伪托他人名下。 2.贴补漕粮运输费。 3.方言。谓道路泥泞,泥土黏脚。
1.封建时代为逃避赋役而以田产伪托他人名下。 2.贴补漕粮运输费。 3.方言。谓道路泥泞,泥土黏脚。
赋役
[相关解释]
赋税和徭役。
赋税和徭役。
赦令
[相关解释]
1.旧时君主发布的减免罪刑或赋役的命令。
1.旧时君主发布的减免罪刑或赋役的命令。
身丁
[相关解释]
1.指达到承担赋役年龄的人。 2."身丁钱"的省称。
1.指达到承担赋役年龄的人。 2."身丁钱"的省称。
载师
[相关解释]
1.官名。掌理土地赋役等事务。
1.官名。掌理土地赋役等事务。
逃户
[相关解释]
1.古代为逃避赋役,流亡外地而无户籍的人。
1.古代为逃避赋役,流亡外地而无户籍的人。
通检推排
[相关解释]
1.金代调查人民资产以定赋役的办法。通检,指调查;推排,指评定。渊源于宋代的"推割推排"。大定四年(1164年)派员分路调查人民物力资财,规定等级,作为征收物力钱多寡和征发差役先后的根据。金亡后随之消灭。亦省作"通推"。
1.金代调查人民资产以定赋役的办法。通检,指调查;推排,指评定。渊源于宋代的"推割推排"。大定四年(1164年)派员分路调查人民物力资财,规定等级,作为征收物力钱多寡和征发差役先后的根据。金亡后随之消灭。亦省作"通推"。
遮影
[相关解释]
1.谓封建时代官宦依仗特权豁免赋役。
1.谓封建时代官宦依仗特权豁免赋役。
里排
[相关解释]
1.明代赋役法,以一百一十户为一里,推丁粮多者十户为长;馀百户为十甲,甲凡十人。每年轮流由里长一人﹑甲首一人,催征租税;凡十年一周,曰排年。某一年轮值充当的里长,称"里排"。清初仍之。
1.明代赋役法,以一百一十户为一里,推丁粮多者十户为长;馀百户为十甲,甲凡十人。每年轮流由里长一人﹑甲首一人,催征租税;凡十年一周,曰排年。某一年轮值充当的里长,称"里排"。清初仍之。
里甲
[相关解释]
1.明州县统治的基层单位;后转为明三大徭役(里甲﹑均徭﹑杂泛)名称之一。《明史.食货志一》"洪武十四年,诏天下编赋役黄册,以一百十户为一里,推丁粮多者十户为长,余百户为十甲,甲凡十人。岁役里长一人,甲首一人,董一里一甲之事。先后以丁粮多寡为序,凡十年一周,曰'排年'……每十年有司更定其册,以丁粮增减而升降之。"起初里长﹑甲首负责传达公事﹑催征税粮;以后官府聚敛繁苛,凡祭祀﹑宴飨﹑营造﹑馈送等费,都要里甲供应。
1.明州县统治的基层单位;后转为明三大徭役(里甲﹑均徭﹑杂泛)名称之一。《明史.食货志一》"洪武十四年,诏天下编赋役黄册,以一百十户为一里,推丁粮多者十户为长,余百户为十甲,甲凡十人。岁役里长一人,甲首一人,董一里一甲之事。先后以丁粮多寡为序,凡十年一周,曰'排年'……每十年有司更定其册,以丁粮增减而升降之。"起初里长﹑甲首负责传达公事﹑催征税粮;以后官府聚敛繁苛,凡祭祀﹑宴飨﹑营造﹑馈送等费,都要里甲供应。
隋末农民战争
[相关解释]
公元7世纪初推翻隋朝的农民起义。隋炀帝时,政治腐败,赋役繁重。611年,王薄首先在山东发动起义,此后形成全国规模的反隋战争。616年后,逐渐汇成三支强大的起义军河南瓦岗军,河北窦建德军,江淮杜伏威、辅公fe6d>。起义军消灭隋军主力,隋王朝瓦解。此时隋太原留守李渊等也乘机起兵。618年隋炀帝死,李渊在长安(今陕西西安)称帝,建立唐朝。
公元7世纪初推翻隋朝的农民起义。隋炀帝时,政治腐败,赋役繁重。611年,王薄首先在山东发动起义,此后形成全国规模的反隋战争。616年后,逐渐汇成三支强大的起义军河南瓦岗军,河北窦建德军,江淮杜伏威、辅公fe6d>。起义军消灭隋军主力,隋王朝瓦解。此时隋太原留守李渊等也乘机起兵。618年隋炀帝死,李渊在长安(今陕西西安)称帝,建立唐朝。
飞产
[相关解释]
1.指隐匿田产,逃避赋役的一种手法。
1.指隐匿田产,逃避赋役的一种手法。
飞诡
[相关解释]
1.明朝粮户将田地寄在享有优免徭役的官吏﹑绅衿名下,以逃避赋役的一种方法。
1.明朝粮户将田地寄在享有优免徭役的官吏﹑绅衿名下,以逃避赋役的一种方法。
马户
[相关解释]
1.封建时代以养官马作为赋役的民户。 2.指养有马驴等大牲畜的农户。
1.封建时代以养官马作为赋役的民户。 2.指养有马驴等大牲畜的农户。
鱼鳞图册
[相关解释]
1.旧时为征派赋役和保护封建土地所有权编造的土地登记簿册。因所绘田亩挨次排列,状如鱼鳞,故名。宋时婺州等地即曾编造。明洪武年间命各州县分区编造。至清光绪末年﹐仍有具册之举。亦作"鱼鳞册"﹑"鱼鳞图"﹑"鱼鳞图籍"﹑"鱼鳞簿"。
1.旧时为征派赋役和保护封建土地所有权编造的土地登记簿册。因所绘田亩挨次排列,状如鱼鳞,故名。宋时婺州等地即曾编造。明洪武年间命各州县分区编造。至清光绪末年﹐仍有具册之举。亦作"鱼鳞册"﹑"鱼鳞图"﹑"鱼鳞图籍"﹑"鱼鳞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