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24 查到相关谷梁的内容。
带有谷梁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三家
[相关解释]
1.极言人户之少。 2.指春秋鲁大夫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 3.指春秋晋之三卿韩﹑赵﹑魏。 4.指汉代传《诗》的齐﹑鲁﹑韩三派。 5.指汉代传《尚书》的欧阳﹑大夏侯﹑小夏侯三派。 6.指解说《春秋》的左氏﹑公羊﹑谷梁三派。 7.指古代天文学中的盖天﹑宣夜和浑天三种学派。 8.指三皇。 9.指夏﹑商﹑周。
1.极言人户之少。 2.指春秋鲁大夫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 3.指春秋晋之三卿韩﹑赵﹑魏。 4.指汉代传《诗》的齐﹑鲁﹑韩三派。 5.指汉代传《尚书》的欧阳﹑大夏侯﹑小夏侯三派。 6.指解说《春秋》的左氏﹑公羊﹑谷梁三派。 7.指古代天文学中的盖天﹑宣夜和浑天三种学派。 8.指三皇。 9.指夏﹑商﹑周。
三术
[相关解释]
1.三条途径;三种方法或策略。(1)指兼并别国之三术。《荀子.议兵》"凡兼人者有三术有以德兼人者,有以力兼人者,有以富兼人者。"(2)谓灭国三术。《谷梁传.宣公十五年》"灭国有三术中国谨日,卑国月,夷狄不日。"范宁注"卑国谓附庸之属。襄六年传曰中国日,卑国月,夷狄时,此谓三术。"(3)指人主治国三术。《管子.任法》"故主有三术。夫爱人不私赏也,恶人不私罚也,置仪设法以度量断者,上主也。爱人而私赏之,恶人而私罚之,倍大臣,离左右,专以其心断者,中主也。臣有所爱而为私赏之,有所恶而为私罚之,倍其公法,损其正心
1.三条途径;三种方法或策略。(1)指兼并别国之三术。《荀子.议兵》"凡兼人者有三术有以德兼人者,有以力兼人者,有以富兼人者。"(2)谓灭国三术。《谷梁传.宣公十五年》"灭国有三术中国谨日,卑国月,夷狄不日。"范宁注"卑国谓附庸之属。襄六年传曰中国日,卑国月,夷狄时,此谓三术。"(3)指人主治国三术。《管子.任法》"故主有三术。夫爱人不私赏也,恶人不私罚也,置仪设法以度量断者,上主也。爱人而私赏之,恶人而私罚之,倍大臣,离左右,专以其心断者,中主也。臣有所爱而为私赏之,有所恶而为私罚之,倍其公法,损其正心
三王
[相关解释]
1.指夏﹑商﹑周三代之君。(1)夏禹﹑商汤﹑周武王。《谷梁传.隐公八年》"盟诅不及三王。"范宁注"三王,谓夏﹑殷﹑周也。夏后有钧台之享,商汤有景亳之命,周武有盟津之会。"(2)夏禹﹑商汤﹑周文王。《孟子.告子下》"五霸者,三王之罪人也。"赵岐注"三王,夏禹﹑商汤﹑周文王是也。"(3)商汤﹑周文王﹑周武王。《尸子》卷下"汤复于汤丘,文王幽于羑里,武王羁于王门;越王栖于会稽,秦穆公败于崤塞,齐桓公遇贼,晋文公出走,故三王资于辱,而五霸得于困也。" 2.指周之太王﹑王季﹑文王。 3.王姓三名人之合称。(1)
1.指夏﹑商﹑周三代之君。(1)夏禹﹑商汤﹑周武王。《谷梁传.隐公八年》"盟诅不及三王。"范宁注"三王,谓夏﹑殷﹑周也。夏后有钧台之享,商汤有景亳之命,周武有盟津之会。"(2)夏禹﹑商汤﹑周文王。《孟子.告子下》"五霸者,三王之罪人也。"赵岐注"三王,夏禹﹑商汤﹑周文王是也。"(3)商汤﹑周文王﹑周武王。《尸子》卷下"汤复于汤丘,文王幽于羑里,武王羁于王门;越王栖于会稽,秦穆公败于崤塞,齐桓公遇贼,晋文公出走,故三王资于辱,而五霸得于困也。" 2.指周之太王﹑王季﹑文王。 3.王姓三名人之合称。(1)
三阙
[相关解释]
1.指汉何休评论《左传》﹑《公羊》﹑《谷梁》三书得失的著作。
1.指汉何休评论《左传》﹑《公羊》﹑《谷梁》三书得失的著作。
丘甲
[相关解释]
1.古代军赋制度四丘为甸,每甸出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鲁成公因齐难,临时增征甲士,改为每丘出一人,称为丘甲。《春秋·成公元年》"三月作丘甲。"杜预注"《周礼》九夫为井﹐四井为邑;四邑为丘。丘十六井﹐出戎马一匹﹐牛三头。四丘为甸﹐甸六十四井﹐出长毂一乘﹐戎马四匹﹐牛十二头﹐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此甸所赋﹐今鲁使丘出之﹐讥重敛。"顾炎武补正"要之﹐其实为益兵﹐向之四丘共出三甲者﹐今使每丘出一甲尔。"一说﹐古代农工分职﹐制甲为"工民"之事﹐鲁违常制﹐使"丘民"作甲﹐称丘甲。见《谷梁传·成公元年》。按﹐"丘甲
1.古代军赋制度四丘为甸,每甸出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鲁成公因齐难,临时增征甲士,改为每丘出一人,称为丘甲。《春秋·成公元年》"三月作丘甲。"杜预注"《周礼》九夫为井﹐四井为邑;四邑为丘。丘十六井﹐出戎马一匹﹐牛三头。四丘为甸﹐甸六十四井﹐出长毂一乘﹐戎马四匹﹐牛十二头﹐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此甸所赋﹐今鲁使丘出之﹐讥重敛。"顾炎武补正"要之﹐其实为益兵﹐向之四丘共出三甲者﹐今使每丘出一甲尔。"一说﹐古代农工分职﹐制甲为"工民"之事﹐鲁违常制﹐使"丘民"作甲﹐称丘甲。见《谷梁传·成公元年》。按﹐"丘甲
中经
[相关解释]
1.人体内的主要经脉。 2.宫廷中收藏的经籍『代有"中五经"之称。三国时魏秘书郎郑默将宫中所藏经籍整理编目,称为"中经"。晋秘书监荀勖因"中经"更着新簿,分为四部,总括群书,后称为《晋中经簿》。见《汉书.刘向传》﹑《隋书.经籍志一》﹑《新唐书.艺文志二》。 3.唐﹑宋国子监教诸生读经,依经书文字多少,分为大﹑中﹑小三等。其中等者为中经。唐以《诗》﹑《周礼》﹑《仪礼》为中经;宋以《书》﹑《易》﹑《公羊》﹑《谷梁》﹑《仪礼》为中经。见《新唐书.选举志上》﹑《宋史.选举志一》﹑明陆深《燕闲录》。
1.人体内的主要经脉。 2.宫廷中收藏的经籍『代有"中五经"之称。三国时魏秘书郎郑默将宫中所藏经籍整理编目,称为"中经"。晋秘书监荀勖因"中经"更着新簿,分为四部,总括群书,后称为《晋中经簿》。见《汉书.刘向传》﹑《隋书.经籍志一》﹑《新唐书.艺文志二》。 3.唐﹑宋国子监教诸生读经,依经书文字多少,分为大﹑中﹑小三等。其中等者为中经。唐以《诗》﹑《周礼》﹑《仪礼》为中经;宋以《书》﹑《易》﹑《公羊》﹑《谷梁》﹑《仪礼》为中经。见《新唐书.选举志上》﹑《宋史.选举志一》﹑明陆深《燕闲录》。
九经
[相关解释]
1.九条南北向的大道。 2.儒家治国平天下的九项准则。 3.九部儒家经典。名目相传不一。《汉书.艺文志》指《易》﹑《书》﹑《诗》﹑《礼》﹑《乐》﹑《春秋》﹑《论语》﹑《孝经》及小学。陆德明《经典释文录》指《易》﹑《书》﹑《诗》﹑《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孝经》﹑《论语》。《初学记》卷二一所引九经,与《经典释文》略异,有《左传》﹑《公羊》﹑《谷梁》,无《春秋》﹑《孝经》﹑《论语》。
1.九条南北向的大道。 2.儒家治国平天下的九项准则。 3.九部儒家经典。名目相传不一。《汉书.艺文志》指《易》﹑《书》﹑《诗》﹑《礼》﹑《乐》﹑《春秋》﹑《论语》﹑《孝经》及小学。陆德明《经典释文录》指《易》﹑《书》﹑《诗》﹑《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孝经》﹑《论语》。《初学记》卷二一所引九经,与《经典释文》略异,有《左传》﹑《公羊》﹑《谷梁》,无《春秋》﹑《孝经》﹑《论语》。
五家
[相关解释]
1.五户。古代以为户籍编制的基层单位。周代以五家为一比,春秋时齐国管仲以五家为一轨。 2.指黄帝﹑高阳﹑高辛﹑唐尧﹑虞舜五帝。 3.指黄帝﹑颛顼﹑夏﹑殷﹑周五代的历法。 4.指传《春秋》的左氏﹑公羊氏﹑谷梁氏﹑邹氏﹑夹氏五人。 5.指治《春秋谷梁传》的尹更始﹑刘向﹑周庆﹑丁姓﹑王彦五人。 6.谓五行家。 7.指北周﹑北齐﹑南朝梁﹑南朝陈﹑隋五朝。 8.今文经学家指唐﹑虞﹑夏﹑殷﹑周五代。
1.五户。古代以为户籍编制的基层单位。周代以五家为一比,春秋时齐国管仲以五家为一轨。 2.指黄帝﹑高阳﹑高辛﹑唐尧﹑虞舜五帝。 3.指黄帝﹑颛顼﹑夏﹑殷﹑周五代的历法。 4.指传《春秋》的左氏﹑公羊氏﹑谷梁氏﹑邹氏﹑夹氏五人。 5.指治《春秋谷梁传》的尹更始﹑刘向﹑周庆﹑丁姓﹑王彦五人。 6.谓五行家。 7.指北周﹑北齐﹑南朝梁﹑南朝陈﹑隋五朝。 8.今文经学家指唐﹑虞﹑夏﹑殷﹑周五代。
今文经
[相关解释]
1.以秦汉通行的隶书记载的经书。如鲁齐韩三家的《诗经》﹑公羊﹑谷梁传的《春秋》等。
1.以秦汉通行的隶书记载的经书。如鲁齐韩三家的《诗经》﹑公羊﹑谷梁传的《春秋》等。
入室操戈
[相关解释]
1.语出《后汉书.郑玄传》"时任城何休好《公羊》学,遂着《公羊墨守》﹑《左氏膏肓》﹑《谷梁废疾》。玄乃发《墨守》,针《膏肓》起《废疾》。休见而叹曰'康成入吾室,操吾戈以伐我乎!'"后以"入室操戈"比喻以其人之说反驳其人。
1.语出《后汉书.郑玄传》"时任城何休好《公羊》学,遂着《公羊墨守》﹑《左氏膏肓》﹑《谷梁废疾》。玄乃发《墨守》,针《膏肓》起《废疾》。休见而叹曰'康成入吾室,操吾戈以伐我乎!'"后以"入室操戈"比喻以其人之说反驳其人。
公谷
[相关解释]
1.《公羊传》和《谷梁传》的并称。
1.《公羊传》和《谷梁传》的并称。
六佾
[相关解释]
1.周诸侯所用乐舞之格局六列﹐每列六人﹐共三十六人;或云﹐每列八人﹐六列共四十八人。《左传·隐公五年》"公问羽数于众仲﹐对曰'天子用八﹐诸侯用六……'公从之﹐于是初献六羽﹐始用六佾也。"杜预注"六六三十六人。"孔颖达疏"何休说如此﹐服虔以用六为六八四十八人。"《公羊传·隐公五年》﹑《谷梁传·隐公五年》皆谓"天子八佾﹐诸公六佾﹐诸侯四佾。"说与《左传》不同◇世遂以为公爵重臣的乐舞格局。 2.夏代天子之乐舞格局。
1.周诸侯所用乐舞之格局六列﹐每列六人﹐共三十六人;或云﹐每列八人﹐六列共四十八人。《左传·隐公五年》"公问羽数于众仲﹐对曰'天子用八﹐诸侯用六……'公从之﹐于是初献六羽﹐始用六佾也。"杜预注"六六三十六人。"孔颖达疏"何休说如此﹐服虔以用六为六八四十八人。"《公羊传·隐公五年》﹑《谷梁传·隐公五年》皆谓"天子八佾﹐诸公六佾﹐诸侯四佾。"说与《左传》不同◇世遂以为公爵重臣的乐舞格局。 2.夏代天子之乐舞格局。
十二经
[相关解释]
1.指《春秋》。因其记载春秋鲁国十二公的史事,故称。一说,指六经,六纬,或《易》上﹑下经加十翼。 2.指儒家的十二部经书。唐文宗时在国子学立石,刻《易》﹑《诗》﹑《书》﹑《周礼》﹑《仪礼》﹑《礼记》﹑《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十二经。参阅清成瓘《箬园日札》卷五。 3.即十二经脉。
1.指《春秋》。因其记载春秋鲁国十二公的史事,故称。一说,指六经,六纬,或《易》上﹑下经加十翼。 2.指儒家的十二部经书。唐文宗时在国子学立石,刻《易》﹑《诗》﹑《书》﹑《周礼》﹑《仪礼》﹑《礼记》﹑《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十二经。参阅清成瓘《箬园日札》卷五。 3.即十二经脉。
天与人归
[相关解释]
1.语出《孟子.万章上》"'然则舜有天下也﹐孰与之?'曰'天与之。'"《谷梁传.庄公三年》"其曰王者﹐民之所归往也。"后以"天与人归"谓天命所属﹐人心所向。
1.语出《孟子.万章上》"'然则舜有天下也﹐孰与之?'曰'天与之。'"《谷梁传.庄公三年》"其曰王者﹐民之所归往也。"后以"天与人归"谓天命所属﹐人心所向。
开成石经
[相关解释]
1.始刊于唐文宗大和七年(公元833年)。成于开成二年(837年),故名。经石立于长安务本坊国子监太学。有《周易》﹑《尚书》﹑《毛诗》﹑《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氏传》﹑《公羊传》﹑《谷梁传》﹑《孝经》,《论语》﹑《尔雅》十二种。共二百二十七石。字体为正书,标题为隶书。大和时,经字已有改刻,以后更屡经修改﹑补刻和添注。也称唐石经。今在西安碑林。
1.始刊于唐文宗大和七年(公元833年)。成于开成二年(837年),故名。经石立于长安务本坊国子监太学。有《周易》﹑《尚书》﹑《毛诗》﹑《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氏传》﹑《公羊传》﹑《谷梁传》﹑《孝经》,《论语》﹑《尔雅》十二种。共二百二十七石。字体为正书,标题为隶书。大和时,经字已有改刻,以后更屡经修改﹑补刻和添注。也称唐石经。今在西安碑林。
德厚流光
[相关解释]
1.谓德泽深厚则影响深远,子孙得福。语本《谷梁传.僖公十五年》"天子七庙,诸侯五,大夫三,士二,故德厚者流光,德薄者流卑。"锺文焌补注"光与广同。"
1.谓德泽深厚则影响深远,子孙得福。语本《谷梁传.僖公十五年》"天子七庙,诸侯五,大夫三,士二,故德厚者流光,德薄者流卑。"锺文焌补注"光与广同。"
挈辞
[相关解释]
1.谓传达政府的辞命。语本《谷梁传.襄公十一年》"行人者,挈国之辞也。"范宁注"行人是传国之辞命者。"
1.谓传达政府的辞命。语本《谷梁传.襄公十一年》"行人者,挈国之辞也。"范宁注"行人是传国之辞命者。"
斫砻
[相关解释]
1.亦作"斫砻"。亦作"斲礲"。 2.砍削磨光。语本《谷梁传.庄公二十四年》"礼﹐天子之桷﹐斫之砻之﹐加密石焉。"陆德明释文"斵,削也。砻之,磨也。"
1.亦作"斫砻"。亦作"斲礲"。 2.砍削磨光。语本《谷梁传.庄公二十四年》"礼﹐天子之桷﹐斫之砻之﹐加密石焉。"陆德明释文"斵,削也。砻之,磨也。"
盗例
[相关解释]
1.《谷梁传.哀公四年》"《春秋》有三盗微杀大夫谓之盗,非所取而取之谓之盗,辟中国之正道以袭利谓之盗。"后以"盗例"指《春秋》书盗的义例。
1.《谷梁传.哀公四年》"《春秋》有三盗微杀大夫谓之盗,非所取而取之谓之盗,辟中国之正道以袭利谓之盗。"后以"盗例"指《春秋》书盗的义例。
笑粲
[相关解释]
1.发笑。语本《谷梁传.昭公四年》"军人粲然皆笑。"范宁注"粲然,盛笑貌。"
1.发笑。语本《谷梁传.昭公四年》"军人粲然皆笑。"范宁注"粲然,盛笑貌。"
缓带之思
[相关解释]
1.《谷梁传.文公十八年》"侄娣者,不孤子之意也。一人有子,三人缓带。"后遂以"缓带之思"表示求子心切。
1.《谷梁传.文公十八年》"侄娣者,不孤子之意也。一人有子,三人缓带。"后遂以"缓带之思"表示求子心切。
谷梁
[相关解释]
1.复姓。战国时鲁国有谷梁赤。 2.《春秋谷梁传》的省称。
1.复姓。战国时鲁国有谷梁赤。 2.《春秋谷梁传》的省称。
辨裁
[相关解释]
1.叙事明白﹐剪裁得当。辨﹐通"辩"。语本晋范宁《序》﹕"《左氏》艳而富﹐其失也巫﹔《谷梁》清而婉﹐其失也短﹔《公羊》辩而裁﹐其失也俗。"杨士勋疏﹕"辩﹐谓说事分明﹐裁﹐谓善能裁断。"
1.叙事明白﹐剪裁得当。辨﹐通"辩"。语本晋范宁《序》﹕"《左氏》艳而富﹐其失也巫﹔《谷梁》清而婉﹐其失也短﹔《公羊》辩而裁﹐其失也俗。"杨士勋疏﹕"辩﹐谓说事分明﹐裁﹐谓善能裁断。"
鶂飞
[相关解释]
1.《谷梁传.僖公十六年》"六鶂退飞,过宋都。"《汉书.五行志下之上》"宋襄公区靪自用,不容臣下,逆司马子鱼之谏,而与强楚争盟,后六年为楚所执,应六鶂之数云。"后用"鶂飞"作为春秋末期宋襄公在泓之战中败于楚的典故。
1.《谷梁传.僖公十六年》"六鶂退飞,过宋都。"《汉书.五行志下之上》"宋襄公区靪自用,不容臣下,逆司马子鱼之谏,而与强楚争盟,后六年为楚所执,应六鶂之数云。"后用"鶂飞"作为春秋末期宋襄公在泓之战中败于楚的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