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8 查到相关谷口的内容。
带有谷口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云门
[相关解释]
1.周六乐舞之一。用于祭祀天神。相传为黄帝时所作。 2.高耸的大门。多比喻富贵之家。 3.汉云阳县的城门。 4.山门。借指寺庙。 5.急流的出口。因水气状如云雾﹐故称。 6.蜀的代称。 7.指谷口。 8.山名。在浙江绍兴南。亦名东山。山有云门寺。南朝梁处士何胤曾居于此。 9.山名。在山东省青州市南。一名云峰山。 10.山名。在广东省乳源瑶族自治县北﹐连乐昌县界。山有云门寺。五代文偃禅师居此。参见"云门宗"。 11.佛教宗派名。即云门宗。 1 2.人体穴位名。位于前胸外上方﹐当锁骨外端下缘。
1.周六乐舞之一。用于祭祀天神。相传为黄帝时所作。 2.高耸的大门。多比喻富贵之家。 3.汉云阳县的城门。 4.山门。借指寺庙。 5.急流的出口。因水气状如云雾﹐故称。 6.蜀的代称。 7.指谷口。 8.山名。在浙江绍兴南。亦名东山。山有云门寺。南朝梁处士何胤曾居于此。 9.山名。在山东省青州市南。一名云峰山。 10.山名。在广东省乳源瑶族自治县北﹐连乐昌县界。山有云门寺。五代文偃禅师居此。参见"云门宗"。 11.佛教宗派名。即云门宗。 1 2.人体穴位名。位于前胸外上方﹐当锁骨外端下缘。
五丈原
[相关解释]
1.古地名。在今陕西省岐山县南,斜谷口西侧,渭水南岸。相传蜀汉诸葛亮六出祁山曾在此驻军。公元234年诸葛亮伐魏,出斜谷,驻军屯田,相持百馀日后,病卒于此。
1.古地名。在今陕西省岐山县南,斜谷口西侧,渭水南岸。相传蜀汉诸葛亮六出祁山曾在此驻军。公元234年诸葛亮伐魏,出斜谷,驻军屯田,相持百馀日后,病卒于此。
大谷
[相关解释]
1.泛指山谷之大者。 2.地名。又称大谷口﹑水泉口。在今洛阳市南。
1.泛指山谷之大者。 2.地名。又称大谷口﹑水泉口。在今洛阳市南。
子真
[相关解释]
1.汉褒中人郑朴的字。居谷口,世号谷口子真。修道守默,汉成帝时大将军王凤礼聘之,不应;耕于岩石之下,名动京师。见《汉书·王贡两龚鲍传序》。
1.汉褒中人郑朴的字。居谷口,世号谷口子真。修道守默,汉成帝时大将军王凤礼聘之,不应;耕于岩石之下,名动京师。见《汉书·王贡两龚鲍传序》。
山中宰相
[相关解释]
1.南朝梁陶弘景隐居于句容句曲山(即茅山,在江苏省西南部)。梁武帝时礼聘不出,国家每有大事常前往咨询。时人称之为"山中宰相"。见《南史.隐逸传下.陶弘景》。唐徐夤《岚似屏风》诗"山中宰相陶弘景,谷口耕夫郑子真。"后亦用以称有宰相之才而不用于世之士。
1.南朝梁陶弘景隐居于句容句曲山(即茅山,在江苏省西南部)。梁武帝时礼聘不出,国家每有大事常前往咨询。时人称之为"山中宰相"。见《南史.隐逸传下.陶弘景》。唐徐夤《岚似屏风》诗"山中宰相陶弘景,谷口耕夫郑子真。"后亦用以称有宰相之才而不用于世之士。
岩耕
[相关解释]
1.耕种于山中。借指隐居。语本汉扬雄《法言.问神》"谷口郑子真,不屈其志而耕乎岩石之下,名震于京师。"
1.耕种于山中。借指隐居。语本汉扬雄《法言.问神》"谷口郑子真,不屈其志而耕乎岩石之下,名震于京师。"
崖口
[相关解释]
1.山崖间的豁口;谷口。
1.山崖间的豁口;谷口。
截辕杜辔
[相关解释]
1.犹拦驾。语本南朝齐孔稚珪《北山移文》"截来辕于谷口,杜妄辔于郊端。"
1.犹拦驾。语本南朝齐孔稚珪《北山移文》"截来辕于谷口,杜妄辔于郊端。"
襧斜道
[相关解释]
1.古道路名。因取道褒水﹑斜水二河谷得名。二水同出秦岭太白山褒水南注汉水,谷口在今陕西省勉县褒城镇北,斜水北注渭水,谷口在今陕西省眉县西南。通道山势险峻,历代凿山架木,于绝壁修成栈道,旧时为川陕交通要道。
1.古道路名。因取道褒水﹑斜水二河谷得名。二水同出秦岭太白山褒水南注汉水,谷口在今陕西省勉县褒城镇北,斜水北注渭水,谷口在今陕西省眉县西南。通道山势险峻,历代凿山架木,于绝壁修成栈道,旧时为川陕交通要道。
谷口
[相关解释]
1.山谷的出入口。 2.古地名。又名瓠口。在今陕西礼泉东北。西汉于此置谷口县,东汉废。因位于九嵕山东﹑仲山西,当泾水出山之处,故谓之谷口。古时相传为黄帝升仙的地方。也称寒门。 3.古地名。在今陕西淳化西北。秦时于此置云阳县。《战国策.秦策三》"范雎曰'大王之国,北有甘泉﹑谷口。'"鲍彪注"在云阳。"西汉末年,高士郑朴(字子真)曾隐居于此『扬雄《法言.问神》"谷口郑子真,不屈其志,而耕乎岩石之下,名震于京师。"唐李白《赠韦秘书子春》诗"谷口郑子真,躬耕在岩石。"王琦注引《雍录》"谷口在云阳县西四十里,郑
1.山谷的出入口。 2.古地名。又名瓠口。在今陕西礼泉东北。西汉于此置谷口县,东汉废。因位于九嵕山东﹑仲山西,当泾水出山之处,故谓之谷口。古时相传为黄帝升仙的地方。也称寒门。 3.古地名。在今陕西淳化西北。秦时于此置云阳县。《战国策.秦策三》"范雎曰'大王之国,北有甘泉﹑谷口。'"鲍彪注"在云阳。"西汉末年,高士郑朴(字子真)曾隐居于此『扬雄《法言.问神》"谷口郑子真,不屈其志,而耕乎岩石之下,名震于京师。"唐李白《赠韦秘书子春》诗"谷口郑子真,躬耕在岩石。"王琦注引《雍录》"谷口在云阳县西四十里,郑
谷口子真
[相关解释]
1.同"谷口真"。
1.同"谷口真"。
谷口真
[相关解释]
1.典出汉扬雄《法言.问神》"谷口郑子真,不屈其志而耕乎岩石之下,名震于京师,岂其卿?岂其卿?"后以"谷口真"指隐居躬耕﹑修身自保的隐士。
1.典出汉扬雄《法言.问神》"谷口郑子真,不屈其志而耕乎岩石之下,名震于京师,岂其卿?岂其卿?"后以"谷口真"指隐居躬耕﹑修身自保的隐士。
谷口耕
[相关解释]
1.典出汉扬雄《法言.问神》"谷口郑子真,不屈其志而耕乎岩石之下,名震于京师,岂其卿?岂其卿?"后以"谷口耕"指隐居生活。
1.典出汉扬雄《法言.问神》"谷口郑子真,不屈其志而耕乎岩石之下,名震于京师,岂其卿?岂其卿?"后以"谷口耕"指隐居生活。
谷口耕夫
[相关解释]
1.同"谷口真"。
1.同"谷口真"。
谷口躬耕
[相关解释]
1.同"谷口耕"。
1.同"谷口耕"。
谷口隐
[相关解释]
1.同"谷口耕"。
1.同"谷口耕"。
郑谷
[相关解释]
1.汉郑子真隐居谷口。见《汉书.王贡两龚鲍传序》◇以"郑谷"泛指隐居地。
1.汉郑子真隐居谷口。见《汉书.王贡两龚鲍传序》◇以"郑谷"泛指隐居地。
鸡鹿塞
[相关解释]
1.古塞名。在今内蒙古磴口西北哈隆格乃峡谷口﹐是古代贯通阴山南北的交通要冲『时筑城塞于此◇亦泛指西北少数民族地区。
1.古塞名。在今内蒙古磴口西北哈隆格乃峡谷口﹐是古代贯通阴山南北的交通要冲『时筑城塞于此◇亦泛指西北少数民族地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