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96 查到相关诸葛的内容。
带有诸葛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一时 [相关解释]
①一年四季之一;一个季度三月而为一时|三时务农,而一时讲武。②一个时期独步一时|彼一时也,此一时也。③暂时;一会儿不计一时的得失|一时晴,一时阴|竞一时之虚誉。④一世;当代冠于一时而振于百世|诸葛亮亦一时之杰也。⑤同时;一齐一时齐发,众妙毕备|一时俱至。⑥当时;即刻一时手足无措|一时想不起来。⑦难得的时机千载一时|欲建不世之功业,此百代之一时也。
七擒孟获 [相关解释]
公元225年,西南少数民族首领孟获起兵反叛,蜀汉丞相诸葛亮发兵征抚,采取攻心策略,七次生擒孟获,七次放还,使之心悦诚服,归顺蜀汉。
七纵七禽 [相关解释]
1.亦作"七纵七擒"。 2.相传三国时诸葛亮出兵南方,曾七次生擒酋长孟获,又七次释放,终于使孟获心悦诚服。《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亮至南中﹐所在战捷。闻孟获者﹐为夷﹑汉所服﹐募生致之。既得﹐使观于营陈之间﹐问曰'此军何如?'获对曰'向者不知虚实﹐故败。今蒙赐观看营陈﹐若秖如此﹐即定易胜耳。'亮笑﹐纵使更战﹐七纵七禽﹐而亮犹遣获。获止不去﹐曰'公﹐天威也﹐南人不复反矣。'"后比喻善于运用策略﹐使对方心服。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相关解释]
据《三国演义》第四十九回记载,赤壁之战前,周瑜见曹操兵强势盛,忧急成病。诸葛亮去看望他,写了一张十六字的方子欲破曹公,宜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周瑜看了,病霍然而愈◇用来比喻样样都准备好了,只缺最后一个重要的条件。
万签插架 [相关解释]
1.谓书籍之多。语出唐韩愈《送诸葛觉往随州读书》诗"邺侯家多书,插架三万轴。一一悬牙签,新若手未触。"
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 [相关解释]
1.比喻人多智慧高。
三杰 [相关解释]
1.三位杰出的人物。指汉代的张良﹑韩信﹑萧何。 2.三位杰出的人物。指三国蜀的诸葛亮﹑关羽﹑张飞。 3.三位杰出的人物。指唐代的宋瓃﹑张说﹑源干曜。
三请诸葛亮 [相关解释]
1.东汉末,诸葛亮隐居隆中,刘备往访三次,请其佐己。事见《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以"三请诸葛亮"喻再三敦请或请人之难。
三顾 [相关解释]
1.指汉末刘备三次往隆中访聘诸葛亮。 2.泛指一再顾访或诚意邀请。
三顾草庐 [相关解释]
1.《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载刘备往访诸葛亮,凡三往,乃见◇诸葛亮上后主表云"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以"三顾草芦"比喻对贤才的诚心邀请。亦作"三顾茅芦"。
上楼去梯 [相关解释]
1.《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刘琦﹞每欲与亮谋自安之术,亮辄拒塞,未与处置。琦乃将亮游观后园,共上高楼。饮宴之间,令人去梯,因谓亮曰'今日上不至天,下不至地,言出子口,入于吾耳,可以言未?'"后因称秘密的谈话为"去梯言"。 2.比喻怂恿人上当。
东关 [相关解释]
1.关隘名。三国吴诸葛恪筑。为魏﹑晋﹑南北朝时的要冲。故址在今安徽省含山县西南濡须山上。复姓。春秋晋有东关嬖五。
中兴三明 [相关解释]
1.指诸葛恢等东晋三名臣。
临危受命 [相关解释]
1.谓在危难之际接受任命。语本三国蜀诸葛亮《前出师表》"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丹徒布衣 [相关解释]
1.借指平民。晋诸葛长民,有武功,历官显要。曾督青扬二州诸军事,领青州刺史,又领晋陵太守,镇丹徒。长民骄纵贪侈,不恤政事,所在残虐,为百姓所苦。常惧刘裕绳之以法,乃叹曰"贫贱常思富贵,富贵必履机危。今日欲为丹徒布衣,岂可得也!"后果为刘裕所杀。见《晋书.诸葛长民传》。 2.指南朝宋刘穆之。穆之东莞莒(今山东莒县)人,世居京口(丹徒),少时家贫,常就岳家乞食。一日食饱求槟榔,其妻兄弟戏之曰"槟榔消食,君乃常饥,何忽须此?"及穆之为丹阳尹,召妻兄弟饮,至醉饱,令厨人以金盘盛槟榔一斛进之。见《南史.刘穆之传》
事后诸葛亮 [相关解释]
1.喻事后自称有先见之明的人。
五丈原 [相关解释]
1.古地名。在今陕西省岐山县南,斜谷口西侧,渭水南岸。相传蜀汉诸葛亮六出祁山曾在此驻军。公元234年诸葛亮伐魏,出斜谷,驻军屯田,相持百馀日后,病卒于此。
伏龙凤雏 [相关解释]
1.原谓隐居待时的贤者。《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诸葛孔明者,卧龙也"裴松之注引晋习凿齿《襄阳记》"德操曰'儒生俗士,岂识时务?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此间自有伏龙﹑凤雏。'备问为谁,曰'诸葛孔明﹑庞土元也。'"后因以指诸葛亮(字孔明)和庞统(字士元)。
众难群疑 [相关解释]
1.谓众人心中都有疑难。语本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群疑满腹﹐众难塞胸。"
借东风 [相关解释]
1.《三国演义》第四九回载诸葛亮于仲冬时节作法借三日三夜东南风,助周瑜火攻破曹操大军。今多以"借东风"指利用好的形势或其他单位的先进经验来推动工作。
八卦图 [相关解释]
1.即八阵图。旧谓诸葛亮依八卦原理推演而成八阵图﹐故名。
八卦衣 [相关解释]
1.戏装≮紫色或宝蓝色的袍服﹐上绣"八卦"﹑"太极图"形。为有道术或军事谋略角色所着服式﹐如《空城计》的诸葛亮。
六出祁山 [相关解释]
三国蜀汉诸葛亮攻魏的战事。相传公元228-234年,诸葛亮六次出祁山(今甘肃礼县东)攻击曹魏,第一次因马谡战败而退兵,后五次因供给不继等原因不果。实际上,诸葛亮率军出祁山仅两次。
六花阵 [相关解释]
1.唐李靖本诸葛亮八阵法创制的阵法。
出山 [相关解释]
原指隐士离开居处出任官职,后也泛指出仕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
出师表 [相关解释]
散文篇名。三国蜀诸葛亮作。有前、后二表,均为作者于出师伐魏前上呈蜀后主刘禅的奏表。前表陈说作者伐魏的意图,并向刘禅荐举贤臣,规劝他亲贤臣,远小人”◇表一般认为是后人伪托之作,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名句即出于此。
刘阿斗 [相关解释]
1.三国蜀后主刘禅小名阿斗。虽有诸葛亮等人全力扶助,也不能振兴蜀汉。参阅《三国志.蜀志.后主传》◇因称懦弱无能﹑不思振作的人为"刘阿斗"。
南阳三葛 [相关解释]
1.指三国时南阳诸葛瑾﹑诸葛亮﹑诸葛诞三人。
博望烧屯 [相关解释]
1.三国时,刘备依于刘表,在博望坡与夏侯惇对敌,暗设伏兵,自烧屯伪遁,夏侯惇追来中计,损兵十万,被称为诸葛亮初出茅庐第一功。事见《三国志.蜀志.先主刘备纪》◇演为诸葛亮火攻夏侯惇,如元杂剧《诸葛亮博望烧屯》﹑《三国演义》第三九回所写。
卧龙岗 [相关解释]
1.地名。在河南省南阳市西。相传为汉末诸葛亮隐居处。唐宋时建祠以作纪念。元初遭兵燹﹐殿宇焚毁﹐大德年间重建。清康熙时﹐南阳郡守在祠内发现前人题咏"卧龙岗十景"的石刻﹐依石刻筑成雄伟壮观的建筑群。祠内碑刻甚多﹐有宋岳飞书写的前﹑后《出师表》等。解放后已将西院辟为博物馆﹐并在东部新建汉画馆和汉碑亭。
去梯 [相关解释]
1.后汉刘表之子刘琦,因后母不容,问计于诸葛亮,亮不言◇琦请亮登楼,去梯,说"今日上不至天,下不至地,言出子口而入吾耳,可以言未?"亮乃劝其效重耳居外。见《后汉书.刘表传》◇以"去梯"为说机密话的典实。
吕端大事不糊涂 [相关解释]
1.《宋史.吕端传》"时吕蒙正为相,太宗欲相端。或曰'端为人糊涂。'太宗曰'端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决意相之。"故后人有联语曰"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后用以形容人在重大问题上能明辨是非﹑坚持原则。
吕葛 [相关解释]
1.周吕尚与三国蜀诸葛亮的并称。
四相 [相关解释]
1.三国时诸葛亮﹑蒋琬﹑费祎﹑董允四人先后任蜀相(尚书令),时称"四相"。因有贤名,亦号"四英"。
坐以待毙 [相关解释]
1.亦作"坐而待毙"。 2.坐着等死。比喻遭遇危难而不采取积极的措施。语出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
天府之国 [相关解释]
1.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的地区。语本《战国策.秦策一》"苏秦始将连横﹐说秦惠王曰'大王之国……田肥美﹐民殷富﹐战车万乘﹐奋击百万﹐沃野千里﹐蓄积饶多﹐地势形便﹐此所谓天府﹐天下之雄国也。'"《史记.留侯世家》"夫关中左殽函﹐右陇蜀﹐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饶﹐北有胡苑之利﹐阻三面而守﹐独以一面东制诸侯。诸侯安定﹐河渭漕挽天下﹐西给京师﹔诸侯有变﹐顺流而下﹐足以委输。此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也。"后专用以美称四川。语本《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姜维(202-264) [相关解释]
三国蜀汉大将。字伯约,天水冀县(今甘肃甘谷东)人。本为魏将,后归蜀。诸葛亮死后,继掌蜀汉兵权,任大将军。屡次发兵攻魏,均告无功。蜀亡后,降于魏将钟会◇欲乘钟会叛魏之机恢复蜀汉,事败被杀。
子明 [相关解释]
1.桑树的别名。传说三国吴孙权时,永康县有人入山,遇一大龟,即束之而归。"夜泊越里,缆舟于大桑树。宵中,树忽呼龟曰'劳乎元绪,奚事尔耶?'龟曰'我被拘系,方见烹舋,虽然尽南山之樵,不能溃我。'树曰'诸葛元逊博识,必致相苦,令求如我之徒,计从安得?'龟曰'子明无多辞,祸将及尔。'树寂而止。"见南朝宋刘敬叔《异苑》卷三。 2.传说中的仙人。陵阳子明好钓鱼,于旋溪钓得白龙,拜而放之◇得白鱼,腹中有书,教以服食之法。子明食之而成仙。见汉刘向《列仙传.陵阳子明》。 3.水银的别名。
孔明 [相关解释]
1.很完备;很洁净;很鲜明。 2.很明达;很明晰。 3.指明显。 4.诸葛亮的字。三国蜀政治家﹑军事家。东汉末,隐居隆中,世称"卧龙"。刘备三顾草庐,他提出联吴抗曹的策略,遂成为刘备的主要谋臣。
定军山 [相关解释]
1.山名。在今陕西省沔县西南。两峰对峙,山上有平坂。东汉末年刘备部将黄忠大败曹操军于此。山下有诸葛亮陵墓及庙宇。
张fda1(?-231) [相关解释]
三国魏大将。字fd28*fd27#河间fd29O(今河北任丘北)人。原为袁绍部将,官渡之战后归曹操。曹丕称帝后,任左将军。公元228年,率军西拒诸葛亮,在街亭(今甘肃庄浪东南),大破蜀军前锋马谡,因功升车骑将军◇在木门(在今甘肃天水境)与蜀军战斗中,中箭而死。
很石 [相关解释]
1.石名。在江苏省镇江市北固山甘露寺前。状如伏羊。相传刘备(一说诸葛亮)曾坐其上,与孙权共论曹操。
指心恋母 [相关解释]
1.《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先主在樊闻之,率其众南行,亮与徐庶并从,为曹公所追破,获庶母。庶辞先主而指其心曰'本欲与将军共图王霸之业者,以此方寸之地也,今已失老母,方寸乱矣,无益于事,请从此别。'"后用为典实。
摇鹅毛扇 [相关解释]
1.传说诸葛亮常手执羽扇指挥作战,后世舞台上出现的一些军师也多执羽扇。因以"摇鹅毛扇"比喻出谋画策。
散卓笔 [相关解释]
1.毛笔的一种。其笔毫约长寸半,藏一寸于管中,一笔可抵他笔数支,为世所重。宋代宣州诸葛高以善制散卓笔名世。
木牛流马 [相关解释]
1.三国蜀诸葛亮创制的运载工具。即独轮车与四轮车。
柴桑 [相关解释]
1.古县名。西汉置,因县西南有柴桑山得名,治所在今江西省九江市西南。东汉末,诸葛亮见孙权于此,共图抗曹。晋以后历为浔阳郡和江州治所。隋废。 2.借指晋陶潜。因其故里在柴桑,故称。 3.据《宋书.隐逸传.陶潜》载,潜晩年隐居故里柴桑,有脚疾,外出辄命二儿以篮舆舁之◇因以"柴桑"代指故里。
梁父吟 [相关解释]
1.亦作"梁甫吟"。 2.乐府楚调曲名。梁甫,即梁父,山名,在泰山下。《梁甫吟》,盖言人死葬此山,亦为葬歌。今传诸葛亮所作《梁甫吟》辞,乃述春秋齐相晏婴二桃杀三士事;李白所作辞,则抒写其抱负不能实现的悲愤。
椎秦 [相关解释]
1.椎击秦皇。《史记·留侯世家》载秦灭韩,韩人张良为韩报秦仇,悉以家财求客刺秦始皇,"得力士,为铁椎重百二十斤。秦皇帝东游,良与客狙击秦皇帝博浪沙中,误中副车。"明陆时雍《诗镜总论》"张子房破楚椎秦,貌如处子。诸葛孔明陈师对垒,气若书生。"后亦以"椎秦"泛指击杀仇敌。
武侯 [相关解释]
1.三国蜀诸葛亮死后谥为忠武侯,后世称之为武侯。
武侯吟 [相关解释]
1.指《梁甫吟》。乐府楚调曲名。相传为诸葛亮作,以抒发未能实现其抱负的悲愤心情。
武侯祠 [相关解释]
在四川省成都市区西南。西晋末成汉李雄为纪念三国蜀相武乡侯诸葛亮而建。明初并入刘备的昭烈庙。今祠为1672年重建。前进为刘备殿,供刘备塑像;后进为诸葛亮殿,供诸葛亮贴金像,西侧为其子诸葛瞻、孙诸葛尚塑像。两厢为文武大臣塑像◇夹道侧有刘备墓。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死诸葛能走生仲达 [相关解释]
1.三国时蜀军主帅诸葛亮病死军中。蜀将姜维等遵亮遗命,秘不发丧,缓缓退军。魏军主帅司马懿(仲达)率军追击,却见蜀军帅旗飘扬,孔明纶巾羽扇,端坐车中(实乃木人)。懿恐中计,勒马逃回。百姓为之谚曰"死诸葛能走生仲达。"见《三国演义》第一○四回◇用以指人虽死,余威犹在。
王葛 [相关解释]
1.晋王导与诸葛恢的并称。
瑜亮 [相关解释]
1.三国周瑜与诸葛亮的并称。《三国演义》第五七回"﹝瑜﹞长叹曰'既生瑜,何生亮!'"后称两人才能相匹敌者为"瑜亮"。
畏敌如虎 [相关解释]
1.害怕敌人就像害怕老虎一般。语本《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亮复出祁山"裴松之注引晋习凿齿《汉晋春秋》"贾栩﹑魏平数请战,因曰'公(司马懿)畏蜀如虎,奈天下笑何!'宣王病之。"
祁山 [相关解释]
1.在甘肃省礼县东『代在西汉水北岸山上筑城,极为严固,即今祁山堡,为军事必争之地。相传三国时蜀汉诸葛亮曾多次出祁山而攻魏,即指此处。
空城计 [相关解释]
小说《三国演义》中的故事。蜀将马谡失守街亭后,魏将司马懿率兵直逼西城,诸葛亮无兵迎敌,但沉着镇定,大开城门,自己在城楼上弹琴。司马懿怀疑设有埋伏,引兵退去◇来用‘空城计 ’泛指掩饰力量空虚,骗过对方的策略。
筹笔驿 [相关解释]
1.古驿名。在四川省广元市北八十里。相传诸葛亮出师﹐尝驻军运筹于此。今朝天驿废址即其地。
纶巾 [相关解释]
1.冠名。古代用青色丝带做的头巾。一说配有青色丝带的头巾。相传三国蜀诸葛亮在军中服用,故又称诸葛巾。
纶巾(guān-) [相关解释]
古代一种头巾,用蓝色丝带编成。也有用别种颜色的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参见诸葛巾”(248页)。
结毦 [相关解释]
1.亦作"结牦"。 2.用羽毛编织饰物。《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羽飞乃止"裴松之注引三国魏鱼豢《魏略》"备性好结毦,时适有人以髦牛尾与备者,备因手自结之。亮乃进曰'明将军当复有远志,但结毦而已邪?'备知亮非常人也,乃投毦而答曰'是何言与!我聊以忘忧耳。'"后用为借做小事以韬晦忘忧之典。
群英会 [相关解释]
戏曲传统剧目。取材于《三国演义》。叙曹操兵进江东,孙权、刘备联合抗击。战前,诸葛亮赴东吴与周瑜共商对策,并相互斗智。剧中尚有蒋干中计、草船借箭、苦肉计打黄盖等情节。
羽扇纶巾 [相关解释]
1.《太平御览》卷七○二引晋裴启《语林》"诸葛武侯与宣王在渭滨将战,武侯乘素舆,葛巾,白羽扇,指挥三军。"后因以"羽扇纶巾"谓大将指挥若定潇洒从容。
腹有鳞甲 [相关解释]
1.《三国志.蜀志.陈震传》"诸葛亮与长史蒋琬﹑侍中董允书曰孝起前临至吴﹐为吾说正方腹中有鳞甲﹐乡党以为不可近。"后因以"腹有鳞甲"比喻心怀险恶。
草庐三顾 [相关解释]
1.语本三国蜀诸葛亮《前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汉末刘备欲得贤辅,曾三诣隆中,枉驾亮舍,虚心就教,历来引为礼贤下士的佳话。
蜀相军营 [相关解释]
1.即诸葛寨。在今四川省南江县西一百里。相传诸葛亮曾驻兵于此。
街亭 [相关解释]
1.亦称"街泉亭"。古地名。故址在今甘肃省庄浪县东南。公元228年,诸葛亮出师祁山,先锋马谡为魏将张合战败于此。 2.古地名。在今甘肃省永登县北。东晋时,秃发乌孤与吕光战于此。
识时务者为俊杰 [相关解释]
1.《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诸葛孔明者﹐卧龙也"裴松之注引晋习凿齿《襄阳记》﹕"刘备访世事于司马德操。德操曰﹕'儒生俗士﹐岂识时务?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此间自有伏龙﹑凤雏。'"后以"识时务者为俊杰"谓能认清形势﹑了解时代潮流者﹐才是杰出人物。
诸葛 [相关解释]
1.复姓。三国吴有诸葛瑾。见《世说新语.品藻》"诸葛瑾"刘孝标注引三国吴韦昭《吴书》。 2.诸葛亮的省称。
诸葛亮 [相关解释]
1.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军事家。字孔明。民间故事对他的智慧谋略多所渲染﹐故常借指足智多谋的人物。
诸葛垒 [相关解释]
1.地名。又名武侯垒。
诸葛庐 [相关解释]
1.诸葛亮隐居时的草庐。 2.名胜古迹名。在河南省南阳市西南卧龙岗武侯祠内﹐建筑别致﹐景色幽雅。附近尚有三顾堂﹑躬耕亭等胜迹。
诸葛灯 [相关解释]
1.即马灯。一名孔明灯。
诸葛笔 [相关解释]
1.一种有名的毛笔。宣州诸葛氏所制。
诸葛菜 [相关解释]
1.即蔓菁。
诸葛鼓 [相关解释]
1.见"诸葛铜鼓"。
赔了夫人又折兵 [相关解释]
1.三国时东吴孙权要向蜀汉索回荆州,都督周瑜定计,将孙权妹谎说嫁给刘备,借以把刘备骗到东吴留作人质,以便索回荆州。刘备按诸葛亮的对策行事,到东吴成婚后同夫人逃出东吴。周瑜带兵追赶,被诸葛亮的伏兵打败。此故事见于元曲《隔江斗智》第二折,又见于《三国演义》第五五回◇世因以"赔了夫人又折兵"比喻想得利不成,反而遭受双重损失。
赠药 [相关解释]
1.《晋书.羊祜传》"祜与陆抗相对,使命交通,抗称祜之德量,虽乐毅﹑诸葛孔明不能过也。抗尝病,祜馈之药,抗服之无疑心。人多谏抗,抗曰'羊祜岂鴆人者!'时谈以为华元﹑子反复见于今日。"后因以"赠药"为辑睦边境之典。
赵云(?-229) [相关解释]
三国蜀汉大将。字子龙,常山真定(今河北正定南)人。初从公孙瓒,后归刘备。曹操取荆州,刘备败于长坂(今湖北当阳东北),他力战救护刘备的夫人及幼子。刘备入蜀,他留守荆州。刘备得益州,任他为翊军将军。公元227年随诸葛亮驻军汉中,第二年从诸葛亮攻关中,分兵拒曹真主力,因寡不敌众,退回汉中。
遳脆 [相关解释]
1.脆弱貌。《文选.左思》"宵貌蕞陋,禀质遳脆。"李善注"遳亦脆也。"唐裴度《蜀丞相诸葛武侯祠堂碑铭》"谁谓阻深,殷为强国;谁谓遳脆,励为劲兵。"一说,急躁轻蹶貌。见《文选.左思》唐刘良注。
闲阔 [相关解释]
1.亦作"间阔"。 2.久别;远隔。语本《汉书.诸葛丰传》"元帝擢为司隶校尉﹐刺举无所避﹐京师为之语曰'间何阔﹐逢诸葛。'"
阿斗 [相关解释]
三国蜀汉刘备之子刘禅的小名。此人庸碌无能,虽有诸葛亮等人全力扶助,也不能振兴蜀汉,后指懦弱无能的人。
隆中 [相关解释]
1.山名。在湖北省襄阳县西。临汉水。东汉末﹐诸葛亮隐居于此。 2.借指诸葛亮。
隆中客 [相关解释]
1.指诸葛亮。泛指隐退者。
隆中对 [相关解释]
1.东汉末﹐诸葛亮隐居隆中。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刘备三次往访﹐询以治世大计。诸葛亮分析天下形势﹐提出占据荆益两州﹐安抚西南各族﹐联合孙权﹐整顿内政﹐俟机从荆益两路北伐曹操的策略﹐以图统一中国﹐恢复刘家帝业﹐史称"隆中对"。
隆中布衣 [相关解释]
1.指诸葛亮。
隆中顾 [相关解释]
1.指刘备三顾诸葛亮于草庐之中事。
鞠躬尽瘁 [相关解释]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注引《汉晋春秋》诸葛亮表‘鞠躬尽力,死而后已 ’(‘力’选本多作‘瘁’)。指小心谨慎,贡献出全部精力。
顾庐 [相关解释]
1.三国蜀刘备三顾诸葛亮于草庐之中,咨以当世之事。见《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后因以"顾庐"为访贤之典故。
颠夭 [相关解释]
1.西周初辅佐文王的大臣泰颠和闳夭的并称。《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论》"应变将略"裴松之注引晋王隐《蜀记》﹕"昔在颠夭﹐有名无迹﹐孰若吾侪﹐良筹妙画?"后亦以"颠夭"借指辅国有政绩的大臣。
食少事烦 [相关解释]
1.每日吃饭很少,可是处理的事务非常繁重。形容身体衰弱,不堪承受繁重任务。语本《晋书.宣帝纪》"先是,亮(诸葛亮)使至,帝问曰'诸葛公起居何如?食可几(许)米?'对曰'三四升。'次问政事,曰'二十罚已上皆自省览。'帝既而告人曰'诸葛孔明其能久乎!'竟如其言。"
马前课 [相关解释]
1.占法的一种。相传为三国蜀诸葛亮所创制。据说以笔画圈,中书"马"字,四周任意作画,以奇偶定吉凶。方法简单,立即可占,故称马前课。
马王菜 [相关解释]
1.即诸葛菜。叶似蔓菁,味苦多刺。相传为五代后梁时楚王马殷所遗,故名。参阅宋朱辅《溪蛮丛笑》。
鱼水 [相关解释]
1.比喻夫妻相得或男女情笃。语本《管子.小问》"管仲曰'然公使我求宁戚,宁戚应我曰"浩浩乎!"吾不识。'婢子曰'《诗》有之浩浩者水,育育者鱼。未有家室,而安召我居?宁子其欲室乎?'" 2.比喻君臣相得。语本《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先主﹞于是与亮情好日密。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 3.泛喻关系亲密无间。
鹅毛扇 [相关解释]
1.用鹅羽制成的扇子。三国蜀军师诸葛亮在小说和戏典中的形象是羽扇(即鹅毛扇)纶巾,故后以"鹅毛扇"作为智囊人物的标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