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35 查到相关诗序的内容。
带有诗序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三百
[相关解释]
1.《论语.为政》"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刑昺疏"按今《毛诗序》凡三百一十一篇,内六篇亡,今其存者有三百五篇,今但言三百篇,故曰篇之大数。"后以"三百"指代《诗经》。
1.《论语.为政》"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刑昺疏"按今《毛诗序》凡三百一十一篇,内六篇亡,今其存者有三百五篇,今但言三百篇,故曰篇之大数。"后以"三百"指代《诗经》。
三花
[相关解释]
1.三花树的略称。 2.三辫;三片。 3.道教指人的精﹑气﹑神。 4.宋苏轼《三朵花》诗序"吾州有异人,常戴三朵花,莫知其姓名,郡人因以'三朵花'名之,能作诗,皆神仙意。"后因以冠簪三花指修炼得道。
1.三花树的略称。 2.三辫;三片。 3.道教指人的精﹑气﹑神。 4.宋苏轼《三朵花》诗序"吾州有异人,常戴三朵花,莫知其姓名,郡人因以'三朵花'名之,能作诗,皆神仙意。"后因以冠簪三花指修炼得道。
九老图
[相关解释]
1.唐白居易与胡杲﹑吉皎﹑刘真﹑郑据﹑卢贞﹑张浑年老退居洛阳,曾作尚齿之会,并各赋诗记其事。时为会昌五年二月二十四日。其年夏,李元爽及僧如满亦告老归洛,因作九老尚齿之会,并书姓名﹑年齿,绘其形貌,题为九老图◇传世姓名不一。见唐白居易《九老图诗序》﹑《唐诗纪事》卷四九◇因以"九老图"为告老还乡者聚会之典。
1.唐白居易与胡杲﹑吉皎﹑刘真﹑郑据﹑卢贞﹑张浑年老退居洛阳,曾作尚齿之会,并各赋诗记其事。时为会昌五年二月二十四日。其年夏,李元爽及僧如满亦告老归洛,因作九老尚齿之会,并书姓名﹑年齿,绘其形貌,题为九老图◇传世姓名不一。见唐白居易《九老图诗序》﹑《唐诗纪事》卷四九◇因以"九老图"为告老还乡者聚会之典。
二并四具
[相关解释]
1.谓贤主﹑嘉宾与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同时具备。语本唐王勃《滕王阁诗序》"四美具,二难并。"
1.谓贤主﹑嘉宾与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同时具备。语本唐王勃《滕王阁诗序》"四美具,二难并。"
云蓝
[相关解释]
1.纸名。唐段成式在九江时自制。见段成式《寄温飞卿笺纸》诗序。
1.纸名。唐段成式在九江时自制。见段成式《寄温飞卿笺纸》诗序。
兔羋
[相关解释]
1.捕兔的网。 2.指用网捕兔。 3.《诗.周南》篇名。《诗序》云"《兔羋》,后妃之化也。《关雎》之化行,则莫不好德,贤人众多也。"孔颖达疏"《笺》云'羋兔之人,鄙贱之事,犹能恭敬,则是贤者众多也。'"后因以"兔羋"指在野之贤人。又,诗中有"赳赳武夫,公侯干城"之句,因亦以指武臣。
1.捕兔的网。 2.指用网捕兔。 3.《诗.周南》篇名。《诗序》云"《兔羋》,后妃之化也。《关雎》之化行,则莫不好德,贤人众多也。"孔颖达疏"《笺》云'羋兔之人,鄙贱之事,犹能恭敬,则是贤者众多也。'"后因以"兔羋"指在野之贤人。又,诗中有"赳赳武夫,公侯干城"之句,因亦以指武臣。
四并
[相关解释]
1.南朝宋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序》"天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难并。"后即以"四并"指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同时遭逢。
1.南朝宋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序》"天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难并。"后即以"四并"指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同时遭逢。
四美
[相关解释]
1.四种美好之事。指治﹑安﹑显﹑荣。 2.四种美好之事。指音乐﹑珍味﹑文章﹑言谈。 3.四种美好之事。指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典出南朝宋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序》"天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难并。" 4.四种美好之事。指仁﹑义﹑忠﹑信。 5.四种美好之事。指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详"五讲四美"。
1.四种美好之事。指治﹑安﹑显﹑荣。 2.四种美好之事。指音乐﹑珍味﹑文章﹑言谈。 3.四种美好之事。指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典出南朝宋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序》"天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难并。" 4.四种美好之事。指仁﹑义﹑忠﹑信。 5.四种美好之事。指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详"五讲四美"。
四难
[相关解释]
1.四件困难的事情。 2.指难于并得的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语出南朝宋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序》"天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难并。" 3.中医学术语。指形气相失﹑色夭不泽﹑脉实以坚﹑脉逆四时四种难治之症。
1.四件困难的事情。 2.指难于并得的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语出南朝宋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序》"天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难并。" 3.中医学术语。指形气相失﹑色夭不泽﹑脉实以坚﹑脉逆四时四种难治之症。
墙茨
[相关解释]
1.《诗.墉风.墙有茨》"墙有茨,不可埽也。中冓之言,不可道也。所可道也,言之丑也。"毛传"墙,所以防非常;茨,蒺藜也。欲埽去之,反伤墙也。"郑玄笺"国君以礼防制一国,今其宫内有淫昏之行者,犹墙之生蒺藜。"据《诗序》并毛传,卫宣公卒,惠公庶兄公子顽与宣公夫人宣姜私通,国人疾之而不可明言,因作此诗以讥刺之◇遂以"墙茨"为宫廷淫乱之典实。 2.泛指闺门淫乱。
1.《诗.墉风.墙有茨》"墙有茨,不可埽也。中冓之言,不可道也。所可道也,言之丑也。"毛传"墙,所以防非常;茨,蒺藜也。欲埽去之,反伤墙也。"郑玄笺"国君以礼防制一国,今其宫内有淫昏之行者,犹墙之生蒺藜。"据《诗序》并毛传,卫宣公卒,惠公庶兄公子顽与宣公夫人宣姜私通,国人疾之而不可明言,因作此诗以讥刺之◇遂以"墙茨"为宫廷淫乱之典实。 2.泛指闺门淫乱。
子衿
[相关解释]
1.《诗·郑风》篇名。《诗序》以为刺"学校废",谓"乱世则学校不修焉"。朱熹集传则说"此亦淫奔之诗。" 2.《诗·郑风·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毛传"青衿,青领也。学子之所服。"后因称学子﹑生员为"子衿"。
1.《诗·郑风》篇名。《诗序》以为刺"学校废",谓"乱世则学校不修焉"。朱熹集传则说"此亦淫奔之诗。" 2.《诗·郑风·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毛传"青衿,青领也。学子之所服。"后因称学子﹑生员为"子衿"。
寒泉
[相关解释]
1.清冽的泉水或井水。 2.《诗.邶风.凯风》"爰有寒泉,在浚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劳苦。"诗序谓"美七子能尽其孝道,以慰其母心"◇世遂以"寒泉"为子女孝敬母亲的典故。 3.犹黄泉,九泉。 4.古代泉名。在今湖南祁阳县境内。
1.清冽的泉水或井水。 2.《诗.邶风.凯风》"爰有寒泉,在浚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劳苦。"诗序谓"美七子能尽其孝道,以慰其母心"◇世遂以"寒泉"为子女孝敬母亲的典故。 3.犹黄泉,九泉。 4.古代泉名。在今湖南祁阳县境内。
小序
[相关解释]
1.指《毛诗》中冠于各篇之首解释主题的简短序言。《毛诗》有大序﹑小序﹐合称《毛诗序》。 2.作者或他人在单篇诗文或集前的序言。
1.指《毛诗》中冠于各篇之首解释主题的简短序言。《毛诗》有大序﹑小序﹐合称《毛诗序》。 2.作者或他人在单篇诗文或集前的序言。
岷峨
[相关解释]
1.岷山和峨眉山的并称。 2.特指峨眉山。以其在岷山之南,故称。唐卢纶《送张郎中还蜀歌》"回首岷峨半天黑,传觞接膝何由得。"宋苏轼《满庭芳》词"归去来兮,吾归何处,万里家在岷峨。"清姚鼐《左仲郛浮渡诗序》"然后登岷峨,揽西极,浮江而下。"一说岷为青城山;峨为峨眉山。
1.岷山和峨眉山的并称。 2.特指峨眉山。以其在岷山之南,故称。唐卢纶《送张郎中还蜀歌》"回首岷峨半天黑,传觞接膝何由得。"宋苏轼《满庭芳》词"归去来兮,吾归何处,万里家在岷峨。"清姚鼐《左仲郛浮渡诗序》"然后登岷峨,揽西极,浮江而下。"一说岷为青城山;峨为峨眉山。
常棣
[相关解释]
1.木名。《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诗序"常棣,燕兄弟也。"后因以常棣喻兄弟。《新唐书.吴兢传》"伏愿陛下全常棣之恩,慰罔极之心。"清刘献廷《广阳杂记》卷五"'常棣之华',《小雅》第四篇,宴兄弟之诗也。'唐棣之华',逸诗也。今人论兄弟事,多引棠棣为言。而因常误唐,间有书唐棣者。及考《尔雅》诸书,乃知常棣,棣也,子如樱桃,可食;唐棣,栘也,似白杨,凡木之华,皆先合而后开,惟此花先开而后合,故曰偏其反,而反则不亲矣,岂可以比兄弟乎?"一说即郁李。参阅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三
1.木名。《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诗序"常棣,燕兄弟也。"后因以常棣喻兄弟。《新唐书.吴兢传》"伏愿陛下全常棣之恩,慰罔极之心。"清刘献廷《广阳杂记》卷五"'常棣之华',《小雅》第四篇,宴兄弟之诗也。'唐棣之华',逸诗也。今人论兄弟事,多引棠棣为言。而因常误唐,间有书唐棣者。及考《尔雅》诸书,乃知常棣,棣也,子如樱桃,可食;唐棣,栘也,似白杨,凡木之华,皆先合而后开,惟此花先开而后合,故曰偏其反,而反则不亲矣,岂可以比兄弟乎?"一说即郁李。参阅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三
干旄
[相关解释]
1.旌旗的一种。以旄牛尾饰旗竿,作为仪仗。 2.《诗.墉风》篇名。《诗序》谓此诗是赞美"卫文公臣子多好善,贤者乐告以善道也。"
1.旌旗的一种。以旄牛尾饰旗竿,作为仪仗。 2.《诗.墉风》篇名。《诗序》谓此诗是赞美"卫文公臣子多好善,贤者乐告以善道也。"
干旌
[相关解释]
1.旌旗的一种。以五色鸟羽饰旗竿,树于车后,以为仪仗。《诗.墉风.干旄》"孑孑干旌﹐在浚之城。"朱熹集传"析羽为旌。干旌﹐盖析翟羽于旗干之首也。"《诗序》谓《干旄》是赞美"卫文公臣子多好善"之作,后因以"干旌"指好善或好善的显贵者。
1.旌旗的一种。以五色鸟羽饰旗竿,树于车后,以为仪仗。《诗.墉风.干旄》"孑孑干旌﹐在浚之城。"朱熹集传"析羽为旌。干旌﹐盖析翟羽于旗干之首也。"《诗序》谓《干旄》是赞美"卫文公臣子多好善"之作,后因以"干旌"指好善或好善的显贵者。
朱萼
[相关解释]
1.亦作"朱蕚"。 2.鲜艳的花萼。《诗·小雅》有《白华》篇,已亡逸。《诗序》谓"《白华》,孝子之絜白也。"此诗言孝子养父母常自洁,如白华之无点污。《文选·束晳之二》有"白华朱萼,被于幽薄"之句,李善注云"此喻兄弟比于华萼,在林薄之中,若孝子之在劐众杂,方于华萼,自然鲜絜。"后遂以"朱萼"为孝子洁行之典。 3.红花。
1.亦作"朱蕚"。 2.鲜艳的花萼。《诗·小雅》有《白华》篇,已亡逸。《诗序》谓"《白华》,孝子之絜白也。"此诗言孝子养父母常自洁,如白华之无点污。《文选·束晳之二》有"白华朱萼,被于幽薄"之句,李善注云"此喻兄弟比于华萼,在林薄之中,若孝子之在劐众杂,方于华萼,自然鲜絜。"后遂以"朱萼"为孝子洁行之典。 3.红花。
棣棠
[相关解释]
1.蔷薇科。落叶灌木。叶长椭圆状卵形,边缘有重锯齿。暮春开花,金黄色,单生于短枝顶端。栽培供观赏。 2.《诗.小雅》有《常棣》篇,《诗序》谓为召公宴兄弟所作。常棣,亦作"棠棣",又作"棣棠"。因以"棣棠"喻兄弟。
1.蔷薇科。落叶灌木。叶长椭圆状卵形,边缘有重锯齿。暮春开花,金黄色,单生于短枝顶端。栽培供观赏。 2.《诗.小雅》有《常棣》篇,《诗序》谓为召公宴兄弟所作。常棣,亦作"棠棣",又作"棣棠"。因以"棣棠"喻兄弟。
棫朴
[相关解释]
1.白梞和枹木。《诗.大雅.棫朴》"苖苖棫朴,薪之槱之。"毛传"棫白梞也。朴,枹木也。"《乐府诗集.郊庙歌辞三.北齐南郊乐歌》"玉飞凛棫朴斯燎。"一说即白蕤。 2.《诗.大雅》中的篇名。该篇诗序称是咏"文王能官人也",故多以喻贤材众多。
1.白梞和枹木。《诗.大雅.棫朴》"苖苖棫朴,薪之槱之。"毛传"棫白梞也。朴,枹木也。"《乐府诗集.郊庙歌辞三.北齐南郊乐歌》"玉飞凛棫朴斯燎。"一说即白蕤。 2.《诗.大雅》中的篇名。该篇诗序称是咏"文王能官人也",故多以喻贤材众多。
水天一色
[相关解释]
1.水光与天色相浑。形容水天相接的辽阔景象。语本唐王勃《滕王阁诗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1.水光与天色相浑。形容水天相接的辽阔景象。语本唐王勃《滕王阁诗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浄居
[相关解释]
1.寺庙。 2.指清净地居住。 3.寺名。在河南省光山县西南净居山上。佛教天台宗鼻祖慧思和智顗曾结庵于此。唐神龙年间,道岸禅师始建此寺。北宋干兴年间改名梵天寺。参阅宋苏轼《游净居寺》诗序。
1.寺庙。 2.指清净地居住。 3.寺名。在河南省光山县西南净居山上。佛教天台宗鼻祖慧思和智顗曾结庵于此。唐神龙年间,道岸禅师始建此寺。北宋干兴年间改名梵天寺。参阅宋苏轼《游净居寺》诗序。
燕子楼
[相关解释]
1.楼名。在今江苏省徐州市。相传为唐贞元时尚书张建封之爱妾关盼盼居所。张死后,盼盼念旧不嫁,独居此楼十余年。见唐白居易《诗序》。一说,盼盼系建封子张愔之妾。见宋陈振孙《白文公年谱》◇以"燕子楼"泛指女子居所。
1.楼名。在今江苏省徐州市。相传为唐贞元时尚书张建封之爱妾关盼盼居所。张死后,盼盼念旧不嫁,独居此楼十余年。见唐白居易《诗序》。一说,盼盼系建封子张愔之妾。见宋陈振孙《白文公年谱》◇以"燕子楼"泛指女子居所。
秋娘
[相关解释]
1.亦作"秋娘"。 2.唐代歌妓女伶的通称。 3.唐时金陵女子﹐姓杜﹐名秋娘。本为李锜妾﹐后锜叛变被诛﹐入宫有宠于宪宗﹐穆宗立﹐为皇子傅姆﹐皇子废﹐秋娘赐归故乡﹐穷老而终。见唐杜牧《杜秋娘》诗序◇用以泛指年老色衰的妇女。 4.指蝉。
1.亦作"秋娘"。 2.唐代歌妓女伶的通称。 3.唐时金陵女子﹐姓杜﹐名秋娘。本为李锜妾﹐后锜叛变被诛﹐入宫有宠于宪宗﹐穆宗立﹐为皇子傅姆﹐皇子废﹐秋娘赐归故乡﹐穷老而终。见唐杜牧《杜秋娘》诗序◇用以泛指年老色衰的妇女。 4.指蝉。
简兮
[相关解释]
1.《诗.邶风》篇名。《诗序》以为"卫之贤者仕于伶官"﹐是"刺不用贤"之作◇因以"简兮"表示贤者不得志而沉湎于声乐。
1.《诗.邶风》篇名。《诗序》以为"卫之贤者仕于伶官"﹐是"刺不用贤"之作◇因以"简兮"表示贤者不得志而沉湎于声乐。
缁衣
[相关解释]
1.亦作"?衣"。 2.古代用黑色帛做的朝服。 3.泛指黑色衣服。 4.《诗.郑风》篇名。《诗序》谓系赞美郑武公父子之诗;一说为赞美武公好贤之诗。 5.僧尼的服装。 6.引申指佛教。 7.借指僧人。
1.亦作"?衣"。 2.古代用黑色帛做的朝服。 3.泛指黑色衣服。 4.《诗.郑风》篇名。《诗序》谓系赞美郑武公父子之诗;一说为赞美武公好贤之诗。 5.僧尼的服装。 6.引申指佛教。 7.借指僧人。
论甘忌辛
[相关解释]
1.南朝梁江淹《杂体》诗序﹕"至于世之诸贤﹐各滞所迷﹐莫不论甘而忌辛﹐好丹而非素。"意为说到甘甜的就忌讳辛辣的◇因以"论甘忌辛"比喻有所好而偏执。
1.南朝梁江淹《杂体》诗序﹕"至于世之诸贤﹐各滞所迷﹐莫不论甘而忌辛﹐好丹而非素。"意为说到甘甜的就忌讳辛辣的◇因以"论甘忌辛"比喻有所好而偏执。
诗序
[相关解释]
《毛诗》对各诗的解说文,又称《毛诗序》,分小序、大序两种。小序解说各诗主题,列在各诗之首,篇幅均较短。大序总论《诗经》全体,列在《诗经》第一篇《关雎》的小序之后,篇幅较长。《诗序》的解说大多牵强附会,给诗篇强加无根据的政治寓义,但对后世有较大影响。
《毛诗》对各诗的解说文,又称《毛诗序》,分小序、大序两种。小序解说各诗主题,列在各诗之首,篇幅均较短。大序总论《诗经》全体,列在《诗经》第一篇《关雎》的小序之后,篇幅较长。《诗序》的解说大多牵强附会,给诗篇强加无根据的政治寓义,但对后世有较大影响。
诗集传
[相关解释]
南宋朱熹撰。二十卷。对《诗经》的含义作了重新解释,打破了《诗序》原有的权威地位。但书中仍有一些错误论点,尤其是将爱情诗说成淫诗,更暴露了作者的道学观点。
南宋朱熹撰。二十卷。对《诗经》的含义作了重新解释,打破了《诗序》原有的权威地位。但书中仍有一些错误论点,尤其是将爱情诗说成淫诗,更暴露了作者的道学观点。
郎官湖
[相关解释]
1.湖名。本名南湖。在今湖北汉阳。唐李白流放夜郎,与故人尚书郎张谓﹑沔州牧杜公﹑汉阳宰王公,觞于南湖。张请李白为湖标一嘉名,以传不朽,白因举酒酹水,改南湖为郎官湖,并赋《泛沔州城南郎官湖》诗,有句云"四坐醉清光,为欢古来无。郎官爱此水,因号郎官湖。"参阅本诗序。
1.湖名。本名南湖。在今湖北汉阳。唐李白流放夜郎,与故人尚书郎张谓﹑沔州牧杜公﹑汉阳宰王公,觞于南湖。张请李白为湖标一嘉名,以传不朽,白因举酒酹水,改南湖为郎官湖,并赋《泛沔州城南郎官湖》诗,有句云"四坐醉清光,为欢古来无。郎官爱此水,因号郎官湖。"参阅本诗序。
金谷园
[相关解释]
1.指晋石崇于金谷涧中所筑的园馆。石崇曾写《金谷诗序》记其事。 2.曲牌名。见明汤显祖《紫箫记.边思》。
1.指晋石崇于金谷涧中所筑的园馆。石崇曾写《金谷诗序》记其事。 2.曲牌名。见明汤显祖《紫箫记.边思》。
金谷酒数
[相关解释]
1.晋石崇《金谷诗序》﹕"遂各赋诗﹐以叙中怀﹐或不能者﹐罚酒三斗。"后以"金谷酒数"泛指宴会上罚酒三杯的常例。
1.晋石崇《金谷诗序》﹕"遂各赋诗﹐以叙中怀﹐或不能者﹐罚酒三斗。"后以"金谷酒数"泛指宴会上罚酒三杯的常例。
镜鸾
[相关解释]
1.南朝宋范泰《鸾鸟》诗序﹕"昔羪宾王结羋峻卯之山﹐获一鸾鸟。王甚爱之。欲其鸣而不致也﹐乃饰以金樊﹐飨以珍羞。对之愈戚﹐三年不鸣。其夫人曰﹕'尝闻鸟见其类而后鸣﹐何不悬镜以映之。'王从其意﹐鸾睹形悲鸣﹐哀响冲霄﹐一奋而絶。"后常以"镜鸾"比喻分离之夫妻。 2.指镜子。
1.南朝宋范泰《鸾鸟》诗序﹕"昔羪宾王结羋峻卯之山﹐获一鸾鸟。王甚爱之。欲其鸣而不致也﹐乃饰以金樊﹐飨以珍羞。对之愈戚﹐三年不鸣。其夫人曰﹕'尝闻鸟见其类而后鸣﹐何不悬镜以映之。'王从其意﹐鸾睹形悲鸣﹐哀响冲霄﹐一奋而絶。"后常以"镜鸾"比喻分离之夫妻。 2.指镜子。
雌甲
[相关解释]
1.年逾花甲之同庚者二人﹐其幼者之甲子为雌甲子。宋刘克庄《挽蔡遵府阁学》诗之二﹕"雌甲何其厄﹐同庚只休。"元方回《寄寿牟提刑献之巘诗序》﹕"前浙东宪使大卿陵阳牟公献之先生宝庆三年丁亥年正月十一日生﹐其贤子孙以丙申正旦奉觞为亲庭庆七十。紫阳方回亦以丁亥年前五月十一日生﹐为雌甲子。"又诗﹕"我亦七旬乃雌甲﹐林惭磵愧负山灵。"一说甲子逢双日者。
1.年逾花甲之同庚者二人﹐其幼者之甲子为雌甲子。宋刘克庄《挽蔡遵府阁学》诗之二﹕"雌甲何其厄﹐同庚只休。"元方回《寄寿牟提刑献之巘诗序》﹕"前浙东宪使大卿陵阳牟公献之先生宝庆三年丁亥年正月十一日生﹐其贤子孙以丙申正旦奉觞为亲庭庆七十。紫阳方回亦以丁亥年前五月十一日生﹐为雌甲子。"又诗﹕"我亦七旬乃雌甲﹐林惭磵愧负山灵。"一说甲子逢双日者。
鸮音
[相关解释]
1.鸮鸟的恶声。语本《诗.鲁颂.泮水》"翩彼飞鸮,集于泮林。食我桑黮,怀我好音。"毛传"鸮,恶声之鸟也。"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夸饰》﹕"且夫鸮音之丑﹐岂有泮林而变好。"后引申为恶人的恶习。 2.《诗.豳风.鸱鸮》"予室翘翘,风雨所漂摇,予维音哓哓。"按,此小诗序曰"《鸱鸮》,周公救乱也。"故后用"鸮音"指辛勤谨慎,去巩固政权。
1.鸮鸟的恶声。语本《诗.鲁颂.泮水》"翩彼飞鸮,集于泮林。食我桑黮,怀我好音。"毛传"鸮,恶声之鸟也。"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夸饰》﹕"且夫鸮音之丑﹐岂有泮林而变好。"后引申为恶人的恶习。 2.《诗.豳风.鸱鸮》"予室翘翘,风雨所漂摇,予维音哓哓。"按,此小诗序曰"《鸱鸮》,周公救乱也。"故后用"鸮音"指辛勤谨慎,去巩固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