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00 查到相关设立的内容。
带有设立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一院制 [相关解释]
两院制”的对称。议会只设一个议院,由它行使议会全部职权的制度。芬兰、丹麦、新加坡、突尼斯等国采用。主张者的理由是公意只有一个,不必设立两院;且一院办事便捷,容易通过法案,可节约人力、物力、财力。
七祀 [相关解释]
1.周代设立的七种祭祀,即司令﹑中溜﹑国门﹑国行﹑泰厉﹑户﹑灶。见《礼记.祭法》。
上序 [相关解释]
1.犹上庠。古代国家设立的大学。
专业 [相关解释]
高等学校或中等专业学校根据社会专业分工的需要设立的学业类别。中国高等学型中等专业学校,根据国家建设需要和学校性质设置各种专业。各专业都有独立的教学计划,以实现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要求。
专业银行 [相关解释]
以经营某种信用业务为主的金融机构。有按服务对象设立的,如农业银行、对外贸易银行、储蓄银行等;有按贷款用途或方式设立的,如投资银行、贴现银行、外汇银行、不动产抵押银行等。我国的专业银行有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等。
专员公署 [相关解释]
1.省称"专署"。我国原在省﹑自治区下的专区设立的派出机关。代表省﹑自治区人民委员会督促﹑检查﹑指导所辖县﹑市人民委员会的工作﹐并办理上级人民委员会主管部门交办的事项。1978年宪法改称"行政公署"。
专祠 [相关解释]
1.为特定的人或神设立的祠宇。旧以有大功德于民者﹐得敕封神号专立祠庙。以身殉职或亲民之官﹐亦得在立功或原任地方建立专祠。
专门人民法院 [相关解释]
1.我国在特定部门设立的审理特定案件的法院。不按行政区划设立﹐亦不受理一般刑事案件。1983年9月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除明确规定必须设立军事法院外﹐对于其他专门法院的设置﹐不作具体规定﹐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立。
东厂 [相关解释]
明代特务机构。明成祖于1420年在京师东安门北设立,命亲信宦官为提督,属官多来自锦衣卫,从事监视、侦察等特务活动,诸事可直接上达皇帝。权力在锦衣卫之上。
东方图书馆 [相关解释]
商务印书馆附设的图书馆。1924年建立于上海。以1909年商务印书馆编译所设立的图书资料室涵芬楼为基础,广事搜购中外图书,藏书达四十六万余册。1932年一二八事变中被焚毁。
两等小学堂 [相关解释]
1.清末设小学堂,分初等和高等,合并设立者称两等小学堂。初等七岁入学,修业五年,后改四年,高等修业四年。辛亥革命后,学堂改称学校。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科学奖 [相关解释]
1979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设立的自然科学最高奖。奖励自然科学领域中重大的科研成果。规定每年由国家科委颁发,分四个奖励等级,分别颁发奖金、奖章和证书。
中国教育会 [相关解释]
清末资产阶级文化教育团体。1902年,蔡元培等成立于上海,蔡任会长。以改良教育,以为恢复国权之基础”为宗旨。设爱国学社收容退学青年,又设立爱国女校,并办有《中国白话报》,宣传革命。1907年停止活动。
中继站 [相关解释]
1.在运输线中途设立的转运站。 2.在无线电通讯中,设置在发射点与接收点中间的工作站,作用是把接收的信号放大后再发射出去,增强效果。
中美望厦条约 [相关解释]
美国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1844年7月在澳门附近望厦村签订。共三十四款。规定美国享有协定关税、五口通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等特权,并准许美国军舰可以任意出入中国沿海各港口,美国人可以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楼,设立教堂、医院。
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相关解释]
全称《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政府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1984年12月19日在北京签订。内容为中国政府将于1997年7月1日恢复对香港(包括香港岛、九龙、新界”)行使主权。英国政府于1997年7月1日将香港交还中国。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后,将设立香港特别行政区,除外交、国防属于中央人民政府管理外,享有高度自治权,现行法律基本不变;行政官员由当地人担任,香港社会、经济制度不变,生活方式不变;实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并在五十年内不变。
中葡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 [相关解释]
全称《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葡萄牙共和国政府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1987年4月13日在北京签订。内容为中国政府将于1999年12月20日恢复对澳门(包括澳门半岛、fe32W械汉吐坊返)行使主权;届时将设立澳门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除外交和国防事务属中央人民政府管理外,享有高度的自治权;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变;实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中郊 [相关解释]
1.古代于距都城西南五里之处设立坛位郊祀黄帝,谓之"中郊"。
义学 [相关解释]
也称义塾”。中国旧时靠官款、地方公款或地租设立的蒙学。对象多为贫寒子弟,免费上学。
九品中正 [相关解释]
1.魏﹑晋﹑南北朝的一种官吏盐制度。魏文帝曹丕黄初元年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各州﹑郡设立中正官,将各地士人按才能分别评为九等(九品),供朝廷按等选用,谓之"九品官人法"。沿至晋﹑南北朝,选取专重门第,致"下品无高门,上品无贱族",成为世族豪门把持政权的工具。隋文帝时废除此制,改行科举制。参阅《三国志.魏志.陈群传》﹑《宋书.恩幸传论》。
买办 [相关解释]
①购买置办一妪善烹调,一仆善买办|买办杂货。②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中为外国资本家在本国市场上服务的中间人和经理人。在旧中国,指外国资本家在华设立的商行、公司、银行等所雇用的中国经理。
买市 [相关解释]
1.古时官府或豪富设立临时集市,招徕小经纪人,并给与赏赐,而使市场繁荣兴旺。以之作为一种德政或善举。 2.购物。
促销策略 [相关解释]
企业为扩大商品销售而采取的手段和谋略。依据商品特点和市场不同情况决定。主要有拉式策略和推式策略两种。前者运用广告宣传、赠送样品等手段,提高企业商品知名度,激发购买欲望,把消费者吸引过来;后者通过推销人员登门推销或设立门市部、提高售后服务等方式,把商品直接推上市场。
信局 [相关解释]
1.旧时民间代人寄递信件的一种机构。自邮局普遍设立后,逐渐停废。
儒学 [相关解释]
1.儒家学说;儒家经学。 2.元﹑明﹑清在各府﹑州﹑县设立的供生员修业的学校。 3.指儒家学者。如《旧唐书》﹑《新唐书》﹑《元史》等皆有儒学传。
公塾 [相关解释]
1.由地方或团体设立的塾馆。
公立 [相关解释]
政府设立~学校。
共进会 [相关解释]
清末革命团体。1907年成立于日本。主要领导人有张百祥、焦达峰、孙武等。以同盟会的纲领为纲领。在四川、湖北等地会党中发展组织◇在武昌设立总部,在新军中开展革命活动。1911年与文学社组成起义领导机关,发动了武昌起义。
兴中会 [相关解释]
清末最早的资产阶级革命团体。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为纲领,并提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在香港设立总部,并在华侨中发展组织,在国内策动反清起义◇成员大都加入同盟会。
兵曹 [相关解释]
1.古代管兵事等的官员『代为公府﹑司隶的属官。唐代为府﹑州设立的"六曹"(或"六司")之一﹐在府称"兵曹参军"﹐在州称"司兵参军"◇世或沿用此称。 2.古代军中掌管作战部署的机构。 3.指兵部。
内厂 [相关解释]
1.明朝设立的特务机关,由太监负责。
内宝钞局 [相关解释]
1.明代崇祯年间官方设立的督造纸币的机构。
内行厂 [相关解释]
即内办事厂”。明代特务机构。明武宗时宦官刘瑾专权,在东西厂之外设立由其直接掌管的内行厂,监视、镇压人民及政敌,东、西厂也在被监察之列。刘瑾被杀后废。
凌波军 [相关解释]
1.五代南唐中主李瓃曾令各郡民众在端午节举行龙舟竞赛,得胜者赏给银碗,称为打标◇尽收编为水军,号称凌波军。又南宋建炎初,宰相李纲在长江﹑淮水﹑黄河设立水军,号凌波﹑楼船军。参阅宋龙衮《江南野录》﹑《宋史.兵志一》。
函授学校 [相关解释]
1.以通信为主要教学方式的学校。教学方法以自学函授教材为主,定期由函授学校给予辅导和考核,有时也进行短期的集中面授或就地委托辅导’授学校导源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英国的大学推广运动。八十年代后各国始设函授学校。我国解放后为适应广泛的科学文化技术和业务学习的需要,也设立了各级各类的函授学校,如函授大学等。
分巡道 [相关解释]
1.古代官名。唐代遣使分道出巡,称为分巡某某道。明代于按察司之下设立按察分司,其长官负责监督﹑巡察其所属州﹑府﹑县的政治和司法等方面的情况,谓之"分巡道",皆戴按察副使或佥事等衔。清初仍之,乾隆时裁衔存官,代表巡抚分巡其地。
分立 [相关解释]
1.分别独立。 2.分别制定。 3.分别设立。
前委 [相关解释]
1.中国共产党中央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于前线设有领导对敌作战的前敌委员会﹐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也曾设立类似的前线委员会﹐都简称"前委"。
北庭都护府 [相关解释]
唐代设于天山北路的军政机构。公元702年,武则天为加强对西北边疆控制而设立,治所在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辖天山以北包括阿尔泰山和巴尔喀什湖以西直至咸海(一说今里海)的广大地区。安史之乱后先后为回纥、吐蕃攻占。
北洋海军 [相关解释]
清政府的主要新式海军。1874年清政府筹划海防。次年命李鸿章督办海防,开办水师学堂,购置外国军舰,修筑旅顺和威海卫军港。1885年设立海军衙门。1888年制定《北洋海军章程》,编成北洋海军。计有大小军舰二十五艘,官兵四千余人。中日甲午战争中,北洋海军覆灭。
古文经学 [相关解释]
1.经学中研究古文经的一个流派。西汉朝廷重视今文经籍,设立学官传授,而在孔壁和民间发现的古文经籍长期仅由民间传授。王莽为改制需要,重视《周官》,才列入学官,东汉初又被取消。章帝时,治古文经的贾逵受重视,古文经籍也随之风行,古文经学地位始提高。其后马融﹑服虔﹑郑玄等在讲解经义﹑训诂文字方面取得很大成就,古文经学兴盛,成为魏﹑晋﹑六朝﹑隋﹑唐研究经学的主流。现存《十三经》多采用古文经学的说法。它的主要特点是按字义讲解经文,训诂简明,不凭空臆说,反对谶纬,迷信成分少。清代学者继承古文经学的训诂方法而加以条理发明
史馆 [相关解释]
1.官修史书的官署名。北齐时设立,唐太宗时始由宰相兼领,以后沿为定制。
同文馆 [相关解释]
又称京师同文馆”。清末最早的洋务学堂。1862年设立,为总理衙门附属机构。设有外文、万国公法、外国史地及数理化等课程。招收八旗子弟和有功名的满、汉学员。学制初为三年,后分五年、八年两种。教师多为外国人。1902年并入京师大学堂。
咨议局 [相关解释]
清政府预备立宪时设立的地方咨议机关。1909年在各省设立。选派的议员多为地方官绅和资产阶级上层分子,任期三年。该局只能提出建议供地方督抚采纳,不能监督地方行政。武昌起义时,许多咨议局曾策动独立。
四学 [相关解释]
1.指周分设于四郊的学校。《礼记.祭义》"天子设四学。"郑玄注"四学,谓周四郊之虞庠也。"一说指周﹑殷﹑夏﹑虞四代之学。孔颖达疏"天子设四学者,谓设四代之学,周学也,殷学也,夏学也,虞学也。" 2.指南朝宋设立的儒﹑玄(道)﹑史﹑文四学馆。
四氏学 [相关解释]
1.封建帝王崇奉儒学,专为孔﹑颜﹑孟﹑曾四姓分别设立的学馆。
团委 [相关解释]
团的基层委员会”的简称。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基层组织。由团员大会或团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任期两年或三年。一般设书记、副书记及委员。一般团员超过一百人以上的单位可设立团委。团委下设若干总支或支部。
土库 [相关解释]
1.贮藏财物的私人库房。 2.明时称荷英等殖民者在东方设立的贸易站为土库。今印尼语﹑马来语称商店为toko,或以为即华语"土库"的音译。
土木监 [相关解释]
1.掌营建宫室临时设立的官员。
在野内阁 [相关解释]
1.即影子内阁。资产阶级在野党为争夺政权,在其议会党团内部按照内阁的结构预先组织上台执政的班子。议会进行政策辩论时,在野内阁的各部"大臣"各就有关方面发言。1907年英国保守党首先设立。
地区 [相关解释]
①指较大的区域范围沿海地区|发达地区。②中国省、自治区根据行政管理的需要划分的区域。包括若干个县、自治县、市。不是一级行政区域。设立行政公署,作为省、自治区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20世纪80年代起,有些地区撤销,所管理的县、自治县、市改由地级市领导。
外资企业 [相关解释]
也称外商独资企业”。由外国个人或外国公司等单独投资,遵照东道国法律,在东道国境内设立的企业。中国对外开放后,允许外商来中国单独投资设立企业。《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企业法》规定外资企业不包括外国的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的分支机构;外资企业符合中国法律关于法人条件的,可依法取得中国法人资格。
大行政区 [相关解释]
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行政区的最大一级﹐介于中央与省级之间。共分为华北﹑东北﹑西北﹑华东﹑中南﹑西南六个大行政区﹐并设立大行政区一级行政机构。1954年撤销。
天朝田亩制度 [相关解释]
太平天国的纲领性文件。1853年太平天国建都天京(今南京)后颁布。主要内容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规定了农民平分土地的原则;在农村设立兵农合一的乡官制度;废除封建买卖婚姻。纲领主张人人平等,男女平等,具有推翻封建土地制度的革命精神,但带有浓厚的绝对平均主义的空想,实际上并没有实行。
太学 [相关解释]
中国古代设于京城的最高学府『武帝时开始设立。魏晋到明清,或设太学,或设国子监,或两者同时设立,名称不一,制度也有变化,但均为传授儒家经典的最高学府。
太社 [相关解释]
1.古代天子为群姓祈福﹑报功而设立的祭祀土神﹑谷神的场所。
委员会 [相关解释]
1.政府部门或机关的称号。 2.政党﹑团体﹑机关﹑学校中的集体领导组织。 3.机关﹑团体﹑学校等为了完成一定任务而设立的专门组织。
学房 [相关解释]
1.学塾的俗称。旧时私人设立的学堂。
学省 [相关解释]
1.即太学。古代中央政府设立的国学。
审刑院 [相关解释]
1.亦省称"审刑"。 2.宋代于禁中设立的官署,其职务是检查大理寺所审理的案件,并上报中书省。
客邮 [相关解释]
1.驿站的旅舍。 2.旧时在中国领土上设立的外国邮局。鸦片战争以后,英﹑法﹑美﹑日﹑德﹑俄等国先后在中国沿海口岸及一些大中城市私设邮局,侵犯中国主权,后经斗争,自1917年陆续撤销。
小学堂 [相关解释]
1.清末采用欧美方式设立的初级学校。初称小学堂﹐后改称小学校﹐犹今之小学。
州学 [相关解释]
1.州中设立的学校。
工农速成中学 [相关解释]
1.无产阶级掌握政权后,在一定时期内为培养工农及工农干部,使他们迅速掌握科学文化知识而设立的学校。我国于1950年创立。修业期限三年。毕业后,经考试可升入各种高等学校。自1955年秋季起停止招生。
工部局 [相关解释]
1.1840年鸦片战争后,英﹑美﹑日等帝国主义在上海﹑天津等地租界设立的行政机关,是帝国主义执行殖民政策和奴役中国人民的工具。上海工部局成立于1854年。1943年上海﹑天津等地租界由日伪政府接收,工部局之名即不再存在。
帝学 [相关解释]
1.即国学。国家所设立的学校。
干蛊 [相关解释]
1.见"干父之蛊"。 2.泛指主事;办事。 3.干练有才能。 4.唐代陆贽向朝廷建议设立的制科之名。
府学 [相关解释]
1.古代官学之一种。由府一级设立。
开坛 [相关解释]
1.指清末义和团设立敬神集会进行活动。
开建 [相关解释]
1.创建。 2.营建;兴建。 3.设立。
开科 [相关解释]
1.原指科举考试时,设立各种科目,分科取士◇即指科举制的开考。 2.谓开口说话。 3.开场道白。
开设 [相关解释]
①设立(店铺、作坊、工厂等)。②设置(课程)~公共关系课。
总商 [相关解释]
1.也称商总。清政府在垄断行业特许商人中指定为首领的殷实商户。嘉庆年间在广州十三行中设立总商,总理洋行事务。道光以前在盐商中也有总商。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相关解释]
1.清统办洋务的中央机构。清咸丰十年末(1861年初)设立,总掌外交﹑通商﹑海关﹑海防﹑订购军火﹑派遣公使等事,并管辖北洋通商大臣与南洋通商大臣。
总理衙门 [相关解释]
全称总理各国事务衙门”。1861年初清政府为办理洋务而设立的中央机构。初由恭亲王奕fd46V鞒帧V饕职责是办理外交事宜,兼管通商、海关、海防、制造、路矿、学校等项事务。实际上成为清政府的内阁”。1901年改组为外交部。
戊戌变法 [相关解释]
又称戊戌维新”。1898年(旧历戊戌年)资产阶级改良派进行的政治改革运动。中日甲午战争后,康有为等在北京发起公车上书”,反对签订《马关条约》,要求变法图强,并在各地组织学会,设立学堂和报馆,宣传变法维新。1898年6月,光绪帝引用维新人士,并颁布明定国是”诏,宣布变法,推行新政。9月,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幽禁光绪帝,捕杀谭嗣同等维新人士,变法运动失败。参见百日维新”(1081页)。
招商局 [相关解释]
1.轮船招商局的简称。清末设立的中国最早的轮船航运企业。1872年由李鸿章筹办。1873年成立。
掠卖华工 [相关解释]
17-20世纪初西方殖民者将中国东南沿海的贫苦劳动人民诱骗贩卖到殖民地去的活动。鸦片战争后西方殖民者公开在中国一些口岸设立洋行,经营这种苦力贸易”。华工大多被装在称为浮动地狱”的船上运往美、澳等洲,卖给农场主或资本家从事奴隶劳动。
政治委员 [相关解释]
简称政委”。中国人民解放军团以上部队和单位负责党的工作和政治工作的领导干部。与同级军事指挥员同为部队或单位的首长,对部队或单位的工作共同负责。某些独立执行任务的营和相当于营的单位,因工作需要也设立政治委员。
故宫博物院 [相关解释]
1.我国著名的古代文化艺术博物馆。在北京故宫内,建于一九二五年。以历代艺术馆为主,设立各类专馆及陈列室,存有大量的珍贵文物。参见"故宫"。
文化馆 [相关解释]
中国为开展群众文化工作而设立的机构。也是群众进行文化娱乐活动的场所。规模较小的称文化站”。
新关 [相关解释]
1.即海关。清末称旧有征收国内货物税的关卡为常关;在通商口岸设立征收国境进出口税和商船吨税的税关为海关﹐又称"新关"。
施关 [相关解释]
1.设立关卡。
标准特许银行 [相关解释]
英国商业银行。由1853年设立的特许银行和1862年设立的标准银行于1969年合并而成。特许银行于1858年在上海设分行,首任总经理中文名麦加利,故又称麦加利银行;英文chartered(特许的)在香港音译为渣打”,故又称渣打银行。总行在伦敦。
树塞门 [相关解释]
1.设立影壁。
梭伦改革 [相关解释]
古希腊雅典城邦的一次重要政治改革。公元前594年,出身破落贵族的梭伦在平民支持下当选雅典执政官。为解决日益尖锐的贵族和平民之间的阶级矛盾,他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颁布解负令”,禁止将欠债的平民变为奴隶;按收入多寡将公民分为四个等级,使富裕的平民能够参政;设立四百人会议”等政治机构,削弱贵族权力。他的改革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
榷货务 [相关解释]
1.宋代设立的管理贸易和税收的机构。
民事法律行为 [相关解释]
简称法律行为”。公民或法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合法行为。应当具备下列条件(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2)意思表示真实;(3)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民事法律行为从成立起具有法律约束力,行为人非依法或取得对方同意,不得擅自变更或解除。
民事行为 [相关解释]
公民或法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行为∠法的民事行为称为民事法律行为”。不具备民事法律行为所必需的条件的民事行为,是非法的,无效的。
沃尔夫奖 [相关解释]
国际上有影响的科学奖之一。1976年由犹太人沃尔夫及其家族捐资设立。下设数学、物理、化学、医学和农业五个奖,每年颁奖一次,得奖者都是世界上作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1981年又增加艺术奖。
注册资本 [相关解释]
企业在设立时向国家主管工商登记机关登记的资本总额。中国公司法对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注册资本均有最低限额的规定。
洋关 [相关解释]
1.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在通商口岸设立的海关◇为帝国主义国家所控制。
海军衙门 [相关解释]
全称总理海军事务衙门”。清政府管理全国海军的机构。1885年设立,醇亲王奕fe5cN总理,奕肌⒗詈枵挛会办,实权由李鸿章掌握。1888年编成北洋海军,制定《北洋海军章程》,设置提督、总兵等职。北洋海军在甲午战争中覆灭后,海军衙门被裁撤。
渣滓洞集中营 [相关解释]
国民党反动派囚禁、屠杀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的集中营。1939年在重庆磁器口设立。1943年后改为中美合作所第二看守所。1949年11月底重庆解放前夕,囚禁于此的二百多位革命志士被杀害。
灵位 [相关解释]
祭祀时为死者设立的牌位,用素绫或纸做成,上书死者职位、姓名及主祀者对死者的称谓等设个灵位,守孝过日|我安了灵位,排了果桌,向大门外将纸钱忙烧。
犹太教 [相关解释]
犹太人所信奉的宗教。主要经典为《圣经·旧约全书》。崇拜独一真神”雅赫维,信仰犹太民族是与神立约的特选子民”,教义教规系由雅赫维通过摩西传授而来。当代犹太教有正统、改革、保守三大派别。神职人员称拉比”。12世纪曾有一支犹太人定居中国开封,设立会堂,名其教为天教”或一赐乐业教”。
璧雍 [相关解释]
1.亦作"璧廱"。 2.即辟雍。古代天子所设立的太学。
生位 [相关解释]
1.犹生主。为活人设立的牌位。多用以感恩戴德。
生立 [相关解释]
1.谓新设立。
百工衙 [相关解释]
1.太平天国的手工业生产机构。金田起义后不久在军中设立﹐定都天京(今江苏省南京市)后﹐又加以扩充。设有典炮衙﹑典织衙﹑刷书衙等﹐因种类甚多﹐故统称"百工衙"。工匠的生活由"圣库"供给;各衙的领导官员由指挥﹑总制或监军担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