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7 查到相关记帐的内容。
带有记帐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会计
[相关解释]
①监督和管理财务的工作,主要内容有填制各种记帐凭证,处理帐务,编制各种有关报表等。②担任会计工作的人员。
①监督和管理财务的工作,主要内容有填制各种记帐凭证,处理帐务,编制各种有关报表等。②担任会计工作的人员。
传票
[相关解释]
1.传唤与案件有关人员到案的凭证。 2.会计工作中据以登记帐目的凭单。
1.传唤与案件有关人员到案的凭证。 2.会计工作中据以登记帐目的凭单。
借贷记帐法
[相关解释]
会计工作中,用借”、贷”作为记帐符号来表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成本等的增减变动的一种复式记帐方法。依据资产=权益(或=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会计等式,任何一笔经济业务发生时,都按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帐规则,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帐户的借方和贷方分别以相等的金额予以登记。
会计工作中,用借”、贷”作为记帐符号来表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成本等的增减变动的一种复式记帐方法。依据资产=权益(或=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会计等式,任何一笔经济业务发生时,都按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帐规则,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帐户的借方和贷方分别以相等的金额予以登记。
册籍
[相关解释]
1.名册。 2.记事记帐的簿册。 3.泛指书本﹑书籍。
1.名册。 2.记事记帐的簿册。 3.泛指书本﹑书籍。
商业信用
[相关解释]
在商品交易中采取延期付款或预付货款方式而相互提供的信用。它是商品经济中最早产生的信用形式。商业信用一般表现为记帐信用和票据信用两种形式。
在商品交易中采取延期付款或预付货款方式而相互提供的信用。它是商品经济中最早产生的信用形式。商业信用一般表现为记帐信用和票据信用两种形式。
土码子
[相关解释]
1.即苏州码子〡(或一)﹑゛(或二)﹑゜(或三)﹑ヽ﹑ヾ﹑亠﹑ゝ﹑ゞ﹑﹉﹑十。旧时用以记帐的数码。
1.即苏州码子〡(或一)﹑゛(或二)﹑゜(或三)﹑ヽ﹑ヾ﹑亠﹑ゝ﹑ゞ﹑﹉﹑十。旧时用以记帐的数码。
帐户
[相关解释]
会计工作中,为了反映有关单位的经济活动情况及其结果,对其所有经济业务所作的分类记录。帐户具有一定的格式,除列明帐户名称”(又称会计科目”)外,通常设有日期”、记帐凭证号数”、摘要”、借方”、贷方”、余额”等栏。
会计工作中,为了反映有关单位的经济活动情况及其结果,对其所有经济业务所作的分类记录。帐户具有一定的格式,除列明帐户名称”(又称会计科目”)外,通常设有日期”、记帐凭证号数”、摘要”、借方”、贷方”、余额”等栏。
总帐
[相关解释]
1.簿记中主要帐簿之一。汇总记录各会计科目的合计金额,资产负债表即根据总帐所记帐目编制。
1.簿记中主要帐簿之一。汇总记录各会计科目的合计金额,资产负债表即根据总帐所记帐目编制。
折子
[相关解释]
1.即奏折。 2.折叠而成的纸册﹐封面封底多用厚纸﹐多用以记帐。 3.用竹篾或芦苇编织﹐用以圈储粮食的长席。
1.即奏折。 2.折叠而成的纸册﹐封面封底多用厚纸﹐多用以记帐。 3.用竹篾或芦苇编织﹐用以圈储粮食的长席。
日记帐
[相关解释]
1.簿记中主要帐簿的一种,按日期先后记载各项帐目,不分类。根据日记帐记载总帐。也叫序时帐。
1.簿记中主要帐簿的一种,按日期先后记载各项帐目,不分类。根据日记帐记载总帐。也叫序时帐。
特别提款权
[相关解释]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1969年9月建立的一种储备资产和记帐单位,作为补充会员国原有普通提款权以外的一种使用资金的特别权利。它可以同黄金、美元一样作为会员国的国际储备,用于政府间的结算,或向其他成员国换取外汇等。故又称为纸黄金”。创设时含金量为0888671克,与美元等值;美元停止兑换黄金后,曾以十六个国家的货币作为定值标准;现简化为以美元、德国马克、法国法郎、日元、英镑五种货币按一定权数定值。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1969年9月建立的一种储备资产和记帐单位,作为补充会员国原有普通提款权以外的一种使用资金的特别权利。它可以同黄金、美元一样作为会员国的国际储备,用于政府间的结算,或向其他成员国换取外汇等。故又称为纸黄金”。创设时含金量为0888671克,与美元等值;美元停止兑换黄金后,曾以十六个国家的货币作为定值标准;现简化为以美元、德国马克、法国法郎、日元、英镑五种货币按一定权数定值。
经折
[相关解释]
1.折叠式的狭长小簿本。旧时多用以记录备忘事宜。 2.又特指记帐的小折子。
1.折叠式的狭长小簿本。旧时多用以记录备忘事宜。 2.又特指记帐的小折子。
行化
[相关解释]
1."行平化宝银"的简称。1933年废两改元前天津市场通行的一种记帐货币。并无实银。需要现款时,例以重行平五十两的头白锭折合行化五十两零四钱使用。零星用银,则按当天银元行市(即银元一元可换行化数)折成银元使用。
1."行平化宝银"的简称。1933年废两改元前天津市场通行的一种记帐货币。并无实银。需要现款时,例以重行平五十两的头白锭折合行化五十两零四钱使用。零星用银,则按当天银元行市(即银元一元可换行化数)折成银元使用。
记帐
[相关解释]
1.亦作"记账"。 2.登记账册。 3.指暂记一笔账﹐货款后付。
1.亦作"记账"。 2.登记账册。 3.指暂记一笔账﹐货款后付。
记算
[相关解释]
1.记帐和算帐。
1.记帐和算帐。
记账
[相关解释]
1.见"记帐"。
1.见"记帐"。
银两
[相关解释]
1.中国旧时以银锭为主要形式的一种秤量货币。开始于汉代﹐盛行于明清两代。清末有实银两和虚银两之分。实银两指实际流通的白银﹐如银锭。其重量和成色各地不同。虚银两是一种记帐货币﹐有一定的含银量﹐并无实物。
1.中国旧时以银锭为主要形式的一种秤量货币。开始于汉代﹐盛行于明清两代。清末有实银两和虚银两之分。实银两指实际流通的白银﹐如银锭。其重量和成色各地不同。虚银两是一种记帐货币﹐有一定的含银量﹐并无实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