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00 查到相关言辞的内容。
带有言辞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上言 [相关解释]
1.进呈言辞。
不可言喻 [相关解释]
1.无法用言辞表达。
严辞 [相关解释]
1.严厉的言辞。
丹素 [相关解释]
1.《诗.唐风.扬之水》"素衣朱襮"毛传"诸侯绣黼丹朱中衣。"郑玄笺"中衣以绡黼为领,丹朱为纯也。"后泛称士大夫的衣服为丹素。 2.赤诚纯洁的心。 3.犹史册。 4.绘画所用的红白颜料。 5.朱书符箓的白绢。 6.比喻粉饰的言辞。
书判 [相关解释]
1.指书法和文理。《新唐书.选举志下》"凡择人之法有四一曰身﹐体貌丰伟;二曰言﹐言辞辩正;三曰书﹐楷法遒美;四曰判﹐文理优长。"
仙仙 [相关解释]
1.亦作"僲僲"。 2.轻盈貌。轻举貌。 3.飘逸貌。 4.形容善于言辞。
令辞 [相关解释]
1.美好的言辞。
令音 [相关解释]
1.和善的语音。 2.善言,美好的言辞。
伪辞 [相关解释]
1.虚假的言辞。
作言造语 [相关解释]
1.谓编造虚诞的言辞。
作辞 [相关解释]
1.谓称美其言辞。 2.告辞,告别。
俊语 [相关解释]
1.高明的言辞,妙语。
修言 [相关解释]
1.统一号令。 2.虚饰言辞。
俳语 [相关解释]
1.戏笑嘲谑的言辞。 2.讲究对偶的骈体文字。
俳说 [相关解释]
1.戏笑嘲谑的言辞。
倾回 [相关解释]
1.指动乱。 2.谓言辞曲折。
停歇 [相关解释]
1.休息。 2.停止……工作。犹言辞退。 3.停止;停息。 4.歇业。
像生儿 [相关解释]
1.即相声儿。借指滑稽虚假的言辞动作。
兴高采烈 [相关解释]
1.亦作"兴高彩烈"。 2.语出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体性》"叔夜俊侠﹐故兴高而采烈。"此谓旨趣高超﹐言辞犀利◇以"兴高采(彩)烈"形容兴致高﹐情绪旺盛。
冗辞 [相关解释]
1.亦作"冗辞"。 2.谓不当而无用的言辞。
单辞 [相关解释]
1.亦作"单词"。 2.指诉讼中无对质无证据的单方面言辞。 3.谓极简短的言词。
博文 [相关解释]
1.《论语.雍也》"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后以"博文"指通晓古代文献。 2.谓冗长的言辞。
口病 [相关解释]
1.谓好用挑剔﹑指摘的言辞。
口谐辞给 [相关解释]
1.谓言辞诙谐敏捷。
口辞 [相关解释]
1.言辞。
号吟 [相关解释]
1.嚎哭而诉﹐口急言辞不清的样子。
号辞 [相关解释]
1.犹言辞﹑辞令。
吃讷 [相关解释]
1.说话迟钝且结结巴巴。 2.谓不善言辞。 3.指文字佶屈聱牙。
合语 [相关解释]
1.指合于君臣父子长幼之道的言辞。
吉语 [相关解释]
1.好消息;吉祥的言辞。
含混 [相关解释]
凝;不明确~不清丨言辞~,令人费解。
味外味 [相关解释]
1.文字言辞之外的意境﹑情味。
和言 [相关解释]
1.温和的言辞。 2.谓舒缓出气以发声。
善言 [相关解释]
1.有益之言;好话。 2.善于言谈,巧于言辞。
嘴巧 [相关解释]
1.谓善于言辞。
嘴软 [相关解释]
1.口气缓和。 2.指不善言辞。 3.谓话说不响;说话不硬。
嘴钝 [相关解释]
1.谓说话迟钝,不善言辞。
壮辞 [相关解释]
1.勇壮的言辞;夸饰的言辞。
大而无当 [相关解释]
1.谓言辞夸大﹐不着边际。 2.指大而不切实用。
大言 [相关解释]
1.高声地说。 2.指谋划大事之言。 3.正大的言论。 4.夸大的言辞﹐大话。 5.杂体诗的一种。
失辞 [相关解释]
1.亦作"失词"。 2.言辞失当。
夸人 [相关解释]
1.夸耀于人。 2.言辞夸诞的人。
好言好语 [相关解释]
1.谓出于善意的言辞;语气和善的言辞。
好辞 [相关解释]
1.动听的言辞。 2.佳句;妙语。参见"絶妙好辞"。
如坐针毡 [相关解释]
1.《晋书·杜锡传》"性亮直忠烈,屡谏愍怀太子,言辞恳切,太子患之◇置针着锡常所坐处毡中,刺之流血。"后以"如坐针毡"比喻心神不定,坐立不安。
婉言 [相关解释]
婉转的言辞,委婉的话婉言劝止|婉言谢绝。
婉词 [相关解释]
1.委婉的言辞。
媺言 [相关解释]
1.美好的言辞。
嫚言 [相关解释]
1.轻侮的言辞。
嫚语 [相关解释]
1.轻侮的言辞。
嫚辞 [相关解释]
1.亦作"嫚词"。 2.轻侮的言辞。
孙接 [相关解释]
1.谓以谦逊的言辞态度待人接物。孙,通"逊"。
孙辞 [相关解释]
1.谦逊的言辞。孙,通"逊"。 2.犹遁辞。故意掩饰本意或避开正题的话。孙,通"逊"。
察辞 [相关解释]
1.谓审察言辞的真伪虚实。
寡讷 [相关解释]
1.不善言辞,沉默少言。
尖快 [相关解释]
1.指言辞尖刻锋利。
尘听 [相关解释]
1.尘俗之音。 2.谦词。犹言污耳。谓请人听自己的言辞或歌唱等。
尚辞 [相关解释]
1.崇尚言辞。 2.指重文辞。
巧辞 [相关解释]
1.善于言辞。 2.虚伪之辞。亦指巧妙的言辞。
巽词 [相关解释]
1.亦作"巽辞"。 2.委婉的言词。 3.指柔媚的言辞。
平直 [相关解释]
1.平与直;平而直。 2.犹言估算。 3.平正;正直。 4.平易质直。指文字和言辞。
弄口 [相关解释]
1.谓拨弄口唇。如剔牙之类。 2.搬弄口舌。 3.玩弄言辞﹐巧辩。
弄口鸣舌 [相关解释]
1.玩弄言辞。
形言 [相关解释]
1.表现在言辞上。
影子语 [相关解释]
1.含蓄影射的言辞﹑议论。
往辞 [相关解释]
1.往日的言辞。
征言 [相关解释]
1.验证言辞。
征辞 [相关解释]
1.证验其言辞;责问。 2.引证古人言辞。
微言 [相关解释]
1.精深微妙的言辞。 2.隐微不显﹑委婉讽谏的言辞。 3.密谋;暗中进言。 4.指秘密的计谋。 5.指人所发出的细微语声。
微辞 [相关解释]
1.委婉而隐含讽谕的言辞;隐晦的批评。
急言 [相关解释]
1.汉代注家譬况字音用语。与"缓言"﹑"徐言"对言。有i[i]介音的细音字,因发音时口腔的气道先窄而后宽,肌肉先紧而后松,其音急促,故名。 2.激切的言辞。
恕辞 [相关解释]
1.开脱或原谅的言辞。
恶舌 [相关解释]
1.无礼﹑中伤的言辞。
悼词 [相关解释]
哀悼死者的言辞文章在追悼会上读悼词。
情见乎辞 [相关解释]
1.真情从言辞中流露出来。语出《易.系辞下》"爻象动乎内,吉凶见乎外,功业见乎变,圣人之情见乎辞。"
惠口 [相关解释]
1.善于言辞。惠,通"慧"。
意在言外 [相关解释]
1.谓语意含蓄,真意在言辞之外,让人自去体会。宋欧阳修《六一诗话》"圣俞常语予曰'……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为至矣。'"
慎口 [相关解释]
1.谨慎于言辞。
戴名世(1653-1713) [相关解释]
清代文学家。字田有、褐夫,号南山,安徽桐城人。康熙年间进士。任翰林院编修。因所著《南山集》有反清言辞,被处死。此案牵连数百人,为清代有名的文字狱。其散文学明代唐宋派,较有特色,对后来的桐城派有一定影响。
抗词 [相关解释]
1.直言陈说。亦指严厉正直的言辞。
拙嘴笨舌 [相关解释]
1.嘴巴笨拙。谓不善于言辞。
摭说 [相关解释]
1.用言辞掩饰。摭﹐通"遮"。
文过饰非 [相关解释]
用漂亮言辞掩饰过失、错误文过饰非的人内心是很痛苦的。
文饰 [相关解释]
①掩饰错误每有恶事,曲为文饰。②修饰言辞语言鄙俚,不加文饰。
无滞 [相关解释]
1.没有障碍;通行无阻。 2.指言辞流畅无碍。 3.谓厉行而不拖拉。
无辞 [相关解释]
1.不辞让;不推辞。 2.没有言辞;没有口实。
有嘴没舌 [相关解释]
1.形容不善言辞。
木讷 [相关解释]
质朴而不善言辞为人木讷,不好荣利。
权变锋出 [相关解释]
1.随机应变,锋芒毕露。形容言辞辩捷锐利。
极言 [相关解释]
1.竭力陈说。 2.谓直言规劝。 3.指直言规劝的言辞。 4.谓夸大其辞。
枉费唇舌 [相关解释]
1.白费言辞,不起作用。
枝词蔓语 [相关解释]
1.谓繁冗芜杂的言辞。
栀貌蜡言 [相关解释]
1.唐柳宗元《鞭贾》载,有富家子以五万钱购一鞭,谓以巨款购此鞭,为爱其色黄而有光泽,持以夸示与柳。柳命僮仆烧汤洗之,则鞭之色泽尽失,现出枯干苍白的本色。乃知"向之黄者栀也,泽者蜡也。"因曰"今之栀其貌,蜡其言,以求贾技于朝,当其分则善。一误而过其分,则喜;当其分,则反怒,曰'余曷不至于公卿?'然而至焉者亦良多矣!"后因以"栀貌蜡言"指伪饰的面貌与言辞。
椎储 [相关解释]
1.拙于言辞。
椎讷 [相关解释]
1.朴钝而不善言辞。
洁言 [相关解释]
1.纯正的言辞。
深辞 [相关解释]
1.诚挚的言辞。 2.执意辞谢。
游词 [相关解释]
1.浮夸的言辞。 2.轻薄的言辞。
游语 [相关解释]
1.戏谑的言辞;挑逗的言辞。
游辞 [相关解释]
1.虚浮不实的言辞。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