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00 查到相关西北的内容。
带有西北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丈人峯
[相关解释]
1.亦作"丈人山"。山峰名。在四川省青城山。唐杜甫有《丈人山》诗,仇兆鳌题解引《寰宇记》"山在青城县西北三十二里。" 2.山峰名。在山东省泰山。
1.亦作"丈人山"。山峰名。在四川省青城山。唐杜甫有《丈人山》诗,仇兆鳌题解引《寰宇记》"山在青城县西北三十二里。" 2.山峰名。在山东省泰山。
三元里
[相关解释]
1.地名。在广东广州市西北郊。原有三元庙,为1841年广州人民抗英组织平英团之旧址。
1.地名。在广东广州市西北郊。原有三元庙,为1841年广州人民抗英组织平英团之旧址。
三关
[相关解释]
1.古代三个重要关隘的合称。著名者有(1)上党关﹑壶口关﹑石陉关。约在今之山西东南部。《后汉书.冯衍传上》"夫上党之地,有四塞之固,东带三关,西为国蔽,奈何举之以资强敌?"李贤注"三关,谓上党关﹑壶口关﹑石陉关。"(2)阳平关(今陕西沔县西)﹑江关(今四川奉节东)﹑白水关(今四川旧昭化西北)。《文选.干宝》"三关电扫,刘禅入臣。"李善注"蜀有阳平﹑江关﹑白水关。"(3)平靖关﹑武胜关﹑黄岘关。在今河南信阳南。《南齐书.州郡志下》"泰始中,立州于义阳郡。有三关之隘。" 2.(4)溢津关﹑瓦桥关﹑淤口关。在
1.古代三个重要关隘的合称。著名者有(1)上党关﹑壶口关﹑石陉关。约在今之山西东南部。《后汉书.冯衍传上》"夫上党之地,有四塞之固,东带三关,西为国蔽,奈何举之以资强敌?"李贤注"三关,谓上党关﹑壶口关﹑石陉关。"(2)阳平关(今陕西沔县西)﹑江关(今四川奉节东)﹑白水关(今四川旧昭化西北)。《文选.干宝》"三关电扫,刘禅入臣。"李善注"蜀有阳平﹑江关﹑白水关。"(3)平靖关﹑武胜关﹑黄岘关。在今河南信阳南。《南齐书.州郡志下》"泰始中,立州于义阳郡。有三关之隘。" 2.(4)溢津关﹑瓦桥关﹑淤口关。在
三十二天
[相关解释]
1.佛教小乘有部称欲界十天,色界十八天,无色界四天,为三十二天。 2.道教称东南西北方各有八天,合称三十二天。
1.佛教小乘有部称欲界十天,色界十八天,无色界四天,为三十二天。 2.道教称东南西北方各有八天,合称三十二天。
三十六国
[相关解释]
1.指汉时西域诸国。大部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境内。《汉书.西域传序》"西域以孝武时始通,本三十六国,其后稍分至五十余,皆在匈奴之西,乌孙之南。"王先谦补注"三十六国者媠羌﹑楼兰﹑且末﹑小宛﹑精絶﹑戎卢﹑抔弥﹑渠勒﹑于阗﹑皮山﹑乌秅﹑西夜﹑子合﹑蒲犁﹑依耐﹑无雷﹑难兜﹑大宛﹑桃槐﹑休循﹑捐毒﹑莎车﹑疏勒﹑尉头﹑姑墨﹑温宿﹑j兹﹑尉犁﹑危须﹑焉耆﹑姑师﹑墨山﹑劫﹑狐胡﹑渠犁﹑乌垒。" 2.指古代相传的海外三十六国。《淮南子.墬形训》"凡海外三十六国自西北至西南方,有修股民﹑天民﹑肃慎民﹑白民﹑沃民﹑女子民﹑
1.指汉时西域诸国。大部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境内。《汉书.西域传序》"西域以孝武时始通,本三十六国,其后稍分至五十余,皆在匈奴之西,乌孙之南。"王先谦补注"三十六国者媠羌﹑楼兰﹑且末﹑小宛﹑精絶﹑戎卢﹑抔弥﹑渠勒﹑于阗﹑皮山﹑乌秅﹑西夜﹑子合﹑蒲犁﹑依耐﹑无雷﹑难兜﹑大宛﹑桃槐﹑休循﹑捐毒﹑莎车﹑疏勒﹑尉头﹑姑墨﹑温宿﹑j兹﹑尉犁﹑危须﹑焉耆﹑姑师﹑墨山﹑劫﹑狐胡﹑渠犁﹑乌垒。" 2.指古代相传的海外三十六国。《淮南子.墬形训》"凡海外三十六国自西北至西南方,有修股民﹑天民﹑肃慎民﹑白民﹑沃民﹑女子民﹑
三江并流
[相关解释]
在云南省西北部。分怒江、澜沧江和金沙江三个景区。面积3800平方千米,海拔6000多米。山高水深,景色奇幽。地质景观神奇奥妙,雄、奇、险、秀,引人入胜。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
在云南省西北部。分怒江、澜沧江和金沙江三个景区。面积3800平方千米,海拔6000多米。山高水深,景色奇幽。地质景观神奇奥妙,雄、奇、险、秀,引人入胜。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
三海
[相关解释]
1.在北京城内西北。辽始引玉泉山水,汇为池沼;金称西华潭,元称太液池。池上跨长桥,桥北为北海,桥南为中和南海,合称"三海"。参阅明陶宗仪《辍耕录.万岁山》﹑清高士奇《金鳌退食笔记》卷上。
1.在北京城内西北。辽始引玉泉山水,汇为池沼;金称西华潭,元称太液池。池上跨长桥,桥北为北海,桥南为中和南海,合称"三海"。参阅明陶宗仪《辍耕录.万岁山》﹑清高士奇《金鳌退食笔记》卷上。
三说法
[相关解释]
1.宋干兴以来,西北兵饷不足,募商人输纳刍粟,官府给券,而以茶偿之◇又益以东南缗钱﹑香药﹑犀齿,谓之三说法。天圣元年曾罢此法,后又一度复行。见《宋史.食货志下五》。
1.宋干兴以来,西北兵饷不足,募商人输纳刍粟,官府给券,而以茶偿之◇又益以东南缗钱﹑香药﹑犀齿,谓之三说法。天圣元年曾罢此法,后又一度复行。见《宋史.食货志下五》。
上都
[相关解释]
1.古代对京都的通称。 2.古对陪都(下都)而言,称首都为上都。(1)北齐以晋阳为下都,故称邺(今河北临漳西南)为上都。《太平御览》卷一五五引《晋书》"北齐高洋以邺为上都,晋阳为下都。"(2)唐肃宗宝应元年建东﹑南﹑西﹑北四陪都,因称首都长安为上都。《新唐书.地理志一》"上都,初曰京城,天宝元年曰西京……肃宗元年曰上都。" 3.元初于滦河北岸建开平府,世祖中统五年(1264)加号上都,岁常巡幸,终元一代与大都并称两都。故址在今内蒙古多伦西北上都河北岸。 4.指天宫。
1.古代对京都的通称。 2.古对陪都(下都)而言,称首都为上都。(1)北齐以晋阳为下都,故称邺(今河北临漳西南)为上都。《太平御览》卷一五五引《晋书》"北齐高洋以邺为上都,晋阳为下都。"(2)唐肃宗宝应元年建东﹑南﹑西﹑北四陪都,因称首都长安为上都。《新唐书.地理志一》"上都,初曰京城,天宝元年曰西京……肃宗元年曰上都。" 3.元初于滦河北岸建开平府,世祖中统五年(1264)加号上都,岁常巡幸,终元一代与大都并称两都。故址在今内蒙古多伦西北上都河北岸。 4.指天宫。
下牢
[相关解释]
1.即下牢关,在今湖北宜昌市西北。
1.即下牢关,在今湖北宜昌市西北。
不周山
[相关解释]
1.古代传说中的山名,据说在昆仑山西北。
1.古代传说中的山名,据说在昆仑山西北。
东下
[相关解释]
1.东行。我国地势西北方高,东南方低,故习惯称东行为东下,与西上相对。 2.谓向东攻克。
1.东行。我国地势西北方高,东南方低,故习惯称东行为东下,与西上相对。 2.谓向东攻克。
东南一尉,西北一候
[相关解释]
1.谓设官镇守南北边疆。尉﹑候,武官名。
1.谓设官镇守南北边疆。尉﹑候,武官名。
东胜煤田
[相关解释]
世界少有的特大煤田。在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昭盟东胜一带,与陕西北部的神府煤田相连。地质构造简单,煤层厚,距地面近,大部可露天开采。优良动力煤。已着手开采。
世界少有的特大煤田。在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昭盟东胜一带,与陕西北部的神府煤田相连。地质构造简单,煤层厚,距地面近,大部可露天开采。优良动力煤。已着手开采。
两关
[相关解释]
1.玉门关和阳关的合称。 2.泛指西北边塞。 3.指南口﹑北口。
1.玉门关和阳关的合称。 2.泛指西北边塞。 3.指南口﹑北口。
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相关解释]
沙俄强迫清政府订立的不平等条约。1864年在塔城签订。根据《中俄北京条约》关于中俄西段边界的原则规定,具体划定了中俄西段边界。通过《中俄北京条约》和《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沙俄侵占了中国西部四十四万多平方千米的大片领土。
沙俄强迫清政府订立的不平等条约。1864年在塔城签订。根据《中俄北京条约》关于中俄西段边界的原则规定,具体划定了中俄西段边界。通过《中俄北京条约》和《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沙俄侵占了中国西部四十四万多平方千米的大片领土。
中国工农红军
[相关解释]
简称红军”。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前身。由中国工农革命军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其他工农武装于1928年5月25日后陆续改称。曾组成第一、二、四方面军和西北红军,粉碎国民党军多次围剿”。1934年10月后陆续长征,并胜利到达陕北。抗日战争爆发后,改称八路军和新四军。
简称红军”。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前身。由中国工农革命军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其他工农武装于1928年5月25日后陆续改称。曾组成第一、二、四方面军和西北红军,粉碎国民党军多次围剿”。1934年10月后陆续长征,并胜利到达陕北。抗日战争爆发后,改称八路军和新四军。
中泠
[相关解释]
1.亦作"中"。 2.泉名。在今江苏镇江市西北金山下的长江中。相传其水烹茶最佳,有"天下第一泉"之称。今江岸沙涨,泉已没沙中。
1.亦作"中"。 2.泉名。在今江苏镇江市西北金山下的长江中。相传其水烹茶最佳,有"天下第一泉"之称。今江岸沙涨,泉已没沙中。
丹江口水利枢纽
[相关解释]
在湖北省西北部,汉江及其支流丹江汇合处。1973年建成。大坝长约 2.5千米,库容209亿立方米。电站装机容量90万千瓦,年发电量38.8亿千瓦小时。具有防洪、发电、灌溉、航运、养殖等综合效益。为南水北调”中线方案的重要枢纽。
在湖北省西北部,汉江及其支流丹江汇合处。1973年建成。大坝长约 2.5千米,库容209亿立方米。电站装机容量90万千瓦,年发电量38.8亿千瓦小时。具有防洪、发电、灌溉、航运、养殖等综合效益。为南水北调”中线方案的重要枢纽。
主粮
[相关解释]
1.各地区粮食生产和消费中占主要地位的粮食。各地区的主粮不同,如我国在东北为高粱,西北为小麦,华北为谷子(粟),南方各省区为稻谷。主粮是计算常年产量和征收农业税的标准。
1.各地区粮食生产和消费中占主要地位的粮食。各地区的主粮不同,如我国在东北为高粱,西北为小麦,华北为谷子(粟),南方各省区为稻谷。主粮是计算常年产量和征收农业税的标准。
乌鞘岭
[相关解释]
祁连山脉东端余脉。在甘肃省中部。拔3562米。中国东部季风区、西北内陆区和青藏高原区交汇处。北方旱地区和西北灌溉农业区的分界。从东部进入河西走廊的门户,兰新铁路经此。
祁连山脉东端余脉。在甘肃省中部。拔3562米。中国东部季风区、西北内陆区和青藏高原区交汇处。北方旱地区和西北灌溉农业区的分界。从东部进入河西走廊的门户,兰新铁路经此。
九江市
[相关解释]
在江西省北部、长江南岸,向九铁路终点。古称浔阳。1949年设市。人口464万(1995年)。为江西北部物资集散及水陆交通中心,长江中游重要港口之一。工商业发达,旧为四大米市之一。名胜古迹有甘棠湖及烟水亭、锁江楼、能仁寺等。市南有著名的庐山风景区。
在江西省北部、长江南岸,向九铁路终点。古称浔阳。1949年设市。人口464万(1995年)。为江西北部物资集散及水陆交通中心,长江中游重要港口之一。工商业发达,旧为四大米市之一。名胜古迹有甘棠湖及烟水亭、锁江楼、能仁寺等。市南有著名的庐山风景区。
九白之贡
[相关解释]
1.清代外蒙古每年例贡朝廷白色驼﹑马共九匹,称为"九白之贡"。《清文献通考.舆地二四》"﹝喀尔喀﹞为西北强国,共为七部,有三汗中曰土谢图汗,东曰车臣汗,西曰扎萨克图汗……崇德三年,三汗并遣使入朝,定各贡白马八,白驼一,谓之九白之贡,岁以为常。"
1.清代外蒙古每年例贡朝廷白色驼﹑马共九匹,称为"九白之贡"。《清文献通考.舆地二四》"﹝喀尔喀﹞为西北强国,共为七部,有三汗中曰土谢图汗,东曰车臣汗,西曰扎萨克图汗……崇德三年,三汗并遣使入朝,定各贡白马八,白驼一,谓之九白之贡,岁以为常。"
乣军
[相关解释]
1.辽金以北方边地部族组成的军队。乣军之名始见于辽。金之乣军散居于东北﹑西北﹑西南三路。蒙古兴起后,金西南路与西北路诸乣相继投附或被征服。东北路乣军则在窝阔台时归属,成为元代辽东之乣军。参阅王国维《之主因亦儿坚考》﹑陈述《乣军考释初稿》﹑蔡美彪《乣与乣军之演变》。
1.辽金以北方边地部族组成的军队。乣军之名始见于辽。金之乣军散居于东北﹑西北﹑西南三路。蒙古兴起后,金西南路与西北路诸乣相继投附或被征服。东北路乣军则在窝阔台时归属,成为元代辽东之乣军。参阅王国维《之主因亦儿坚考》﹑陈述《乣军考释初稿》﹑蔡美彪《乣与乣军之演变》。
云冈石窟
[相关解释]
在山西省大同市西北武周山南麓。始建于北魏,现存洞窟五十三个,东西绵延长1千米,有大小佛像五万一千余尊,最大的三世佛高达17米。与敦煌石窟、洛阳龙门石窟并称中国三大石窟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山西省大同市西北武周山南麓。始建于北魏,现存洞窟五十三个,东西绵延长1千米,有大小佛像五万一千余尊,最大的三世佛高达17米。与敦煌石窟、洛阳龙门石窟并称中国三大石窟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云岭
[相关解释]
1.高耸入云的山峰。 2.山名。一称大雪山。在云南省西北部﹐为澜沧江﹑金沙江的分水岭。山势高峻﹐终年积雪。主峰名玉龙山。
1.高耸入云的山峰。 2.山名。一称大雪山。在云南省西北部﹐为澜沧江﹑金沙江的分水岭。山势高峻﹐终年积雪。主峰名玉龙山。
云谷
[相关解释]
1.云雾所笼罩的山谷。 2.山名。在福建省建阳县西北七十里﹐接武夷山市界﹐朱熹曾筑庐读书于此。
1.云雾所笼罩的山谷。 2.山名。在福建省建阳县西北七十里﹐接武夷山市界﹐朱熹曾筑庐读书于此。
五河
[相关解释]
1.神话传说中的五色之河。 2.淮河及其支流浍﹑沱﹑漴﹑潼,五河的合称。宋于五河口置隘,东滨淮,西北有浍﹑沱,东南有漴,东北有潼。
1.神话传说中的五色之河。 2.淮河及其支流浍﹑沱﹑漴﹑潼,五河的合称。宋于五河口置隘,东滨淮,西北有浍﹑沱,东南有漴,东北有潼。
五马渡
[相关解释]
1.地名。在今江苏省南京市西北。相传为西晋末晋元帝与彭城等五王南渡长江登岸处。
1.地名。在今江苏省南京市西北。相传为西晋末晋元帝与彭城等五王南渡长江登岸处。
亥地
[相关解释]
1.指位于西北偏北方向的地区。
1.指位于西北偏北方向的地区。
仆骨
[相关解释]
1.古代西北游牧民族铁勒部族之一。唐贞观二十一年以仆骨部置金微都督府,隶燕然都护符。以仆固为姓。
1.古代西北游牧民族铁勒部族之一。唐贞观二十一年以仆骨部置金微都督府,隶燕然都护符。以仆固为姓。
仙人洞
[相关解释]
1.岩洞名。江西庐山名胜之一,在牯岭西北,为悬崖绝壁上天然形成的石洞。洞口有"佛手岩"石刻,为南宋宝佑三年所刻。洞深约三丈,可容纳百十人。清代嘉庆以后,洞为道士主持,改祀吕洞宾,吕洞宾为道教尊奉的仙人,故称为"仙人洞"。岩下悬壁千仞,风光险绝。参阅周銮书《庐山史话》五。
1.岩洞名。江西庐山名胜之一,在牯岭西北,为悬崖绝壁上天然形成的石洞。洞口有"佛手岩"石刻,为南宋宝佑三年所刻。洞深约三丈,可容纳百十人。清代嘉庆以后,洞为道士主持,改祀吕洞宾,吕洞宾为道教尊奉的仙人,故称为"仙人洞"。岩下悬壁千仞,风光险绝。参阅周銮书《庐山史话》五。
令居
[相关解释]
1.古地名。西汉置县,晋废。前凉复置,旋废。治所在今甘肃永登西北,地当湟水流域通向河西走廊的要冲。
1.古地名。西汉置县,晋废。前凉复置,旋废。治所在今甘肃永登西北,地当湟水流域通向河西走廊的要冲。
仲山
[相关解释]
1.指仲山甫。周宣王时著名的大臣。见《诗.大雅.焌民》。 2.山名。在陕西省泾阳县西北。传说汉高祖兄刘仲葬其地。唐唐彦谦有《仲山》诗。
1.指仲山甫。周宣王时著名的大臣。见《诗.大雅.焌民》。 2.山名。在陕西省泾阳县西北。传说汉高祖兄刘仲葬其地。唐唐彦谦有《仲山》诗。
伏虎林
[相关解释]
1.辽代国君的行营之一,为其秋季游猎之所。相传景宗率骑于此打猎,虎伏草间不敢动,故名。故址在今内蒙古巴林右旗西北察罕木伦河源之白塔子西北。
1.辽代国君的行营之一,为其秋季游猎之所。相传景宗率骑于此打猎,虎伏草间不敢动,故名。故址在今内蒙古巴林右旗西北察罕木伦河源之白塔子西北。
佉卢文字
[相关解释]
1.古代印度的一种文字♂书左行。公元前三世纪到公元四﹑五世纪盛行于印度半岛西北部,后因受梵书排挤逐渐绝迹。我国古代在新疆的于阗鄯善一带也曾使用。佛教传说为佉卢虱咤所创。
1.古代印度的一种文字♂书左行。公元前三世纪到公元四﹑五世纪盛行于印度半岛西北部,后因受梵书排挤逐渐绝迹。我国古代在新疆的于阗鄯善一带也曾使用。佛教传说为佉卢虱咤所创。
修定寺塔
[相关解释]
1.修定寺在安阳县城西北清凉山南麓。修定寺创建于北魏,后屡有兴废,今仅存唐建方塔。塔之四壁由模制浮雕砖镶嵌而成,上部为垂幛璎珞,其余部分为菱形方格,内有青龙﹑白虎﹑真人﹑武士﹑金刚﹑力士﹑宝象﹑侍女﹑胡人﹑童子﹑天马﹑猛狮等各种图案。制作精细,玲珑剔透,形象生动逼真,是少见的艺术珍品。
1.修定寺在安阳县城西北清凉山南麓。修定寺创建于北魏,后屡有兴废,今仅存唐建方塔。塔之四壁由模制浮雕砖镶嵌而成,上部为垂幛璎珞,其余部分为菱形方格,内有青龙﹑白虎﹑真人﹑武士﹑金刚﹑力士﹑宝象﹑侍女﹑胡人﹑童子﹑天马﹑猛狮等各种图案。制作精细,玲珑剔透,形象生动逼真,是少见的艺术珍品。
修水
[相关解释]
长江中游支流,属鄱阳湖水系。源出幕阜山南麓,流经江西省西北部。长357千米。大部分河段可通航,建有拓林水电站。
长江中游支流,属鄱阳湖水系。源出幕阜山南麓,流经江西省西北部。长357千米。大部分河段可通航,建有拓林水电站。
倚盖
[相关解释]
1.倾斜的伞盖。古代有"天倾西北"的说法(见《淮南子.天文训》),后因以"倚盖"比喻天的形状。
1.倾斜的伞盖。古代有"天倾西北"的说法(见《淮南子.天文训》),后因以"倚盖"比喻天的形状。
兀鹫
[相关解释]
脊椎动物。鸟纲,鹰科。体长09~12米。头和颈部羽毛退化而裸露,翼宽大有力。嘴形较扁,爪欠锋利,不能活捉猎物。栖息山野,巢于高树或悬岩上。常盘旋高空觅食地面大动物尸体。终年见于中国西北以及四川北部松潘、西部理塘,西藏南部等山区。
脊椎动物。鸟纲,鹰科。体长09~12米。头和颈部羽毛退化而裸露,翼宽大有力。嘴形较扁,爪欠锋利,不能活捉猎物。栖息山野,巢于高树或悬岩上。常盘旋高空觅食地面大动物尸体。终年见于中国西北以及四川北部松潘、西部理塘,西藏南部等山区。
元陵
[相关解释]
1.唐代宗李豫的陵墓。位于陕西省富平县西北的坛山。
1.唐代宗李豫的陵墓。位于陕西省富平县西北的坛山。
先零
[相关解释]
1.早凋。 2.汉代羌族的一支。最初居于今甘肃﹑青海的湟水流域,后渐与西北各族融合。
1.早凋。 2.汉代羌族的一支。最初居于今甘肃﹑青海的湟水流域,后渐与西北各族融合。
克拉玛依市
[相关解释]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部、准噶尔盆地西北部。1958年设市。克拉玛依”,维吾尔语意为黑油”。人口234万(1995年)。盛产石油,是以石油工业为主的新兴工矿城市。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部、准噶尔盆地西北部。1958年设市。克拉玛依”,维吾尔语意为黑油”。人口234万(1995年)。盛产石油,是以石油工业为主的新兴工矿城市。
党项
[相关解释]
也称党项羌”。中国西北古代民族。古羌人的一支。南北朝时在青河曲、四川松潘等地。唐代时迁今甘肃、宁夏、陕北地区。1038年,李元昊建西夏封建政权,号大夏。创制西夏文,制定官制、兵制等。1227年为蒙古所灭。以后渐与汉等民族融合。
也称党项羌”。中国西北古代民族。古羌人的一支。南北朝时在青河曲、四川松潘等地。唐代时迁今甘肃、宁夏、陕北地区。1038年,李元昊建西夏封建政权,号大夏。创制西夏文,制定官制、兵制等。1227年为蒙古所灭。以后渐与汉等民族融合。
八关
[相关解释]
1.指八个关口。(1)指汉末为镇压黄巾起义特设的八关都尉所辖的八关。《后汉书.灵帝纪》"﹝中平元年﹞,置八关都尉官。"李贤注"八关谓函谷﹑广城﹑伊阙﹑大谷﹑辳辕﹑旋门﹑小平津﹑孟津也。"(2)指明末腾越州西南边境内的八关。明万历二十二年(公元1594年)﹐云南巡抚陈用宾筑﹐名为神护﹑万仞﹑巨石﹑铜壁﹑铁壁﹑虎踞﹑天马﹑汉龙。关址距当时边界或数十里或百余里不等。清季中英勘定滇缅边界﹐虎踞﹑天马﹑汉龙三关划属缅甸。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九》"八关自其西北斜抵东南。西四关属蛮哈守备,自西北而东南一曰神护
1.指八个关口。(1)指汉末为镇压黄巾起义特设的八关都尉所辖的八关。《后汉书.灵帝纪》"﹝中平元年﹞,置八关都尉官。"李贤注"八关谓函谷﹑广城﹑伊阙﹑大谷﹑辳辕﹑旋门﹑小平津﹑孟津也。"(2)指明末腾越州西南边境内的八关。明万历二十二年(公元1594年)﹐云南巡抚陈用宾筑﹐名为神护﹑万仞﹑巨石﹑铜壁﹑铁壁﹑虎踞﹑天马﹑汉龙。关址距当时边界或数十里或百余里不等。清季中英勘定滇缅边界﹐虎踞﹑天马﹑汉龙三关划属缅甸。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九》"八关自其西北斜抵东南。西四关属蛮哈守备,自西北而东南一曰神护
八卦方位
[相关解释]
1.古代按八卦各卦性质而配以方位﹐所配方位顺序﹐分伏羲方位和文王方位两说。前者称先天学﹐所列方位称先天图;后者称后天学﹐所列方位称后天图◇世以八卦定方位多用后天图。即干﹐西北;坎﹐北方;艮﹐东北;震﹐东方;巽﹐东南;离﹐南方;坤﹐西南;兑﹐西方。参阅宋朱熹《周易本义.图目》﹑清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八卦方位》。
1.古代按八卦各卦性质而配以方位﹐所配方位顺序﹐分伏羲方位和文王方位两说。前者称先天学﹐所列方位称先天图;后者称后天学﹐所列方位称后天图◇世以八卦定方位多用后天图。即干﹐西北;坎﹐北方;艮﹐东北;震﹐东方;巽﹐东南;离﹐南方;坤﹐西南;兑﹐西方。参阅宋朱熹《周易本义.图目》﹑清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八卦方位》。
六骡
[相关解释]
1.匈奴单于所乘之六匹骡马。《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单于视汉兵多,而士马尚强,战而匈奴不利,薄莫,单于遂乘六骡,壮骑可数百,直冒汉围西北驰去。"《汉书.霍去病传》作"六舏"◇以指入侵者的坐骑。
1.匈奴单于所乘之六匹骡马。《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单于视汉兵多,而士马尚强,战而匈奴不利,薄莫,单于遂乘六骡,壮骑可数百,直冒汉围西北驰去。"《汉书.霍去病传》作"六舏"◇以指入侵者的坐骑。
兰青铁路
[相关解释]
从甘肃兰州到青海西宁。长205千米。1959年筑成。是中国内地和西北地区通往青藏高原的铁路干线。
从甘肃兰州到青海西宁。长205千米。1959年筑成。是中国内地和西北地区通往青藏高原的铁路干线。
军台
[相关解释]
1.清设在新疆﹑蒙古西北两路的邮驿。专管军报和文书的递送。
1.清设在新疆﹑蒙古西北两路的邮驿。专管军报和文书的递送。
军塘
[相关解释]
1.清在西北边区设置的军邮之一。
1.清在西北边区设置的军邮之一。
农币
[相关解释]
1.解放战争时期华北解放区西北农民银行发行的纸币。
1.解放战争时期华北解放区西北农民银行发行的纸币。
凉州词
[相关解释]
1.即《凉州曲》。内容多描写西北边陲的风光及战争情景,其中以王翰和王之涣所作最为著名。
1.即《凉州曲》。内容多描写西北边陲的风光及战争情景,其中以王翰和王之涣所作最为著名。
刷儿
[相关解释]
1.民间曲调名。五十四字﹐平仄通协。明人选辑《玉谷调簧》中收二十馀首。 2.地方戏曲剧种名。也叫咳咳腔﹑嗨嗨调。流行于山西北部和内蒙古一带。
1.民间曲调名。五十四字﹐平仄通协。明人选辑《玉谷调簧》中收二十馀首。 2.地方戏曲剧种名。也叫咳咳腔﹑嗨嗨调。流行于山西北部和内蒙古一带。
北唐
[相关解释]
1.古代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名。 2.复姓『有北唐子真。见《通志.氏族三》引《英贤传》。
1.古代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名。 2.复姓『有北唐子真。见《通志.氏族三》引《英贤传》。
北山摩崖造像
[相关解释]
在重庆市大足县西北北山上。以佛湾为中心,包括观音坡、佛耳峰、营盘山,长500米。始建于晚唐,盛于两宋。共二百九十窟龛,造像近万躯。还有碑碣《古文孝经》石刻,是世界仅存的古本。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重庆市大足县西北北山上。以佛湾为中心,包括观音坡、佛耳峰、营盘山,长500米。始建于晚唐,盛于两宋。共二百九十窟龛,造像近万躯。还有碑碣《古文孝经》石刻,是世界仅存的古本。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北岩
[相关解释]
1.北面的山岩。 2.寺院名。在今四川省达县西北凤凰山。风景优美。
1.北面的山岩。 2.寺院名。在今四川省达县西北凤凰山。风景优美。
北庭
[相关解释]
1.指汉代北单于所统治之地。 2.泛指塞北少数民族所统治之地。 3.唐方镇名。属陇右道。以其治所在北庭都护府﹐节度使例兼北庭都护﹐故通称北庭。辖西北伊﹑西﹑庭三州及北庭都护府境内诸军镇﹑守捉。其地后入回纥,继入吐蕃。 4.指燕京。即今北京市。元建都燕京,时汉人称之为北庭。
1.指汉代北单于所统治之地。 2.泛指塞北少数民族所统治之地。 3.唐方镇名。属陇右道。以其治所在北庭都护府﹐节度使例兼北庭都护﹐故通称北庭。辖西北伊﹑西﹑庭三州及北庭都护府境内诸军镇﹑守捉。其地后入回纥,继入吐蕃。 4.指燕京。即今北京市。元建都燕京,时汉人称之为北庭。
北庭都护府
[相关解释]
唐代设于天山北路的军政机构。公元702年,武则天为加强对西北边疆控制而设立,治所在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辖天山以北包括阿尔泰山和巴尔喀什湖以西直至咸海(一说今里海)的广大地区。安史之乱后先后为回纥、吐蕃攻占。
唐代设于天山北路的军政机构。公元702年,武则天为加强对西北边疆控制而设立,治所在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辖天山以北包括阿尔泰山和巴尔喀什湖以西直至咸海(一说今里海)的广大地区。安史之乱后先后为回纥、吐蕃攻占。
十堰市
[相关解释]
在湖北省西北部、武当山北麓、襄渝铁路线上。1970年设市。因市境百二河和犟河筑有十个堰得名。人口444万(1995年)。为新兴的汽车工业城市,有著名的第二汽车制造厂。
在湖北省西北部、武当山北麓、襄渝铁路线上。1970年设市。因市境百二河和犟河筑有十个堰得名。人口444万(1995年)。为新兴的汽车工业城市,有著名的第二汽车制造厂。
半农半牧区
[相关解释]
指农区和牧区的交错或过渡地区。亦称农牧交错区。我国东北和华北的西部地区以及西北的东部地区,属半农半牧区。
指农区和牧区的交错或过渡地区。亦称农牧交错区。我国东北和华北的西部地区以及西北的东部地区,属半农半牧区。
半山亭
[相关解释]
1.亭名。在今江苏南京市中山门北半山寺。半山寺原为宋王安石故居,元丰七年舍为寺宇。明代因靠近宫城北安门,划为禁地,寺废。清道光年间再建,同治时重修,并建一亭,即名半山亭。参见"半山"。 2.亭名。在河南内乡县西北汤河半山间。宋张舜民建。金元好问有《春日半山亭游眺》诗,即其地。
1.亭名。在今江苏南京市中山门北半山寺。半山寺原为宋王安石故居,元丰七年舍为寺宇。明代因靠近宫城北安门,划为禁地,寺废。清道光年间再建,同治时重修,并建一亭,即名半山亭。参见"半山"。 2.亭名。在河南内乡县西北汤河半山间。宋张舜民建。金元好问有《春日半山亭游眺》诗,即其地。
南陵
[相关解释]
1.南边的陵墓。 2.专指汉代薄姬之陵。 3.指南陵戍。晋置,故城在今安徽省繁昌县西北。
1.南边的陵墓。 2.专指汉代薄姬之陵。 3.指南陵戍。晋置,故城在今安徽省繁昌县西北。
厄瓜多尔
[相关解释]
南美洲西北部国家。临太平洋。北有赤道穿越,国名意即赤道国”。面积2836万平方千米。人口1150万(1995年)。首都基多。安第斯山纵贯中部,东、西部为平原。热带气候。石油工业是经济命脉。世界最大的香蕉出口国。虾养殖业发达。
南美洲西北部国家。临太平洋。北有赤道穿越,国名意即赤道国”。面积2836万平方千米。人口1150万(1995年)。首都基多。安第斯山纵贯中部,东、西部为平原。热带气候。石油工业是经济命脉。世界最大的香蕉出口国。虾养殖业发达。
厉风
[相关解释]
1.大风;烈风。 2.指西北风。 3.喻以高尚的行为激励影响。
1.大风;烈风。 2.指西北风。 3.喻以高尚的行为激励影响。
口碱
[相关解释]
〈方〉出产在西北地区的碱,过去多以张家口、古北口一带为集散地。
〈方〉出产在西北地区的碱,过去多以张家口、古北口一带为集散地。
吉卜赛人
[相关解释]
原来居住在印度西北部的居民,十世纪时开始向外迁移,流浪在西亚、北非、欧洲、美洲等地,多从事占卜、歌舞等职业。也叫茨冈人。[吉卜赛,英gypsy]
原来居住在印度西北部的居民,十世纪时开始向外迁移,流浪在西亚、北非、欧洲、美洲等地,多从事占卜、歌舞等职业。也叫茨冈人。[吉卜赛,英gypsy]
吸西北风
[相关解释]
1.犹言喝西北风。谓没有东西吃;挨饿。
1.犹言喝西北风。谓没有东西吃;挨饿。
吸风
[相关解释]
1.道家辟谷养生之术。谓吸食天地之精气。参见"吸气"。 2.犹言吸西北风。比喻挨饿;没东西可吃。
1.道家辟谷养生之术。谓吸食天地之精气。参见"吸气"。 2.犹言吸西北风。比喻挨饿;没东西可吃。
和必斯
[相关解释]
1.乐器名。又名浑不似,火不思等。突厥语qobuz,qūpūz音译。波斯﹑阿拉伯古拨弦乐器,亦流行于我国西北等地区。
1.乐器名。又名浑不似,火不思等。突厥语qobuz,qūpūz音译。波斯﹑阿拉伯古拨弦乐器,亦流行于我国西北等地区。
唐中
[相关解释]
1.汉宫苑名。位于汉建章宫西。旧址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北。
1.汉宫苑名。位于汉建章宫西。旧址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北。
唐玄宗(685-762)
[相关解释]
即李隆基”,也称唐明皇”。唐朝皇帝。公元710年与太平公主合谋发动政变,杀韦后,拥其父睿宗即位,被立为太子。712年即位,次年改元开元。前期任用姚崇、宋fd735任相,革除武周后期的弊政,政治稳定,经济繁荣,仓储丰实。丝绸之路”畅通,亚洲各国访唐使者络绎不绝,史称开元盛世”◇期任用李林甫、杨国忠等,政治腐败,奢侈荒淫。京师和中原地区武备空虚,西北和北方各镇节度使拥兵自重。安史之乱爆发后,逃往四川。太子李亨(肃宗)于灵武即位,他被尊为太上皇◇回长安,抑郁而死。
即李隆基”,也称唐明皇”。唐朝皇帝。公元710年与太平公主合谋发动政变,杀韦后,拥其父睿宗即位,被立为太子。712年即位,次年改元开元。前期任用姚崇、宋fd735任相,革除武周后期的弊政,政治稳定,经济繁荣,仓储丰实。丝绸之路”畅通,亚洲各国访唐使者络绎不绝,史称开元盛世”◇期任用李林甫、杨国忠等,政治腐败,奢侈荒淫。京师和中原地区武备空虚,西北和北方各镇节度使拥兵自重。安史之乱爆发后,逃往四川。太子李亨(肃宗)于灵武即位,他被尊为太上皇◇回长安,抑郁而死。
商屯
[相关解释]
1.又称盐屯。屯田的一种。明盐商为便于边境纳粮换取盐引而进行的屯垦。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为筹措西北边防军粮饷,令盐商向边地纳粮后发给盐引,凭引支盐运销。盐商图交粮便利,招募农民在边境开荒,就地取粮‰治五年(公元1492年),改为盐商径向盐运使司纳银领引,不再纳粮,商屯渐废。参阅《明史.食货志四》。
1.又称盐屯。屯田的一种。明盐商为便于边境纳粮换取盐引而进行的屯垦。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为筹措西北边防军粮饷,令盐商向边地纳粮后发给盐引,凭引支盐运销。盐商图交粮便利,招募农民在边境开荒,就地取粮‰治五年(公元1492年),改为盐商径向盐运使司纳银领引,不再纳粮,商屯渐废。参阅《明史.食货志四》。
喝风屙烟
[相关解释]
1.犹言喝西北风。
1.犹言喝西北风。
喻皓
[相关解释]
又称预浩”、俞皓”、喻浩”。北宋初建筑师。浙东人。曾任杭州都料匠。善长营造,尤其善于造塔。在建造河南开封开宝寺灵感塔时考虑到开封地处平原,多西北风,使塔身略向西北倾斜,以抵抗主要风力。著有《木经》三卷,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建筑专著,已佚。
又称预浩”、俞皓”、喻浩”。北宋初建筑师。浙东人。曾任杭州都料匠。善长营造,尤其善于造塔。在建造河南开封开宝寺灵感塔时考虑到开封地处平原,多西北风,使塔身略向西北倾斜,以抵抗主要风力。著有《木经》三卷,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建筑专著,已佚。
嘉峪关市
[相关解释]
在甘肃省河西走廊中部、兰新铁路线上。1965年设市。人口124万(1995年)。为西北地区最大的钢铁工业基地。名胜古迹有长城终点嘉峪关,还有黑山石刻画像、魏晋壁画墓等。
在甘肃省河西走廊中部、兰新铁路线上。1965年设市。人口124万(1995年)。为西北地区最大的钢铁工业基地。名胜古迹有长城终点嘉峪关,还有黑山石刻画像、魏晋壁画墓等。
四方
[相关解释]
1.指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2.天下;各处。 3.指四方诸侯之国。 4.指京城以外的地区。 5.指四方之神。 6.指正方形或立方体。
1.指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2.天下;各处。 3.指四方诸侯之国。 4.指京城以外的地区。 5.指四方之神。 6.指正方形或立方体。
四望
[相关解释]
1.古祭名。指古代天子向四方遥祭山川。 2.指所祭之四方山川及其神灵。 3.眺望四方。 4.山名。在今青海乐都县。 5.山名。在今江苏南京市西北。东晋苏峻据石头,温峤筑垒四望矶以逼峻,即此。见《晋书.温峤传》。 6.山名。在今湖北随县。
1.古祭名。指古代天子向四方遥祭山川。 2.指所祭之四方山川及其神灵。 3.眺望四方。 4.山名。在今青海乐都县。 5.山名。在今江苏南京市西北。东晋苏峻据石头,温峤筑垒四望矶以逼峻,即此。见《晋书.温峤传》。 6.山名。在今湖北随县。
四渡赤水
[相关解释]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为争取战略主动于贵州、四川、云南三省边境地区进行的高度灵活机动的运动战。1935年1月遵义会议后,中央红军拟北渡长江,到四川西北地区建立苏区。1月29日西渡赤水河,挺进至云南扎西(今威信)地区。蒋介石急忙增强长江防御。为争取主动,中央红军突然回师东进,于2月18日至21日二渡赤水河,再次攻占遵义,取得了长征后第一个大胜仗。为迷惑敌人,3月16日中央红军三渡赤水河,进入四川古蔺地区。蒋介石急忙调兵西追。中央红军突然折回向东,于3月21日四渡赤水河,并于31日南渡乌江,将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为争取战略主动于贵州、四川、云南三省边境地区进行的高度灵活机动的运动战。1935年1月遵义会议后,中央红军拟北渡长江,到四川西北地区建立苏区。1月29日西渡赤水河,挺进至云南扎西(今威信)地区。蒋介石急忙增强长江防御。为争取主动,中央红军突然回师东进,于2月18日至21日二渡赤水河,再次攻占遵义,取得了长征后第一个大胜仗。为迷惑敌人,3月16日中央红军三渡赤水河,进入四川古蔺地区。蒋介石急忙调兵西追。中央红军突然折回向东,于3月21日四渡赤水河,并于31日南渡乌江,将
四至八到
[相关解释]
1.古代地理图书,用"四至"(东﹑西﹑南﹑北四正)或"八到"(合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四隅)表示州县方位距离,合称"四至八到"。元人始用四正表示四方州县地界距离,称"某方至某处界几里",名为"四至";合四正﹑四隅表示八方城关距离,称"某方到某城(关)几里",名为"八到"。"四至八到"连标始见于《太平寰宇记》,是泛指所至地界。"四至""八到"有确定义例。始见《大元大一统志》,但此后未被普遍采用。
1.古代地理图书,用"四至"(东﹑西﹑南﹑北四正)或"八到"(合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四隅)表示州县方位距离,合称"四至八到"。元人始用四正表示四方州县地界距离,称"某方至某处界几里",名为"四至";合四正﹑四隅表示八方城关距离,称"某方到某城(关)几里",名为"八到"。"四至八到"连标始见于《太平寰宇记》,是泛指所至地界。"四至""八到"有确定义例。始见《大元大一统志》,但此后未被普遍采用。
回中
[相关解释]
1.秦宫名。故址在今陕西陇县西北。秦始皇二十七年出巡陇西﹑北地(今宁夏和甘肃东部),东归时经过此处『文帝十四年匈奴从萧关(今宁夏固原东南)深入,烧毁此宫。 2.古道路名。南起沠水河谷,北出萧关,因途经回中得名。为关中平原与陇东高原间的交通要道。西汉元封四年武帝自雍县(今陕西凤翔南)经回中道,北出萧关。东汉建武八年来歙由此攻取隗嚣割据下的略阳(今甘肃秦安东北)。
1.秦宫名。故址在今陕西陇县西北。秦始皇二十七年出巡陇西﹑北地(今宁夏和甘肃东部),东归时经过此处『文帝十四年匈奴从萧关(今宁夏固原东南)深入,烧毁此宫。 2.古道路名。南起沠水河谷,北出萧关,因途经回中得名。为关中平原与陇东高原间的交通要道。西汉元封四年武帝自雍县(今陕西凤翔南)经回中道,北出萧关。东汉建武八年来歙由此攻取隗嚣割据下的略阳(今甘肃秦安东北)。
团城
[相关解释]
1.古建筑。位于今北京市故宫西北﹑北海以南的低丘上,因周围有圆形城垣,故名。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殿宇始建于金,元以后屡有增修。团城中,承光殿内有玉佛,殿前有整块玉石雕成的元代玉瓮,生动细致。
1.古建筑。位于今北京市故宫西北﹑北海以南的低丘上,因周围有圆形城垣,故名。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殿宇始建于金,元以后屡有增修。团城中,承光殿内有玉佛,殿前有整块玉石雕成的元代玉瓮,生动细致。
围魏救赵
[相关解释]
战国时,魏惠王于公元前354年派兵攻赵,次年赵向齐求救。齐威王命田忌、孙膑率军赴救。孙膑利用魏国内兵力空虚,决定采用以攻魏都大梁(今河南开封)迫魏军回师而解赵之围的策略,引军直攻大梁。魏军果回救,途中于桂陵(今河南长垣西北)遭齐军伏击,大败,赵国得救◇以围魏救赵”泛指围攻敌人后方而迫其撤回兵力的作战方法。
战国时,魏惠王于公元前354年派兵攻赵,次年赵向齐求救。齐威王命田忌、孙膑率军赴救。孙膑利用魏国内兵力空虚,决定采用以攻魏都大梁(今河南开封)迫魏军回师而解赵之围的策略,引军直攻大梁。魏军果回救,途中于桂陵(今河南长垣西北)遭齐军伏击,大败,赵国得救◇以围魏救赵”泛指围攻敌人后方而迫其撤回兵力的作战方法。
土司
[相关解释]
元明清时期,在西南、西北地区设置的由少数民族首领充任并世袭的官职。有文职和武职之分。按等级以土知府、土知州、土知县等官隶吏部,以宣慰使、宣抚使、安抚使等官隶兵部。明清时,曾在部分地区实行改土归流,废除世袭土司。解放后土司制度已被彻底废除。
元明清时期,在西南、西北地区设置的由少数民族首领充任并世袭的官职。有文职和武职之分。按等级以土知府、土知州、土知县等官隶吏部,以宣慰使、宣抚使、安抚使等官隶兵部。明清时,曾在部分地区实行改土归流,废除世袭土司。解放后土司制度已被彻底废除。
地户
[相关解释]
1.地的门户。古代传说天有门,地有户,天门在西北,地户在东南。因称地之东南为"地户"。 2.泛指大地。 3.土地的所有者。 4.租种他人土地的人家。犹佃户。 5.道教称人的鼻子。
1.地的门户。古代传说天有门,地有户,天门在西北,地户在东南。因称地之东南为"地户"。 2.泛指大地。 3.土地的所有者。 4.租种他人土地的人家。犹佃户。 5.道教称人的鼻子。
墚塬
[相关解释]
1.墚与塬的合称。我国西北黄土地区经流水冲刷而形成的沟谷和岭冈。
1.墚与塬的合称。我国西北黄土地区经流水冲刷而形成的沟谷和岭冈。
夜郎
[相关解释]
1.汉时我国西南地区古国名。在今贵州省西北部及云南﹑四川二省部分地区。
1.汉时我国西南地区古国名。在今贵州省西北部及云南﹑四川二省部分地区。
大别山脉
[相关解释]
长江水系和淮河水系的分水岭。从西北向东南斜贯湖北和河南、安徽交界处。拔1000米左右。主峰天堂寨海拔1729米。西北支脉有风景名山鸡公山。
长江水系和淮河水系的分水岭。从西北向东南斜贯湖北和河南、安徽交界处。拔1000米左右。主峰天堂寨海拔1729米。西北支脉有风景名山鸡公山。
大后方
[相关解释]
1.指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统治下的西南﹑西北地区。
1.指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统治下的西南﹑西北地区。
大房
[相关解释]
1.古代祭祀时盛牲畜的用具﹐通称俎。 2.唐世家大族各支以房划分﹐用始祖的官名﹑爵名或封地称其房﹐长次之间并有大房﹑小房﹑第二房﹑第三房等分别◇世家族以大房称长房。 3.宋时称小偷聚集之处。 4.指比较大的房子。 5.山名。在河北省房山县西北。
1.古代祭祀时盛牲畜的用具﹐通称俎。 2.唐世家大族各支以房划分﹐用始祖的官名﹑爵名或封地称其房﹐长次之间并有大房﹑小房﹑第二房﹑第三房等分别◇世家族以大房称长房。 3.宋时称小偷聚集之处。 4.指比较大的房子。 5.山名。在河北省房山县西北。
大洪山
[相关解释]
又称纳健T诤北省中部偏北。西北东南走向,长达150千米。同名主峰,海拔1055米。风景优美,林木苍翠。有九十六峰、九十一岩、四十二湖、五十二溪及百洞十瀑、七寺九庙五道观。附近还有烈山、擂鼓墩等名胜古迹。
又称纳健T诤北省中部偏北。西北东南走向,长达150千米。同名主峰,海拔1055米。风景优美,林木苍翠。有九十六峰、九十一岩、四十二湖、五十二溪及百洞十瀑、七寺九庙五道观。附近还有烈山、擂鼓墩等名胜古迹。
大行政区
[相关解释]
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行政区的最大一级﹐介于中央与省级之间。共分为华北﹑东北﹑西北﹑华东﹑中南﹑西南六个大行政区﹐并设立大行政区一级行政机构。1954年撤销。
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行政区的最大一级﹐介于中央与省级之间。共分为华北﹑东北﹑西北﹑华东﹑中南﹑西南六个大行政区﹐并设立大行政区一级行政机构。1954年撤销。
大西北
[相关解释]
1.指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以及内蒙古的一部分。总面积约为全国的三分之一;总人口约为全国的十四分之一。战略地位重要﹐自然资源丰富﹐目前尚未充分开发。
1.指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以及内蒙古的一部分。总面积约为全国的三分之一;总人口约为全国的十四分之一。战略地位重要﹐自然资源丰富﹐目前尚未充分开发。
大骨节病
[相关解释]
1.地方病﹐症状是关节粗大﹐疼痛﹐肌肉萎缩﹐手指不能弯曲等。多见于我国东北和西北地区。也叫柳拐子病。
1.地方病﹐症状是关节粗大﹐疼痛﹐肌肉萎缩﹐手指不能弯曲等。多见于我国东北和西北地区。也叫柳拐子病。
天公主
[相关解释]
1.原为古代西北各族对唐公主之称﹐后回鹘等族亦以之称可汗之妻。
1.原为古代西北各族对唐公主之称﹐后回鹘等族亦以之称可汗之妻。
天可汗
[相关解释]
1.唐代西北各族君长对唐太宗的尊称。我国古代西北各族君长称可汗﹐为对太宗表示拥戴。故尊之为"天可汗"。唐王朝给西北各族君长的玺书对太宗亦沿用此称。唐柳宗元《唐铙歌鼓吹曲.高昌》"文皇南面坐,夷狄千群趋。咸称天子神,往古不得俱。献号天可汗,以覆我国都。"宋王溥《唐会要.杂录》"贞观四年,诸蕃君长诣阙,请太宗为天可汗。乃下制,令后玺书赐西域北荒之君长,皆称皇帝天可汗。"后亦为西北各族对中国皇帝的尊称。
1.唐代西北各族君长对唐太宗的尊称。我国古代西北各族君长称可汗﹐为对太宗表示拥戴。故尊之为"天可汗"。唐王朝给西北各族君长的玺书对太宗亦沿用此称。唐柳宗元《唐铙歌鼓吹曲.高昌》"文皇南面坐,夷狄千群趋。咸称天子神,往古不得俱。献号天可汗,以覆我国都。"宋王溥《唐会要.杂录》"贞观四年,诸蕃君长诣阙,请太宗为天可汗。乃下制,令后玺书赐西域北荒之君长,皆称皇帝天可汗。"后亦为西北各族对中国皇帝的尊称。
天山山脉
[相关解释]
亚洲著名高山♂贯中国新疆中部,西端伸入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全长2500千米。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的分界。拔3000~5000米。著名高峰有托木尔峰(7435米)、汗腾格里峰(6995米)等。多冰川。山间有陷落而成的盆地和谷地。中国西北重要林区和高山牧场。
亚洲著名高山♂贯中国新疆中部,西端伸入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全长2500千米。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的分界。拔3000~5000米。著名高峰有托木尔峰(7435米)、汗腾格里峰(6995米)等。多冰川。山间有陷落而成的盆地和谷地。中国西北重要林区和高山牧场。
天柱山
[相关解释]
又称潜山”、皖山”。在安徽省潜山县西北。主峰天柱峰,海拔1485米。奇峰峻峭,有四十二峰、十六岩、二十五洞、十三井、七关、八池、四十八寨等胜景。有三祖寺、马祖庵、渡仙桥、炼丹台等古迹。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
又称潜山”、皖山”。在安徽省潜山县西北。主峰天柱峰,海拔1485米。奇峰峻峭,有四十二峰、十六岩、二十五洞、十三井、七关、八池、四十八寨等胜景。有三祖寺、马祖庵、渡仙桥、炼丹台等古迹。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
天田
[相关解释]
1.帝王之籍田。 2.古时西北边塞用作侦察敌人出入踪迹的沙田。 3.星名。
1.帝王之籍田。 2.古时西北边塞用作侦察敌人出入踪迹的沙田。 3.星名。
天目山
[相关解释]
在浙江省西北部。东北西南走向,长130千米。分东、西天目山,海拔分别为1479米和1587米。山高水秀,多奇峰怪石。有仙峰远眺、平溪夜月、玉剑飞桥、莲花石座、悬崖瀑布及禅源寺、狮子口、西关龙潭等胜景,为浙西名胜。
在浙江省西北部。东北西南走向,长130千米。分东、西天目山,海拔分别为1479米和1587米。山高水秀,多奇峰怪石。有仙峰远眺、平溪夜月、玉剑飞桥、莲花石座、悬崖瀑布及禅源寺、狮子口、西关龙潭等胜景,为浙西名胜。
太液
[相关解释]
1.古池名『太液池﹐在陕西省长安县西。武帝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开凿﹐周回十顷。池中筑渐台﹐高二十馀丈;又起三山﹐以象瀛洲﹑蓬莱﹑方丈三神山﹐刻金石为鱼龙奇禽异兽之属。 2.古池名。唐太液池﹐在大明宫中含凉殿后﹐中有太液亭。 3.古池名。元﹑明﹑清太液池即今北京故宫西华门外的北海﹑中海﹑南海三海。元时名西华潭。清称太液池。南北四里﹐东西二百馀步﹐池上跨长桥﹐旧有石牌坊﹐东西对峙﹐东曰玉蝬﹐西曰金鳌。桥北称北海﹐桥南称中海﹐其中瀛台以南称南海。上源自玉泉山合西北诸水﹐由地安门水门流入。
1.古池名『太液池﹐在陕西省长安县西。武帝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开凿﹐周回十顷。池中筑渐台﹐高二十馀丈;又起三山﹐以象瀛洲﹑蓬莱﹑方丈三神山﹐刻金石为鱼龙奇禽异兽之属。 2.古池名。唐太液池﹐在大明宫中含凉殿后﹐中有太液亭。 3.古池名。元﹑明﹑清太液池即今北京故宫西华门外的北海﹑中海﹑南海三海。元时名西华潭。清称太液池。南北四里﹐东西二百馀步﹐池上跨长桥﹐旧有石牌坊﹐东西对峙﹐东曰玉蝬﹐西曰金鳌。桥北称北海﹐桥南称中海﹐其中瀛台以南称南海。上源自玉泉山合西北诸水﹐由地安门水门流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