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76 查到相关行礼的内容。
带有行礼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三拜
[相关解释]
1.长跪后两手相拱至地,俯首至手为拜。重复三次,谓之三拜。(1)古人相见以再拜为常礼,唯遇特殊情况乃三拜,以示情切。《左传.僖公十五年》"秦获晋侯以归……晋大夫三拜稽首。"北周宣帝时﹐始改三拜为常礼。《周书.宣帝纪》"﹝宣政元年九月﹞诏诸应拜者﹐皆以三拜成礼。"参阅赵翼《陔馀丛考.再拜三拜四拜五拜》。(2)主人对众宾行礼,不及一一相拜,仅以三拜表示。《仪礼.乡射礼》"主人西南面三拜众宾,众宾皆答一拜。"郑玄注"三拜,示徧也。"贾公彦疏"三拜示徧也者,众宾无问多少,止为三拜而已,是示徧也。"(3)佛教以三拜
1.长跪后两手相拱至地,俯首至手为拜。重复三次,谓之三拜。(1)古人相见以再拜为常礼,唯遇特殊情况乃三拜,以示情切。《左传.僖公十五年》"秦获晋侯以归……晋大夫三拜稽首。"北周宣帝时﹐始改三拜为常礼。《周书.宣帝纪》"﹝宣政元年九月﹞诏诸应拜者﹐皆以三拜成礼。"参阅赵翼《陔馀丛考.再拜三拜四拜五拜》。(2)主人对众宾行礼,不及一一相拜,仅以三拜表示。《仪礼.乡射礼》"主人西南面三拜众宾,众宾皆答一拜。"郑玄注"三拜,示徧也。"贾公彦疏"三拜示徧也者,众宾无问多少,止为三拜而已,是示徧也。"(3)佛教以三拜
中庭
[相关解释]
1.古代庙堂前阶下正中部分。为朝会或授爵行礼时臣下站立之处。 2.厅堂正中;厅堂之中。 3.庭院;庭院之中。 4.指现代高级旅馆中庭院式的大厅。 5.中草药"百合"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菜二.百合》。
1.古代庙堂前阶下正中部分。为朝会或授爵行礼时臣下站立之处。 2.厅堂正中;厅堂之中。 3.庭院;庭院之中。 4.指现代高级旅馆中庭院式的大厅。 5.中草药"百合"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菜二.百合》。
义台
[相关解释]
1.古代行礼仪之台。
1.古代行礼仪之台。
九奏
[相关解释]
1.指古代行礼奏乐九曲。
1.指古代行礼奏乐九曲。
争长
[相关解释]
1.争行礼先后。 2.犹争霸。 3.争相增长。
1.争行礼先后。 2.犹争霸。 3.争相增长。
仆仆亟拜
[相关解释]
1.一再作揖行礼。语出《孟子.万章下》"子思以为鼎肉使己仆仆尔亟拜也,非养君子之道也。"
1.一再作揖行礼。语出《孟子.万章下》"子思以为鼎肉使己仆仆尔亟拜也,非养君子之道也。"
仪台
[相关解释]
1.古台名。旧址在今河南省虞城县西南。 2.泛称行礼仪的高台。
1.古台名。旧址在今河南省虞城县西南。 2.泛称行礼仪的高台。
会节
[相关解释]
1.谓行礼之节期。 2.合乎节奏。
1.谓行礼之节期。 2.合乎节奏。
作揖
[相关解释]
行礼形式。两手抱拳高拱,身体略弯,以示敬意向人作揖。
行礼形式。两手抱拳高拱,身体略弯,以示敬意向人作揖。
作礼
[相关解释]
1.举手施礼;行礼。
1.举手施礼;行礼。
修礼
[相关解释]
1.施行礼教。
1.施行礼教。
倚拜
[相关解释]
1.先屈一膝下拜行礼。或云身倚所持之节和戟下拜行礼。
1.先屈一膝下拜行礼。或云身倚所持之节和戟下拜行礼。
免胄
[相关解释]
1.脱下头盔。古代将士的行礼方式。 2.指决死。语出《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免胄入狄师﹐死焉。"
1.脱下头盔。古代将士的行礼方式。 2.指决死。语出《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免胄入狄师﹐死焉。"
内厅
[相关解释]
1.旧式房屋第二进中会客﹑宴饮﹑行礼用的厅房。一般是接待重要客人或亲朋好友的。
1.旧式房屋第二进中会客﹑宴饮﹑行礼用的厅房。一般是接待重要客人或亲朋好友的。
分庭抗礼
[相关解释]
原指宾主相见,站在庭院的两边,相对行礼。现在用来比喻平起平坐,互相对立。
原指宾主相见,站在庭院的两边,相对行礼。现在用来比喻平起平坐,互相对立。
叶拱
[相关解释]
1.行礼的一种形式。两手环拱靠近胸口。
1.行礼的一种形式。两手环拱靠近胸口。
周规折矩
[相关解释]
1.本谓行礼时步趋合乎规矩◇引申为拘泥于成法﹑准则。语出《礼记.玉藻》"周还中规,折还中矩。"
1.本谓行礼时步趋合乎规矩◇引申为拘泥于成法﹑准则。语出《礼记.玉藻》"周还中规,折还中矩。"
喝礼
[相关解释]
1.赞礼,高声唱颂行礼的仪节项目。
1.赞礼,高声唱颂行礼的仪节项目。
声诺
[相关解释]
1.亦作"声喏"。 2.出声应答。 3.古人谒见官长或会见宾客时叉手行礼﹐同时扬声致敬之谓。
1.亦作"声喏"。 2.出声应答。 3.古人谒见官长或会见宾客时叉手行礼﹐同时扬声致敬之谓。
头顶
[相关解释]
1.头的最上部。 2.指物体的最上方。 3.指头的上方﹑同人处于基本垂直位置的高空。 4.谓宗教徒向神行礼。 5.首要,摆在第一位的。 6.谓轮流值班。
1.头的最上部。 2.指物体的最上方。 3.指头的上方﹑同人处于基本垂直位置的高空。 4.谓宗教徒向神行礼。 5.首要,摆在第一位的。 6.谓轮流值班。
委佩
[相关解释]
1.亦作"委佩"。 2.恭敬貌。谓俯身行礼时佩饰拖垂至地。语出《礼记.曲礼下》"立则磬折垂佩,主佩倚,则臣佩垂;主佩垂,则臣佩委。"郑玄注"君臣俯仰之节,倚谓附于身,小俯则垂,大俯则委于地。" 3.指下垂的佩玉。
1.亦作"委佩"。 2.恭敬貌。谓俯身行礼时佩饰拖垂至地。语出《礼记.曲礼下》"立则磬折垂佩,主佩倚,则臣佩垂;主佩垂,则臣佩委。"郑玄注"君臣俯仰之节,倚谓附于身,小俯则垂,大俯则委于地。" 3.指下垂的佩玉。
守礼
[相关解释]
1.遵守礼教,奉行礼制。
1.遵守礼教,奉行礼制。
容台
[相关解释]
1.行礼之台。 2.礼署﹑礼部的别称。
1.行礼之台。 2.礼署﹑礼部的别称。
寝荐
[相关解释]
1.犹家祭。古代庶人无宗庙,祭祀在寝室行礼;祭物无牲,谓之荐。
1.犹家祭。古代庶人无宗庙,祭祀在寝室行礼;祭物无牲,谓之荐。
展礼
[相关解释]
1.犹行礼,施礼。
1.犹行礼,施礼。
引礼
[相关解释]
1.引导行礼。
1.引导行礼。
徧拜
[相关解释]
1.谓一一拜谢。亦泛指一一行礼。
1.谓一一拜谢。亦泛指一一行礼。
打千
[相关解释]
清代男子通行的请安礼。行礼时右手下垂,左膝前屈,右膝后弯,上体略前倾。
清代男子通行的请安礼。行礼时右手下垂,左膝前屈,右膝后弯,上体略前倾。
折旋
[相关解释]
1.曲行。古代行礼时的动作。 2.形容舞姿。 3.返回;转身。 4.形容来回奔逐。 5.周旋。 6.形容山势的曲折盘旋。
1.曲行。古代行礼时的动作。 2.形容舞姿。 3.返回;转身。 4.形容来回奔逐。 5.周旋。 6.形容山势的曲折盘旋。
据掌
[相关解释]
1.古代行礼的一种方式。用左手按在右手上。
1.古代行礼的一种方式。用左手按在右手上。
揖游
[相关解释]
1.古代行礼时依礼仪进退俯仰。
1.古代行礼时依礼仪进退俯仰。
撒网喏
[相关解释]
1.古代一种行礼方式。因其状如弯腰撒网﹐故云。
1.古代一种行礼方式。因其状如弯腰撒网﹐故云。
敛衽
[相关解释]
〈书〉①整整衣襟,表示恭敬~而拜。②指妇女行礼。也作裣衽。
〈书〉①整整衣襟,表示恭敬~而拜。②指妇女行礼。也作裣衽。
敛袂
[相关解释]
1.整饬衣袖。行礼拜揖的准备动作。
1.整饬衣袖。行礼拜揖的准备动作。
敬礼
[相关解释]
①立正、举手或鞠躬行礼表示恭敬向老师敬个礼。②敬辞,用于书信结尾。
①立正、举手或鞠躬行礼表示恭敬向老师敬个礼。②敬辞,用于书信结尾。
文昭武穆
[相关解释]
1.古代宗法制度﹐宗庙位次﹐始祖庙居中﹐以下父子递为昭穆﹐左为昭﹐右为穆。祭祀时﹐子孙也按昭穆﹐左右排列行礼。周文王于周为穆﹐文王之子武王则为昭﹐而武王之子成王又为穆。"文昭武穆"原指文王的子孙众多﹐后则泛称子孙繁衍。
1.古代宗法制度﹐宗庙位次﹐始祖庙居中﹐以下父子递为昭穆﹐左为昭﹐右为穆。祭祀时﹐子孙也按昭穆﹐左右排列行礼。周文王于周为穆﹐文王之子武王则为昭﹐而武王之子成王又为穆。"文昭武穆"原指文王的子孙众多﹐后则泛称子孙繁衍。
文礼
[相关解释]
1.谓行礼如仪﹐不失其度。 2.礼仪制度。
1.谓行礼如仪﹐不失其度。 2.礼仪制度。
施礼
[相关解释]
做行礼的动作,多用于古代的行礼形式我这厢施礼了|老先生施礼为何?
做行礼的动作,多用于古代的行礼形式我这厢施礼了|老先生施礼为何?
无体
[相关解释]
1.谓行礼中没有一定的动作仪式。 2.没有形体。道家形容道的玄妙抽象,佛教亦以表示教义的玄微。 3.没有一定的体式或格式。
1.谓行礼中没有一定的动作仪式。 2.没有形体。道家形容道的玄妙抽象,佛教亦以表示教义的玄微。 3.没有一定的体式或格式。
无礼喏
[相关解释]
1.行礼的一种方式一边作揖,一边口说"无礼",表示客气。
1.行礼的一种方式一边作揖,一边口说"无礼",表示客气。
昭穆
[相关解释]
1.古代宗法制度,宗庙或宗庙中神主的排列次序,始祖居中,以下父子(祖﹑父)递为昭穆,左为昭,右为穆。 2.指同一祖宗。 3.墓地葬位的左右次序。 4.古代祭祀时,子孙按宗法制度的规定排列行礼。 5.泛指宗族关系。 6.按照长幼﹑上下等次序左右排列。亦指此种排列的次序。
1.古代宗法制度,宗庙或宗庙中神主的排列次序,始祖居中,以下父子(祖﹑父)递为昭穆,左为昭,右为穆。 2.指同一祖宗。 3.墓地葬位的左右次序。 4.古代祭祀时,子孙按宗法制度的规定排列行礼。 5.泛指宗族关系。 6.按照长幼﹑上下等次序左右排列。亦指此种排列的次序。
曲拳
[相关解释]
1.谓鞠躬行礼。 2.拳曲,屈曲。
1.谓鞠躬行礼。 2.拳曲,屈曲。
洗礼
[相关解释]
①基督教入教仪式。行礼时,主礼者口诵经文,把水滴在受洗人的额上,或将受洗人的身体浸在水中,表示洗净原有的罪恶。②比喻斗争中的磨练和考验经历过战火的洗礼。
①基督教入教仪式。行礼时,主礼者口诵经文,把水滴在受洗人的额上,或将受洗人的身体浸在水中,表示洗净原有的罪恶。②比喻斗争中的磨练和考验经历过战火的洗礼。
百拜
[相关解释]
1.多次行礼。 2.犹言万分。
1.多次行礼。 2.犹言万分。
盘辟
[相关解释]
1.盘旋进退。古代行礼时的动作姿势。 2.谓灵活﹑圆滑。
1.盘旋进退。古代行礼时的动作姿势。 2.谓灵活﹑圆滑。
盘还
[相关解释]
1.古代行礼时回旋揖让的动作。
1.古代行礼时回旋揖让的动作。
相揖
[相关解释]
1.拱手行礼。 2.交手于胸前为礼。
1.拱手行礼。 2.交手于胸前为礼。
碰头礼
[相关解释]
1.藏族最亲密的礼节。行礼时双方脸擦脸﹑额触额或头碰胸部。这种礼节只有在家人或最亲密的人远行时才举行。
1.藏族最亲密的礼节。行礼时双方脸擦脸﹑额触额或头碰胸部。这种礼节只有在家人或最亲密的人远行时才举行。
磕头虫
[相关解释]
1.旧时对小官的谑称。小官上司多,见上司要磕头行礼,故称。
1.旧时对小官的谑称。小官上司多,见上司要磕头行礼,故称。
礼事
[相关解释]
1.古谓行礼之事。
1.古谓行礼之事。
礼引
[相关解释]
1.举行典礼时引导宾主行礼之人。
1.举行典礼时引导宾主行礼之人。
礼揖
[相关解释]
1.行礼作揖。
1.行礼作揖。
空首
[相关解释]
1.古代行礼的一种形式。九拜之一。
1.古代行礼的一种形式。九拜之一。
筵几
[相关解释]
1.坐席与几案。古代礼敬尊长或祭祀行礼时的陈设。
1.坐席与几案。古代礼敬尊长或祭祀行礼时的陈设。
简歡
[相关解释]
1.齐大夫公行子子死﹐右师王髈往吊。在场诸大夫皆与髈应酬﹐独孟子不与之言。右师不悦﹐说"诸君子皆与歡言﹐孟子独不与歡言﹐是简歡也。"孟子知之﹐因曰"礼﹐朝廷不历位而相与言﹐不逾阶而相揖也。我欲行礼﹐子敖以我为简﹐不亦异乎?"事见《孟子.离娄下》◇因用"简歡"谓依礼行事而被人误解为简慢无礼之典。
1.齐大夫公行子子死﹐右师王髈往吊。在场诸大夫皆与髈应酬﹐独孟子不与之言。右师不悦﹐说"诸君子皆与歡言﹐孟子独不与歡言﹐是简歡也。"孟子知之﹐因曰"礼﹐朝廷不历位而相与言﹐不逾阶而相揖也。我欲行礼﹐子敖以我为简﹐不亦异乎?"事见《孟子.离娄下》◇因用"简歡"谓依礼行事而被人误解为简慢无礼之典。
肃揖
[相关解释]
1.恭敬地拱手行礼。
1.恭敬地拱手行礼。
般伏
[相关解释]
1.犹盘伏。屈身向下,一种行礼的动作。
1.犹盘伏。屈身向下,一种行礼的动作。
般旋
[相关解释]
1.古人行礼时的一种动作姿势。 2.留连,盘桓。
1.古人行礼时的一种动作姿势。 2.留连,盘桓。
般辟
[相关解释]
1.盘旋进退。古代行礼时的一种动作姿态。
1.盘旋进退。古代行礼时的一种动作姿态。
行揖
[相关解释]
1.拱手行礼。
1.拱手行礼。
行礼
[相关解释]
1.按一定的仪式或姿势致敬。 2.行婚嫁之礼,谓致送礼物或礼金。 3.举行婚礼。
1.按一定的仪式或姿势致敬。 2.行婚嫁之礼,谓致送礼物或礼金。 3.举行婚礼。
袒左
[相关解释]
1.古行礼时,袒出上衣之左袖,以左袖插入前襟之右,而露出裼衣;或袒所有衣服之左袖,而露出左臂。古代凡礼事皆左袒。
1.古行礼时,袒出上衣之左袖,以左袖插入前襟之右,而露出裼衣;或袒所有衣服之左袖,而露出左臂。古代凡礼事皆左袒。
袭衣
[相关解释]
1.尸衣。 2.古代行礼时,穿在裼衣外面的上衣。 3.成套衣服。
1.尸衣。 2.古代行礼时,穿在裼衣外面的上衣。 3.成套衣服。
裼衣
[相关解释]
1.古行礼时覆加在裘外之衣。也称中衣。
1.古行礼时覆加在裘外之衣。也称中衣。
裼裘
[相关解释]
1.古行礼时,袒外衣而露裼衣,且不尽覆其裘,谓之裼裘。非盛礼时,以此为敬。 2.泛指袒露里衣。形容不拘礼仪。
1.古行礼时,袒外衣而露裼衣,且不尽覆其裘,谓之裼裘。非盛礼时,以此为敬。 2.泛指袒露里衣。形容不拘礼仪。
谢孝
[相关解释]
1.旧俗指孝子家中人向吊唁者行礼。亦指丧服满后去拜谢曾来吊唁的亲友。
1.旧俗指孝子家中人向吊唁者行礼。亦指丧服满后去拜谢曾来吊唁的亲友。
谨度
[相关解释]
1.慎行礼法﹔严守礼法。
1.慎行礼法﹔严守礼法。
赞礼
[相关解释]
①旧时典礼时司仪宣唱仪节,叫人行礼赞礼之人。②赞美并表示敬意像诗人一样,我要赞礼黄河。
①旧时典礼时司仪宣唱仪节,叫人行礼赞礼之人。②赞美并表示敬意像诗人一样,我要赞礼黄河。
趋拜
[相关解释]
1.趋走拜谒。亦泛指请安﹑问候时所行礼节。
1.趋走拜谒。亦泛指请安﹑问候时所行礼节。
躐席
[相关解释]
1.亦作"?席"。 2.越前而登席。古人宾席在户西,以西头为下。行礼之时,人各一席,如相离稍远,可以由下而升。若布席稍密,或数人共一席,必须由前乃可得己之座;若不由前,为躐席。
1.亦作"?席"。 2.越前而登席。古人宾席在户西,以西头为下。行礼之时,人各一席,如相离稍远,可以由下而升。若布席稍密,或数人共一席,必须由前乃可得己之座;若不由前,为躐席。
辞灵
[相关解释]
1.出殡前亲友向灵柩行礼告别。
1.出殡前亲友向灵柩行礼告别。
过礼
[相关解释]
①旧俗,结婚前男家把彩礼送往女家。②指以礼相见;行礼。
①旧俗,结婚前男家把彩礼送往女家。②指以礼相见;行礼。
进揖
[相关解释]
1.上前拱手行礼。
1.上前拱手行礼。
遥祭
[相关解释]
1.谓向远处致祭行礼。
1.谓向远处致祭行礼。
鞠躬
[相关解释]
弯身行礼~道谢ㄧ行了个~礼ㄧ深深地鞠个躬。
弯身行礼~道谢ㄧ行了个~礼ㄧ深深地鞠个躬。
鸣赞
[相关解释]
1.高声唱喊行礼秩序。 2.官名。明鸿胪寺属官﹐掌典礼唱赞之事﹐从九品。
1.高声唱喊行礼秩序。 2.官名。明鸿胪寺属官﹐掌典礼唱赞之事﹐从九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