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96 查到相关蛤的内容。
带有蛤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且食蛤蜊 [相关解释]
1.《南史.王融传》"﹝融﹞诣王僧佑,因遇沈昭略,未相识。昭略屡顾盼,谓主人曰'是何年少?'融殊不平,谓曰'仆出于扶桑,入于汤谷,照耀天下,谁云不知,而卿此问?'昭略云'不知许事,且食蛤蜊。'"后用以指姑置不问。
仙蟾 [相关解释]
1.蛤蚧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鳞一.蛤蚧》。
伏老 [相关解释]
1.自认年老精力衰退。 2.旧传蝙蝠老后化为魁蛤,名伏老。
叉灰 [相关解释]
1.蛤壳制成的白灰。
合梨 [相关解释]
1.亦作"合?"。 2.合,通"蛤"。即蛤蜊。
圆蛤 [相关解释]
1.蛙的一种。
土肉 [相关解释]
1.蚌蛤类软体动物。《文选.郭璞》"玉珧海月,土肉石华。"李善`引《临海水土物志》"土肉,正黑,如小儿臂大,长五寸,中有腹,无口目,有三十足,炙食。"吕延济注"并水虫,蚌蛤之属。"一说,即鹿角菜。 2.谓泥土。
土鸭 [相关解释]
1.蛙的一种。《尔雅·释鱼》"在水者黾"晋郭璞注"耿黾也。似青蛙,大腹,一名土鸭。"郝懿行义疏"黾似青蛙,大腹,背有黑文一道,其鸣蛤蛤者是也,鸣声似鸭,故名土鸭。"元陈旅《送项炼师还天台》诗"谷暖金鹅大,溪深土鸭肥。"一说,即金线蛙。
壤虫 [相关解释]
1.即衛虫。《淮南子·道应训》"吾比夫子,犹黄鹄与壤虫也,终日行不离咫尺而自以为速,岂不悲哉!"按,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壮部》"〔壤〕又为衛,《淮南·道应》'犹黄雀与壤虫也。'"晋葛洪《抱朴子·论仙》"若谓受气皆有一定,则雉之为蜃,雀之为蛤,壤虫假翼,川蛙翻飞……皆不然乎?"南朝陈徐陵《在北齐与梁太尉王僧辩书》"壤虫之比黄鹄,辙鲋之仰河宗,未足云也。"一说,幼虫。见《淮南子》高诱注。
壳菜 [相关解释]
1.用以称有壳的海贝。指蛤蜊。 2.用以称有壳的海贝。指贻贝。通常指其肉﹐俗称淡菜。
夜蛤 [相关解释]
1.夜明珠。
寒胎 [相关解释]
1.《汉书.扬雄传上》"剖明月之珠胎。"颜师古注"珠在蛤中若怀妊然,故谓之胎也。"后以"寒胎"指珍珠。
插岸 [相关解释]
1.虫名。介类。即马蛤,又名马刀。
文蛤 [相关解释]
1.一种软体动物。壳略呈三角形﹐表面光滑﹐有斑纹﹐生活在沿海泥沙中﹐肉可食。又名花蛤。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介二.文蛤》。
文蜃 [相关解释]
1.大蛤。
月蛤 [相关解释]
1.蛤蜊的别名。古人谓蚌蛤之实虚随月之望晦而变化﹐故称。
朗晃 [相关解释]
1.蛤蜊的一种。
柸珓 [相关解释]
1.占卜用具。卜时以两蚌壳投空掷地,观其俯仰,以断休咎◇亦用竹或木,削如蛤形,中分为二代之。
沙蛤 [相关解释]
1.一种生活于浅海泥沙中的蛤蜊。
海涂养殖 [相关解释]
人工在海水中养殖水生动物和水生植物的方式。可分为浅海养殖和滩涂养殖两种。浅海养殖以养殖海带、紫菜、对虾等为主,滩涂养殖以养殖文蛤、蛏子、牡蛎等贝类为主。
海蛤 [相关解释]
1.亦作"海?"。 2.海中各种蛤类的总称。
牡蛤 [相关解释]
1.见"牡蛎"。
玄蛤 [相关解释]
1.一种瓣鳃纲类软体动物。介壳呈三角形而略圆,生活在浅海泥沙滩中。
珂佩 [相关解释]
1.珂制的佩饰。 2.螺蛤介壳联缀而成的腰带。 3.比喻雨点。
珠蛤 [相关解释]
1.能产珠之蛤。
瑕蛤 [相关解释]
1.兽名。
癞格谱 [相关解释]
1.方言。即癞蛤蟆。亦称"癞?"﹑"癞?格博"﹑"癞猴子"。
癞虾蟆 [相关解释]
1.亦作"癞蛤蟆"。 2.蟾蜍的通称。 3.比喻丑陋的人。 4.特指身患癞疾的人。
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相关解释]
1.见"癞虾蟆想吃天鹅肉"。
癞蜍 [相关解释]
1.即蟾蜍。又名癞蛤蟆。
石撞 [相关解释]
1.一种大蛤蟆。又名"石榜"﹑"石犷"。
石鸡 [相关解释]
1.野鸡的一种。 2.一种大蛤蟆。
石麟 [相关解释]
1.见"石麒麟"。 2.一种大蛤蟆。
穷蛤螺 [相关解释]
1.犹言穷光蛋。
花蛤 [相关解释]
1.蛤的一种。即文蛤。
蒲芦 [相关解释]
1.蒲草和芦苇。 2.蒲且。 3.蚌蛤之属。
蒲蠃 [相关解释]
1.蚌蛤之属。
虾什蚂 [相关解释]
1.亦作"蛤什蚂"。 2.满语。虾蟆之一种﹐也称哈士蟆。产于东北各省﹐是我国的特产。雌性者腹内有胶质块﹐中医用为滋补品。
虾子 [相关解释]
1.亦作"蛤子"。 2.虾的卵。干制后橙黄色﹐味鲜美﹐可制调味品。 3.虾。
虾舋 [相关解释]
1.亦作"蛤舋"。 2.蛙肉羹。
虾蚾 [相关解释]
1.亦作"蛤蚾"。 2.蟾蜍的别名。
虾蛤 [相关解释]
1.兽名。 2.虾和蛤。
虾蟆(há-) [相关解释]
蛤蟆”的旧称。
虾蟆烟 [相关解释]
1.亦作"蛤蟆烟"。 2.烟草的一种。
虾蟆镜 [相关解释]
1.亦作"蛤蟆镜"。 2.有色眼镜的俗称。
虾霸 [相关解释]
1.亦作"蛤霸"。 2.蟾蜍的别名。
虾鱼 [相关解释]
1.亦作"蛤鱼"。 2.鱼名。
蚫螺 [相关解释]
1.一种海生软体动物。有贝壳﹐似蛤。肉可食﹐为珍味。亦名鲍鱼﹑鳆鱼﹑石决明。
蛎奴 [相关解释]
1.寄居在牡蛎﹑蛤仔等壳中的一种小蟹。古人以为其为牡蛎取食﹐故称。
蛎蛤 [相关解释]
1.牡蛎的别名。
[相关解释]
1.见"蛤蜊"。
蛤仔 [相关解释]
又称玄蛤”、花蛤”。软体动物,双壳纲,帘蛤科。贝壳卵圆形,长约4~5厘米。生活在浅海泥沙滩中。中国、菲律宾、日本都产,肉可供食用,是重要的养殖贝类。
蛤像 [相关解释]
1.蛤壳内神像。
蛤子 [相关解释]
1.小蛤蜊。
蛤柱 [相关解释]
1.即江珧柱。又称干贝。由海产贝蛤等闭壳肌干制成的珍贵食品。
蛤梨 [相关解释]
1.见"蛤棃"。
蛤棃 [相关解释]
1.亦作"蛤梨"。 2.即蛤蜊。
蛤灰 [相关解释]
1.以蚌蛤壳烧成的灰。其用途与石灰同。
蛤粉 [相关解释]
1.即蛤蜊粉。 2.即蛤灰。
蛤精疾 [相关解释]
1.因蛤附着脚跟久而得的肿痛病。
蛤蚌 [相关解释]
1.犹蚌蛤。
蛤蚧 [相关解释]
爬行动物,形似壁虎而大,头大,背部灰色而有红色斑点?吃蚊、蝇等小虫。可入药。
蛤蜃 [相关解释]
1.蚌类。大蛤为蜃。
蛤蜊 [相关解释]
①软体动物,长约3厘米,壳卵圆形,淡褐色,边缘紫色生活在浅海底。②文蛤的通称。
蛤蜊粉 [相关解释]
1.中药名。用蛤蜊壳煅制成的粉。
蛤蟆 [相关解释]
青蛙和蟾蜍的统称。也作虾蟆。
蛤蟆夯 [相关解释]
用电动机作动力的夯,工作时铁砣转动,把夯带动跳起,随即向前移动,砸实地基。工作方式像蛙跳。
蛤蟆镜 [相关解释]
镜架较大的太阳镜的俗称。镜片略呈蛤蟆眼睛形状。
蛤蟹 [相关解释]
1.亦作"蛤蠏"。蛤蜊与螃蟹。 2.蛤蚧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鳞一.蛤蚧》。
蛤蠏 [相关解释]
1.见"蛤蟹"。
蛤解 [相关解释]
1.见"蛤蚧"。
蛤骨 [相关解释]
1.蛤蜃的甲壳。
蛤黎酱 [相关解释]
1.蛤蜊肉制成的酱。
蜃珧 [相关解释]
1.蚌蛤之属。
蜃窗 [相关解释]
1.大蛤壳磨薄后镶嵌以透明的窗子。
蜃蛤 [相关解释]
1.大蛤和蛤蜊。
蜃醢 [相关解释]
1.以蚌蛤类肉制成的酱。
蜗醢 [相关解释]
1.用蚌蛤类的肉做成的酱。
蝼蝈 [相关解释]
1.蛙属。《礼记.月令》"﹝孟夏之月﹞蝼蝈鸣,蚯蚓出。"郑玄注"蝼蝈﹐蛙也。"《逸周书.时训》"立夏之日﹐蝼蝈鸣。"朱右曾校释"蝼蝈﹐蛙之属﹐蛙鸣始于二月﹐立夏而鸣者﹐其形较小﹐其色褐黑﹐好聚浅水而鸣。"唐张碧《山居雨霁即事》诗"古路绝人行﹐荒陂响蝼蝈。"一说蝼为蝼蛄﹐蝈为蛙﹑蛤蟆。参阅《礼记.月令》"﹝孟夏之月﹞蝼蝈鸣"陆德明释文引汉蔡邕《月令章句》及《淮南子.时则训》"蝼蝈鸣"汉高诱注。又说即蝼蛄。参阅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虫二.蝼蛄》及《尔雅.释虫》"天蝼"清郝懿行义疏。
蟼蟱 [相关解释]
1.蛤蟆。
蟾蜍 [相关解释]
1.亦作"蟾衑"。亦作"蟾诸"。 2.两栖动物。俗称癞蛤蟆。形似蛙而大﹐背面多呈黑绿色﹐有大小疙瘩。耳后腺和皮肤腺分泌白色黏液﹐可入药。 3.《后汉书.天文志上》"言其时星辰之变"南朝梁刘昭注"羿请无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之以奔月……姮娥遂托身于月﹐是为蟾衑。"后用为月亮的代称。 4.形似蟾蜍的器物。(1)候风地动仪上的部件。《后汉书.张衡传》"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衔之。"(2)古建筑的承溜装置。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洧水》"旧引绥水南入茔域而为池沼,沼在丑地,皆蟾蜍吐水,石隍承溜。"
贝丘 [相关解释]
1.古地名。在今山东博兴东南。 2.考古学名词。原始人类在沿海或滨湖地区,遗留下来的牡蛎﹑蛤蜊﹑鲍鱼﹑海螺等贝类介壳堆积物,形如小丘,故名。其中往往包含有石器﹑陶器等文文化遗物。我国沿海地区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常有发现。
踞鼃食蛤 [相关解释]
1.《淮南子.道应训》载,秦始皇时博士卢敖,游于北海,在蒙谷山上,见一人逃匿于碑阴,踞坐龟壳而食蛤蜊。卢敖见后,自我介绍周行四极,唯北阴未窥,欲与他交朋友而同游历。这人听后,露齿而笑,说宇宙间大得很呢,你才游了一小块,就说穷观,还差得远呢!"吾与汗漫期于九垓之外,吾不可以久驻!"说着,这人举臂而纵身,跳入云中◇以"踞鼃食蛤"谓超然脱世,遨游四方。
金袄子 [相关解释]
1.蛤蟆的一种。
锦袄子 [相关解释]
1.蛤蟆皮。 2.指一种蛤蟆。
雀雉化 [相关解释]
1.《礼记.月令》﹕"﹝季秋之月﹞爵入大海为蛤。"又﹕"﹝孟冬之月﹞雉入大水为蜃。"后遂以"雀雉化"指事物的变化。
雁宾 [相关解释]
1.谓雁来客居。古时常指九月。语出《礼记.月令》﹕"﹝季秋之月﹞鸿雁来宾﹐爵入大水为蛤。"孙希旦集解﹕"是月鸿雁来宾﹐始至中国也。曰'来宾'者﹐雁以北为乡﹐其在中国也﹐若来为宾客然。"
霞帐 [相关解释]
1.汉伶玄《赵飞燕外传》﹕"真腊夷献万年蛤……后以蛤妆五成金霞帐﹐帐中常若满月。"后用"霞帐"指妇人华美的居所。
风蛤 [相关解释]
1.蛙的一种。
食蛤梨 [相关解释]
1.见"食蛤蜊"。
食蛤蜊 [相关解释]
1.亦作"食蛤梨"。 2.据《淮南子.道应训》载卢敖游北海,至于蒙谷之上,见一士人迎风而舞。士人"顾见卢敖,慢然下其臂,遁逃乎碑。卢敖就而视之,方倦j壳而食蛤梨。"卢与之语,谓自己"穷观于六合之外",表示愿与士人为友。士人不屑一顾,并指斥卢言辞虚夸,"举臂而竦身,入云中而去"◇遂以"食蛤蜊"表示对他人的轻视或嘲谑。
香蛤 [相关解释]
1.即蛤蜊。肉味香美,故称。
马珂 [相关解释]
1.古服饰。 2.拉丁文mactra的音译,即蛤蜊。参见"蛤蜊"。
马蛤 [相关解释]
1.马刀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介二.马刀》。
魁蛤 [相关解释]
1.蚶的别名。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介二.魁蛤》"﹝魁蛤﹞﹐魁者﹐羹斗之名﹐蛤形肖之故也。"一说为车螯。
鳖化 [相关解释]
1.《国语.晋语九》"雀入于海为蛤,雉入于淮为蜃。鼋鼍鱼鳖,莫不能化。"后以"鳖化"谓鳖之化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