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3 查到相关莱芜的内容。
带有莱芜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吴伯箫(1906-1982) [相关解释]
散文家。山东莱芜人。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曾在陕甘宁教育厅任职。194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建国后曾任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人民教育出版社副社长、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副所长。著有散文集《羽书》、《北极星》等。
夫差(?-前473) [相关解释]
春秋末期吴国国君。吴王阖闾之子。即位后先在夫椒(今江苏吴县西南太湖中)打败越兵,乘胜攻破越都,迫使越王勾践屈服。又开凿邗沟,以图北进,在艾陵(今山东莱芜东北)大败齐兵。公元前482年,在黄池(今河南封丘西南)会盟诸侯,与晋争霸,越军乘虚攻入吴都◇来越国再次兴兵攻吴,他兵败自杀,吴亡。
尘甑 [相关解释]
1.《后汉书.独行传.范冉》载,桓帝时以冉为莱芜长,因遭母忧,不到官,结草室而居。"所止单陋,有时粮粒尽,穷居自若,言貌无改,闾里歌之曰'甑中生尘范史云,釜中生鱼范莱芜。'"后因以"尘甑"为形容清贫之典。
山东梆子 [相关解释]
1.地方戏曲腔调或剧种名。据说是秦腔传入山东以后所形成。流行于山东西部及河南﹑河北部分地区。剧目﹑唱腔同山东的平调﹑莱芜梆子等相互影响。
弇中 [相关解释]
1.狭路﹐隘道。《左传.襄公二十五年》"﹝鲜虞﹞行及弇中﹐将舍。"杜预注"弇中﹐狭道。"又《哀公十四年》"陈氏追之﹐失道于弇中。"一说为地名。据《读史方舆纪要》﹐临淄西南有弇中峪﹐界两山间﹐至莱芜县﹐长三百里。
桃莱 [相关解释]
1.桃邑﹑莱山的并称。桃邑在今山东汶上县东北三十五里之桃乡。莱山在今山东莱芜县。春秋鲁孟僖子家臣谢息,为孟孙氏守鄇邑有功,于是以桃莱两地授予谢息。事载《左传·昭公七年》◇用为效忠主上而获封赏的典故。
泰安市 [相关解释]
在山东省中部、大汶河上游、京沪铁路线上,有铁路支线通莱芜。1958年始设市。人口1456万(1995年)。为附近物资集散地和著名的旅游城市。市北泰山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市内岱庙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狼虎谷 [相关解释]
1.山谷名。在今山东莱芜西南。唐中和四年(公元884年)农民起义军领袖黄巢失败,自杀于此。
甑尘釜鱼 [相关解释]
1.《后汉书.独行传.范冉》"所止单陋,有时絶粒,穷居自若,言貌无改。闾里歌之曰'甑中生尘范史云,釜中生鱼范莱芜。'"范冉字史云,桓帝以为莱芜长◇以"甑尘釜鱼"形容家贫断炊已久。亦省作"甑生尘"或"甑尘"。
莱芜 [相关解释]
1.荒芜。
莱芜甑 [相关解释]
1.汉代范冉,字史云,为莱芜长,后遭党人禁锢,生活清贫,但穷居自若,言貌无改,当时有民谣曰"甑中生尘范史云,釜中生鱼范莱芜。"见《后汉书.独行传.范冉》◇因以"莱芜甑"指生活清贫。
赢博 [相关解释]
1.春秋时齐国的两个邑名『代并置县。赢县故城在今山东省莱芜市西北﹐有吴延陵季子长子墓;博县亦名博阳﹐故城在山东省泰安市东南。《礼记.檀弓下》"延陵季子适齐﹐于其反也﹐其长子死。葬于赢博之间。"赢﹐一本作"嬴"◇以"赢博"为葬于异乡的典故。
鱼釜尘甑 [相关解释]
1.《后汉书.独行传.范冉》"﹝范冉﹞遭党人禁锢,遂推鹿车,载妻子,捃拾自资,或寓息客庐,或依宿树荫。如此十余年,乃结草室而居焉。所止单陋,有时粮粒尽,穷居自若,言貌无改,闾里歌之曰'甑中生尘范史云,釜中生鱼范莱芜。'"范冉字史云,桓帝时曾任莱芜长◇以"鱼釜尘甑"谓贫穷得无粮可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