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53 查到相关药草的内容。
带有药草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九节蒲
[相关解释]
1.药草名。菖蒲的一种。茎节密,每寸达九节以上,故名。
1.药草名。菖蒲的一种。茎节密,每寸达九节以上,故名。
云实
[相关解释]
1.传说中的仙果。 2.生于山巅多云处的果实。 3.药草名。豆科﹐落叶灌木﹐初夏开花﹐花鲜黄色﹐产于我国中部和南部﹐供观赏并作绿篱﹐根及种子供药用。
1.传说中的仙果。 2.生于山巅多云处的果实。 3.药草名。豆科﹐落叶灌木﹐初夏开花﹐花鲜黄色﹐产于我国中部和南部﹐供观赏并作绿篱﹐根及种子供药用。
产家大器
[相关解释]
1.药草秦艽的别名。
1.药草秦艽的别名。
仙圃
[相关解释]
1.传说中仙人种药草的园圃。
1.传说中仙人种药草的园圃。
仙灵脾
[相关解释]
1.亦作"仙灵毗"。 2.药草淫羊藿的别名。唐柳宗元有《种仙灵毗》诗。
1.亦作"仙灵毗"。 2.药草淫羊藿的别名。唐柳宗元有《种仙灵毗》诗。
刘寄奴
[相关解释]
1.药草名。多指菊科植物奇蒿的全草。寄奴原为南朝宋高祖刘裕小名。据《南史.宋武帝纪》载,刘裕首得此草,曾用以治愈金疮。,后人因称之为"刘寄奴"。
1.药草名。多指菊科植物奇蒿的全草。寄奴原为南朝宋高祖刘裕小名。据《南史.宋武帝纪》载,刘裕首得此草,曾用以治愈金疮。,后人因称之为"刘寄奴"。
千年润
[相关解释]
1.药草石斛的别名。
1.药草石斛的别名。
千里急
[相关解释]
1.药草名。亦称"千里及"﹑"千里光"。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七.千里及》﹝集解﹞引苏颂曰"千里急﹐生天台山中﹐春生苗﹐秋有花﹐土人采花叶入服药。又筠州有千里光……盖一物也。"明冯梦龙《智囊补.千里急》"问诸左右曰'吾乡有草﹐可作伤色者﹐尔泉地云何?'答曰'此名千里急。'余令取捣碎﹐别涂两人如其处﹐少焉成黑﹐以示两兵﹐两兵愕然﹐遂得奸状。"
1.药草名。亦称"千里及"﹑"千里光"。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七.千里及》﹝集解﹞引苏颂曰"千里急﹐生天台山中﹐春生苗﹐秋有花﹐土人采花叶入服药。又筠州有千里光……盖一物也。"明冯梦龙《智囊补.千里急》"问诸左右曰'吾乡有草﹐可作伤色者﹐尔泉地云何?'答曰'此名千里急。'余令取捣碎﹐别涂两人如其处﹐少焉成黑﹐以示两兵﹐两兵愕然﹐遂得奸状。"
半夏
[相关解释]
1.药草名。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有长柄,初夏开黄绿色花。地下有白色小块茎,可入药,生用有毒,内服须限用。 2.稻品种名。详"半夏稻"。 3.仲夏。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有《半夏小集》。
1.药草名。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有长柄,初夏开黄绿色花。地下有白色小块茎,可入药,生用有毒,内服须限用。 2.稻品种名。详"半夏稻"。 3.仲夏。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有《半夏小集》。
山精
[相关解释]
1.传说中的山间怪兽。 2.药草名。术的别名。 3.药草名。生长年久的何首乌。
1.传说中的山间怪兽。 2.药草名。术的别名。 3.药草名。生长年久的何首乌。
山芥
[相关解释]
1.药草名。即术。 2.芥菜。
1.药草名。即术。 2.芥菜。
无义草
[相关解释]
1.药草金灯的别名。又名山慈姑。
1.药草金灯的别名。又名山慈姑。
曲藭
[相关解释]
1.药草浸制的酒。
1.药草浸制的酒。
棘蒬
[相关解释]
1.即远志。药草名。
1.即远志。药草名。
浓烈
[相关解释]
①(气味等)浓厚强烈浓烈的酒气|药草的气味浓烈极了。②(感情、情绪等)强烈、热烈感情真挚浓烈。
①(气味等)浓厚强烈浓烈的酒气|药草的气味浓烈极了。②(感情、情绪等)强烈、热烈感情真挚浓烈。
狼毒
[相关解释]
1.药草名。瑞香科植物瑞香狼毒或大戟科植物狼毒大戟﹑月腺大戟的根。有毒。中医学上用其根祛痰﹑止痛﹑消积﹑杀虫。 2.喻指敌人的凶狠毒辣。
1.药草名。瑞香科植物瑞香狼毒或大戟科植物狼毒大戟﹑月腺大戟的根。有毒。中医学上用其根祛痰﹑止痛﹑消积﹑杀虫。 2.喻指敌人的凶狠毒辣。
獐耳细辛
[相关解释]
1.药草名。即及己。
1.药草名。即及己。
珍草
[相关解释]
1.仙草;药草的美称。
1.仙草;药草的美称。
白天寿
[相关解释]
1.药草吴术的别名。
1.药草吴术的别名。
白泽
[相关解释]
1.亦作"白?"。传说中的神兽名。 2.用作章服的图案。 3.药草甘遂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六.甘遂》。
1.亦作"白?"。传说中的神兽名。 2.用作章服的图案。 3.药草甘遂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六.甘遂》。
禁宫花
[相关解释]
1.药草王不留行的别称。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五.王不留行》。
1.药草王不留行的别称。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五.王不留行》。
禹孙
[相关解释]
1.药草名。泽泻的别称。
1.药草名。泽泻的别称。
离娄
[相关解释]
1.雕镂交错分明貌。 2.谓刻意修饰。 3.犹纠缠。 4.传说中的视力特强的人。 5.药草名。即?茹。用作腐蚀药﹐又为芥癣顽疮药。
1.雕镂交错分明貌。 2.谓刻意修饰。 3.犹纠缠。 4.传说中的视力特强的人。 5.药草名。即?茹。用作腐蚀药﹐又为芥癣顽疮药。
秦茾
[相关解释]
1.药草名。
1.药草名。
空夺
[相关解释]
1.药草名。又名寇脱﹐俗名通草。《山海经.中山经》﹕"﹝崃山﹞其木多檀柘﹐其草多?韭﹐多药空夺。"袁珂校注﹕"汪绂云﹕'空夺即寇脱也。'案汪说疑是。"一说即蛇皮蜕。见郭璞注。
1.药草名。又名寇脱﹐俗名通草。《山海经.中山经》﹕"﹝崃山﹞其木多檀柘﹐其草多?韭﹐多药空夺。"袁珂校注﹕"汪绂云﹕'空夺即寇脱也。'案汪说疑是。"一说即蛇皮蜕。见郭璞注。
糜草
[相关解释]
1.药草名。
1.药草名。
芝杧
[相关解释]
1.药草名。
1.药草名。
苁蓉
[相关解释]
1.药草。草苁蓉﹑肉苁蓉的统称。
1.药草。草苁蓉﹑肉苁蓉的统称。
苦草
[相关解释]
1.药草名。茅蒲类植物,生湖泽中,能治妇科病。
1.药草名。茅蒲类植物,生湖泽中,能治妇科病。
荠苨
[相关解释]
1.药草名。又名地参。根味甜,可入药。
1.药草名。又名地参。根味甜,可入药。
药草
[相关解释]
1.可以入药的草本植物。
1.可以入药的草本植物。
萴子
[相关解释]
1.一种有毒的药草。
1.一种有毒的药草。
蔃莍
[相关解释]
1.即百合。药草名。
1.即百合。药草名。
虾蟆蓝
[相关解释]
1.药草天名精的别名。
1.药草天名精的别名。
解离
[相关解释]
1.分离;拆散。 2.药草名。即防己。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七.防己》。
1.分离;拆散。 2.药草名。即防己。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七.防己》。
豕零
[相关解释]
1.药草名。即猪苓。可治渴。
1.药草名。即猪苓。可治渴。
豨苓
[相关解释]
1.即猪苓。药草名。
1.即猪苓。药草名。
豨莶
[相关解释]
1.药草名。一年生草本植物。中医以全草入药,有祛风湿﹑强筋骨等作用。
1.药草名。一年生草本植物。中医以全草入药,有祛风湿﹑强筋骨等作用。
迎阳子
[相关解释]
1.药草名。菟丝子的别名。
1.药草名。菟丝子的别名。
邛巨
[相关解释]
1.药草名。大戟。
1.药草名。大戟。
重台
[相关解释]
1.亦作"重儓"。奴婢的奴婢。 2.用以比喻同类事物中最低下者。 3.复瓣的花。 4.指同一枝上开出的两朵花。 5.药草名。玄参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一.玄参》。 6.药草名。蚤休的别名。
1.亦作"重儓"。奴婢的奴婢。 2.用以比喻同类事物中最低下者。 3.复瓣的花。 4.指同一枝上开出的两朵花。 5.药草名。玄参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一.玄参》。 6.药草名。蚤休的别名。
重楼金线
[相关解释]
1.亦作"重楼金线"。 2.花名。 3.药草名。又名蚤休﹑重台。
1.亦作"重楼金线"。 2.花名。 3.药草名。又名蚤休﹑重台。
野丈人
[相关解释]
1.药草白头翁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十二.白头翁》。
1.药草白头翁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十二.白头翁》。
锁眉根
[相关解释]
1.药草名。苦参的别称。
1.药草名。苦参的别称。
锁阳
[相关解释]
1.药草名。肉质寄生草本。暗红色﹐无叶绿素。叶退化为鳞片状。花序顶生﹐长圆形。肉质茎含丰富淀粉﹐供食用。有补阴﹑益精血﹑利大便功效。
1.药草名。肉质寄生草本。暗红色﹐无叶绿素。叶退化为鳞片状。花序顶生﹐长圆形。肉质茎含丰富淀粉﹐供食用。有补阴﹑益精血﹑利大便功效。
预知子
[相关解释]
1.药草名。又名圣知子﹑圣先子﹑盍合子﹑仙沼子。蔓生,依大树上,叶绿有三角,七八月间结实,生青,熟后呈深红色。每房有子五﹑七枚,如皂荚子,斑褐色。根亦入药。相传取子二枚缀衣领上,遇有蛊毒,则闻其有声,当预知之,故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七.预知子》。
1.药草名。又名圣知子﹑圣先子﹑盍合子﹑仙沼子。蔓生,依大树上,叶绿有三角,七八月间结实,生青,熟后呈深红色。每房有子五﹑七枚,如皂荚子,斑褐色。根亦入药。相传取子二枚缀衣领上,遇有蛊毒,则闻其有声,当预知之,故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七.预知子》。
颗涷
[相关解释]
1.亦作"颗冻"。 2.药草名。即款冬。
1.亦作"颗冻"。 2.药草名。即款冬。
马行
[相关解释]
1.神名。 2.药草紫参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一.紫参》。
1.神名。 2.药草紫参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一.紫参》。
马蹄决明
[相关解释]
1.药草名。即决明。
1.药草名。即决明。
鬼矢
[相关解释]
1.主治疮毒的一种药草。
1.主治疮毒的一种药草。
鸳鸯草
[相关解释]
1.药草名。即忍冬,又称金银花。蔓生,初夏黄白花对开,两两相对,故名。
1.药草名。即忍冬,又称金银花。蔓生,初夏黄白花对开,两两相对,故名。
鸳鸯藤
[相关解释]
1.药草名。忍冬的别称。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七.忍冬》。
1.药草名。忍冬的别称。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七.忍冬》。
麇舌
[相关解释]
1.亦作"麕舌"。 2.药草名。
1.亦作"麕舌"。 2.药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