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56 查到相关节俭的内容。
带有节俭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三有
[相关解释]
1.佛教语。谓三界之生死。一﹑欲有,欲界之生死;二﹑色有,色界之生死;三﹑无色有,无色界之生死。佛教认为三界之生死境界有因有果,故谓之有。 2.指仁慈﹑节俭﹑不为天下先这三种美德。
1.佛教语。谓三界之生死。一﹑欲有,欲界之生死;二﹑色有,色界之生死;三﹑无色有,无色界之生死。佛教认为三界之生死境界有因有果,故谓之有。 2.指仁慈﹑节俭﹑不为天下先这三种美德。
不二味
[相关解释]
1.谓每餐只有一样菜。形容节俭。
1.谓每餐只有一样菜。形容节俭。
作家
[相关解释]
1.治家,理家。 2.节俭。犹言做人家。 3.从事文学创作有成就的人。 4.佛教禅宗对善用机锋者之称。 5.行家;高手。
1.治家,理家。 2.节俭。犹言做人家。 3.从事文学创作有成就的人。 4.佛教禅宗对善用机锋者之称。 5.行家;高手。
俛拾仰取
[相关解释]
1.谓低头则必拾地上之物,仰首则必取树上之物。形容极其勤劳节俭。语出《史记.货殖列传》"然家自父兄子孙约,俯有拾,仰有取,贳贷行贾徧郡国。"
1.谓低头则必拾地上之物,仰首则必取树上之物。形容极其勤劳节俭。语出《史记.货殖列传》"然家自父兄子孙约,俯有拾,仰有取,贳贷行贾徧郡国。"
俭力
[相关解释]
1.节俭并勤于耕作。
1.节俭并勤于耕作。
俭啬
[相关解释]
1.节俭。 2.吝啬。
1.节俭。 2.吝啬。
俭宝
[相关解释]
1.谓以节俭为宝。
1.谓以节俭为宝。
俭泰
[相关解释]
1.亦作"俭汰"。 2.节俭和奢侈。
1.亦作"俭汰"。 2.节俭和奢侈。
俭确
[相关解释]
1.节俭刻苦。
1.节俭刻苦。
俭简
[相关解释]
1.节俭而简朴。
1.节俭而简朴。
俭觳
[相关解释]
1.俭确,节俭刻苦。
1.俭确,节俭刻苦。
克俭
[相关解释]
1.谓能节俭。
1.谓能节俭。
克勤克俭
[相关解释]
既能勤劳,又能节俭~是我国人民的优良传统。
既能勤劳,又能节俭~是我国人民的优良传统。
克己
[相关解释]
①克制自己的私心;对自己要求严格~奉公。②商店自称货价便宜,不多赚钱。③节俭;俭省自奉~。
①克制自己的私心;对自己要求严格~奉公。②商店自称货价便宜,不多赚钱。③节俭;俭省自奉~。
共俭
[相关解释]
1.恭敬而节俭。共﹐通"恭"。
1.恭敬而节俭。共﹐通"恭"。
制节
[相关解释]
1.制度适宜。 2.节俭克制。 3.调度管束。
1.制度适宜。 2.节俭克制。 3.调度管束。
刻俭
[相关解释]
1.克俭;节俭。
1.克俭;节俭。
刻削
[相关解释]
1.雕刻。 2.形容(山石或楼台)棱角分明,峥嵘峭拔。 3.苛刻,严酷。 4.侵害;剥夺。 5.节俭。 6.剪裁;删节。 7.谓造语工巧,文笔峻拔。
1.雕刻。 2.形容(山石或楼台)棱角分明,峥嵘峭拔。 3.苛刻,严酷。 4.侵害;剥夺。 5.节俭。 6.剪裁;删节。 7.谓造语工巧,文笔峻拔。
刻损
[相关解释]
1.犹节俭。
1.犹节俭。
劝百讽一
[相关解释]
1.《汉书.司马相如传赞》"扬雄以为靡丽之赋,劝百而风一,犹骋郑卫之声,曲终而奏雅,不已戏乎!"颜师古注"奢靡之辞多,而节俭之言蛔]。"言相如之赋虽意在讽谏,但终因奢靡之辞多而掩其意◇以"劝尪堣@"指文章意在使人警戒,但结果却适得其反。
1.《汉书.司马相如传赞》"扬雄以为靡丽之赋,劝百而风一,犹骋郑卫之声,曲终而奏雅,不已戏乎!"颜师古注"奢靡之辞多,而节俭之言蛔]。"言相如之赋虽意在讽谏,但终因奢靡之辞多而掩其意◇以"劝尪堣@"指文章意在使人警戒,但结果却适得其反。
勤俭
[相关解释]
1.勤劳节俭。
1.勤劳节俭。
勤约
[相关解释]
1.勤劳节俭。
1.勤劳节俭。
匎刍
[相关解释]
1.节俭,不奢侈。
1.节俭,不奢侈。
坐不重席
[相关解释]
1.不坐双重的座席。极言节俭。
1.不坐双重的座席。极言节俭。
寒啬
[相关解释]
1.犹寒俭。过度节俭。
1.犹寒俭。过度节俭。
廉俭
[相关解释]
1.清廉节俭。 2.指节省。
1.清廉节俭。 2.指节省。
撙约
[相关解释]
1.节俭。
1.节俭。
晏子裘
[相关解释]
1.春秋齐相晏婴,以节俭力行着称,着布衣鹿裘以朝。孔子弟子有若谓其衣一狐裘至三十年◇因以"晏子裘"为称人节俭的典故。亦谓处境困顿。
1.春秋齐相晏婴,以节俭力行着称,着布衣鹿裘以朝。孔子弟子有若谓其衣一狐裘至三十年◇因以"晏子裘"为称人节俭的典故。亦谓处境困顿。
曲终奏雅
[相关解释]
1.《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论》"相如虽多虚辞滥说,然其要归引之节俭,此与《诗》之风谏何异。扬雄以为靡丽之赋,劝百风一,犹驰骋郑卫之声,曲终而奏雅,不已亏乎?"意为乐曲到结束时奏出了雅正的乐音。本谓相如的辞赋不够完美,到了结尾才转好,后多以"曲终奏雅"比喻文章或艺术表演到终了时更加精采。
1.《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论》"相如虽多虚辞滥说,然其要归引之节俭,此与《诗》之风谏何异。扬雄以为靡丽之赋,劝百风一,犹驰骋郑卫之声,曲终而奏雅,不已亏乎?"意为乐曲到结束时奏出了雅正的乐音。本谓相如的辞赋不够完美,到了结尾才转好,后多以"曲终奏雅"比喻文章或艺术表演到终了时更加精采。
浣衣菲食
[相关解释]
1.谓衣食节俭。
1.谓衣食节俭。
清约
[相关解释]
1.清廉节俭。 2.清静自守。 3.指政事清明简约。 4.简要;精要。
1.清廉节俭。 2.清静自守。 3.指政事清明简约。 4.简要;精要。
温良恭俭让
[相关解释]
1.儒家所倡导的五种德行温和,善良,严肃,节俭,谦逊。
1.儒家所倡导的五种德行温和,善良,严肃,节俭,谦逊。
省啬
[相关解释]
1.亦作"省穑"。 2.爱惜。引申为节俭,节约。
1.亦作"省穑"。 2.爱惜。引申为节俭,节约。
省衣节食
[相关解释]
1.犹言节衣缩食。指生活节俭。
1.犹言节衣缩食。指生活节俭。
示俭
[相关解释]
1.表现节俭。
1.表现节俭。
素丝羔羊
[相关解释]
1.《诗.召南.羔羊》"羔羊之皮,素丝五絝。"毛传"素,白也;絝,数也。古者素丝以英裘,不失其制。"朱熹集传"南国化文王之政,在位皆节俭正直,故诗人美其衣服有常,而从容自得如此也。"后因以"素丝羔羊"称誉正直廉洁的官吏。
1.《诗.召南.羔羊》"羔羊之皮,素丝五絝。"毛传"素,白也;絝,数也。古者素丝以英裘,不失其制。"朱熹集传"南国化文王之政,在位皆节俭正直,故诗人美其衣服有常,而从容自得如此也。"后因以"素丝羔羊"称誉正直廉洁的官吏。
约省
[相关解释]
1.节俭。 2.减省;简约。
1.节俭。 2.减省;简约。
约素
[相关解释]
1.节俭朴素。 2.形容女子腰身圆细美好,宛如紧束的白绢。
1.节俭朴素。 2.形容女子腰身圆细美好,宛如紧束的白绢。
约节
[相关解释]
1.简约;节俭。
1.简约;节俭。
缩衣节食
[相关解释]
1.谓省吃省穿,生活节俭。
1.谓省吃省穿,生活节俭。
美德
[相关解释]
指高尚的道德行为和优良的道德品质。不同时代和社会有不同的具体内容。古希腊奴隶主把智慧、勇敢、节制与正义这四主德作为主要美德。中世纪基督教提倡信仰、希望和仁爱三种基本美德。中国古代儒家提出孝、悌、忠、信四种美德。在社会主义社会,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五爱是每个公民应当具备的基本美德,同时肯定勤劳、勇敢、节俭、诚实等历代劳动人民的传统美德。
指高尚的道德行为和优良的道德品质。不同时代和社会有不同的具体内容。古希腊奴隶主把智慧、勇敢、节制与正义这四主德作为主要美德。中世纪基督教提倡信仰、希望和仁爱三种基本美德。中国古代儒家提出孝、悌、忠、信四种美德。在社会主义社会,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五爱是每个公民应当具备的基本美德,同时肯定勤劳、勇敢、节俭、诚实等历代劳动人民的传统美德。
节俭
[相关解释]
用钱等有节制;俭省。
用钱等有节制;俭省。
节啬
[相关解释]
1.节省;节俭。
1.节省;节俭。
节简
[相关解释]
1.节俭简朴。
1.节俭简朴。
节缩
[相关解释]
1.节俭紧缩。多指节约支出。
1.节俭紧缩。多指节约支出。
节衣缩食
[相关解释]
省吃省穿,泛指节俭。
省吃省穿,泛指节俭。
谨节
[相关解释]
1.敬慎﹐守法度。 2.谨慎节俭。
1.敬慎﹐守法度。 2.谨慎节俭。
贞俭
[相关解释]
1.清廉节俭。
1.清廉节俭。
退食
[相关解释]
1.语出《诗.召南.羔羊》"退食自公,委蛇委蛇。"郑玄笺"退食,谓减膳也。自,从也;从于公,谓正直顺于事也。"朱熹集传"退食,退朝而食于家也。自公,从公门而出也。"后因以指官吏节俭奉公。 2.退朝就食于家或公馀休息。 3.归隐;退休。 4.食量减退;不进食。 5.见"退鱼"。
1.语出《诗.召南.羔羊》"退食自公,委蛇委蛇。"郑玄笺"退食,谓减膳也。自,从也;从于公,谓正直顺于事也。"朱熹集传"退食,退朝而食于家也。自公,从公门而出也。"后因以指官吏节俭奉公。 2.退朝就食于家或公馀休息。 3.归隐;退休。 4.食量减退;不进食。 5.见"退鱼"。
退食从容
[相关解释]
1.谓官吏品行节俭正直,仪容从容自得,可为楷模。语本《诗·召南·羔羊》"退食自公,委蛇委蛇。"郑玄笺"退食,谓减膳也。自,从也。从于公,谓正直顺于事也。委蛇,委曲自得之貌。节俭而顺心志定,故可自得也。"朱熹集传"南国化文王之政,在位皆节俭正直,故诗人美其衣服有常,而从容自得如此也。"
1.谓官吏品行节俭正直,仪容从容自得,可为楷模。语本《诗·召南·羔羊》"退食自公,委蛇委蛇。"郑玄笺"退食,谓减膳也。自,从也。从于公,谓正直顺于事也。委蛇,委曲自得之貌。节俭而顺心志定,故可自得也。"朱熹集传"南国化文王之政,在位皆节俭正直,故诗人美其衣服有常,而从容自得如此也。"
退食自公
[相关解释]
1.减膳以示节俭。谓操守廉洁。
1.减膳以示节俭。谓操守廉洁。
逶迤退食
[相关解释]
1.谓从容谦退,公正廉洁。语本《诗.召南.羔羊》"退食自公,委蛇委蛇。"郑玄笺"退食谓减膳也。自,从也。从于公谓正直顺于事也。委蛇,委曲自得之貌。节俭而顺心志定,故可自得也。"。
1.谓从容谦退,公正廉洁。语本《诗.召南.羔羊》"退食自公,委蛇委蛇。"郑玄笺"退食谓减膳也。自,从也。从于公谓正直顺于事也。委蛇,委曲自得之貌。节俭而顺心志定,故可自得也。"。
重闭
[相关解释]
1.特指墓葬节俭不被发掘。重在葬而得安,故称。
1.特指墓葬节俭不被发掘。重在葬而得安,故称。
露台
[相关解释]
1.露天台榭。《史记.孝文本纪》﹕"孝文帝从代来﹐即位二十三年﹐宫室苑囿狗马服御无所增益﹐有不便﹐辄弛以利民。尝欲作露台﹐召匠计之﹐直百金。上曰﹕'百金中民十家之产﹐吾奉先帝宫室﹐常恐羞之﹐何以台为!'"后遂以"露台"为帝王节俭之典。 2.临时搭建的露天舞台。 3.在平地上用土﹑石筑起的高台。 4.晒台﹐凉台。
1.露天台榭。《史记.孝文本纪》﹕"孝文帝从代来﹐即位二十三年﹐宫室苑囿狗马服御无所增益﹐有不便﹐辄弛以利民。尝欲作露台﹐召匠计之﹐直百金。上曰﹕'百金中民十家之产﹐吾奉先帝宫室﹐常恐羞之﹐何以台为!'"后遂以"露台"为帝王节俭之典。 2.临时搭建的露天舞台。 3.在平地上用土﹑石筑起的高台。 4.晒台﹐凉台。
食不二味
[相关解释]
1.吃饭不用两道菜肴。谓饮食节俭。
1.吃饭不用两道菜肴。谓饮食节俭。
食不兼肉
[相关解释]
1.吃饭不用两道肉食。谓饮食节俭。
1.吃饭不用两道肉食。谓饮食节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