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76 查到相关舍人的内容。
带有舍人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一百五日 [相关解释]
1.寒食日。三国魏曹操《明罚令》"闻太原﹑上党﹑西河﹑雁门,冬至后百五日皆絶火寒食,云为介子推……北方冱寒之地,老少羸弱将有不堪之患。令到,不得寒食。"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去冬至节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禁火三日,造饧﹑大麦粥。"宋梅尧臣《依韵和李舍人旅中寒食感事》诗"一百五日风雨急,斜飘细湿春郊衣。"宋洪迈《容斋四笔.一百五日》"今人谓寒食为一百五日,以其自冬至后至清明,历节气六,凡为一百七日,而先两日为寒食。故云。"亦有谓一百六日者。详"一百六"。
三舍人诗 [相关解释]
1.指唐之令狐楚﹑王涯﹑张仲素三人的诗集。三人同为中书舍人,故称。
两制 [相关解释]
1.内制和外制的合称。指翰林学士和中书舍人。
中书 [相关解释]
1.皇宫中的藏书。亦特指宫中记事的书。 2.官名。中书令的省称『设中书令,掌传宣诏令,以宦者为之,后多任用名望之士。《汉书.萧望之传》"望之以为中书政本,宜以贤明之选。"晋庾亮《让中书令表》"国恩不已,复以臣领中书。"隋唐以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俱为宰相﹐后因以中书称宰相。 3.官名。中书舍人的省称。隋﹑唐时为中书省的属官。明清废中书省,于内阁设中书舍人,掌撰拟﹑缮写之事。 4.官署名。唐代的中书省﹑宋代的政事堂,亦直称为"中书"。 5.毛笔的别称,"中书君"的省称。
中书格 [相关解释]
1.明代有中书舍人,掌书写诰敕等事。其书体一般端正而流于刻板,人谓之中书格。
中允 [相关解释]
1.官名『置,太子官属,又称中盾。南朝宋齐称中舍人。唐贞观复改为中允,属詹事府,掌侍从礼仪,驳正启奏,并监药及通判坊局事。清末废。 2.公正。
中舍 [相关解释]
1.亦称"中舍人"。 2.太子属官。
中舍人 [相关解释]
1.见"中舍"。
为蛇画足 [相关解释]
1.《战国策.齐策二》"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后以"为蛇画足"比喻做事节外生枝﹐不但无益﹐反而害事。
乙科 [相关解释]
1.古代考试科目的名称『时博士弟子射策甲科,补郎中,乙科补太子舍人。《汉书.儒林传序》"岁课甲科四十人为郎中,乙科二十人为太子舍人。"唐宋后进士皆有甲乙科。《新唐书.韩休传》"休工文辞,举贤良……与校书郎赵冬曦并中乙科,擢左补阙。"《文献通考.选举@》"自武德以来,明经唯丁第,进士唯有乙科而已。"清周春《辽诗话.杨晳》"﹝杨晰﹞擢进士乙科,仕至宰相枢密使。"明清称举人为乙科,进士为甲科。清龚自珍《己亥杂诗》之七四"登乙科则亡姓氏,官七品则亡姓氏。"
作法自弊 [相关解释]
1.谓自己立法反而使自己受害。语出《史记.商君列传》"﹝秦惠王﹞发吏捕商君。商君亡至关下,欲舍客舍。客人不知其是商君也,曰'商君之法,舍人无验者坐之。'商君喟然叹曰'嗟乎!为法之敝,一至此哉!'"
作法自毙 [相关解释]
语出《史记·商君列传》商鞅受诬逃亡,欲住客舍,店主说,商君之法,舍人无验者坐之”,商君叹道嗟乎!为法之敝,一至此哉!”后以作法自毙”称自己出的主意反而使自己受害。
作骁 [相关解释]
1.《西京杂记》卷五"古之投壶,取中而不求还,故实小豆,恶其矢跃而出也。郭舍人则激矢令还。一矢百余反,谓之为骁。言如博之竖棋,于辈中为骁杰也。"后以投壶时,一箭跃还,接住复投中为一骁,此过程为"作骁"。参阅《颜氏家训.杂艺》。
六押 [相关解释]
1.唐制﹐中书省舍人六员﹐分押尚书六曹﹐佐宰相判案。见《新唐书.百官志二》◇因以"六押"为中书舍人之别称。
六街 [相关解释]
1.唐京都长安的六条中心大街。北宋汴京也有六街。《资治通鉴.唐睿宗景云元年》"中书舍人韦元僥巡六街。"胡三省注"长安城中左﹑右六街,金吾街使主之;左﹑右金吾将军掌昼夜巡警之法,以执御非违。"唐司空图《省试》诗"闲系长安千匹马,今朝似减六街尘。"北宋汴京也有六街。《宋史.魏丕传》"初,六街巡警皆用禁卒,至是,诏左右街各募卒千人,优以廪给,使传呼备盗。"宋梅尧臣《醉中留别永叔子履》诗"六街禁夜犹未去,童仆窃讶吾侪痴。" 2.泛指京都的大街和闹市。
内制 [相关解释]
1.唐宋时称由翰林学士所掌的皇帝诏令为"内制"。唐初,中书省设中书舍人,负责起草诏命,无内外制之分。至玄宗开元二十六年,始置翰林学士,掌内制;中书舍人只掌外制。 2.翰林学士的别称。
半镜 [相关解释]
1.半片破镜。南朝陈太子舍人徐德言娶后主叔宝之妹乐昌公主,时陈政方乱,德言知不相保,乃破镜与妻各执其半,约他年正月望日卖于都市,冀得相见◇果如愿。见唐韦述《两京新记》卷三。
南宫舍人 [相关解释]
1.见"南省舍人"。
南省舍人 [相关解释]
1.亦称"南宫舍人"。 2.指礼部郎中。
右史 [相关解释]
1.古代史官名。 2.唐以后为中书省起居舍人的别称。 3.复姓。
司空图(837-908) [相关解释]
唐代诗人、诗论家。字表圣,自号知非子、耐辱居士,河中虞乡(今山西永济)人。咸通年间进士。官至中书舍人◇隐居中条山王官谷。诗论讲求味外之旨”和韵外之致”。有《二十四诗品》等诗论名篇◇人辑有《司空表圣文集》、《司空表圣诗集》。
司言 [相关解释]
1.谓担任中书舍人。唐之中书舍人掌管诏令﹑侍从﹑宣旨﹑接纳上奏文表等事,故云。 2.宫中女官名。负责传宣圣旨。
四户 [相关解释]
1.四门。 2.南朝齐永明中,中书舍人四员各住一省,时人呼之为四户。
四方馆 [相关解释]
1.官署名。隋炀帝时置,对东西南北四方少数民族,各设使者一人,掌管往来及互相贸易等事,隶属鸿胪寺。唐以通事舍人主管,隶属中书省。宋置四方馆使,掌管文武官朝见辞谢,国忌赐香及诸道元日﹑冬至﹑朔旦﹑庆贺章表﹑郊祀﹑朝蕃官﹑贡举人﹑进奉使﹑京官﹑致仕官﹑道释﹑父老陪位等事。其职务与隋唐不同。明有四夷馆清有会同四译馆,职务同隋唐四方馆。参阅《文献通考.职官五》。
四禁 [相关解释]
1.四种戒止的事。指君主的四禁。 2.四种戒止的事。指唐代中书舍人的四禁。
坐狨 [相关解释]
1.宋制,文官中书舍人以上,武臣节度使以上,九月至翌年三月得乘狨座,称"坐狨"。
埽史 [相关解释]
1.《史记.齐悼惠王世家》载,魏勃少时家贫,欲见齐相曹参,而无以自通,因每晨早起,潜为齐相舍人清扫门外,遂因舍人得见曹参。曹荐为悼惠王内史◇以"埽史"为夤缘仕进之典。
夏完淳(1631-1647) [相关解释]
南明抗清将领、诗人。原名复,字存古,松江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十四岁即跟随父夏允彝、师陈子龙起兵抗清。夏允彝兵败自杀后,又与陈子龙等联合太湖义兵继续抗清。受鲁王封为中书舍人。被捕后不屈被杀,年仅十六岁。所作诗赋慷慨悲壮,有《南冠草》、《续幸存录》。
外制 [相关解释]
1.唐宋时由中书舍人或知制诰所掌的皇帝诰命称外制,由翰林学士所掌之诰命称内制。唐时两制尚无严格分别。
嫪毐 [相关解释]
1.战国末秦人。本为吕不韦舍人,因与秦始皇母私通,受宠幸,权倾一时。事见《史记·吕不韦列传》◇称善淫者为"嫪毐"。
完镜 [相关解释]
1.南朝陈将亡时,太子舍人徐德言知夫妻不能相守,因破镜为二,与妻乐昌公主各执其一,相约作为失散后重逢时的信物。及陈亡,夫妻离散◇因破镜相合而得夫妻团圆。见唐孟棨《本事诗.情感》◇因以"完镜"比喻夫妻分离后重又团圆。
宣赞 [相关解释]
1.弘扬赞助。 2.宣赞舍人的省称◇亦用以称呼贵官之子弟。
宣赞舍人 [相关解释]
1.官名。宋代设置。原名通事舍人,政和中改称宣赞舍人,掌传宣赞谒之事。
宣锁 [相关解释]
1.宋制,凡拟草除授宰执及重要事项的制诏,由天子当晩宣召当直翰林学士官面谕,归院后,令内侍锁学士院,禁人出入。天明前呈送皇帝,俟当日晨交中书授舍人宣读后,方可开院∠称"宣锁"。见《宋史.职官志二》。
小凤 [相关解释]
1.小凤凰。亦美称小鸟。 2.唐宋时中书舍人的别称。 3.见"小凤团"。
小舍人 [相关解释]
1.舍人﹐古代官名。宋元以来﹐世俗尊称贵显子弟为舍人﹐也称小舍人。
左史 [相关解释]
1.官名。周代史官有左史﹑右史之分。左史记行动,右史记言语。见《礼记.玉藻》。一曰左史记言,右史记事。见《汉书.艺文志》。唐宋曾以门下省之起居郎﹑中书省之起居舍人为左﹑右史,分别主记事与记言。 2.复姓。楚有左史倚相。见《国语.楚语》。
扫门 [相关解释]
1.汉魏勃少时欲求见齐相曹参,贫无以自通,乃常早起为齐相舍人扫门。齐相舍人怪而为之引见。见《史记.齐悼惠王世家》◇以"扫门"为求谒权贵的典故。 2.洒扫门庭。表示迎宾诚意。
斲窗 [相关解释]
1.亦作"斵窗"。 2.谓文人才拙。典出唐张鷟《朝野佥载》卷二"阳滔为中书舍人﹐促命草制词﹐令史持门钥他适﹐无旧本检寻﹐乃斫窗取得之﹐时人号为斫窗舍人。"
曾巩(1019-1083) [相关解释]
北宋文学家。字子固,南丰(今属江西)人。嘉棠昙浣士。官至中书舍人。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讲究章法,有《墨池记》等名篇。有《元丰类稿》。
某舍 [相关解释]
1.犹某公子。舍,舍人的略称。
溺篑 [相关解释]
1.指范雎受辱事。语出《史记.范雎蔡泽列传》"魏齐大怒,使舍人笞击雎,折胁折齿。雎详死,即卷以篑,置厕中。宾客饮者醉,更溺雎,故僯辱以惩后,令无妄言者。"
理匦使 [相关解释]
1.唐代于垂拱二年(一说垂拱元年)始于庙堂置匦(意见箱),收纳臣下意见书,以申天下之冤滞,达万人之情状。由御史中丞﹑侍御史﹑中书舍人等人为理匦使,负责处理其事。
田舍人 [相关解释]
1.农家人。用以称人朴直。
畟畟 [相关解释]
1.锋利貌。《诗.周颂.良耜》"畟畟良耜,俶载南亩。"毛传"畟畟,犹测测也。"孔颖达疏"以畟畟文连良耜,则是利刃之状,故犹测测以为利之意也。"朱熹集传"畟畟,严利也。"一说,深耕貌。马瑞辰通释"胡承珙曰'《尔雅》深,测也。《说文》测,深所至也。畟畟﹑测测,皆状农人深耕之貌。'今按《淮南子.原道篇》注'度深曰测。'则以耜入地之深亦得曰测。《尔雅》舍人注'畟畟,耜入地之貌。'亦状其入地之深。"
百骁 [相关解释]
1.亦作"百娇"。 2.古代投壶﹐矢从壶中跃出复还﹐谓之骁。百骁﹐谓投壶发矢﹐百发百还。典出《西京杂记》卷五"古之投壶﹐取中而不求还……郭舍人则激矢令还﹐一矢百余反﹐谓之为骁。"
相思树 [相关解释]
1.相传为战国宋康王的舍人韩凭和他的妻子何氏所化生。据晋干宝《搜神记》卷十一载,宋康王舍人韩凭妻何氏貌美,康王夺之,并囚凭。凭自杀,何投台而死,遗书愿以尸骨赐凭合葬。王怒,弗听,使里人埋之,两坟相望。不久,二冢之端各生大梓木,屈体相就,根交于下,枝错于上。又有鸳鸯雌雄各一,常栖树上,交颈悲鸣。宋人哀之,遂号其木曰"相思树"◇因以象征忠贞不渝的爱情。
相门洒埽 [相关解释]
1.《史记.齐悼惠王世家》"魏勃少时,欲求见齐相曹参,家贫无以自通,乃常独早夜埽齐相舍人门外……于是舍人见勃曹参,因以为舍人。"后因以"相门洒埽"形容干求有术。
知制诰 [相关解释]
1.掌管起草诰命之意,后用作官名。唐初以中书舍人为之,掌外制。其后亦有以他官代行其职者,则称某官知制诰。开元末,改翰林供奉为学士院,翰林入院一岁,则迁知制诰,专掌内命,典司诏诰。宋代因之,为清要之职。明代翰林学士或内阁学士,得兼此职。清代废。
祗候 [相关解释]
1.恭候。 2.职官名。宋代祗候分置于东﹑西上阁门,与阁门宣赞舍人并称阁职,祗候分佐舍人。元代各省﹑路﹑州﹑县分别设祗候若干名,为供奔走驱使的衙役。元明亦指官府衙役,势家仆从头目。
紫微 [相关解释]
1.即紫微垣。星官名,三垣之一。 2.指帝王宫殿。 3.亦作"紫薇"。唐开元元年改中书省为紫微省,中书舍人为紫微舍人。
紫微舍人 [相关解释]
1.唐宋中书舍人的别称。
紫微郎 [相关解释]
1.亦作"紫薇郎"。 2.唐代中书舍人的别称。
纶省 [相关解释]
1.指中书省。中书舍人职掌撰拟诏令,故称。
缴还 [相关解释]
1.唐时给事中,宋时给事中及中书舍人认为制敕有违失,得驳正而将章奏封还,称"缴还"。 2.交还。
罗文 [相关解释]
1.罗状的花纹。 2.宋苏轼戏称砚为"罗文"﹐并作《万石君罗文传》云"中书舍人罗文﹐久典书籍﹐助成文治﹐厥功茂焉﹐其以歙之祁门三百户封文号万石君﹐世世勿絶。"
舍人 [相关解释]
①古代豪门贵族家里的门客蔺相如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②古代官称。前冠以头衔,名称及职权都不同秦汉置太子舍人|魏晋有中书舍人。③宋元后用以称呼权贵子弟,犹称公子;舍人从何处来。
虚有其表 [相关解释]
1.唐中书舍人萧嵩长大多髯。玄宗欲以苏飂为相﹐命嵩起草诏书。既成﹐不中玄宗之意﹐掷其稿于地﹐曰"虚有其表耳。"事见唐郑处诲《明皇杂录》◇因称徒有外表没有实学为"虚有其表"。
螭头官 [相关解释]
1.唐代史官起居郎﹑起居舍人的别称。
螭头载笔 [相关解释]
1.《新唐书.百官志二》"其后复置起居舍人﹐分侍左右﹐秉笔随宰相入殿。若仗在紫宸内阁﹐则夹香案分立殿下﹐直第二螭首﹐和墨濡笔﹐皆即坳处﹐时号螭头。"因以"螭头载笔"表示史官侍值。
解事舍人 [相关解释]
1.唐姚崇任中书舍人时精明能干,时号"解事舍人"。
谒者 [相关解释]
1.官名。始置于春秋﹑战国时﹐秦汉因之。掌宾赞受事﹐即为天子传达。南朝梁置谒者台﹐掌朝觐宾飨及奉诏出使。陈及隋皆因之。唐改为通事舍人。 2.官名。东汉大长秋属官﹐有中宫谒者二人﹐主报中章◇魏﹑北齐有中谒者仆射﹐隋唐改称内谒者﹐概以宦官充任。宋以后废。 3.官名。使者的别称『哀帝置河堤谒者﹐即派往地方主管水利的官吏。 4.古时亦用以泛指传达﹑通报的奴仆。 5.星名。
谢躭 [相关解释]
1.向瘸腿的人谢罪。事见《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居歳余﹐宾客门下舍人稍稍引去者过半。平原君怪之﹐曰﹕'胜所以待诸君者未尝敢失礼﹐而去者何多也?'门下一人前对曰﹕'以君之不杀笑躭者﹐以君为爱色而贱士﹐士即去耳。'于是平原君乃斩笑躭者美人头﹐自造门进躭者﹐因谢焉。"后用为礼贤下士的典实。
起居注 [相关解释]
1.皇帝的言行录。两汉时由宫内修撰,魏晋以后设官专修。唐宋时凡朝廷命令赦宥﹑礼乐法度﹑赏罚除授﹑群臣进对﹑祭祀宴享﹑临幸引见﹑四时气候﹑户口增减﹑州县废置等事,皆按日记载。元明以后趋于简单。 2.职官名。负责侍从皇帝﹑记载皇帝的言行。魏晋及南北朝多以著作郎兼修《起居注》,北魏始置"起居令史",另有"修起居注","监起居注"等官。隋代于内史省设"起居舍人"。唐宋又于门下省设"起居郎"和"起居舍人"分掌其事。元代以给事中兼修《起居注》。明初曾专设起居注。清代以翰林﹑詹事等日讲官兼充,称"日讲起居注官"。参阅
起居舍人 [相关解释]
1.职官名。主修《起居注》。隋置,唐宋沿置之。
连枝共冢 [相关解释]
1.传说战国时,宋康王夺舍人韩凭妻何氏,凭怨而自杀,何闻亦殉情而死∥遗书于带曰"王利其生,妾利其死。愿以尸骨,赐凭合葬。"康王弗听,分葬韩何,使冢相望。结果,"宿昔之间,便有大梓木生于二冢之端,旬日而大盈抱,屈体相就,根交于下﹐枝错于上。"宋人哀之,遂名其木曰相思树。事见晋干宝《搜神记》卷十一◇因以"连枝共冢"比喻爱情坚贞不渝。
追和 [相关解释]
1.后人和前人的诗。闽徐夤有《追和白舍人咏白牡丹》。
通事舍人 [相关解释]
1.官名。掌诏命及呈奏案章等事。
郑庄好客 [相关解释]
1.《史记.汲郑列传》"郑当时者,字庄……孝景时,为太子舍人。每五日洗沐,常置驿马长安诸郊,存诸故人,请谢宾客,夜以继日,至其明旦,常恐不徧。"后用为好客之典。
郑庄驿 [相关解释]
1.汉郑当时(字庄)为太子舍人时,每逢洗沐日,常置驿马长安诸郊,接待宾客◇因以"郑庄驿"为好客主人迎宾待客之所。
钱舍 [相关解释]
1.犹言有钱的少爷。舍﹐舍人。
陆氏庄荒 [相关解释]
1.唐李冗《独异志》卷下﹕"唐崔群为相﹐清名甚重。元和中﹐自中书舍人知贡举。既罢﹐夫人李氏因暇日常劝其树庄田以为子孙之计。笑答曰﹕'余有三十所美庄良田遍天下﹐夫人复何忧?'夫人曰﹕'不闻君有此业。'羣曰﹕'吾前岁放春榜三十人﹐岂非良田耶?'夫人曰﹕'若然者﹐君非陆相门生乎?然往年君掌文柄﹐使人约其子简礼﹐不令就春闱之试。如君以为良田﹐则陆氏一庄荒矣。'群惭而退﹐累日不食。"后遂以"陆氏庄荒"为在科举考试方面杜绝行私请托之典。
陈宫镜 [相关解释]
1.南朝陈后主之妹乐昌公主与其夫太子舍人徐德言鉴于国将破不能相保﹐将一铜镜破作两半﹐人执其半﹐约他年正月望日卖于都市﹐冀得相见◇陈亡﹐妻果没入杨素家﹐德言依期至京﹐果以镜访得其妻。素知之﹐即召德言﹐还其妻﹐夫妻得以团圆。闻者无不感叹。见唐孟棨《本事诗.情感》◇因以"陈宫镜"指借以重新团圆的破镜。
题红叶 [相关解释]
1.即红叶题诗传情的故事。历来记载颇多﹐如(1)唐宣宗时中书舍人卢渥,"偶临御沟,见一红叶",叶上题诗云"水流何太急,深宫尽日闲。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事见唐范摅《云溪友议》卷十。卢渥,鲁迅《唐宋传奇集.稗边小缀》作韩渥。(2)唐玄宗时顾况于"苑中,坐流水上,得大梧叶",上有题诗云"一入深宫里,年年不见春。聊题一片叶,寄与有情人。"况亦于叶上题诗与之反复唱和。事见唐孟棨《本事诗.情感》。(3)唐德宗时进士贾全虚于御沟见一花流至,旁连数叶﹐上有王才人养女凤儿题诗,"笔迹纤丽,言词幽怨",诗云"一入深宫里
骑赤鲤 [相关解释]
1.典出汉刘向《列仙传.琴高》"琴高者,赵人也。以鼓琴为宋康王舍人,行涓彭之术,浮游冀州涿郡之间二百余年◇辞入涿水中取龙子,与诸弟子期曰'皆洁赍待于水傍﹐设祠。'果乘赤鲤来,出坐祠中,且有万人观之,留一月余,复入水去。"后因以"骑赤鲤"为咏仙术的典故。
魏勃扫门 [相关解释]
1.西汉魏勃少时,欲求见齐相曹参,而家贫无以自通,于是常在齐相舍人门外扫地,终于得要舍人的通报。见《史记.齐悼惠王世家》◇因以"魏勃扫门"为典实。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