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75 查到相关罪人的内容。
带有罪人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三王 [相关解释]
1.指夏﹑商﹑周三代之君。(1)夏禹﹑商汤﹑周武王。《谷梁传.隐公八年》"盟诅不及三王。"范宁注"三王,谓夏﹑殷﹑周也。夏后有钧台之享,商汤有景亳之命,周武有盟津之会。"(2)夏禹﹑商汤﹑周文王。《孟子.告子下》"五霸者,三王之罪人也。"赵岐注"三王,夏禹﹑商汤﹑周文王是也。"(3)商汤﹑周文王﹑周武王。《尸子》卷下"汤复于汤丘,文王幽于羑里,武王羁于王门;越王栖于会稽,秦穆公败于崤塞,齐桓公遇贼,晋文公出走,故三王资于辱,而五霸得于困也。" 2.指周之太王﹑王季﹑文王。 3.王姓三名人之合称。(1)
下车泣罪 [相关解释]
1.汉刘向《说苑.君道》"禹出见罪人,下车问而泣之。左右曰'夫罪人不顺道,故使然焉,君王何为痛之至于此也?'禹曰'尧舜之人皆以尧舜之心为心,今寡人为君也,百姓各自以其心为心,是以痛之也。'"后以喻为政宽仁。
不孥 [相关解释]
1.亦作"不帑"。 2.不惩罚罪人的妻子儿女。
业火 [相关解释]
1.佛教谓恶业害身如火。亦指地狱焚烧罪人之火。 2.怒火。
买卖 [相关解释]
①买进卖出;贩卖转相买卖|买卖外币。②生意合伙做买卖|买卖不成仁义在。③泛指职业,行当做这种看人脸色的买卖太可悲|会计是得罪人的买卖。
五鼎烹 [相关解释]
1.亦作"五鼎亨"。 2.古代的一种酷刑。用鼎镬烹煮罪人。
亡虏 [相关解释]
1.逃亡的罪人。
侦查 [相关解释]
依法搜集证据,审查证据,确定犯罪事实,查明犯罪人,并采取有关的强制措施等项工作。在我国,是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检察机关的专门工作,任何其他机关和个人都无权侦查。
僚隶 [相关解释]
1.僚与隶,皆为服苦役的罪人。因以"僚隶"泛指奴隶。
僯人 [相关解释]
1.谓当加刑戮的人◇泛指罪人。
八面玲珑 [相关解释]
原指四面八方门窗通敞明亮,后形容为人处世十分圆滑,应付周到而不得罪人。
凡缘 [相关解释]
1.犹言一如往常。《荀子·礼论》"刑余罪人之丧,不得合族党,独属妻子,棺椁三寸,衣衾三领,不得饰棺,不得昼行,以昏殣,凡缘而往埋之。"杨倞注"凡,常也;缘,因也。言其妻子如常日所服而埋之,不更加绖杖也。"一说为盘绕,不循正路。见于省吾《双剑誦诸子新证·荀子礼论》。 2.旧指佛家﹑道家﹑神仙等与世俗的缘分。
刀叶 [相关解释]
1.佛教语。指地狱中用以刺割罪人的尖利之叶。 2.刀片。
制狱 [相关解释]
1.断案。 2.皇帝特命监禁罪人的狱所。
刺字 [相关解释]
1.写在名刺上的官职﹑姓名等字样。《后汉书.文苑传下.祢衡》"建安初,来游许下。始达颍川,乃阴怀一刺,既而无所之适,至于刺字漫灭。"后遂用为典实。 2.指名刺。 3.古代的一种肉刑,亦称墨刑,汉代称黥刑。于罪人面上刺字,以墨涂之,故称『文帝废黥。魏﹑晋﹑南北朝虽有逃奴﹑劫盗刺字之制,亦旋行旋废。隋唐皆无此法,《唐律》十二篇,不言刺字,五代后晋天福中始有刺配之法,宋元盛行,据罪状之不同分别在犯者面部﹑额部﹑项部﹑臂部或身上刺字,用以标明犯罪事由及发遣地点。 4.宋代军制,军士常须刺字,以作标记。 5
卢獦 [相关解释]
1.佛教语。指地狱中用以惩治罪人的猛兽。
原情定过 [相关解释]
1.根据犯罪人的动机和情节来判罪。
名教罪人 [相关解释]
1.旧对违背礼教之人的谴称。
嘉石 [相关解释]
1.有纹理的石头。上古惩戒罪过较轻者时,于外朝门左立嘉石,命罪人坐在石上示众,并使其思善改过。 2.美石。
天之戮民 [相关解释]
1.亦作"天之僯民"。 2.受天惩罚的人;罪人。
射鬼箭 [相关解释]
1.将罪人缚于柱上﹐用乱箭射死。为辽之军礼﹐行于出师﹑班师。
居东 [相关解释]
1.《书.金縢》"周公居东二年,则罪人斯得。"孔颖达疏"郑玄以为武王崩,周公为冢宰三年,服终,将欲摄政,管蔡流言,即避居东都。"后因以指退职避居。
庆宥 [相关解释]
1.因有吉庆之事而赦宥罪人。
徒夫 [相关解释]
1.服劳役的罪人。
徽索 [相关解释]
1.拘系罪人的绳索。亦谓以绳索拘系。
徽纆 [相关解释]
1.亦作"徽墨"。 2.绳索。古时常特指拘系罪人者。 3.引申为捆绑;囚禁。 4.比喻法度或规矩。
徽绳 [相关解释]
1.徽索。指捆绑罪人的绳索。亦比喻囚禁。
忤物 [相关解释]
得罪人;与人合不来性滑稽,善谐谑,亦未尝忤物。
恩军 [相关解释]
1.明代称充军戍边的罪人。
款头 [相关解释]
1.犹问头。指官府讯问罪人时写在纸上的问题。
汤镬 [相关解释]
1.煮着滚水的大锅。古代常作刑具,用来烹煮罪人。 2.比喻痛苦的处境。
治罪 [相关解释]
1.依据法律给犯罪人以应得的惩处。
泣罪 [相关解释]
1.指大禹因哀怜罪人而哭泣。语本汉刘向《说苑.君道》"禹出见罪人,下车问而泣之。"
泣辜 [相关解释]
1.泣罪。 2.泛指帝王怜恤罪人。
流御 [相关解释]
1.古代一种刑罚。把罪人流放到边地守御。
碾子 [相关解释]
1.碾轧东西的器具。 2.旧指专门隐藏罪人﹑包送私盐﹑抗拒官捕者。
秃鲁麻 [相关解释]
1.元代僧人为罪人祈福免罪的佛事活动。
科谪 [相关解释]
1.亦作"科适"。 2.谓依法贬谪﹐流徙戍边。亦指贬谪戍边的罪人。
秘狱 [相关解释]
1.也称掖庭狱『代专指幽囚罪人于皇宫掖庭而不作公开审理的监狱。据《汉书.刘辅传》载成帝欲立赵倢伃为皇后,先下诏封倢伃父临为列侯。辅上书谏止。"书奏,上使侍御史收缚辅,系掖庭秘狱,群臣莫知其故。"光禄勋师丹﹑太中大夫谷永俱上书保辅,极言"旬日之之间,收下秘狱"之不当,"其于治亲养忠之义,诚不宜幽囚于掖庭狱"。于是"上乃徙系辅共工狱,减死罪一等,论为鬼薪,终于家"。
累绁 [相关解释]
1.捆绑罪人的绳索。引申为牢狱。累,通"缧"。
緑头巾 [相关解释]
1.绿色头巾『代卑贱者所服。唐代李封责令罪人裹绿头巾以示辱。元明两朝娼妓﹑乐人家中男子都规定戴绿头巾◇俗称妻有外遇为戴绿头巾。
緑头牌 [相关解释]
1.亦称"緑头签"。 2.清制,凡进见皇帝者,皆用粉牌书写姓名﹑履历。牌头饰绿色者称绿头牌。 3.清代沿明制,凡遇紧急事务或事涉琐细,由六曹章奏者,即用绿头木牌,以满文书节略于其上,称为绿头牌。 4.清代用以捕人或赦免罪人的木牌。用绿色漆牌头,称绿头牌或绿头签。
缓决 [相关解释]
1.对死刑犯人暂缓处决。清制,各省死罪人犯,每岁审拟,分为情实﹑缓决﹑可矜﹑可疑诸项,报部。至秋审时由刑部会同九卿详核分拟,请旨裁决。见《清史稿.刑法志三》。
罪人 [相关解释]
1.有罪的人。 2.归罪于人。
罪人不孥 [相关解释]
1.谓治罪止于本人﹐不累及妻和子女。
罪人不帑 [相关解释]
1.见"罪人不孥"。
罪疾 [相关解释]
1.灾祸。 2.邪恶的罪人。
罪隶 [相关解释]
1.古时罪人家属之男性没入官府为奴者。 2.泛指罪人。
肆眚 [相关解释]
1.宽赦罪人。
舂槀 [相关解释]
1.周代舂人﹐槀人的合称。职掌罪人服苦役之事。 2.借称因罪而服之苦役。
艾韠 [相关解释]
1.亦作"艾毕"。 2.上古象刑之一。谓割去罪人之韠以代替宫刑。韠,古代官服上的蔽膝。艾,通"刈"。
虿盆 [相关解释]
1.传说商纣时的一种酷刑﹐置毒蛇﹑毒虫于坑﹐放入罪人﹐任蛇虫咬噬。 2.引申为痛苦的环境。
袒右 [相关解释]
1.脱去右袖,露出右臂。古代罪人受刑的标志。 2.脱去右袖,露出右臂。古时表示参加起事的标志。 3.汉吕后死,太尉周勃入北军,"行令军中曰'为吕氏右袒,为刘氏左袒。'军皆左袒。"周勃遂率兵尽杀吕党。事见《史记.吕太后本纪》◇遂以"袒右"表示对旧势力的拥护。
讨罪 [相关解释]
1.讨伐罪人。
论心定罪 [相关解释]
1.根据犯罪人的动机和情节来判定其罪行。
诎缨插衽 [相关解释]
1.徒冠去缨﹐抭衽短衣。谓罪人之服饰。
责知 [相关解释]
1.责罚包庇罪人﹑知情不言者。 2.贬谪到某处做官。
赭衣 [相关解释]
1.古代囚衣。因以赤土染成赭色,故称。 2.指囚犯,罪人。
转营 [相关解释]
1.转移军营。 2.明代责令罪人的妻女挨次到各个兵营去受凌辱,称"转营"。
辜人 [相关解释]
1.罪人。 2.受车裂之刑者。
辠人 [相关解释]
1.罪人。
适徙 [相关解释]
1.谓发配罪人徙往远方。
遣戍 [相关解释]
1.旧时谓放逐罪人至边地﹑军台戍守。
避怨 [相关解释]
1.躲避仇敌。 2.避免结怨,不得罪人。
配役 [相关解释]
1.发配罪人从事苦役。
配所 [相关解释]
1.罪人流配之处。
配没 [相关解释]
1.把罪人的家属发配为奴隶。
配流 [相关解释]
1.把罪人发配﹑流放到远地。
配边 [相关解释]
1.把罪人或其家属流放到边远的地方。
配防 [相关解释]
1.发配罪人守边。
铁鹰 [相关解释]
1.铁铸的鹰。传说地狱中啄罪人之目的猛禽。 2.比喻飞机。
镬汤 [相关解释]
1.佛经所说"十八地狱"之一。用以烹罪人。 2.喻水深火热的处境。
青鬼 [相关解释]
1.佛教语。青色的鬼。在地狱呵责罪人者。
髡刑 [相关解释]
1.亦作"髠刑"。 2.古代一种剃去罪人须发的刑罚。
黥面 [相关解释]
1.于面额上刺字,以墨涅之。(1)古代的一种风俗。《汉书.匈奴传上》"匈奴法,汉使不去节,不以墨黥其面,不得入穹庐。王乌,北地人,习胡俗,去其节,黥面入庐。"《后汉书.东夷传.倭》"男子皆黥面文身。"(2)古代的一种肉刑。《三国志.魏志.毛玠传》"汉律,罪人妻子没为奴婢,黥面。"宋洪迈《容斋四笔.国初救弊》"建州民二人,本田家客户,尝于主家塘内,以锥刺得鱼一斤半,并杖脊,黥面,送阙下。"明沈德符《野获编.谐谑.借蟹讥权贵》"宋朱勔横于吴中,时有士人咏讥之,中联云'水清讵免双螯黑,秋老难逃一背红。'盖勔少曾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