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34 查到相关罗汉的内容。
带有罗汉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丁是娥(1923-1988) [相关解释]
沪剧演员。原名潘咏华,浙江吴兴(今湖州)人。女。九岁学艺,演花旦、正旦。1949年后致力于沪剧改革,主演《罗汉钱》、《芦荡火种》、《鸡毛飞上天》等剧。唱腔绮丽多彩,善于抒发感情。曾任上海沪剧院院长。
七地 [相关解释]
1.佛教语。即远行地。菩萨十地之七。在此阶位,菩萨远离三界生死烦恼,成就方便智慧,证得无相空寂。亦称已作地。相当于小乘罗汉果的阶位。见《大智度论》卷七五。《华严经.十地品》"菩萨摩诃萨修此妙行,如是方便慧现前故,名为入七地……深智慧定心,具行六地巳;一时生方便,智慧入七地。"
七死七生 [相关解释]
1.亦作"七生七死"。 2.佛数谓小乘初果者,尚须往返天上人间,受七度生死,才能证得阿罗汉果。
三会 [相关解释]
1.指弥勒佛的三次说法大会。佛教称兜率天弥勒降生翅头末城,学道成佛,在华林园龙华树下开三次法会。初会说法,九十六亿人得阿罗汉;第二大会说法,九十四亿人得阿罗汉;第三大会说法,九十二亿人得阿罗汉。见《弥勒下生经》。
十八变 [相关解释]
1.(1)占筮时,三变成一爻,一卦六爻,故十八变成一卦。《易.系辞上》"十有八变而成卦。"(2)佛教谓罗汉﹑龙女等入定时显示的十八种神变。《景德传灯录.提多迦》"说偈已﹐踊身虚空﹐作十八变。"又﹐《谭空和尚》"师曰'龙女有十八变﹐汝与老僧试一变看!'尼曰'变得也。'"后以"十八变"泛指变化多端。如女大十八变;黄梅天十八变。
十六罗汉 [相关解释]
1.指释迦的十六名上足弟子。即宾度罗跋罗惰阇﹑迦诺迦伐蹉﹑迦诺迦跋厘惰阇﹑苏频陀﹑诺讵罗﹑跋陀罗﹑迦哩迦﹑伐阇罗弗多罗﹑戍博迦﹑半托迦﹑罗怙罗﹑那伽犀那﹑因揭陀﹑伐那婆斯﹑阿氏多﹑注荼半托迦。参见"十八罗汉"。
叠罗汉 [相关解释]
人上架人,重叠成各种形式,是体操、杂技表演项目之一。
四向 [相关解释]
1.向着四面;四出。 2.四周;四方。 3.佛教谓须陀洹(预流)向﹑斯陀含(一来)向﹑阿那含(不还)向﹑阿罗汉(无生)向为"四向"。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为小乘四果,向其果位进修,故谓之"向"。
四果 [相关解释]
1.佛教语。声闻乘圣果有四,旧译依梵语称为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新译将前三果译为预流果﹑一来果﹑不还果,阿罗汉果仍其旧。 2.宋代民间教派名。
少林拳 [相关解释]
亦称外家拳”。武术门派之一。源于唐代少林寺而得名。具有刚健有力、朴实无华、招势多变、内静外猛、利于技击等特点。技法以进攻为主。拳术套路有大红拳、小红拳、罗汉拳、梅花桩、七星拳、炮捶等,还有技击散打、气功和以棍术见长的各种器械术。
少林拳(少shào) [相关解释]
亦称外家拳”。武术门派之一。源于唐代少林寺而得名。具有刚健有力、朴实无华、招势多变、内静外猛、利于技击等特点。技法以进攻为主。拳术套路有大红拳、小红拳、罗汉拳、梅花桩、七星拳、炮捶等,还有技击散打、气功和以棍术见长的各种器械术。
无学 [相关解释]
1.没有学问或学识。 2.佛教语。小乘四果的最后一果,即阿罗汉果。谓学道圆满,不需再行修学。
灰身灭智 [相关解释]
1.佛教语。谓断除一切身心烦恼,为小乘阿罗汉果的境界。
烟霞洞 [相关解释]
1.名胜。在浙江杭州南高峰下。洞中原有石刻罗汉六尊,吴越王补刻十二尊,共成十八,旁有佛手岩。参阅《浙江通志.山川一》。
真身 [相关解释]
1.佛教语。佛教认为为度脱众生而化现的世间色身。佛﹑菩萨﹑罗汉等。
神通 [相关解释]
1.谓通过神灵而感应沟通。 2.指预见,先见之明。 3.佛教语。梵文的意译。亦译作"神通力"﹑"神力"。谓佛﹑菩萨﹑阿罗汉等通过修持禅定所得到的神秘法力。 4.泛指神奇高超的本领。
罗汉 [相关解释]
全称阿罗汉”。①释迦牟尼的十大名号”之一。②小乘佛教修行者所能达到的最高果位。即达到了杀贼(断除贪等一切烦恼)、应供(应受人供养)、不生(永远涅b162#不再生死轮回)的修行顶端。③泛指得阿罗汉果”果位的人,传说阿罗汉者必须是和尚。佛寺一般均供罗汉塑像,有十八罗汉、五百罗汉等。
罗汉床 [相关解释]
1.一种睡榻。只容一人﹐故又名"独睡"。常用作坐具。
罗汉椅子 [相关解释]
1.交椅。俗称太师椅。
罗汉病 [相关解释]
1.方言。血吸虫病。
罗汉菜 [相关解释]
1.杂合各种蔬果烹制的一种什锦素菜。也称罗汉斋。寺庙中常食。
罗汉豆 [相关解释]
1.即蚕豆。
罗汉钱 [相关解释]
沪剧剧目。宗华、文牧、幸之据赵树理小说《登记》改编。叙江南某村张木匠之女艾艾与同村青年李小晚相恋,互赠小方戒与罗汉钱。张木匠和村里有封建思想的人反对他们自由恋爱。艾艾之母小飞蛾发现女儿所藏罗汉钱,忆及自己婚姻不能自主的痛苦,毅然支持艾艾、小晚婚事。《婚姻法》颁布,两人结合。
罗诃 [相关解释]
1.即罗汉。梵语"阿罗汉"或"阿罗诃"(arhat)之省。
蚕豆 [相关解释]
又称胡豆”、罗汉豆”。双子叶植物,豆科。一二年生草本。茎方形,中空。羽状复叶。花白色,有紫斑。荚果大而肥厚。种子椭圆扁平,可供食用。茎、叶可作饲料或绿肥。
西园 [相关解释]
1.园林名『上林苑的别名。 2.园林名。在河南省临漳县邺县旧治北﹐传为曹操所建。 3.园林名。在江苏省苏州市。明代始建。其罗汉堂有五百罗汉像﹐姿态各殊﹐为清代泥塑杰作。 4.园林名。在湖北省武昌县西。
诵帚 [相关解释]
1.《分别功德论》卷五﹕"此比丘精神疏钝﹐佛教使诵扫帚。得帚忘扫﹐得扫忘帚。六年之中专心诵此﹐意遂解悟﹐而自惟曰﹕帚者篲﹐扫者除﹔篲者即喻八正道﹐粪者三毒垢也﹐以八正篲扫三毒垢﹐所谓扫帚义﹐正谓此耶?深思此理﹐心即开解﹐得阿罗汉道。"后因以"诵帚"比喻反复诵习﹐一朝警悟。
边罗汉 [相关解释]
1.五代边镐的诨名。参见"边和尚"。
阿罗 [相关解释]
1.见"阿罗汉"。
阿罗汉 [相关解释]
[佛教用语]∶梵语的音译,即得道者、圣者的意思。小乘佛教所理想的最高果位,佛果;也是对断绝了一切嗜好情欲、解脱了烦恼、受人崇拜敬仰的圣人的一种称呼。又叫罗汉” 阿罗汉诺矩罗居震旦东南大海际雁荡山芙蓉峰龙湫。╠╠宋·沈括《梦溪笔谈》
阿罗汉果 [相关解释]
1.佛教语。小乘谓断一切嗜欲和烦恼并出三界生死者﹐称为得到阿罗汉果。
雪罗汉 [相关解释]
1.雪人。
饮光 [相关解释]
1.佛教罗汉名。
龙象 [相关解释]
1.龙与象。水行中龙力大,陆行中象力大,故佛氏用以喻诸阿罗汉中修行勇猛有最大能力者。 2.指高僧。 3.指罗汉像。 4.象中体格壮健高大者。 5.指皇帝。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