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9 查到相关签署的内容。
带有签署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中美上海公报
[相关解释]
简称《上海公报》。美国总统尼克松1972年2月访华结束前在上海与中方共同签署发表。主要内容是中美两国虽然社会制度和外交政策有着本质区别,但双方都应根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来处理国际关系。双方声明不应在亚洲太平洋地区谋求霸权,反对其他国家或国家集团建立这种霸权的努力。中方声明决不做超级大国,并反对任何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中国重申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解放台湾是中国的内政,别国无权干涉。美国方面声明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对
简称《上海公报》。美国总统尼克松1972年2月访华结束前在上海与中方共同签署发表。主要内容是中美两国虽然社会制度和外交政策有着本质区别,但双方都应根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来处理国际关系。双方声明不应在亚洲太平洋地区谋求霸权,反对其他国家或国家集团建立这种霸权的努力。中方声明决不做超级大国,并反对任何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中国重申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解放台湾是中国的内政,别国无权干涉。美国方面声明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对
主诺
[相关解释]
1.古代地方长官对下属意见签署表示同意,称为"主诺"。
1.古代地方长官对下属意见签署表示同意,称为"主诺"。
五花度牒
[相关解释]
1.官府签署有多种花押的度牒。旧时僧道出家的书面凭证。
1.官府签署有多种花押的度牒。旧时僧道出家的书面凭证。
会签
[相关解释]
双方或多方共同签署。
双方或多方共同签署。
列衔
[相关解释]
1.谓签署职衔。
1.谓签署职衔。
宣押
[相关解释]
1.指宣布朝廷签署的文告。凡公文需书押,因称。
1.指宣布朝廷签署的文告。凡公文需书押,因称。
帖敕
[相关解释]
1.由主政大臣在奏章上签署意见,作为敕命批发,称"帖敕"。
1.由主政大臣在奏章上签署意见,作为敕命批发,称"帖敕"。
批准书
[相关解释]
国家领导人签署批准本国同外国签订条约的文件。凡需要批准的条约,双方领导人批准后,两国互换批准书即可生效。
国家领导人签署批准本国同外国签订条约的文件。凡需要批准的条约,双方领导人批准后,两国互换批准书即可生效。
批敕
[相关解释]
1.代皇帝批示处理奏章和对草拟的制敕签署意见。
1.代皇帝批示处理奏章和对草拟的制敕签署意见。
期票
[相关解释]
也称本票”。由债务人向债权人开出,在约定期限偿付票面金额款项的债务凭证。商业活动中通用的一种票据。期票未到期,债权人可在其背面作专门签署(背书”)后转让,也可向银行申请贴现,以先期取得现款。期票到期,持票人即可要求出票人付款。
也称本票”。由债务人向债权人开出,在约定期限偿付票面金额款项的债务凭证。商业活动中通用的一种票据。期票未到期,债权人可在其背面作专门签署(背书”)后转让,也可向银行申请贴现,以先期取得现款。期票到期,持票人即可要求出票人付款。
检署
[相关解释]
1.系标签署名,或在封泥上加印。 2.审查并签署意见。
1.系标签署名,或在封泥上加印。 2.审查并签署意见。
签书
[相关解释]
1.签字署名。 2.官名。宋代枢密使的副官﹐掌管办理军事文书事宜。本作"签署"﹐宋人因避英宗(赵曙)讳﹐改作"签书"。
1.签字署名。 2.官名。宋代枢密使的副官﹐掌管办理军事文书事宜。本作"签署"﹐宋人因避英宗(赵曙)讳﹐改作"签书"。
签署
[相关解释]
在文件上签字签署条约|签署合同。
在文件上签字签署条约|签署合同。
结衔
[相关解释]
1.旧时官吏签署官衔。
1.旧时官吏签署官衔。
署劵
[相关解释]
1.签署劵约。
1.签署劵约。
署尾
[相关解释]
1.在文件末尾签署。
1.在文件末尾签署。
联合国宪章
[相关解释]
联合国的章程。1945年6月26日由五十个国家代表在美国旧金山签署。共十九章,一百十一条。阐明联合国的宗旨,规定联合国组织及会员国应该遵循的原则等。参见联合国”。
联合国的章程。1945年6月26日由五十个国家代表在美国旧金山签署。共十九章,一百十一条。阐明联合国的宗旨,规定联合国组织及会员国应该遵循的原则等。参见联合国”。
重庆谈判(重chóng)
[相关解释]
即1945年8月28日至10月10日国共两党在重庆举行的谈判。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为欺骗国内外舆论,争取时间发动大规模内战,先后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共商国是。为尽一切可能争取民主和平,团结教育广大人民,8月28日毛泽东在周恩来、王若飞陪同下从延安飞抵重庆,同国民党谈判。谈判进行了四十三天。10月10日,国共双方代表共同签署了《国共双方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11日,毛泽东返回延安,周恩来、王若飞留在重庆继续商谈。不久,蒋介石撕毁协议,向解放区进攻。这次谈判表明了共产党争取和平的诚意,揭穿了国民党
即1945年8月28日至10月10日国共两党在重庆举行的谈判。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为欺骗国内外舆论,争取时间发动大规模内战,先后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共商国是。为尽一切可能争取民主和平,团结教育广大人民,8月28日毛泽东在周恩来、王若飞陪同下从延安飞抵重庆,同国民党谈判。谈判进行了四十三天。10月10日,国共双方代表共同签署了《国共双方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11日,毛泽东返回延安,周恩来、王若飞留在重庆继续商谈。不久,蒋介石撕毁协议,向解放区进攻。这次谈判表明了共产党争取和平的诚意,揭穿了国民党
题署
[相关解释]
1.在宫室楹联或其他器物上题写的文字。 2.在宫室楹联或其他器物上题书署名。 3.谓签署,签发。 4.谓标列篇目。 5.题写书籍杂志的封面。
1.在宫室楹联或其他器物上题写的文字。 2.在宫室楹联或其他器物上题书署名。 3.谓签署,签发。 4.谓标列篇目。 5.题写书籍杂志的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