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46 查到相关笔墨的内容。
带有笔墨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信牌
[相关解释]
1.即传信牌。宋仁宗康定元年五月,制军中传信牌,传递军中文件时,以为凭信。《宋史.舆服志六》"传信木牌先朝旧制﹐合用坚木朱漆为之﹐长六寸﹐阔三寸﹐腹背刻字而中分之﹐字云某路传信牌。却置池槽﹐牙缝相合。又凿二窍﹐置笔墨﹐上帖纸﹐书所传达事。用印印号上﹐以皮系往来军吏之项。临阵传言﹐应有取索﹐并以此牌为言﹐写其上。"元代民事亦用信牌,凡诸管官以公事摄所部,并用信牌。参阅清薛允升《唐明律合编.信牌》。
1.即传信牌。宋仁宗康定元年五月,制军中传信牌,传递军中文件时,以为凭信。《宋史.舆服志六》"传信木牌先朝旧制﹐合用坚木朱漆为之﹐长六寸﹐阔三寸﹐腹背刻字而中分之﹐字云某路传信牌。却置池槽﹐牙缝相合。又凿二窍﹐置笔墨﹐上帖纸﹐书所传达事。用印印号上﹐以皮系往来军吏之项。临阵传言﹐应有取索﹐并以此牌为言﹐写其上。"元代民事亦用信牌,凡诸管官以公事摄所部,并用信牌。参阅清薛允升《唐明律合编.信牌》。
兔楮
[相关解释]
1.笔和纸。犹言笔墨。
1.笔和纸。犹言笔墨。
冗笔
[相关解释]
1.亦作"冗笔"。 2.谓诗文书画中多余的笔墨。
1.亦作"冗笔"。 2.谓诗文书画中多余的笔墨。
匡庐图
[相关解释]
中国画。五代酒作。绢本立轴。水墨。画面为全景山水,立式构图。中央高峰挺立,左右层峦错落,磴道沿悬崖盘旋而上。瀑布缕缕,扶摇而落。下有寒汀野水,村舍农屋。笔墨皴染兼备,滋润浑厚。
中国画。五代酒作。绢本立轴。水墨。画面为全景山水,立式构图。中央高峰挺立,左右层峦错落,磴道沿悬崖盘旋而上。瀑布缕缕,扶摇而落。下有寒汀野水,村舍农屋。笔墨皴染兼备,滋润浑厚。
原济(约1642-约1718)
[相关解释]
清代画家。僧人。俗姓朱,名若极,法名原济,一作元济,号石涛、大涤子、苦瓜和尚等,全州(今属广西)人。明代宗室。擅画山水人物、花果兰竹,构图多变,笔墨奇肆,意境苍莽,富有独创性。与弘仁、髡残、朱耷并称清初四僧”。亦工书善诗。有《淮扬洁秋图》等存世。著有《苦瓜和尚画语录》。
清代画家。僧人。俗姓朱,名若极,法名原济,一作元济,号石涛、大涤子、苦瓜和尚等,全州(今属广西)人。明代宗室。擅画山水人物、花果兰竹,构图多变,笔墨奇肆,意境苍莽,富有独创性。与弘仁、髡残、朱耷并称清初四僧”。亦工书善诗。有《淮扬洁秋图》等存世。著有《苦瓜和尚画语录》。
奇峭
[相关解释]
1.谓山势奇特峻峭。 2.谓笔墨雄健而不同流俗。
1.谓山势奇特峻峭。 2.谓笔墨雄健而不同流俗。
奇崛
[相关解释]
1.亦作"奇倔"。 2.奇特挺拔。 3.独特不凡。 4.谓笔墨新奇刚健。
1.亦作"奇倔"。 2.奇特挺拔。 3.独特不凡。 4.谓笔墨新奇刚健。
岭南派
[相关解释]
1.现代中国画流派之一。始创于广东番禺高剑父(仑)﹑高奇峰(嵡)兄弟。他们早年师事花鸟画家居廉,曾留学日本,在中国画的基础上,融合日本和西洋画法,自创一格。着重写生,多画中国南方风物,章法﹑笔墨不落陈套,色彩鲜丽,世称岭南派。
1.现代中国画流派之一。始创于广东番禺高剑父(仑)﹑高奇峰(嵡)兄弟。他们早年师事花鸟画家居廉,曾留学日本,在中国画的基础上,融合日本和西洋画法,自创一格。着重写生,多画中国南方风物,章法﹑笔墨不落陈套,色彩鲜丽,世称岭南派。
峭拔
[相关解释]
①高而陡山势峭拔险怪。②形容笔墨雄健行笔劲峻,峭拔而秀,绚丽而雅。③形容人性情清高脱俗孤情峭拔凌清秋。
①高而陡山势峭拔险怪。②形容笔墨雄健行笔劲峻,峭拔而秀,绚丽而雅。③形容人性情清高脱俗孤情峭拔凌清秋。
巨然
[相关解释]
五代、宋初画家,僧人。江宁(今江苏南京)人,一说钟陵(今江西南昌)人。南唐时住开元寺。入宋,随李后主至汴京。擅画山水,师法董源,善于表现江南烟峦气象,喜用大披麻皴法,笔墨清润。与董源并称董巨”,为五代、宋初南方山水画主要流派。有《秋山问道》等画存世。
五代、宋初画家,僧人。江宁(今江苏南京)人,一说钟陵(今江西南昌)人。南唐时住开元寺。入宋,随李后主至汴京。擅画山水,师法董源,善于表现江南烟峦气象,喜用大披麻皴法,笔墨清润。与董源并称董巨”,为五代、宋初南方山水画主要流派。有《秋山问道》等画存世。
弄毫墨
[相关解释]
1.舞弄笔墨。指作诗文。
1.舞弄笔墨。指作诗文。
惊蛇
[相关解释]
1.喻笔墨飞舞。
1.喻笔墨飞舞。
惜字如金
[相关解释]
1.谓极其节省文字,不多费笔墨。
1.谓极其节省文字,不多费笔墨。
意笔
[相关解释]
1.中国画的一种画法。以简练之笔墨勾勒景物的神态,抒发作者的意趣。也叫写意。
1.中国画的一种画法。以简练之笔墨勾勒景物的神态,抒发作者的意趣。也叫写意。
文人画
[相关解释]
亦称士夫画”。泛指中国历代文化素养较高的文人、士大夫的绘画。有别于民间绘画与宫廷绘画。一般认为是唐代王维所创,经宋代苏轼等提倡,至明代董其昌正式提出文人画”这一名称。他们注重个性的发挥,标举士气”、逸品”,追求潇洒脱俗的笔墨情趣,强调神韵。
亦称士夫画”。泛指中国历代文化素养较高的文人、士大夫的绘画。有别于民间绘画与宫廷绘画。一般认为是唐代王维所创,经宋代苏轼等提倡,至明代董其昌正式提出文人画”这一名称。他们注重个性的发挥,标举士气”、逸品”,追求潇洒脱俗的笔墨情趣,强调神韵。
文具
[相关解释]
1.谓空有条文。 2.指条文。 3.梳妆匣子。又称奁具。小巧精致﹐用以放置梳妆用具﹑金银珠宝﹑首饰等。 4.指笔墨纸砚等用于作书画诗文和学习的物品。
1.谓空有条文。 2.指条文。 3.梳妆匣子。又称奁具。小巧精致﹐用以放置梳妆用具﹑金银珠宝﹑首饰等。 4.指笔墨纸砚等用于作书画诗文和学习的物品。
早春图
[相关解释]
中国画。宋代郭熙作。绢本立轴。水墨。画面是早春山景,峰势略呈山”字形分布,其间树木枝如蟹爪,夭矫有生气;下方左、右二角为水湾。构图层次分明,笔墨能表现出冬去春来、大地回阳的季节特点。
中国画。宋代郭熙作。绢本立轴。水墨。画面是早春山景,峰势略呈山”字形分布,其间树木枝如蟹爪,夭矫有生气;下方左、右二角为水湾。构图层次分明,笔墨能表现出冬去春来、大地回阳的季节特点。
朱黄
[相关解释]
1.指朱黄两色笔墨。古人校点书籍时用之以示区别。
1.指朱黄两色笔墨。古人校点书籍时用之以示区别。
极笔
[相关解释]
1.谓淋漓尽致,全部写出。 2.上等笔墨。指绝妙的文章。 3.谓从事文墨。
1.谓淋漓尽致,全部写出。 2.上等笔墨。指绝妙的文章。 3.谓从事文墨。
橐笔
[相关解释]
1.亦作"槖笔"。 2.古代书史小吏,手持囊橐,簪笔于头,侍立于帝王大臣左右,以备随时记事,称@持橐簪笔,简称"橐笔"。语本《汉书·赵充国传》"卬家将军以为安世本持橐簪笔事孝武帝数十年。"颜师古注引张晏曰"橐,契囊也。近臣负橐簪笔,从备顾问,或有所纪也。"元马祖常《奏对兴圣殿后》诗"侍臣橐笔皆鹓凤,御士櫜弓尽虎罴。"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一"自淀园被毁,昔日天潢授简之区,邹枚橐笔之舍,瑶瓦芝楣,鞠为茂草。"后亦以指文士的笔墨耕耘。
1.亦作"槖笔"。 2.古代书史小吏,手持囊橐,簪笔于头,侍立于帝王大臣左右,以备随时记事,称@持橐簪笔,简称"橐笔"。语本《汉书·赵充国传》"卬家将军以为安世本持橐簪笔事孝武帝数十年。"颜师古注引张晏曰"橐,契囊也。近臣负橐簪笔,从备顾问,或有所纪也。"元马祖常《奏对兴圣殿后》诗"侍臣橐笔皆鹓凤,御士櫜弓尽虎罴。"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一"自淀园被毁,昔日天潢授简之区,邹枚橐笔之舍,瑶瓦芝楣,鞠为茂草。"后亦以指文士的笔墨耕耘。
洋洋洒洒
[相关解释]
形容讲话、写文章等内容丰富,语言流畅明快,连续不断一部《水浒传》,洋洋洒洒百万言,作者却并不因为是写长篇就滥用笔墨。
形容讲话、写文章等内容丰富,语言流畅明快,连续不断一部《水浒传》,洋洋洒洒百万言,作者却并不因为是写长篇就滥用笔墨。
游戏笔墨
[相关解释]
1.指以游戏态度所写的诗文。
1.指以游戏态度所写的诗文。
游戏翰墨
[相关解释]
1.见"游戏笔墨"。
1.见"游戏笔墨"。
溪山清远图
[相关解释]
中国画。宋代夏圭作。纸本长卷。水墨。画面上山势起伏绵亘,危峰如削;平丘如砥,岩树茂密,溪流回旋,草庐竹林边有高士徜徉;江上则烟波浩渺,渔艇轻泛。笔墨苍润,极尽山水淡远微茫之趣。
中国画。宋代夏圭作。纸本长卷。水墨。画面上山势起伏绵亘,危峰如削;平丘如砥,岩树茂密,溪流回旋,草庐竹林边有高士徜徉;江上则烟波浩渺,渔艇轻泛。笔墨苍润,极尽山水淡远微茫之趣。
疏毛
[相关解释]
1.中国画技法之一。用疏松的笔墨表现禽兽的羽毛。
1.中国画技法之一。用疏松的笔墨表现禽兽的羽毛。
砚田
[相关解释]
1.即砚台。 2.以砚喻田。谓靠笔墨维持生计。
1.即砚台。 2.以砚喻田。谓靠笔墨维持生计。
砚耕
[相关解释]
1.指依靠笔墨维持生计。
1.指依靠笔墨维持生计。
磨穿铁砚
[相关解释]
1.磨穿了铁铸的砚台。《新五代史.晋臣传.桑维翰》"初举进士,主司恶其姓,以为'桑'﹑'丧'同音。人有劝其不必举进士,可以从佗求仕者。维翰慨然,乃着《日出扶桑赋》以见志。又铸铁砚以示人曰'砚弊则改而佗仕。'卒以进士及第。"后因以形容立志不移,持久不懈。亦形容笔墨功夫之深。
1.磨穿了铁铸的砚台。《新五代史.晋臣传.桑维翰》"初举进士,主司恶其姓,以为'桑'﹑'丧'同音。人有劝其不必举进士,可以从佗求仕者。维翰慨然,乃着《日出扶桑赋》以见志。又铸铁砚以示人曰'砚弊则改而佗仕。'卒以进士及第。"后因以形容立志不移,持久不懈。亦形容笔墨功夫之深。
秋风纨扇图
[相关解释]
中国画。明代唐寅作。纸本立轴。水墨。画中一位面带寂寞惆怅神色的仕女,手执纨扇徙倚园中。背景丛竹怪石。人物裙角微扬,暗示秋风萧瑟。主要用白描画法,笔墨粗细浓淡富于变化。
中国画。明代唐寅作。纸本立轴。水墨。画中一位面带寂寞惆怅神色的仕女,手执纨扇徙倚园中。背景丛竹怪石。人物裙角微扬,暗示秋风萧瑟。主要用白描画法,笔墨粗细浓淡富于变化。
笔墨
[相关解释]
指文字或诗文书画等~流畅ㄧ西湖美丽的景色,不是用~可以形容的。
指文字或诗文书画等~流畅ㄧ西湖美丽的景色,不是用~可以形容的。
笔墨之林
[相关解释]
1.斯文萃集的地方。
1.斯文萃集的地方。
笔墨官司
[相关解释]
指书面上的争辩打~。
指书面上的争辩打~。
笔墨横姿
[相关解释]
1.谓书画诗文美妙多姿。
1.谓书画诗文美妙多姿。
笔墨畦
[相关解释]
1.犹言笔墨畦径。
1.犹言笔墨畦径。
笔墨畦径
[相关解释]
1.指写字画画作文的一般程式或方法。
1.指写字画画作文的一般程式或方法。
笔宝
[相关解释]
1.犹墨宝。指笔墨精品。
1.犹墨宝。指笔墨精品。
簪橐
[相关解释]
1.《汉书.赵充国传》"安世本持橐簪笔事孝武帝数十年。"颜师古注引张晏曰"橐﹐契囊也。近臣负橐簪笔﹐从备顾问﹐或有所纪也。"后因"簪橐"指近臣的笔墨生涯。
1.《汉书.赵充国传》"安世本持橐簪笔事孝武帝数十年。"颜师古注引张晏曰"橐﹐契囊也。近臣负橐簪笔﹐从备顾问﹐或有所纪也。"后因"簪橐"指近臣的笔墨生涯。
经济
[相关解释]
①经济学上指社会物质生产和再生产的活动。②对国民经济有利或有害的~作物 ㄧ~昆虫。③个人生活用度他家~比较宽裕。④用较少的人力、物力、时间获得较大的成果作者用非常~的笔墨写出了这一场复杂的斗争。⑤〈书〉治理国家~之才。
①经济学上指社会物质生产和再生产的活动。②对国民经济有利或有害的~作物 ㄧ~昆虫。③个人生活用度他家~比较宽裕。④用较少的人力、物力、时间获得较大的成果作者用非常~的笔墨写出了这一场复杂的斗争。⑤〈书〉治理国家~之才。
赘笔
[相关解释]
1.冗词,多馀的笔墨。宋章渊着有《稿简赘笔》。
1.冗词,多馀的笔墨。宋章渊着有《稿简赘笔》。
赵之谦(1829-1884)
[相关解释]
清代篆刻家、书画家。初字益甫,号冷君,改字b026J澹号悲庵、无闷,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咸丰举人。官至南城知县。精篆刻,吸取古钱币、瓦当等文字入印。善以魏碑笔势写行书,亦工篆、隶。擅画花卉果蔬,笔墨厚畅,色彩浓艳。著有《补寰宇访碑录》、《悲庵居士诗剩》。
清代篆刻家、书画家。初字益甫,号冷君,改字b026J澹号悲庵、无闷,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咸丰举人。官至南城知县。精篆刻,吸取古钱币、瓦当等文字入印。善以魏碑笔势写行书,亦工篆、隶。擅画花卉果蔬,笔墨厚畅,色彩浓艳。著有《补寰宇访碑录》、《悲庵居士诗剩》。
速写
[相关解释]
①绘画术语。用简练的线条在短时间内扼要地画出人和物体的动态或静态形象。一般用于创作的素材。②一种篇幅短小、文笔简练生动,扼要描写生活中有意义的事物或人物的情况的文体。也指用概括有力的笔墨描写人物或生活场景的表现手法。
①绘画术语。用简练的线条在短时间内扼要地画出人和物体的动态或静态形象。一般用于创作的素材。②一种篇幅短小、文笔简练生动,扼要描写生活中有意义的事物或人物的情况的文体。也指用概括有力的笔墨描写人物或生活场景的表现手法。
铅墨
[相关解释]
1.笔墨。
1.笔墨。
题染
[相关解释]
1.题诗作画,笔墨点染。
1.题诗作画,笔墨点染。
题破
[相关解释]
1.犹点明﹐道破。 2.犹题遍,题尽。谓对某一事物﹐已反复题写﹑品评,无可再写。 3.谓以笔墨题写﹑品评。破,助词。
1.犹点明﹐道破。 2.犹题遍,题尽。谓对某一事物﹐已反复题写﹑品评,无可再写。 3.谓以笔墨题写﹑品评。破,助词。
风鸦
[相关解释]
1.风中乱飞的乌鸦。比喻不经意的笔墨。常指书法拙劣或胡乱写作。
1.风中乱飞的乌鸦。比喻不经意的笔墨。常指书法拙劣或胡乱写作。
驱染
[相关解释]
1.谓挥洒笔墨。
1.谓挥洒笔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