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88 查到相关端正的内容。
带有端正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一正 [相关解释]
1.谓统一法度政令。 2.犹言一匡。 3.一经端正。
七倒八歪斜 [相关解释]
1.形容坐态不端正。
三始 [相关解释]
1.三朝。指正月一日。 2.谓仪容端正,态度庄重,辞令逊顺。此三者为礼义之始,故称。 3.指第三个被贬官为始安太守的人。 4.汉有"七始"之乐,取十二律之七律拟天地人及四时之始。以黄钟为天始,林钟为地始,太簇为人始,因称"三始"。
不尴尬 [相关解释]
1.亦作"不v魀"。 2.行为端正。 3.犹言尴尬。指行为鬼祟,神色态度不自然。不,助词,无义。 4.事情棘手,有麻烦,使人困窘。
不整 [相关解释]
1.不端正,不整齐。
不正 [相关解释]
1.不端正;不正派;不正当。 2.无政,谓政治混乱。 3.犹不准确。 4.不纯正。
中书格 [相关解释]
1.明代有中书舍人,掌书写诰敕等事。其书体一般端正而流于刻板,人谓之中书格。
中山装 [相关解释]
男式服装的一种。由孙中山先生授意设计并倡导,故名。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关闭式八字型领口,前身上下左右有四只配有袋盖的口袋,正中五粒钮扣,后背整块无缝。庄重、端正、大方。单衣、夹衣、棉衣均有。可做便服或礼服。
乱项 [相关解释]
1.谓帽子不戴端正。项,系帽的带子。
修整 [相关解释]
1.修饰(容貌)。 2.整修;整治。 3.检点;约束。 4.言行端正谨慎,不违礼法。 5.严整;严谨。 6.齐整。 7.秀美端庄。
修罗 [相关解释]
1.梵语asura的译音,"阿修罗"的省称。意译为"不端正"或"非天",是古印度神话中的一种恶神,住在海底,常与天神战斗。佛教采用其名,把它列为天龙八部之一,又列为轮回六道之一。
俯仰无愧 [相关解释]
1.立身端正,上对天﹑下对人,都问心无愧。语出《孟子.尽心上》"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借宫 [相关解释]
1.北曲的套数是由同一宫调的若干曲子按一定规则联缀而成的。在杂剧的套数中有时借用相近宫调的曲子入套,称为借宫。散曲的套数不借宫。如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套数的曲调是正宫,但其所用曲子中属于正宫的只是前面的《端正好》《滚绣球》《叨叨令》《脱布衫》《小梁州》等几支;后面的《上小楼》《满庭芳》《快活三》《朝天子》《四边静》等属于中吕宫,《刷儿》《煞》(包括《五煞》《四煞》《三煞》《二煞》《一煞》)等属于般涉调。这种现象,即称借宫。参阅元周德清《中原音韵》﹑涂宗涛《诗词曲格律纲要》第三章第三节。
危然 [相关解释]
1.超然貌;端正貌。
危立 [相关解释]
1.端正地站着。表示戒惧。 2.耸立。
史晨碑 [相关解释]
也称《史晨前后碑》。东汉碑刻。隶书。公元169年立。一面刻《鲁相史晨祀孔子奏铭》,称前碑”,又一面刻《史晨飨孔庙碑》,称后碑”。碑文记载了当时尊孔活动的情况。书法端正谨严,为学汉隶者所取法。
和正 [相关解释]
1.形容乐音和平中正。 2.和顺端正。
四称 [相关解释]
1.指人的体貌端正﹑匀称。
头面 [相关解释]
①头与脸,借指容貌、姿色头面端正。②旧指妇女头上戴的装饰品,也泛指首饰。③比喻有一定社会地位和声望的头面人物。
奈苑 [相关解释]
1.原指佛经中的奈园。《维摩诘经.佛国品》"一时佛游于维耶离奈氏树园﹐与大比丘众俱。"据《柰女经》﹐维耶离国梵志园中植奈树﹐树生一女﹐梵志收养﹐长大后颜色端正﹐天下无双;佛至其国﹐奈女率弟子五百出迎﹐佛与诸比丘乃到奈女园﹐具为说本原功德◇因称寺院为奈苑。
好拿样 [相关解释]
1.模样端正。 2.犹言规规矩矩。
峭巘 [相关解释]
1.险峻的山峰。 2.严肃端正。
平头正脸 [相关解释]
1.形容相貌端正。
平正 [相关解释]
1.端正;平整。 2.公平正直。 3.犹言调整,调节。
平端 [相关解释]
1.平正,端正。
庄士 [相关解释]
1.端正之士;正人君子。
庄毅 [相关解释]
1.严肃果决;端正坚强。
必也正名 [相关解释]
1.指必须按照正统伦理观念和礼仪关系来端正纲纪名分。
政德 [相关解释]
1.政事和德行。 2.端正的德行。
整党整风 [相关解释]
中国共产党在某一时期,采取思想和组织整顿的方式,消除党内出现的错误倾向的行动。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非无产阶级思想的影响,党内会不同程度地出现思想不纯、组织不纯和作风不纯的现象。通过整党整风,就能端正思想,清除腐败分子,使党的肌体保持健康。1942年的延安整风,清算了王明的机会主义路线。1983年的整党,统一了思想,整顿了作风,加强了纪律。
整心 [相关解释]
1.正心,端正思想。
整笏 [相关解释]
1.端正地握着朝笏。恭谨待命貌。
整美 [相关解释]
1.端正美好。
整衣敛容 [相关解释]
1.整理衣裳,端正仪容。
整身 [相关解释]
1.谓身体端正,穿戴整齐。
整齐 [相关解释]
①有秩序,有条理,不凌乱队伍很整齐|整齐划一|迈着整齐的步伐。②整治,使有秩序、有条理整齐步调。③端正;漂亮石秀看那和尚时,端的整齐。④大小、长短、好坏等相差不多出苗整齐|我们单位的人员业务水平比较整齐。
方概 [相关解释]
1.端正而有节操。
方轨 [相关解释]
1.车辆并行。 2.指平坦的大道。 3.取法;比肩。 4.指品行端正。
月上 [相关解释]
1.佛教传说毘摩罗诘之女﹐母无垢。女生时身上出妙光明胜于月照﹐因名月上。生未几﹐即大如八岁之女﹐容姿端正﹐求婚者不绝﹐女告之当自选择。期日﹐会城内士人﹐月上女当众升虚空说偈。大众闻已﹐各止淫心﹐头面顶礼于女下。自尔月上女诣佛所与舍利弗对扬深义﹐后转女身为男子。又称月上菩萨。见《月上女经》。 2.用作女儿的美称。 3.佛教传说月光童子之妹。
有行止 [相关解释]
1.品行端正。
板正 [相关解释]
①(形式)端正;整齐本子装订得板板正正的。②(态度、神情等)庄重认真。
楷正 [相关解释]
1.端正,工整。
楷秀 [相关解释]
1.端正秀丽。
正定 [相关解释]
1.校订改正。 2.端正而坚定。 3.佛教语。梵语"三昧"之意译。谓屏除杂念,心不散乱,专注一境。为八正道之一。
正己 [相关解释]
1.端正自己的思想﹑言行。
正服 [相关解释]
1.古代礼仪所规定的正式服装。包括朝服﹑祭服﹑丧服。 2.服正服。 3.端正衣冠。
正本 [相关解释]
1.端正其本源﹑根本。 2.谓书籍的正本。别于副本而言。 3.作为正式依据的文书或文件。 4.犹言偿本,够本。本,谓本钱。 5.谓正题。
正立 [相关解释]
1.端正地站立。
正襟危坐 [相关解释]
也作整襟危坐”。整理好衣服端正地坐着。形容严肃恭谨的样子大家正襟危坐,洗耳恭听。 【正襟危坐】也作整襟危坐”。整理好衣服端正地坐着。形容严肃恭谨的样子大家正襟危坐,洗耳恭听。
正要 [相关解释]
1.谓端正东西的方位。《文选.左思》"阐钩绳之筌绪﹐承二分之正要。"吕延济注"承二分之正要者﹐言取春分﹑秋分之日日影正时﹐以正东西之位。"一说谓端正南北的方位。张铣注"言考度星日﹐以定南北也。" 2.刚要;正预备。
正诚 [相关解释]
1.端正诚朴。
正颜 [相关解释]
1.端正容颜。
治亲 [相关解释]
1.古代指依礼法端正亲属之间的关系。
洁名 [相关解释]
1.端正名号。
洁矩 [相关解释]
1.谓行为端正,符合法度。
洁行 [相关解释]
1.清白的操行。 2.保持行为的清白端正。
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 [相关解释]
1.经过瓜田不可弯腰提鞋子﹐走过李树下不要举手端正帽子。比喻避免招惹无端的怀疑。
瓷版 [相关解释]
1.渔的一种。清康熙五十八年,泰安县人徐志定曾用瓷制成渔,刊印张尔岐所著《周易说略》一书,序文中称瓷版"坚致胜木"。全书字体端正,行格整齐。
田郎 [相关解释]
1.指东汉尚书郎田凤『赵岐《三辅决录》卷二"长陵田凤,字季宗,为尚书郎,仪貌端正,入奏事,灵帝目送之,因题殿柱曰'堂堂乎张,京兆田郎。'"后因以"田郎"为称美郎官﹑侍臣的典故。
相貌堂堂 [相关解释]
1.形容人的仪表端正魁梧。
端庄 [相关解释]
端正庄重神情~ㄧ举止~。
端正 [相关解释]
①物体不歪斜;物体各部分保持应有的平衡状态五官~ㄧ字写得端端正正。②正派;正确品行~。③使端正~学习态度。
端正月 [相关解释]
1.指农历八月十五夜的月亮。是夜月最圆﹐故称。
端重 [相关解释]
1.端庄稳重。 2.端正凝重。
精整 [相关解释]
1.精良整饬。 2.精粹端正。
精楷 [相关解释]
1.精美端正。
肃坐 [相关解释]
1.古坐容之一◇指端正地坐着。
肃志 [相关解释]
1.谓端正志趣。
肃正 [相关解释]
1.犹端正。 2.整饬,使端正。
肃步 [相关解释]
1.端正行步的姿势。恭敬貌。
肃物 [相关解释]
1.谓待人接物严肃端正。 2.犹言摧残万物。指深秋肃杀之气使草木凋谢。
脸形 [相关解释]
脸的形状~端正ㄧ长方~。也作脸型。
良友 [相关解释]
1.品行端正的朋友。 2.情谊深厚的朋友。
芒寒色正 [相关解释]
1.谓光色清冷而纯正。比喻人的品行高洁﹑端正。
蚤正 [相关解释]
1.谓先端正自己的行为﹐使合乎法度。蚤﹐通"早"。
行书 [相关解释]
字体名。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书体。既无草书潦草,又无楷书端正。相传始于东汉末年,流行至今。其中楷意多些的称行楷”,草意多些的称行草”。
行修 [相关解释]
1.亦作"行修"。 2.品行端正。
衰正 [相关解释]
1.衰怠与端正。
视端 [相关解释]
1.目光端正。语本《国语.周语下》"视无还,端也。"后亦以"视端"为正直坦诚之相。
豫严 [相关解释]
1.预先端正仪容,以示严肃恭敬。
贞度 [相关解释]
1.谓符合正道的法度。 2.谓端正自己的行为。
身正不怕影儿歪 [相关解释]
1.谓只要行为端正,不怕别人有不良的看法。
阿修罗 [相关解释]
1.梵语asura的译音。或译为"阿素若"﹑"阿须伦"﹑"阿须罗"。意译不端正(容貌丑恶)或无酒﹐或非天(与天相似)。古印度神话中的一种鬼神。佛教采用其名﹐名为无酒神﹐亦名为无善神。
面首 [相关解释]
①容貌面首端正。②供贵妇玩弄的美男子。
顶生王 [相关解释]
1.佛教传说有善住王,登王位八万四千岁时,头顶生一肉疱,不以为患,满十月,疱即开剖生一童子,其形端正奇异,父王欢喜,因名顶生。既长为金轮王,征服四天下,谋为忉利天帝,不成,遇恶病而死◇身为释迦佛。佛教有《顶生王故事经》。参阅《大般涅盘经》卷十二。
题柱 [相关解释]
1.见"题桥柱"。 2.相传东汉灵帝时,长陵田凤为尚书郎,仪貌端正。入奏事,"灵帝目送之,因题殿柱曰'堂堂乎张,京兆田郎。'"见汉赵岐《三辅决录》卷二◇遂以"题柱"为称美郎官得到皇帝赏识之典。 3.谓题写楹联。
鹿女 [相关解释]
1.佛经中所说的仙女。事见《杂宝藏经.鹿女夫人缘》"有国名婆罗柰国中有山﹐名曰仙山。时有梵志﹐在彼山住﹐大小便利恒于石上◇有精气﹐堕小行处﹐雌鹿来舐﹐即便有娠。日月满足﹐来至仙人所﹐生一女子﹐端正殊妙﹐唯脚似鹿﹐梵志取之养育长成……此女足迹﹐皆生莲华。"
齐整 [相关解释]
1.整齐;井井有条。 2.齐全;完备。 3.端正;漂亮。 4.整顿;整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