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00 查到相关祖先的内容。
带有祖先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七代先灵
[相关解释]
1.七代祖先。泛指历代祖先。
1.七代祖先。泛指历代祖先。
七祖
[相关解释]
1.七代祖先。 2.佛教称传法相承的七代。华严宗以马鸣﹑龙树﹑杜顺﹑智俨﹑法藏﹑澄观﹑宗密为七祖。禅宗南宗以达摩﹑慧可﹑僧璨﹑道信﹑弘忍﹑慧能﹑神会为七祖。禅宗北宗以弘忍的另一弟子神秀为六祖,普寂为七祖。
1.七代祖先。 2.佛教称传法相承的七代。华严宗以马鸣﹑龙树﹑杜顺﹑智俨﹑法藏﹑澄观﹑宗密为七祖。禅宗南宗以达摩﹑慧可﹑僧璨﹑道信﹑弘忍﹑慧能﹑神会为七祖。禅宗北宗以弘忍的另一弟子神秀为六祖,普寂为七祖。
三庙
[相关解释]
1.指古代大夫为供祀祖先所立之庙。
1.指古代大夫为供祀祖先所立之庙。
三祖
[相关解释]
1.指三位祖先。 2.指三国魏武帝曹操﹑文帝曹丕﹑明帝曹睿。
1.指三位祖先。 2.指三国魏武帝曹操﹑文帝曹丕﹑明帝曹睿。
不祀
[相关解释]
1.不祭祖先。 2.无人奉祀,比喻亡国或绝后。
1.不祭祖先。 2.无人奉祀,比喻亡国或绝后。
世业
[相关解释]
1.先人的事业﹑功绩。 2.世代相传的事业或职业。 3.祖先所遗留的产业。 4.指世业田。亦称永业田。北魏以后实行的一种田制,世代承耕,永不收授。 5.犹世事。
1.先人的事业﹑功绩。 2.世代相传的事业或职业。 3.祖先所遗留的产业。 4.指世业田。亦称永业田。北魏以后实行的一种田制,世代承耕,永不收授。 5.犹世事。
世泽
[相关解释]
1.祖先的遗泽。主要指地位﹑权势﹑财产等。语本《孟子.离娄下》"君子之泽,五世而斩。"
1.祖先的遗泽。主要指地位﹑权势﹑财产等。语本《孟子.离娄下》"君子之泽,五世而斩。"
世祖
[相关解释]
1.帝王的庙号之一。一般用于开国之君。 2.指祖先。
1.帝王的庙号之一。一般用于开国之君。 2.指祖先。
九庙
[相关解释]
1.指帝王的宗庙。古时帝王立庙祭祀祖先,有太祖庙及三昭庙﹑三穆庙,共七庙。王莽增为祖庙五﹑亲庙四,共九庙◇历朝皆沿此制。
1.指帝王的宗庙。古时帝王立庙祭祀祖先,有太祖庙及三昭庙﹑三穆庙,共七庙。王莽增为祖庙五﹑亲庙四,共九庙◇历朝皆沿此制。
九隆
[相关解释]
1.传说中哀牢夷的祖先。
1.传说中哀牢夷的祖先。
享先
[相关解释]
1.祭祀祖先。
1.祭祀祖先。
介潭
[相关解释]
1.古代传说为有鳞甲动物的祖先。
1.古代传说为有鳞甲动物的祖先。
介鳞
[相关解释]
1.甲虫与鳞虫。 2.古代传说中的鱼类祖先。 3.比喻远夷‖贬义。
1.甲虫与鳞虫。 2.古代传说中的鱼类祖先。 3.比喻远夷‖贬义。
余祉
[相关解释]
1.祖先留下的福祉。
1.祖先留下的福祉。
佩迪人
[相关解释]
南部非洲的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南非,少数分布在津巴布韦、博茨瓦纳等国。约271万人(1985年)。讲佩迪语。多持传统信仰,崇拜自然力和祖先,部分信基督教新教。主要从事农牧业,不少人在厂矿做工。
南部非洲的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南非,少数分布在津巴布韦、博茨瓦纳等国。约271万人(1985年)。讲佩迪语。多持传统信仰,崇拜自然力和祖先,部分信基督教新教。主要从事农牧业,不少人在厂矿做工。
修先
[相关解释]
1.敬奉祖先。
1.敬奉祖先。
元君
[相关解释]
1.贤德的国君。《国语.晋语七》"抑人之有元君﹐将禀命焉。"韦昭注"元﹐善也。"一说﹐犹元首。见杨树达《积微居读书记.读国语小识.晋语七》。 2.道教语。女子成仙者之美称。 3.祖先。
1.贤德的国君。《国语.晋语七》"抑人之有元君﹐将禀命焉。"韦昭注"元﹐善也。"一说﹐犹元首。见杨树达《积微居读书记.读国语小识.晋语七》。 2.道教语。女子成仙者之美称。 3.祖先。
先世
[相关解释]
1.前代;祖先。
1.前代;祖先。
先主
[相关解释]
1.古代家臣称大夫的祖先为先主。 2.大夫自称其亡父或祖先。 3.开国君主。亦以称三国蜀刘备。
1.古代家臣称大夫的祖先为先主。 2.大夫自称其亡父或祖先。 3.开国君主。亦以称三国蜀刘备。
先人
[相关解释]
1.祖先。 2.前人。 3.亡父。 4.谓先于人行动。
1.祖先。 2.前人。 3.亡父。 4.谓先于人行动。
先公
[相关解释]
1.对天子﹑诸侯祖先的尊称。 2.亡父。
1.对天子﹑诸侯祖先的尊称。 2.亡父。
先功
[相关解释]
1.祖先的功业。
1.祖先的功业。
先勋
[相关解释]
1.祖先的功勋。
1.祖先的功勋。
先友
[相关解释]
1.祖先的友人。 2.亡父的友人。
1.祖先的友人。 2.亡父的友人。
先古
[相关解释]
1.祖先。 2.犹上古。 3.指上古圣贤之道。
1.祖先。 2.犹上古。 3.指上古圣贤之道。
先君
[相关解释]
1.前代君主。 2.称自己的祖先。 3.已故的父亲。
1.前代君主。 2.称自己的祖先。 3.已故的父亲。
先域
[相关解释]
1.祖先的墓地。
1.祖先的墓地。
先子
[相关解释]
1.泛指祖先。 2.称亡父。 3.称丈夫的亡父。
1.泛指祖先。 2.称亡父。 3.称丈夫的亡父。
先德
[相关解释]
1.谓治民之道,以德为先。 2.祖先的德行。 3.称别人的父亲为先德。 4.有德行的前辈。
1.谓治民之道,以德为先。 2.祖先的德行。 3.称别人的父亲为先德。 4.有德行的前辈。
先故
[相关解释]
1.指祖考;祖先。
1.指祖考;祖先。
先泽
[相关解释]
1.祖先的德泽。 2.指祖先的遗物。
1.祖先的德泽。 2.指祖先的遗物。
先灵
[相关解释]
1.祖先的神灵。
1.祖先的神灵。
先烈
[相关解释]
1.祖先的功业。 2.建有功业的先人。 3.对烈士的尊称。
1.祖先的功业。 2.建有功业的先人。 3.对烈士的尊称。
先祀
[相关解释]
1.谓对祖先的祭祀。
1.谓对祖先的祭祀。
先祖
[相关解释]
1.祖先。 2.称已故的祖父。
1.祖先。 2.称已故的祖父。
先系
[相关解释]
1.祖先的谱系。
1.祖先的谱系。
先绪
[相关解释]
1.祖先的功业。
1.祖先的功业。
先臣
[相关解释]
1.古代臣于君前称自己已死的祖先﹑父亲为"先臣"。
1.古代臣于君前称自己已死的祖先﹑父亲为"先臣"。
先芬
[相关解释]
1.祖先的美德。
1.祖先的美德。
先赀
[相关解释]
1.祖先的产业。
1.祖先的产业。
入门问讳
[相关解释]
1.客人进门,先问主人祖先名讳,以便谈话时避之,谓之"入门问讳"。语出《礼记.曲礼上》"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孔颖达疏"'入门而问讳'者,门,主人之门;讳,主人祖先君名,宜先知之,欲为避之也。"
1.客人进门,先问主人祖先名讳,以便谈话时避之,谓之"入门问讳"。语出《礼记.曲礼上》"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孔颖达疏"'入门而问讳'者,门,主人之门;讳,主人祖先君名,宜先知之,欲为避之也。"
公刘
[相关解释]
①《诗·大雅》篇名。记叙周的祖先公刘率族人从邰地迁居fd615夭⑿藿ㄗ》俊⒎⒄古┮档仁录#是研究周人发展历史的重要资料之一。②公刘(1927-)。诗人。江西南昌人。曾任云南军区《国防战士报》以及《火花》月刊、《安徽文艺》编辑。曾参与搜集整理撒尼族民歌《阿诗玛》。著有诗集《在北方》、《仙人掌》等。
①《诗·大雅》篇名。记叙周的祖先公刘率族人从邰地迁居fd615夭⑿藿ㄗ》俊⒎⒄古┮档仁录#是研究周人发展历史的重要资料之一。②公刘(1927-)。诗人。江西南昌人。曾任云南军区《国防战士报》以及《火花》月刊、《安徽文艺》编辑。曾参与搜集整理撒尼族民歌《阿诗玛》。著有诗集《在北方》、《仙人掌》等。
内神
[相关解释]
1.宗庙所祭之神,因其为一族祖先,故称内神。 2.道教语。指主司人体五脏六腑七窍之神。因其在人体之内,故谓之内神。
1.宗庙所祭之神,因其为一族祖先,故称内神。 2.道教语。指主司人体五脏六腑七窍之神。因其在人体之内,故谓之内神。
内祭
[相关解释]
1.古代天子祭祀祖先宗庙。
1.古代天子祭祀祖先宗庙。
出圹
[相关解释]
1.离开祖先墓地,引申为离乡。
1.离开祖先墓地,引申为离乡。
列祖列宗
[相关解释]
1.历代的祖先。
1.历代的祖先。
前光
[相关解释]
1.谓祖先的功德。
1.谓祖先的功德。
前列
[相关解释]
1.先头部队。 2.行列的前面。 3.现亦比喻工作或事业中的带头的地位。 4.指前贤或祖先。 5.陈列于前;排在前面。
1.先头部队。 2.行列的前面。 3.现亦比喻工作或事业中的带头的地位。 4.指前贤或祖先。 5.陈列于前;排在前面。
前烈
[相关解释]
1.前人的功业。 2.祖先;前辈。 3.犹前贤。
1.前人的功业。 2.祖先;前辈。 3.犹前贤。
勿吉
[相关解释]
1.我国南北朝时少数民族名。居今吉林长白山﹑松花江一带﹐为满族的祖先。
1.我国南北朝时少数民族名。居今吉林长白山﹑松花江一带﹐为满族的祖先。
升荫
[相关解释]
1.古代因祖先官职﹑功劳而得到朝廷叙用升官﹐叫"升荫"。
1.古代因祖先官职﹑功劳而得到朝廷叙用升官﹐叫"升荫"。
卓郑
[相关解释]
1.卓氏与程郑的并称。卓氏祖先赵国人,秦破赵时被迁到蜀,居于临邛(今四川邛崃),冶铁致富,有家僮千人。程郑本战国时关东人,其祖先于秦始皇时被迁至蜀郡临邛,亦冶铸致富。
1.卓氏与程郑的并称。卓氏祖先赵国人,秦破赵时被迁到蜀,居于临邛(今四川邛崃),冶铁致富,有家僮千人。程郑本战国时关东人,其祖先于秦始皇时被迁至蜀郡临邛,亦冶铸致富。
卖祖
[相关解释]
1.谓忘掉祖先。
1.谓忘掉祖先。
南祖
[相关解释]
1.分居在南边的祖先。 2.佛教禅家南宗之祖,即慧能禅师。
1.分居在南边的祖先。 2.佛教禅家南宗之祖,即慧能禅师。
卫鼎
[相关解释]
1.春秋时卫国记载孔悝祖先功德的鼎。铭文见《礼记.祭统》。
1.春秋时卫国记载孔悝祖先功德的鼎。铭文见《礼记.祭统》。
反古
[相关解释]
1.追祭祖先。 2.复古。 3.违反古制。
1.追祭祖先。 2.复古。 3.违反古制。
反始
[相关解释]
1.报答祖先。 2.返回本初。
1.报答祖先。 2.返回本初。
古先
[相关解释]
1.往昔;古代。 2.谓祖先,祖宗。
1.往昔;古代。 2.谓祖先,祖宗。
吾祖
[相关解释]
1.我的祖先。 2.我的祖父。 3.宋时西夏主元昊自号。
1.我的祖先。 2.我的祖父。 3.宋时西夏主元昊自号。
告祭
[相关解释]
1.祭宗庙,告祖先。 2.行封禅大典。
1.祭宗庙,告祖先。 2.行封禅大典。
周祭
[相关解释]
1.古代祭典之一。谓遍祭祖先。
1.古代祭典之一。谓遍祭祖先。
土家族
[相关解释]
分布于湖南、湖北、四川、重庆等地的少数民族。约5725万人(1990年)。用土家语,无文字。通用汉语文。信仰多神,崇拜祖先。擅长编织土花铺盖(织锦)。喜跳摆手舞。传统节日有族年等。主要从事农业。
分布于湖南、湖北、四川、重庆等地的少数民族。约5725万人(1990年)。用土家语,无文字。通用汉语文。信仰多神,崇拜祖先。擅长编织土花铺盖(织锦)。喜跳摆手舞。传统节日有族年等。主要从事农业。
地质年代
[相关解释]
地壳上不同年代的岩石在形成过程中的时间和顺序。有相对地质年代和放射测定年代(绝对地质年代)之分。相对地质年代只说明岩石在生成时间上的新老顺序,如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等。放射测定年代则明确说明岩石生成距今的年数,根据岩层中放射性同位素蜕变产物的含量加以测定。详见下表。[ht6h]地质年代表宙代纪符号同位素年龄(单位百万年)开始时间持续时间生物发展的阶段显生宙新生代k瓃第四纪q1616本纪初期人类祖先出现。新第三纪n23214植物和动物接近现代。淡水藻常见。小型浮游有孔虫繁盛。哺乳类形体变大。老第三纪e65
地壳上不同年代的岩石在形成过程中的时间和顺序。有相对地质年代和放射测定年代(绝对地质年代)之分。相对地质年代只说明岩石在生成时间上的新老顺序,如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等。放射测定年代则明确说明岩石生成距今的年数,根据岩层中放射性同位素蜕变产物的含量加以测定。详见下表。[ht6h]地质年代表宙代纪符号同位素年龄(单位百万年)开始时间持续时间生物发展的阶段显生宙新生代k瓃第四纪q1616本纪初期人类祖先出现。新第三纪n23214植物和动物接近现代。淡水藻常见。小型浮游有孔虫繁盛。哺乳类形体变大。老第三纪e65
坟陵
[相关解释]
1.帝王的陵墓。 2.代指祖先。
1.帝王的陵墓。 2.代指祖先。
堂事
[相关解释]
1.谓于正厅祭祀祖先之事。 2.审理案件之事。因在公堂上举行,故名。
1.谓于正厅祭祀祖先之事。 2.审理案件之事。因在公堂上举行,故名。
塔布囊
[相关解释]
1.源于蒙语tabunang。明代蒙古人对同成吉思汗后裔结婚者的称号。分为四等,自布囊至四等塔布囊,秩同一品到四品。 2.源于蒙语tabunang。清代蒙古贵族封爵名。位次辅国公,与台吉同。除土默特左翼旗与喀喇沁三旗王公,因其祖先曾娶清公主,故有此封号外,其余各部王公均称台吉。见《清续文献通考·封建七》。
1.源于蒙语tabunang。明代蒙古人对同成吉思汗后裔结婚者的称号。分为四等,自布囊至四等塔布囊,秩同一品到四品。 2.源于蒙语tabunang。清代蒙古贵族封爵名。位次辅国公,与台吉同。除土默特左翼旗与喀喇沁三旗王公,因其祖先曾娶清公主,故有此封号外,其余各部王公均称台吉。见《清续文献通考·封建七》。
填讳
[相关解释]
1.旧时子孙为祖先撰写行状碑志等文字。请人代写祖先名号,称填讳。唐人称题讳。如贞元十五年《徐浩碑》,张式撰,浩次子岘书,碑尾有"表侄前河南府参军张平叔题讳"一行。宋周必大《跋初寮王左丞赠曾祖诗》,末题"通直郎田橡填讳"。元《麻衣子神字铭》有"南阳贡士李珩填讳"字样。参阅清王芑孙《碑版广例·碑用他人填讳书名例》。
1.旧时子孙为祖先撰写行状碑志等文字。请人代写祖先名号,称填讳。唐人称题讳。如贞元十五年《徐浩碑》,张式撰,浩次子岘书,碑尾有"表侄前河南府参军张平叔题讳"一行。宋周必大《跋初寮王左丞赠曾祖诗》,末题"通直郎田橡填讳"。元《麻衣子神字铭》有"南阳贡士李珩填讳"字样。参阅清王芑孙《碑版广例·碑用他人填讳书名例》。
大祫
[相关解释]
1.古时天子﹐诸侯宗庙祭礼之一。集远近祖先的神主于太祖庙合祭。
1.古时天子﹐诸侯宗庙祭礼之一。集远近祖先的神主于太祖庙合祭。
大雅
[相关解释]
①《诗经》组成部分之一。共三十一篇,大致是西周时代上层贵族的作品。多为记叙周人祖先的开国历史和赞美西周文王、武王、宣王等君主之作,也有反映西周末政治混乱局面的诗篇。②雅正之诗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谁陈?③大才大雅君子|夫唯大雅,卓尔不群。④合乎规范的;正当的无伤大雅。
①《诗经》组成部分之一。共三十一篇,大致是西周时代上层贵族的作品。多为记叙周人祖先的开国历史和赞美西周文王、武王、宣王等君主之作,也有反映西周末政治混乱局面的诗篇。②雅正之诗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谁陈?③大才大雅君子|夫唯大雅,卓尔不群。④合乎规范的;正当的无伤大雅。
天对
[相关解释]
1.犹言配天。谓祭天地以祖先配享。
1.犹言配天。谓祭天地以祖先配享。
奉先
[相关解释]
1.祭祀祖先。 2.宋代禁军名。
1.祭祀祖先。 2.宋代禁军名。
好男不吃婚时饭
[相关解释]
1.谓不靠祖先馀荫,靠自己的能力生活。
1.谓不靠祖先馀荫,靠自己的能力生活。
如在
[相关解释]
1.《论语·八佾》"祭如在,祭神如神在。"谓祭祀神灵﹑祖先时,好像受祭者就在面前◇称祭祀诚敬为"如在"。
1.《论语·八佾》"祭如在,祭神如神在。"谓祭祀神灵﹑祖先时,好像受祭者就在面前◇称祭祀诚敬为"如在"。
孝子慈孙
[相关解释]
1.孝敬父母﹑祖先的子孙后辈。
1.孝敬父母﹑祖先的子孙后辈。
孝孙
[相关解释]
1.祭祖时对祖先的自称。
1.祭祖时对祖先的自称。
孝王
[相关解释]
1.古代帝王祭祀时对祖先的自称。
1.古代帝王祭祀时对祖先的自称。
守业
[相关解释]
①保存祖先留下的基业;守住已有的事业创业难,守业更难|余子之不失职,能守业者也。②专心致力于自己的职守敬在养神,笃在守业|守业原为清白吏。
①保存祖先留下的基业;守住已有的事业创业难,守业更难|余子之不失职,能守业者也。②专心致力于自己的职守敬在养神,笃在守业|守业原为清白吏。
守产
[相关解释]
1.承受和保持祖先的产业。
1.承受和保持祖先的产业。
宗神
[相关解释]
1.祖先。因其供于宗庙,故称。
1.祖先。因其供于宗庙,故称。
宗祠
[相关解释]
1.即家庙。同族人祭祀祖先的祠堂。
1.即家庙。同族人祭祀祖先的祠堂。
宗禋
[相关解释]
1.对祖先的祭祀。
1.对祖先的祭祀。
宗绪
[相关解释]
1.祖先的绪业。
1.祖先的绪业。
实録
[相关解释]
1.符合实际的记载。 2.如实记载;真实地记录。 3.中国封建时期编年史的一种,专记某一皇帝统治时期的大事。最早见于记载的有南朝梁周兴嗣等的《梁皇帝实录》,记载武帝事。已散佚。见《隋书.经籍志二》。至唐初由史臣撰已故皇帝一朝政事为实录,成为定制◇世沿之。明清两朝,设有实录馆,所存实录较多。今存最早的有唐韩愈的《顺宗实录》。 4.私人记载祖先事迹的文字,有时也称实录。如唐李翱有《皇祖实录》。
1.符合实际的记载。 2.如实记载;真实地记录。 3.中国封建时期编年史的一种,专记某一皇帝统治时期的大事。最早见于记载的有南朝梁周兴嗣等的《梁皇帝实录》,记载武帝事。已散佚。见《隋书.经籍志二》。至唐初由史臣撰已故皇帝一朝政事为实录,成为定制◇世沿之。明清两朝,设有实录馆,所存实录较多。今存最早的有唐韩愈的《顺宗实录》。 4.私人记载祖先事迹的文字,有时也称实录。如唐李翱有《皇祖实录》。
室韦
[相关解释]
1.古族名。一译"失韦"。北魏时始见于史书记载,有五部,分布于嫩江及黑龙江南北岸地区。唐代包括二十部,其中居住在额尔古纳河一带的蒙兀室韦是蒙古部的祖先。各部发展不平衡。部落由千户或几千户组成,首领号"莫贺咄"。自北朝以来,与中原地区关系密切,后曾服属突厥。契丹在建立辽国的过程中,室韦的一部分被合并入辽。参阅《北史.室韦传》﹑《旧唐书.室韦传》及《文献通考》卷三四七。
1.古族名。一译"失韦"。北魏时始见于史书记载,有五部,分布于嫩江及黑龙江南北岸地区。唐代包括二十部,其中居住在额尔古纳河一带的蒙兀室韦是蒙古部的祖先。各部发展不平衡。部落由千户或几千户组成,首领号"莫贺咄"。自北朝以来,与中原地区关系密切,后曾服属突厥。契丹在建立辽国的过程中,室韦的一部分被合并入辽。参阅《北史.室韦传》﹑《旧唐书.室韦传》及《文献通考》卷三四七。
寝殿
[相关解释]
1.帝王的寝宫,卧室。 2.宗庙中收藏祖先衣冠之殿堂。 3.陵墓的正殿。
1.帝王的寝宫,卧室。 2.宗庙中收藏祖先衣冠之殿堂。 3.陵墓的正殿。
小d
[相关解释]
1.商代国君祭祖时称旁系祖先为小d。
1.商代国君祭祖时称旁系祖先为小d。
干祫
[相关解释]
1.谓无庙祫祭。祫祭,集合远近祖先神主于太庙合祭,原于天子诸侯丧事完毕时举行。干祫是祫祭的一种特例。
1.谓无庙祫祭。祫祭,集合远近祖先神主于太庙合祭,原于天子诸侯丧事完毕时举行。干祫是祫祭的一种特例。
庙祫
[相关解释]
1.古时天子诸侯宗庙祭礼之一。集合远近祖先神主于太庙合祭。
1.古时天子诸侯宗庙祭礼之一。集合远近祖先神主于太庙合祭。
弦箭
[相关解释]
1.弦上之箭。《太平御览》卷五九七引《魏书》"陈琳作檄草成呈太祖,太祖先苦头风,是日疾发,卧读琳所作,翕然而起曰'此愈我疾病。'太祖平邺,谓陈琳曰'君昔为本初作檄书,但罪孤而已,何乃上及父祖乎?'琳谢曰'矢在弦上,不得不发。'"后因以"弦箭"为典,谓迫不得已,势在必行。
1.弦上之箭。《太平御览》卷五九七引《魏书》"陈琳作檄草成呈太祖,太祖先苦头风,是日疾发,卧读琳所作,翕然而起曰'此愈我疾病。'太祖平邺,谓陈琳曰'君昔为本初作檄书,但罪孤而已,何乃上及父祖乎?'琳谢曰'矢在弦上,不得不发。'"后因以"弦箭"为典,谓迫不得已,势在必行。
影堂
[相关解释]
1.寺庙道观供奉佛祖﹑尊师真影之所。 2.即家庙。其中供奉祖先遗像。
1.寺庙道观供奉佛祖﹑尊师真影之所。 2.即家庙。其中供奉祖先遗像。
恤荫
[相关解释]
1.因祖先有功德,受到皇帝的抚恤和封赏。
1.因祖先有功德,受到皇帝的抚恤和封赏。
愈头风
[相关解释]
1.《三国志.魏志.王粲传》"军国书檄,多琳瑀所作也"裴松之注引三国魏鱼豢《典略》"琳作书及檄,草成呈太祖。太祖先苦头风,是日疾发,卧读琳所作,翕然而起曰'此愈我病。'数加厚赐。"后以"愈头风"为称赞他人诗文杰出之典。
1.《三国志.魏志.王粲传》"军国书檄,多琳瑀所作也"裴松之注引三国魏鱼豢《典略》"琳作书及檄,草成呈太祖。太祖先苦头风,是日疾发,卧读琳所作,翕然而起曰'此愈我病。'数加厚赐。"后以"愈头风"为称赞他人诗文杰出之典。
感恩节
[相关解释]
美国基督教节日。源于北美英国殖民地普利茅斯,该地居民于1621年获得丰收后,举行感谢上帝的庆祝活动◇经美国总统华盛顿、林肯等定为全国性节日。每年11月的第四个星期四举行。届时,教堂举行感恩礼拜,家庭也举行集会,通常共食火鸡,以纪念其祖先开发美洲新大陆时食用野火鸡的往事。
美国基督教节日。源于北美英国殖民地普利茅斯,该地居民于1621年获得丰收后,举行感谢上帝的庆祝活动◇经美国总统华盛顿、林肯等定为全国性节日。每年11月的第四个星期四举行。届时,教堂举行感恩礼拜,家庭也举行集会,通常共食火鸡,以纪念其祖先开发美洲新大陆时食用野火鸡的往事。
慎终追远
[相关解释]
1.谓居父母丧,祭祀祖先,要依礼晶;要恭敬虔诚。终,指父母丧。远,指祖先。
1.谓居父母丧,祭祀祖先,要依礼晶;要恭敬虔诚。终,指父母丧。远,指祖先。
承祧
[相关解释]
1.承继奉祀祖先的宗庙。 2.指承继为后嗣。
1.承继奉祀祖先的宗庙。 2.指承继为后嗣。
故墓
[相关解释]
1.祖先的墓地。
1.祖先的墓地。
数典忘祖(数shǔ)
[相关解释]
《左传·昭公十五年》记载春秋时晋国大夫籍谈出使周朝,说晋国从未受过周天子的赏赐,所以无物进贡周。周王对籍谈说,你是晋国司典的后代,竟然不知道周王一直对晋有赏赐,这是数典而忘其祖”◇以数典忘祖”比喻忘记了自己国家或祖先的历史。也比喻忘本。
《左传·昭公十五年》记载春秋时晋国大夫籍谈出使周朝,说晋国从未受过周天子的赏赐,所以无物进贡周。周王对籍谈说,你是晋国司典的后代,竟然不知道周王一直对晋有赏赐,这是数典而忘其祖”◇以数典忘祖”比喻忘记了自己国家或祖先的历史。也比喻忘本。
新生代
[相关解释]
地质历史上最新的一个时代。起自约6500万年前延续至今。分为老第三纪、新第三纪和第四纪三个纪。该时期形成的地层称为新生界”。当时的海陆分布、山岳位置和江河流向和现在的很相近,动物和植物也接近于现代,尤其后期出现了人类的祖先。
地质历史上最新的一个时代。起自约6500万年前延续至今。分为老第三纪、新第三纪和第四纪三个纪。该时期形成的地层称为新生界”。当时的海陆分布、山岳位置和江河流向和现在的很相近,动物和植物也接近于现代,尤其后期出现了人类的祖先。
族年
[相关解释]
也称赶年”。土家族的传统节日。在每年夏历七月初一。除夕夜,有的地区有守田埂”的习俗。次日要放爆竹接年”,再敬奉祖先,吃蒸坨子肉和合菜。节日期间,人们跳摆手舞、演出小戏《毛谷斯》等。
也称赶年”。土家族的传统节日。在每年夏历七月初一。除夕夜,有的地区有守田埂”的习俗。次日要放爆竹接年”,再敬奉祖先,吃蒸坨子肉和合菜。节日期间,人们跳摆手舞、演出小戏《毛谷斯》等。
日冯
[相关解释]
1.传说为树木的祖先。
1.传说为树木的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