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7 查到相关相对论的内容。
带有相对论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丘成桐(1949- ) [相关解释]
数学家。生于广东汕头。香港中文大学毕业,美国伯克利加利福尼亚大学博士。普林斯顿高级研究所终身教授。中科院外籍院士。1976年解决微分几何中的卡拉比猜想”。1978-1979年,与舍恩一起证明了广义相对论中的正质量猜想。在拓扑学等方面也有创见。1982年获菲尔兹奖,为获得该奖的第一个华人。
力学 [相关解释]
研究机械运动规律及其应用的一门物理学分支学科。按所研究问题的性质,可分为静力学、运动学和动力学;按所研究对象的性质,可分为质点力学、刚体力学和连续介质力学等。经典力学的理论基础是牛顿运动定律,它适用于低速、宏观物体的运动情况。当物体速度与光速接近时,遵循的是相对论力学规律;对微观粒子,其运动遵循的是量子力学规律。
动力学 [相关解释]
力学的一部分。研究物体机械运动状态变化与外力的关系。对宏观物体的低速运动,它的基本理论是牛顿运动理论;对宏观物体的近光速运动,要用相对论力学来研究;对微观粒子的运动,要用量子力学来研究。
狭义相对论 [相关解释]
关于时间、空间、运动及其相互关系的一种现代物理理论。1905年由爱因斯坦创立。基本假设是(1)相对性原理;(2)光速不变原理。其结论有(1)同时”概念是相对的;(2)运动物体长度缩短;(3)运动时钟变慢;(4)物体质量随速度加快而增大;(5)光速是速度的极限等。
相对论 [相关解释]
现代物理学的理论基础之一。关于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关系的理论。是20世纪初由爱因斯坦等在总结实验事实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分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两部分。
论动体的电动力学 [相关解释]
论文名。爱因斯坦著。发表于1905年德国《物理学纪事》第4系列,第17卷上。由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原理出发,提出时间、空间相对性的崭新概念,建立了狭义相对论和相对论运动方程。牛顿力学只是狭义相对论在低速下的近似。
质能关系式 [相关解释]
爱因斯坦相对论的一个重要结论。表明物体的质量m跟其能量e之间存在的一定关系,即e=mc2。式中c为真空中的光速。若物体的能量增加(或减少)δe,则其质量也相应增加(或减少)δ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