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00 查到相关直言的内容。
带有直言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三直
[相关解释]
1.三个直言敢谏的官员。指明代罗洪先﹑唐顺之﹑赵时春。 2.三个直言敢谏的官员。指清代苏廷魁﹑陈庆镛﹑朱琦。
1.三个直言敢谏的官员。指明代罗洪先﹑唐顺之﹑赵时春。 2.三个直言敢谏的官员。指清代苏廷魁﹑陈庆镛﹑朱琦。
三道
[相关解释]
1.指人子事亲的三种孝道,即生养﹑死葬和祭祀。 2.三路。 3.指国体﹑人事﹑直言。 4.三道试题。 5.指古代军事理论上的正道,奇道,伏道。
1.指人子事亲的三种孝道,即生养﹑死葬和祭祀。 2.三路。 3.指国体﹑人事﹑直言。 4.三道试题。 5.指古代军事理论上的正道,奇道,伏道。
不讳之朝
[相关解释]
1.可直言不讳的朝代。谓政治清明之世。
1.可直言不讳的朝代。谓政治清明之世。
东堂策
[相关解释]
1.《晋书·挚虞传》"武帝诏曰'省诸贤良答策,虽所言殊涂,皆明于王义,有益政道……'诏诸贤良方正直言,会东堂策问。"后因以"东堂策"指策试。亦指所对的策文。
1.《晋书·挚虞传》"武帝诏曰'省诸贤良答策,虽所言殊涂,皆明于王义,有益政道……'诏诸贤良方正直言,会东堂策问。"后因以"东堂策"指策试。亦指所对的策文。
争友
[相关解释]
1.能直言规劝的朋友。争,通"诤"。
1.能直言规劝的朋友。争,通"诤"。
争子
[相关解释]
1.能直言规劝父母的儿子。
1.能直言规劝父母的儿子。
争弟
[相关解释]
1.争,通"诤"。能直言规劝兄长的弟弟。
1.争,通"诤"。能直言规劝兄长的弟弟。
争臣
[相关解释]
1.能直言诤谏的大臣。争,通"诤"。
1.能直言诤谏的大臣。争,通"诤"。
争谏
[相关解释]
1.谏诤,直言规劝。争,通"诤"。
1.谏诤,直言规劝。争,通"诤"。
假言直言推理
[相关解释]
第一个前提是假言判断,第二个前提和结论都是直言判断,分别肯定或否定该假言判断的前件或后件的推理。
第一个前提是假言判断,第二个前提和结论都是直言判断,分别肯定或否定该假言判断的前件或后件的推理。
党言
[相关解释]
1.直言;善言。
1.直言;善言。
六科
[相关解释]
1.唐宋时科举取士的六种科目。唐六科为明经﹑进士﹑秀才﹑明法﹑明书﹑明算。唐刘肃《大唐新语.厘革》"隋炀帝改置明(经)﹑进(士)二科。国家因隋制,增置秀才﹑明法﹑明字﹑明算,并前为六科。"宋景德天圣时﹐其六科为一﹑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二﹑博达坟典﹐明于教化;三﹑才识兼茂﹐明于体用;四﹑详明政理﹐可使从政;五﹑识洞韬略﹐运筹决胜;六﹑军谋宏远﹐材任边寄。绍兴年间﹐又以文章典雅﹑节操方正﹑法理该通﹑节用爱民﹑刚方岂弟﹑智勇绝伦为六科。参阅宋王应麟《小学绀珠.制度.六科》。 2.明清官制设有六科给事中﹐简称
1.唐宋时科举取士的六种科目。唐六科为明经﹑进士﹑秀才﹑明法﹑明书﹑明算。唐刘肃《大唐新语.厘革》"隋炀帝改置明(经)﹑进(士)二科。国家因隋制,增置秀才﹑明法﹑明字﹑明算,并前为六科。"宋景德天圣时﹐其六科为一﹑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二﹑博达坟典﹐明于教化;三﹑才识兼茂﹐明于体用;四﹑详明政理﹐可使从政;五﹑识洞韬略﹐运筹决胜;六﹑军谋宏远﹐材任边寄。绍兴年间﹐又以文章典雅﹑节操方正﹑法理该通﹑节用爱民﹑刚方岂弟﹑智勇绝伦为六科。参阅宋王应麟《小学绀珠.制度.六科》。 2.明清官制设有六科给事中﹐简称
切言
[相关解释]
1.犹直言。
1.犹直言。
切谏
[相关解释]
1.直言极谏。
1.直言极谏。
劘上
[相关解释]
1.规劝君上。谓直言诤谏。
1.规劝君上。谓直言诤谏。
危言
[相关解释]
1.直言。 2.谓(行为)超过言语。 3.耸人听闻的言论。 4.犹慎言。谓不说自己的功劳才能。
1.直言。 2.谓(行为)超过言语。 3.耸人听闻的言论。 4.犹慎言。谓不说自己的功劳才能。
危论
[相关解释]
1.犹直言,正论。
1.犹直言,正论。
危辞
[相关解释]
1.直言;激烈的言论。 2.恐吓的言论。
1.直言;激烈的言论。 2.恐吓的言论。
咢咢
[相关解释]
1.直言貌。 2.高耸貌。
1.直言貌。 2.高耸貌。
四谏
[相关解释]
1.指宋余靖﹑欧阳修﹑蔡襄﹑王素。四人为谏官,皆敢直言,故称。
1.指宋余靖﹑欧阳修﹑蔡襄﹑王素。四人为谏官,皆敢直言,故称。
埋轮
[相关解释]
1.埋车轮于地,以示坚守。 2.东汉顺帝时,大将军梁冀专权,朝政腐败『安元年(公元142年)选派张纲等八人巡视全国,纠察吏治,馀人皆受命之部,而纲独埋其车轮于洛阳都亭,曰"豺狼当路,安问狐狸!"遂上书弹劾梁冀,揭露其罪恶,京都为之震动。事见《后汉书.张纲传》◇以"埋轮"为不畏权贵,直言正谏之典。 3.比喻月落。轮,喻月。 4.比喻停留。
1.埋车轮于地,以示坚守。 2.东汉顺帝时,大将军梁冀专权,朝政腐败『安元年(公元142年)选派张纲等八人巡视全国,纠察吏治,馀人皆受命之部,而纲独埋其车轮于洛阳都亭,曰"豺狼当路,安问狐狸!"遂上书弹劾梁冀,揭露其罪恶,京都为之震动。事见《后汉书.张纲传》◇以"埋轮"为不畏权贵,直言正谏之典。 3.比喻月落。轮,喻月。 4.比喻停留。
奋笔
[相关解释]
1.秉笔直书﹐直言不讳。 2.挥笔疾书﹐一气呵成。
1.秉笔直书﹐直言不讳。 2.挥笔疾书﹐一气呵成。
好尽
[相关解释]
1.谓惯于无保留地进直言。
1.谓惯于无保留地进直言。
封发
[相关解释]
1.指贾直言妻封束发髻﹑誓不改嫁之事。
1.指贾直言妻封束发髻﹑誓不改嫁之事。
尽言
[相关解释]
1.竭尽其言。 2.犹直言。谓畅所欲言,毫无保留。
1.竭尽其言。 2.犹直言。谓畅所欲言,毫无保留。
峭讦
[相关解释]
1.刚正直言。
1.刚正直言。
引争
[相关解释]
1.直言诤劝。
1.直言诤劝。
张养浩(1270-1329)
[相关解释]
元代散曲家。字希孟,号云庄,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曾任监察御史,因直言时政被罢官◇复出,官至礼部尚书,又辞官还乡,隐居多年。因陕西关中大灾,出任陕西行台中丞,不久积劳病卒。作品格调高远,语言流畅,有《山坡羊·潼关怀古》等名作。有散曲集《云庄休居自适小乐府》。
元代散曲家。字希孟,号云庄,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曾任监察御史,因直言时政被罢官◇复出,官至礼部尚书,又辞官还乡,隐居多年。因陕西关中大灾,出任陕西行台中丞,不久积劳病卒。作品格调高远,语言流畅,有《山坡羊·潼关怀古》等名作。有散曲集《云庄休居自适小乐府》。
忤鳞
[相关解释]
1.犹逆鳞。谓直言犯上。语出《韩非子.说难》"夫龙之为虫也,柔可狎而骑也,然其喉下有逆鳞径尺,若人有婴之者,则必杀人。人主亦有逆鳞,说者能无婴人主之逆鳞,则几矣。"
1.犹逆鳞。谓直言犯上。语出《韩非子.说难》"夫龙之为虫也,柔可狎而骑也,然其喉下有逆鳞径尺,若人有婴之者,则必杀人。人主亦有逆鳞,说者能无婴人主之逆鳞,则几矣。"
愕愕
[相关解释]
1.直言貌。
1.直言貌。
批鳞
[相关解释]
1.谓敢于直言犯上。 2.削除鱼鳞。
1.谓敢于直言犯上。 2.削除鱼鳞。
批鳞请剑
[相关解释]
1.汉成帝时,槐里令朱云以"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上书请赐尚方斩马剑斩佞臣安昌侯张禹(成帝师)以厉其馀。成帝大怒,曰"小臣居下讪上,廷辱师傅,罪死不赦。"事见《汉书.朱云传》◇以"批鳞请剑"谓敢于直言犯上请斩巨奸。
1.汉成帝时,槐里令朱云以"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上书请赐尚方斩马剑斩佞臣安昌侯张禹(成帝师)以厉其馀。成帝大怒,曰"小臣居下讪上,廷辱师傅,罪死不赦。"事见《汉书.朱云传》◇以"批鳞请剑"谓敢于直言犯上请斩巨奸。
抗疏
[相关解释]
1.亦作"抗?"。 2.谓向皇帝上书直言。
1.亦作"抗?"。 2.谓向皇帝上书直言。
抗词
[相关解释]
1.直言陈说。亦指严厉正直的言辞。
1.直言陈说。亦指严厉正直的言辞。
折槛
[相关解释]
1.汉槐里令朱云朝见成帝时,请赐剑以斩佞臣安昌侯张禹。成帝大怒,命将朱云拉下斩首。云攀殿槛,抗声不止,槛为之折。经大臣劝解,云始得免◇修槛时,成帝命保留折槛原貌,以表彰直谏之臣。见《汉书.朱云传》◇世殿槛正中一间横槛独不施栏干,谓之折槛,本此◇用为直言谏诤的典故。
1.汉槐里令朱云朝见成帝时,请赐剑以斩佞臣安昌侯张禹。成帝大怒,命将朱云拉下斩首。云攀殿槛,抗声不止,槛为之折。经大臣劝解,云始得免◇修槛时,成帝命保留折槛原貌,以表彰直谏之臣。见《汉书.朱云传》◇世殿槛正中一间横槛独不施栏干,谓之折槛,本此◇用为直言谏诤的典故。
推开天窗说亮话
[相关解释]
1.谓直言不讳。
1.谓直言不讳。
攀朱槛
[相关解释]
1.汉槐里令朱云上书成帝﹐请赐剑斩佞臣安昌侯张禹。成帝大怒﹐命斩朱。朱云被拉下殿时抗声不止﹐攀住殿槛不放﹐把槛柱也拉断了。经人说情﹐朱云得以不死◇来修槛时﹐成帝命令保留折槛的原样﹐以表彰朱云的直谏。事见《汉书.朱云传》◇以"攀朱槛"为直言进谏的典故。
1.汉槐里令朱云上书成帝﹐请赐剑斩佞臣安昌侯张禹。成帝大怒﹐命斩朱。朱云被拉下殿时抗声不止﹐攀住殿槛不放﹐把槛柱也拉断了。经人说情﹐朱云得以不死◇来修槛时﹐成帝命令保留折槛的原样﹐以表彰朱云的直谏。事见《汉书.朱云传》◇以"攀朱槛"为直言进谏的典故。
敢言
[相关解释]
1.敢于进直言。 2.冒昧陈述。
1.敢于进直言。 2.冒昧陈述。
昌言
[相关解释]
①善言;正当的言论屡奏昌言。②直言无讳未敢昌言|昌言无忌。
①善言;正当的言论屡奏昌言。②直言无讳未敢昌言|昌言无忌。
明刺
[相关解释]
1.谓直言讽谏。
1.谓直言讽谏。
束发封帛
[相关解释]
1.《新唐书·列女传·贾直言妻董》"直言坐事。贬岭南,以妻少,乃诀曰'生死不可期,吾去,可亟嫁,无须也。'董不答,引绳束发,封以帛,使直言署,曰'非君手不解。'直言贬二十年乃还,署帛宛然。乃汤沐,发堕无余。"后以"束发封帛"指妇女忠贞不渝。
1.《新唐书·列女传·贾直言妻董》"直言坐事。贬岭南,以妻少,乃诀曰'生死不可期,吾去,可亟嫁,无须也。'董不答,引绳束发,封以帛,使直言署,曰'非君手不解。'直言贬二十年乃还,署帛宛然。乃汤沐,发堕无余。"后以"束发封帛"指妇女忠贞不渝。
极言
[相关解释]
1.竭力陈说。 2.谓直言规劝。 3.指直言规劝的言辞。 4.谓夸大其辞。
1.竭力陈说。 2.谓直言规劝。 3.指直言规劝的言辞。 4.谓夸大其辞。
柔讷
[相关解释]
1.谓柔顺而不直言。
1.谓柔顺而不直言。
正对
[相关解释]
1.直言对答。 2.对偶的一种。用反映同类事物或概念的词语两两相对。
1.直言对答。 2.对偶的一种。用反映同类事物或概念的词语两两相对。
灶公
[相关解释]
1.灶神的俗称。相传灶神上天奏事直言不讳﹐因喻正直的人。
1.灶神的俗称。相传灶神上天奏事直言不讳﹐因喻正直的人。
牵裾
[相关解释]
1.牵拉着衣襟。 2.三国魏文帝曹丕要从冀州迁十万户到河南去,群臣上谏,不听。辛毗再去谏,曹丕不答而入内,辛毗拉住他的衣裾◇来终于减去五万户。见《三国志.魏志.辛毗传》◇以"牵裾"﹑"牵衣"﹑"牵裳"指直言极谏。
1.牵拉着衣襟。 2.三国魏文帝曹丕要从冀州迁十万户到河南去,群臣上谏,不听。辛毗再去谏,曹丕不答而入内,辛毗拉住他的衣裾◇来终于减去五万户。见《三国志.魏志.辛毗传》◇以"牵裾"﹑"牵衣"﹑"牵裳"指直言极谏。
玉山桂
[相关解释]
1.《晋书.郄诜传》"泰始中,诏天下举贤良直言之士,太守文立举诜应选……累迁雍州刺史。武帝于东堂会送,问诜曰'卿自以为何如?'诜对曰'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本自谦之词,谓己仅为众美之一◇以"玉山桂"喻众美之特出者。
1.《晋书.郄诜传》"泰始中,诏天下举贤良直言之士,太守文立举诜应选……累迁雍州刺史。武帝于东堂会送,问诜曰'卿自以为何如?'诜对曰'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本自谦之词,谓己仅为众美之一◇以"玉山桂"喻众美之特出者。
王陵戆
[相关解释]
1.汉王陵助高祖平天下,封安国侯。为人任气,好直言。高祖以为可继任相国,"然陵少戆,陈平可以助之。"高祖死,吕后欲王诸吕,陵直言不可◇怒,迁陵太傅,陵谢病不朝,七年卒。事见《史记.高祖本纪》﹑《汉书·王陵传》◇以"王陵戆"谓大臣刚直不阿。
1.汉王陵助高祖平天下,封安国侯。为人任气,好直言。高祖以为可继任相国,"然陵少戆,陈平可以助之。"高祖死,吕后欲王诸吕,陵直言不可◇怒,迁陵太傅,陵谢病不朝,七年卒。事见《史记.高祖本纪》﹑《汉书·王陵传》◇以"王陵戆"谓大臣刚直不阿。
疡医
[相关解释]
1.周代医官之一◇世指治疮伤的外科医生。 2.喻不敢直言帝王过失的臣子。
1.周代医官之一◇世指治疮伤的外科医生。 2.喻不敢直言帝王过失的臣子。
皮里阳秋
[相关解释]
也作皮里春秋”。深藏在内心而不讲出来的评论。阳秋即《春秋》,借指评论。相传孔子写《春秋》,寓含褒贬而不直言。晋简文帝母煮名阿春,晋人避讳,以阳”代春”。
也作皮里春秋”。深藏在内心而不讲出来的评论。阳秋即《春秋》,借指评论。相传孔子写《春秋》,寓含褒贬而不直言。晋简文帝母煮名阿春,晋人避讳,以阳”代春”。
直指
[相关解释]
1.笔直指向;直趋。 2.直言指出,无所回避。 3.汉武帝时朝廷设置的专管巡视﹑处理各地政事的官员。也称"直指使者",因出巡时穿着绣衣,故又称"绣衣直指",或称"直指绣衣使者"。
1.笔直指向;直趋。 2.直言指出,无所回避。 3.汉武帝时朝廷设置的专管巡视﹑处理各地政事的官员。也称"直指使者",因出巡时穿着绣衣,故又称"绣衣直指",或称"直指绣衣使者"。
直称
[相关解释]
1.犹直言。
1.犹直言。
直突
[相关解释]
1.直统统不拐弯的烟囱。 2.直言唐突。 3.径直突进。
1.直统统不拐弯的烟囱。 2.直言唐突。 3.径直突进。
直臣
[相关解释]
1.直言谏诤之臣。
1.直言谏诤之臣。
直言
[相关解释]
1.正直﹑耿直的话。 2.直率地说;说实话。 3.直言敢谏『晋察举科目名。
1.正直﹑耿直的话。 2.直率地说;说实话。 3.直言敢谏『晋察举科目名。
直言不讳
[相关解释]
1.同"直言无讳"。
1.同"直言无讳"。
直言判断
[相关解释]
直接地、无条件地对事物情况有所断定的判断⊥假言判断、选言判断并列提出。但是并非假言判断、选言判断以外的判断都叫直言判断。通常仅指性质判断。
直接地、无条件地对事物情况有所断定的判断⊥假言判断、选言判断并列提出。但是并非假言判断、选言判断以外的判断都叫直言判断。通常仅指性质判断。
直言无讳
[相关解释]
1.直率地说话,无所隐讳。
1.直率地说话,无所隐讳。
直言极谏
[相关解释]
1.谓以正直的言论谏诤。古时多用于臣下对君主。 2.直言极谏科的省称。
1.谓以正直的言论谏诤。古时多用于臣下对君主。 2.直言极谏科的省称。
直言正色
[相关解释]
1.谓言语正直,仪容严肃。
1.谓言语正直,仪容严肃。
直言贾祸
[相关解释]
1.说直话的人会惹祸。贾,买。引申为招致。如直言贾祸在历史上是屡见不鲜的,因此,明哲保身的人大都缄口无言。
1.说直话的人会惹祸。贾,买。引申为招致。如直言贾祸在历史上是屡见不鲜的,因此,明哲保身的人大都缄口无言。
直谏
[相关解释]
1.直言规谏。
1.直言规谏。
直辩
[相关解释]
1.直言善辩。
1.直言善辩。
相诤
[相关解释]
1.直言规劝。
1.直言规劝。
矢言
[相关解释]
1.正直之言。 2.直言,直说。 3.犹立誓,发誓。
1.正直之言。 2.直言,直说。 3.犹立誓,发誓。
破舌
[相关解释]
1.败坏直言敢谏者。
1.败坏直言敢谏者。
至言
[相关解释]
1.最高超的言论;极其高明的言论。 2.古代道家用虚静无为的思想阐述事理﹐以不言为至言。 3.旧时亦以指佛﹑道的精深玄妙的理论。 4.直言;真实的话。
1.最高超的言论;极其高明的言论。 2.古代道家用虚静无为的思想阐述事理﹐以不言为至言。 3.旧时亦以指佛﹑道的精深玄妙的理论。 4.直言;真实的话。
詻詻
[相关解释]
1.直言论争貌。 2.严肃貌。
1.直言论争貌。 2.严肃貌。
謇謇
[相关解释]
1.忠贞﹔正直。 2.直言貌。 3.正直之言。
1.忠贞﹔正直。 2.直言貌。 3.正直之言。
謇谏
[相关解释]
1.直言谏诤。
1.直言谏诤。
讦激
[相关解释]
1.直言激怒。
1.直言激怒。
讦犯
[相关解释]
1.直言触犯。
1.直言触犯。
讦讪
[相关解释]
1.谓直言不讳地指斥君上过错。
1.谓直言不讳地指斥君上过错。
讦谈
[相关解释]
1.直言。
1.直言。
讳讦
[相关解释]
1.谓因顾忌而不敢直言揭发。
1.谓因顾忌而不敢直言揭发。
证谏
[相关解释]
1.谓直言规劝。
1.谓直言规劝。
诤友
[相关解释]
1.能直言规劝的朋友。
1.能直言规劝的朋友。
诤士
[相关解释]
1.直言谏诤之士。
1.直言谏诤之士。
诤子
[相关解释]
1.能直言劝谏父亲的儿子。
1.能直言劝谏父亲的儿子。
诤引
[相关解释]
1.直言规劝和引导。
1.直言规劝和引导。
诤恹
[相关解释]
1.谓对友人直言规劝而使之心服。
1.谓对友人直言规劝而使之心服。
诤论
[相关解释]
1.直言规劝的言论。
1.直言规劝的言论。
诤谏
[相关解释]
1.直言劝谏。
1.直言劝谏。
详言
[相关解释]
1.谓言语审慎。 2.犹正言﹐直言。 3.细说。
1.谓言语审慎。 2.犹正言﹐直言。 3.细说。
谔然
[相关解释]
1.直言貌。 2.惊愕貌。谔﹐通"愕"。
1.直言貌。 2.惊愕貌。谔﹐通"愕"。
谔谔
[相关解释]
1.直言争辩貌。 2.挺立貌。谔﹐通"岳"。
1.直言争辩貌。 2.挺立貌。谔﹐通"岳"。
谠言
[相关解释]
1.正直之言﹐直言。
1.正直之言﹐直言。
谠议
[相关解释]
1.刚直的议论﹔直言不讳的议论。
1.刚直的议论﹔直言不讳的议论。
谠论
[相关解释]
1.正直之言﹐直言。
1.正直之言﹐直言。
谠辞
[相关解释]
1.正直之言﹐直言。
1.正直之言﹐直言。
谭震林(1902-1983)
[相关解释]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南攸县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湘赣边界特委书记、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团第十二军政委、新四军第六师师长兼政委、第三野战军副政委。参与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和皖南抗日根据地,并参与指挥济南、淮海战役。建国后,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顾委副主任。文化大革命”中曾直言上书,同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作坚决斗争。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南攸县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湘赣边界特委书记、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团第十二军政委、新四军第六师师长兼政委、第三野战军副政委。参与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和皖南抗日根据地,并参与指挥济南、淮海战役。建国后,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顾委副主任。文化大革命”中曾直言上书,同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作坚决斗争。
贤良方正
[相关解释]
1.汉代盐统治人才的科目之一。始于汉文帝。被举者对政治得失应直言极谏。如表现特别优秀,则授予官职。武帝时复诏举贤良或贤良文学。名称时有不同,性质无异。历代往往视作非常设之制科。
1.汉代盐统治人才的科目之一。始于汉文帝。被举者对政治得失应直言极谏。如表现特别优秀,则授予官职。武帝时复诏举贤良或贤良文学。名称时有不同,性质无异。历代往往视作非常设之制科。
质言
[相关解释]
1.如实而言;直言。 2.质朴的言语。
1.如实而言;直言。 2.质朴的言语。
贵不可言
[相关解释]
1.旧时多用以称人贵有帝王﹑母后之相。此话不能直言,故婉称之。
1.旧时多用以称人贵有帝王﹑母后之相。此话不能直言,故婉称之。
蹇犯
[相关解释]
1.谓直言干犯。蹇,通"謇"。
1.谓直言干犯。蹇,通"謇"。
进谏
[相关解释]
1.向君主或尊长直言规劝。
1.向君主或尊长直言规劝。
逆指犯颜
[相关解释]
1.谓直言强谏者敢于违逆君王旨意,冒犯君王威严。
1.谓直言强谏者敢于违逆君王旨意,冒犯君王威严。
选言直言推理
[相关解释]
第一个前提是选言判断,第二个前提和结论都是直言判断,分别肯定或否定该选言判断的一个或几个选言支的推理。
第一个前提是选言判断,第二个前提和结论都是直言判断,分别肯定或否定该选言判断的一个或几个选言支的推理。
选言证明
[相关解释]
运用选言直言推理所作的证明。间接证明的一种。以论题为一个选言支,构造一个穷尽该问题一切可能的选言判断,并断定除该选言支外,其他选言支都是假的,从而断定论题是真的。如为了证明电灯突然熄灭是因为灯泡坏了,可以构造选言判断如下电灯突然熄灭,或者是因为停电,或者是因为保险丝烧断,或者是因为线路发生故障,或者是因为灯泡坏了。”然后根据事实断定前三个选言支为假,从而断定论题是真的。
运用选言直言推理所作的证明。间接证明的一种。以论题为一个选言支,构造一个穷尽该问题一切可能的选言判断,并断定除该选言支外,其他选言支都是假的,从而断定论题是真的。如为了证明电灯突然熄灭是因为灯泡坏了,可以构造选言判断如下电灯突然熄灭,或者是因为停电,或者是因为保险丝烧断,或者是因为线路发生故障,或者是因为灯泡坏了。”然后根据事实断定前三个选言支为假,从而断定论题是真的。
鄂鄂
[相关解释]
1.直言争辩貌。鄂,通"谔"。 2.哓哓不休貌。 3.花开放貌。鄂,通"萼"。 4.挺立貌。
1.直言争辩貌。鄂,通"谔"。 2.哓哓不休貌。 3.花开放貌。鄂,通"萼"。 4.挺立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