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6 查到相关目视的内容。
带有目视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儵忽 [相关解释]
1.倏忽。迅疾貌。 2.目视不明貌。 3.传说中的神名。南海之神为儵,北海之神为忽。 4.比喻恶人。
冲冠眦裂 [相关解释]
1.形容愤怒到极点。眦裂,睁裂眼眶。语本《史记.项羽本纪》"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
刀閕 [相关解释]
1.亦作"刀环"。 2.刀头上的环。 3.《汉书.李陵传》"立政等见陵,未得私语,即目视陵,而数数自循其刀环,握其足,阴谕之,言可归还也。"环﹑还同音,后因以"刀环"为"还归"的隐语。
四教 [相关解释]
1.旧时的四项教育科目。所指因教育对象而异。(1)孔子以文﹑行﹑忠﹑信为教人的四要目。《论语·述而》"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旧唐书·杨绾传》"文﹑行﹑忠﹑信,弘于四教。"(2)指儒家所传授的四门学科诗﹑书﹑礼﹑乐。《礼记·王制》"乐正崇四术,立四教,顺先王诗﹑书﹑礼﹑乐以造士。春秋教以礼乐,冬夏教以诗书。"唐王维《京兆尹张公德政碑》"心在四教,语称七德,目视六籍,口诵九歌。"(3)指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周礼·天官·九嫔》"九嫔掌妇学之法,以教九御,妇德﹑妇言﹑妇容﹑妇功。"晋干宝《晋纪总论》"
大刀头 [相关解释]
1.汉武帝时李陵败降匈奴﹐昭帝即位﹐遣陵故人任立政等三人至匈奴招陵。单于置酒赐汉使者﹐"立政等见陵﹐未得私语﹐即目视陵﹐而数数自循其刀环﹐握其足﹐阴谕之﹐言可还归汉也"。见《汉书.李陵传》。刀环在刀之头﹐后即以"大刀头"作为"还"字的隐语。
天文望远镜 [相关解释]
观测天体用的光学望远镜。由物镜、目镜和镜筒等组成。按物镜不同,可分为折射望远镜、反射望远镜和折反射望远镜三类。能收集天体发出的光线,经物镜所成的天体实像可进行目视观测;现常用各种接收设备,如光电管、光电度计等,代替目视观测。
彘肩斗酒 [相关解释]
1.语本《史记.项羽本纪》"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后因以"彘肩斗酒"形容英雄豪壮之气。
悬虱 [相关解释]
1.传说古代纪昌学射于飞卫,飞卫叫他学目不转瞬。纪昌归而卧于其妻织机之下,凝视织机转动而目不动。两年以后,飞卫又叫他练目力,要做到视小如大,视隐如显。纪昌乃以牛毛系一虱于南窗,日夜注视,三年之后,目视虱大如车轮,视他物如丘山,于是引弓射虱,矢贯虱心而悬毛不绝。见《列子.汤问》◇以"悬虱"为学艺专精之典。
指目 [相关解释]
1.手指而目视之。语本《礼记.大学》"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后以"指目"谓众所注视或众所指责。 2.引申为瞩目。
指顾 [相关解释]
1.手指目视;指点顾盼。 2.一指一瞥之间。形容时间的短暂﹑迅速。 3.犹指挥。
标准镜头 [相关解释]
焦距长度和所摄画幅的对角线长度大致相等的摄影镜头。其视角一般为45°~50°。标准镜头所表现的景物的透视与目视比较接近。
目笑 [相关解释]
1.目视而窃笑。 2.犹眉开眼笑。
目视 [相关解释]
1.以目示意。
眦裂 [相关解释]
1.目眶瞪裂。形容盛怒。语本《史记.项羽本纪》"﹝樊哙﹞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
眩眃 [相关解释]
1.视不明貌。《文选.张衡》"缤连翩兮纷暗暧,倏眩眃兮反常闾。"旧注引《苍颉篇》"眩眃,目视不明貌。"一说,疾貌。参阅《后汉书.张衡传》唐李贤注。
神遇 [相关解释]
1.谓从精神上去感知事物或事理。语出《庄子.养生主》"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陆德明释文引向秀曰"暗与理会谓之神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