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00 查到相关用语的内容。
带有用语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一百八十度
[相关解释]
1.数学用语,原指平角。常用以形容转变幅度很大,以至前后相反。
1.数学用语,原指平角。常用以形容转变幅度很大,以至前后相反。
一缘
[相关解释]
1.佛教用语。一种机缘或因缘。 2.表数量。用于袈裟。
1.佛教用语。一种机缘或因缘。 2.表数量。用于袈裟。
丁香头
[相关解释]
1.国画用语。指绘竹生叶的地方。
1.国画用语。指绘竹生叶的地方。
三多
[相关解释]
1.指多福﹑多寿﹑多男子。祝颂之辞。语本《庄子.天地》"尧观乎华,华封人曰'嘻,圣人!请祝圣人,使圣人寿。'尧曰'辞'。'使圣人富。'尧曰'辞'。'使圣人多男子。'尧曰'辞'。" 2.指为文多看,多做,多商量。 3.指学者应当多读﹑多立论﹑多著述。 4.佛教用语。指多近善友,多闻法音,多修不净观。一说,指多供养佛,多事善友,多问法要。
1.指多福﹑多寿﹑多男子。祝颂之辞。语本《庄子.天地》"尧观乎华,华封人曰'嘻,圣人!请祝圣人,使圣人寿。'尧曰'辞'。'使圣人富。'尧曰'辞'。'使圣人多男子。'尧曰'辞'。" 2.指为文多看,多做,多商量。 3.指学者应当多读﹑多立论﹑多著述。 4.佛教用语。指多近善友,多闻法音,多修不净观。一说,指多供养佛,多事善友,多问法要。
三甲
[相关解释]
1.术数家用语。三甲为寿相之征。 2.自宋太平兴国八年始,进士殿试后分一甲﹑二甲﹑三甲三等,合称三甲。见《宋史.选举志一》。也指殿试的第三等。 3.甲午﹑甲辰﹑甲寅的合称。甲午(公元1894年)中日之战,清廷与日本签订辱国的《马关条约》;甲辰(公元1904年)日俄之战,日本夺取沙俄在东三省南部的控制权;甲寅(公元1914年)日德之战,日本夺取德国在山东的控制权。
1.术数家用语。三甲为寿相之征。 2.自宋太平兴国八年始,进士殿试后分一甲﹑二甲﹑三甲三等,合称三甲。见《宋史.选举志一》。也指殿试的第三等。 3.甲午﹑甲辰﹑甲寅的合称。甲午(公元1894年)中日之战,清廷与日本签订辱国的《马关条约》;甲辰(公元1904年)日俄之战,日本夺取沙俄在东三省南部的控制权;甲寅(公元1914年)日德之战,日本夺取德国在山东的控制权。
三阴
[相关解释]
1.《易》卦的三阴爻,合之则为《坤》卦。亦象盛阴之气。 2.中医用语。指六经中的太阴﹑少阴﹑厥阴。可分为三对六脉手太阴肺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足厥阴肝经。
1.《易》卦的三阴爻,合之则为《坤》卦。亦象盛阴之气。 2.中医用语。指六经中的太阴﹑少阴﹑厥阴。可分为三对六脉手太阴肺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足厥阴肝经。
上场诗
[相关解释]
1.戏剧用语。脚色登场时常先念韵语数句,谓之"上场诗"。可用前人成作,亦可由剧作家自撰。其内容按人物的身份﹑年龄及剧情而有所不同。念过上场诗,接着便自述姓名﹑籍贯﹑身份,或交代与剧情有关的人物和情节。始于元,明清仍之。例如元无名氏《举案齐眉》第一折"白发刁骚两鬓侵,老来灰却少年心。不思再谓皇家俸,但得自安抵万金。老夫姓孟,双名从叔,祖居汴梁扶沟县人氏。"其中"白发刁骚两鬓侵"等四句即为上场诗。
1.戏剧用语。脚色登场时常先念韵语数句,谓之"上场诗"。可用前人成作,亦可由剧作家自撰。其内容按人物的身份﹑年龄及剧情而有所不同。念过上场诗,接着便自述姓名﹑籍贯﹑身份,或交代与剧情有关的人物和情节。始于元,明清仍之。例如元无名氏《举案齐眉》第一折"白发刁骚两鬓侵,老来灰却少年心。不思再谓皇家俸,但得自安抵万金。老夫姓孟,双名从叔,祖居汴梁扶沟县人氏。"其中"白发刁骚两鬓侵"等四句即为上场诗。
上首
[相关解释]
①佛教用语。本指一座大众中的主位◇指寺院中的首座出家为上首,入寺作梁栋|三万二千菩萨众中,举文殊师利一人为上首。②上手,位次较尊的一边。通常指左手一边有功者上首而坐,簪花饮酒。
①佛教用语。本指一座大众中的主位◇指寺院中的首座出家为上首,入寺作梁栋|三万二千菩萨众中,举文殊师利一人为上首。②上手,位次较尊的一边。通常指左手一边有功者上首而坐,簪花饮酒。
下语
[相关解释]
1.措辞;用语。 2.迷信谓鬼神借活人之口为它代言。
1.措辞;用语。 2.迷信谓鬼神借活人之口为它代言。
不一一
[相关解释]
1.不详细说。旧时书信结尾常用语。
1.不详细说。旧时书信结尾常用语。
不受欢迎的人
[相关解释]
外交用语。也称不可接受的人”。一国对别国派驻或将派驻的外交官表示不满和不能接受,常以不受欢迎的人”为由,要求派遣国收回任命或召回该外交官。
外交用语。也称不可接受的人”。一国对别国派驻或将派驻的外交官表示不满和不能接受,常以不受欢迎的人”为由,要求派遣国收回任命或召回该外交官。
不尽
[相关解释]
1.未完;无尽。 2.犹不已。 3.不完全。 4.书信末尾用语。犹言不一一。
1.未完;无尽。 2.犹不已。 3.不完全。 4.书信末尾用语。犹言不一一。
不戢
[相关解释]
1.不检束;放纵。 2.书信用语。不尽之意。
1.不检束;放纵。 2.书信用语。不尽之意。
不折不扣
[相关解释]
1.不打折扣。原为商业用语,商品照标价减去若干成数出售,叫做打折扣。 2.表示完全﹑十足的意思。
1.不打折扣。原为商业用语,商品照标价减去若干成数出售,叫做打折扣。 2.表示完全﹑十足的意思。
丢卒保车
[相关解释]
1.原为棋术用语◇多用以比喻丢掉次要的,保住主要的。
1.原为棋术用语◇多用以比喻丢掉次要的,保住主要的。
两栖类
[相关解释]
1.即两栖纲。动物学用语。参见"两栖动物"。
1.即两栖纲。动物学用语。参见"两栖动物"。
为荷
[相关解释]
1.书信及公文惯用语。表示承情感谢之意。
1.书信及公文惯用语。表示承情感谢之意。
主文
[相关解释]
1.指史官。 2.主持考试。 3.用以称主考官。 4.掌管文书;撰拟文稿。 5.用以称掌管文书的人员。 6.谓诗文不直陈而用比兴。 7.法律用语。旧时诉讼判决书上记载判决结论的第一段文字。
1.指史官。 2.主持考试。 3.用以称主考官。 4.掌管文书;撰拟文稿。 5.用以称掌管文书的人员。 6.谓诗文不直陈而用比兴。 7.法律用语。旧时诉讼判决书上记载判决结论的第一段文字。
举哀
[相关解释]
丧礼用语,指高声号哭。
丧礼用语,指高声号哭。
书不尽言
[相关解释]
1.《易.系辞上》"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谓文辞难充分达意◇多作书信结尾习用语。
1.《易.系辞上》"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谓文辞难充分达意◇多作书信结尾习用语。
事须
[相关解释]
1.谓情势应该如此,理应如此。《古文苑·曹公卞夫人与杨太尉夫人袁氏书》"主簿股肱近臣﹐征伐之计﹐事须敬咨。"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杂说》"且须调习器械﹐务令快利;秣饲牛畜﹐事须肥健。"唐刘禹锡《和仆射牛相公寓言》诗之二"只恐重重世缘在﹐事须三度副苍生。"一说"事须"为唐宋习用语。
1.谓情势应该如此,理应如此。《古文苑·曹公卞夫人与杨太尉夫人袁氏书》"主簿股肱近臣﹐征伐之计﹐事须敬咨。"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杂说》"且须调习器械﹐务令快利;秣饲牛畜﹐事须肥健。"唐刘禹锡《和仆射牛相公寓言》诗之二"只恐重重世缘在﹐事须三度副苍生。"一说"事须"为唐宋习用语。
五纯
[相关解释]
1.宋元时掷钱赌博的用语。古钱以字多的一面称字,字少的一面称和。将六个钱掷出,等滚动停止,五个或六个钱全是字或和的,叫做五纯或六纯。
1.宋元时掷钱赌博的用语。古钱以字多的一面称字,字少的一面称和。将六个钱掷出,等滚动停止,五个或六个钱全是字或和的,叫做五纯或六纯。
五魁
[相关解释]
1.见"五经魁"。 2.饮酒时搳拳,猜双方出指总数为五的用语。
1.见"五经魁"。 2.饮酒时搳拳,猜双方出指总数为五的用语。
亚门
[相关解释]
1.希伯来语āmēn的译音。或译为"亚孟"﹑"阿们"。意为"真诚"。犹太教徒和基督教徒祈祷结束时的常用语,表示"心愿如此"。
1.希伯来语āmēn的译音。或译为"亚孟"﹑"阿们"。意为"真诚"。犹太教徒和基督教徒祈祷结束时的常用语,表示"心愿如此"。
交中
[相关解释]
1.古天文用语。指黄道与白道的升交点。古印度天文学称计都(ketu)。
1.古天文用语。指黄道与白道的升交点。古印度天文学称计都(ketu)。
交初
[相关解释]
1.古天文用语。指黄道与白道的降交点。古印度天文学称罗瞭(rāhu)。
1.古天文用语。指黄道与白道的降交点。古印度天文学称罗瞭(rāhu)。
交和
[相关解释]
1.犹讲和。 2.交融和谐。 3.古代军事用语。谓两军相对。
1.犹讲和。 2.交融和谐。 3.古代军事用语。谓两军相对。
交运
[相关解释]
1.命理用语。谓命运中的转折点。如"推大运",自"起运"始,每隔五年为一转折,称为"交运"。 2.指走运,交好运气。
1.命理用语。谓命运中的转折点。如"推大运",自"起运"始,每隔五年为一转折,称为"交运"。 2.指走运,交好运气。
亲展
[相关解释]
1.面晤。 2.书信用语。谓亲自开拆。
1.面晤。 2.书信用语。谓亲自开拆。
人之子
[相关解释]
1.基督教用语。据《新约》记载,耶稣是上帝的儿子,为救赎人类,降世成人,自称是"人之子"。世人亦称耶稣为"人之子"。
1.基督教用语。据《新约》记载,耶稣是上帝的儿子,为救赎人类,降世成人,自称是"人之子"。世人亦称耶稣为"人之子"。
人相
[相关解释]
1.人的相貌﹑形貌。 2.星相术用语。特指贵人之相。 3.佛教语。指一切众生外现的形象状态。
1.人的相貌﹑形貌。 2.星相术用语。特指贵人之相。 3.佛教语。指一切众生外现的形象状态。
他杀
[相关解释]
1.被别人杀死。 2.刑法用语,与"自杀"相对而言。
1.被别人杀死。 2.刑法用语,与"自杀"相对而言。
以心传心
[相关解释]
1.佛教用语。指传授禅法的一种特殊方法,即离开语言文字,以慧心相传授。这种方法,重点在于修心,强调学禅者对禅法的内心自悟。
1.佛教用语。指传授禅法的一种特殊方法,即离开语言文字,以慧心相传授。这种方法,重点在于修心,强调学禅者对禅法的内心自悟。
伏安
[相关解释]
1.书信用语。祝人暑天安康。 2.电的功率单位。其数值是电流中电压和电流的乘积。
1.书信用语。祝人暑天安康。 2.电的功率单位。其数值是电流中电压和电流的乘积。
伽持
[相关解释]
1.佛教用语。一般写作"加持"。意谓施加佛力于众生,以保护扶持之。
1.佛教用语。一般写作"加持"。意谓施加佛力于众生,以保护扶持之。
佳胜
[相关解释]
1.指有名望地位的人。 2.优美。 3.旧时书札问候﹑祝颂用语。犹言安好;犹言顺适。宋苏轼《答苏伯固书》"辱书,劳问愈厚,实增感概,兼审尊体佳胜。"鲁迅《书信集.致杨霁云》"久疏问候,想动定一切佳胜。"
1.指有名望地位的人。 2.优美。 3.旧时书札问候﹑祝颂用语。犹言安好;犹言顺适。宋苏轼《答苏伯固书》"辱书,劳问愈厚,实增感概,兼审尊体佳胜。"鲁迅《书信集.致杨霁云》"久疏问候,想动定一切佳胜。"
入列
[相关解释]
1.军队用语。出列的或迟到的士兵进入队列。
1.军队用语。出列的或迟到的士兵进入队列。
入破
[相关解释]
1.唐宋大曲的专用语。大曲每套都有十余遍,归入散序﹑中序﹑破三大段。入破即为破这一段的第一遍。 2.借指乐声骤变为繁碎之音。
1.唐宋大曲的专用语。大曲每套都有十余遍,归入散序﹑中序﹑破三大段。入破即为破这一段的第一遍。 2.借指乐声骤变为繁碎之音。
全浊
[相关解释]
1.音韵学用语。指发音时声带振动的塞音﹑擦音﹑塞擦音。如"三十六字母"中的并﹑定﹑群﹑邪﹑禅﹑从﹑床等声母均是全浊声母。
1.音韵学用语。指发音时声带振动的塞音﹑擦音﹑塞擦音。如"三十六字母"中的并﹑定﹑群﹑邪﹑禅﹑从﹑床等声母均是全浊声母。
全清
[相关解释]
1.音韵学用语。指发音时不送气﹑声带不振动。如"三十六字母"中的帮﹑非﹑端﹑知﹑见等声母均是全清声母。
1.音韵学用语。指发音时不送气﹑声带不振动。如"三十六字母"中的帮﹑非﹑端﹑知﹑见等声母均是全清声母。
全跏趺坐
[相关解释]
1.佛教用语。佛徒跏趺坐法中,交叉两足并分置两膝上称全跏趺坐。参见"跏趺"。
1.佛教用语。佛徒跏趺坐法中,交叉两足并分置两膝上称全跏趺坐。参见"跏趺"。
全身麻醉
[相关解释]
1.亦省称"全麻"。 2.医学用语。临床上用吸入麻醉或静脉麻醉等方法,使病人全身的意识和感觉消失,以顺利进行手术。
1.亦省称"全麻"。 2.医学用语。临床上用吸入麻醉或静脉麻醉等方法,使病人全身的意识和感觉消失,以顺利进行手术。
全音
[相关解释]
1.音乐用语。把八度音划分为十二个音,四个相连的音之间的音程叫全音。一个全音包括两个"半音"。
1.音乐用语。把八度音划分为十二个音,四个相连的音之间的音程叫全音。一个全音包括两个"半音"。
八十亿劫
[相关解释]
1.佛教称漫长时劫的惯用语。
1.佛教称漫长时劫的惯用语。
公共产品
[相关解释]
亦称公共财货”、公共物品”。西方经济学用语。指能为绝大多数人共同消费或享用的产品或服务。如国防、公安司法等方面所具有的财物和劳务,以及义务教育、公共福利事业等。特点是一些人对这一产品的消费不会影响另一些人对它的消费,具有非竞争性;某些人对这一产品的利用,不会排斥另一些人对它的利用,具有非排他性。一般由政府或社会团体提供。
亦称公共财货”、公共物品”。西方经济学用语。指能为绝大多数人共同消费或享用的产品或服务。如国防、公安司法等方面所具有的财物和劳务,以及义务教育、公共福利事业等。特点是一些人对这一产品的消费不会影响另一些人对它的消费,具有非竞争性;某些人对这一产品的利用,不会排斥另一些人对它的利用,具有非排他性。一般由政府或社会团体提供。
内寄生
[相关解释]
1.生物学用语。指一种生物寄生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例如蛔虫寄生在人的肠子里。
1.生物学用语。指一种生物寄生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例如蛔虫寄生在人的肠子里。
内开
[相关解释]
1.公文用语,援引来文时用之。
1.公文用语,援引来文时用之。
内言
[相关解释]
1.妇女在闺房所说的话。 2.古代注家譬况字音用语。对"外言"而言。所谓内外指韵之洪细而言,内言发洪音,外言发细音。《汉书.王子侯表上》"襄嚵侯建"颜师古注引晋晋灼曰"音内言嚵菟。"又"獀节侯起"颜师古注引晋晋灼曰"獀音内言鸮。"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音辞》"而古语与今殊别,其闲轻重清浊犹未可晓,加以'内言''外言''急言''徐言''读若'之类,益使人疑。"王利器集解引周祖谟曰"所谓内外者,盖指韵之洪细而言。言内者洪音,言外者细音"。一说"内言"非注音术语。参阅龚祖培《内言﹑外言发覆》。
1.妇女在闺房所说的话。 2.古代注家譬况字音用语。对"外言"而言。所谓内外指韵之洪细而言,内言发洪音,外言发细音。《汉书.王子侯表上》"襄嚵侯建"颜师古注引晋晋灼曰"音内言嚵菟。"又"獀节侯起"颜师古注引晋晋灼曰"獀音内言鸮。"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音辞》"而古语与今殊别,其闲轻重清浊犹未可晓,加以'内言''外言''急言''徐言''读若'之类,益使人疑。"王利器集解引周祖谟曰"所谓内外者,盖指韵之洪细而言。言内者洪音,言外者细音"。一说"内言"非注音术语。参阅龚祖培《内言﹑外言发覆》。
内证
[相关解释]
1.考证用语。指资料本身内部的证据。
1.考证用语。指资料本身内部的证据。
再审
[相关解释]
1.重新审查。 2.法学用语。法院对已经审理终结的案件依法重新审理。
1.重新审查。 2.法学用语。法院对已经审理终结的案件依法重新审理。
再现
[相关解释]
1.指过去的事情再次出现。 2.文学用语。谓将经验过的事物用艺术手段如实地表现出来。
1.指过去的事情再次出现。 2.文学用语。谓将经验过的事物用艺术手段如实地表现出来。
冲改
[相关解释]
1.宋代公文习用语.犹言抵触违反。 2.引申为修改。
1.宋代公文习用语.犹言抵触违反。 2.引申为修改。
冲替
[相关解释]
1.宋代公文习用语。谓贬降官职。
1.宋代公文习用语。谓贬降官职。
准拟
[相关解释]
1.料想;打算;希望。 2.准备;安排。 3.旧时公文用语。谓批准下级的拟议。
1.料想;打算;希望。 2.准备;安排。 3.旧时公文用语。谓批准下级的拟议。
准详
[相关解释]
1.旧时公文用语。意谓批准了上报的材料或请示报告。
1.旧时公文用语。意谓批准了上报的材料或请示报告。
出庭费
[相关解释]
1.法律用语。律师出庭从诉讼当事人那里取得的费用。
1.法律用语。律师出庭从诉讼当事人那里取得的费用。
出破
[相关解释]
1.唐宋大曲用语。大曲每套都有十余遍,分别归入散序﹑中序和破三大段中。出破是破这一段中的最后一遍,也是全曲的最后一遍。
1.唐宋大曲用语。大曲每套都有十余遍,分别归入散序﹑中序和破三大段中。出破是破这一段中的最后一遍,也是全曲的最后一遍。
刀砧杀
[相关解释]
1.命理用语,指刀伤的凶煞。杀,通"煞",凶神。
1.命理用语,指刀伤的凶煞。杀,通"煞",凶神。
分功
[相关解释]
1.古代博弈用语。 2.犹分工。
1.古代博弈用语。 2.犹分工。
分解
[相关解释]
①一个整体分成它的各个组成部分,例如物理学上力的分解,数学上因式的分解等。②一种物质经过化学反应而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如碳酸钙加热分解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③排解(纠纷);调解难以~ㄧ让他替你们~~。④分化瓦解做好各项工作,促使敌人内部~。⑤解说;分辩且听下回~(章回小说用语)ㄧ不容他~,就把他拉走了。
①一个整体分成它的各个组成部分,例如物理学上力的分解,数学上因式的分解等。②一种物质经过化学反应而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如碳酸钙加热分解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③排解(纠纷);调解难以~ㄧ让他替你们~~。④分化瓦解做好各项工作,促使敌人内部~。⑤解说;分辩且听下回~(章回小说用语)ㄧ不容他~,就把他拉走了。
切照
[相关解释]
1.切实查照。旧时公文用语。
1.切实查照。旧时公文用语。
列如
[相关解释]
1.例如。举例用语,用于所举例子前。
1.例如。举例用语,用于所举例子前。
前卫
[相关解释]
1.元代的侍卫亲军之一。 2.军队行军时派在前方担任警戒的部队。 3.指前线。 4.体育用语。足球﹑手球等球类比赛中担任助攻与助守的队员﹐位置在前锋与后卫之间。
1.元代的侍卫亲军之一。 2.军队行军时派在前方担任警戒的部队。 3.指前线。 4.体育用语。足球﹑手球等球类比赛中担任助攻与助守的队员﹐位置在前锋与后卫之间。
前声
[相关解释]
1.古典戏曲用语。元明杂剧的每支曲子须标明其所属的宫或调﹐同一折中宫调相同的各曲﹐只在第一支曲前标明调名﹐其后各曲﹐则标"前声"或"前调"。
1.古典戏曲用语。元明杂剧的每支曲子须标明其所属的宫或调﹐同一折中宫调相同的各曲﹐只在第一支曲前标明调名﹐其后各曲﹐则标"前声"或"前调"。
前项
[相关解释]
1.谓前面的项目﹑条款。 2.前一笔钱款。 3.见"前向"。 4.数学用语。相比的两个数﹐在比号前面的叫前项。
1.谓前面的项目﹑条款。 2.前一笔钱款。 3.见"前向"。 4.数学用语。相比的两个数﹐在比号前面的叫前项。
协句
[相关解释]
1.即协韵。音韵学用语。
1.即协韵。音韵学用语。
协用
[相关解释]
1.谓正确使用。 2.即协韵。音韵学用语。
1.谓正确使用。 2.即协韵。音韵学用语。
单词
[相关解释]
1.见"单辞"。 2.语法学用语。即词。与"词组"相对。 3.语法学用语。指单纯词。区别于合成词。
1.见"单辞"。 2.语法学用语。即词。与"词组"相对。 3.语法学用语。指单纯词。区别于合成词。
占场儿
[相关解释]
1.行院用语。在嫖客,谓包占妓女;在妓女,则谓于某一场所居于首位。 2.指在酒宴上居于首席。
1.行院用语。在嫖客,谓包占妓女;在妓女,则谓于某一场所居于首位。 2.指在酒宴上居于首席。
占排场
[相关解释]
1.行院用语。在嫖客,谓包占妓女;在妓女,则谓于某一场所居于首位。
1.行院用语。在嫖客,谓包占妓女;在妓女,则谓于某一场所居于首位。
原物
[相关解释]
1.原来的东西。 2.法学用语。又叫"母物"。"孳息"的对称。指生产收益之物及其权利。例如果树和土地为原物,果实和租金则为孳息。
1.原来的东西。 2.法学用语。又叫"母物"。"孳息"的对称。指生产收益之物及其权利。例如果树和土地为原物,果实和租金则为孳息。
取会
[相关解释]
1.迎合。 2.古代公文用语。犹核实,勘对。
1.迎合。 2.古代公文用语。犹核实,勘对。
叡哲
[相关解释]
1.亦作"叡喆"。 2.神圣而明智。古代颂扬帝王的用语。
1.亦作"叡喆"。 2.神圣而明智。古代颂扬帝王的用语。
口伐
[相关解释]
1.用语言谴责,声讨。
1.用语言谴责,声讨。
口头禅
[相关解释]
原指有的禅宗和尚只空谈禅理而不实行,也指借用禅宗常用语作为谈话的点缀。今指经常挂在口头的词句。
原指有的禅宗和尚只空谈禅理而不实行,也指借用禅宗常用语作为谈话的点缀。今指经常挂在口头的词句。
口诛笔伐
[相关解释]
用语言文字宣布罪状,进行声讨。
用语言文字宣布罪状,进行声讨。
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相关解释]
1.语出《庄子.天道》"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后以"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谓只能心领神会,无法用语言来表达。
1.语出《庄子.天道》"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后以"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谓只能心领神会,无法用语言来表达。
只此一家,别无分店
[相关解释]
1.旧时商店招牌招揽生意的用语。意谓同类店铺仅有这一家◇泛指独自垄断或独一无二。
1.旧时商店招牌招揽生意的用语。意谓同类店铺仅有这一家◇泛指独自垄断或独一无二。
吃通
[相关解释]
1.赌博用语。将各方的赌注通通吃进。引申为竞争时战胜所有对手。 2.比喻到处都行得通。
1.赌博用语。将各方的赌注通通吃进。引申为竞争时战胜所有对手。 2.比喻到处都行得通。
吉席
[相关解释]
1.婚礼。 2.为书面贺人婚礼时上款提称用语,如"某某兄吉席"。
1.婚礼。 2.为书面贺人婚礼时上款提称用语,如"某某兄吉席"。
同上
[相关解释]
1.与上面所说相同(常用于书面)。 2.戏剧用语。一同上场。
1.与上面所说相同(常用于书面)。 2.戏剧用语。一同上场。
同前
[相关解释]
1.与前者相同。书面文字承前省略的用语。
1.与前者相同。书面文字承前省略的用语。
同辞
[相关解释]
1.谓用语﹑称号相同。 2.犹言异口同声。意见一致。
1.谓用语﹑称号相同。 2.犹言异口同声。意见一致。
启上
[相关解释]
1.犹禀呈。旧时书信用语。
1.犹禀呈。旧时书信用语。
呈示
[相关解释]
1.犹呈现。 2.旧时公文用语。谓呈请核示。
1.犹呈现。 2.旧时公文用语。谓呈请核示。
呵佛骂祖
[相关解释]
1.原为佛教禅宗用语。谓如能解缚去执,不受前人拘束,就可以超越前人◇表示无所顾忌,敢作敢为。
1.原为佛教禅宗用语。谓如能解缚去执,不受前人拘束,就可以超越前人◇表示无所顾忌,敢作敢为。
和同
[相关解释]
1.指春秋时代两个互为对应的常用语⊥谓可否相济,相辅相成;同谓单一不二,无所差异⊥能生物,同无所成。 2.和睦同心。 3.调和。 4.伙同;合伙。 5."和光同尘"的略语。
1.指春秋时代两个互为对应的常用语⊥谓可否相济,相辅相成;同谓单一不二,无所差异⊥能生物,同无所成。 2.和睦同心。 3.调和。 4.伙同;合伙。 5."和光同尘"的略语。
哈罗
[相关解释]
1.亦作"哈啰"。 2.英语hello的译音。打招呼用语。
1.亦作"哈啰"。 2.英语hello的译音。打招呼用语。
啬啬
[相关解释]
1.中医用语。肌体畏寒收缩貌。
1.中医用语。肌体畏寒收缩貌。
囊莫
[相关解释]
1.梵语namas的音译。也译为"南无"。意为致敬﹑归敬﹑归命。是佛教徒一心归顺于佛的用语。
1.梵语namas的音译。也译为"南无"。意为致敬﹑归敬﹑归命。是佛教徒一心归顺于佛的用语。
四至八道
[相关解释]
1.旧时标志土地界域的用语。表示四面八方所到之处及通往的道路。
1.旧时标志土地界域的用语。表示四面八方所到之处及通往的道路。
圆成实自性
[相关解释]
1.佛教用语。"三性"之一。据《成唯识论》卷八,谓"二空所显,圆满成就,诸法实性",即在"依他起自性"上,远离"遍计所执性"的谬误所显示之真如实性。参见"三性"。
1.佛教用语。"三性"之一。据《成唯识论》卷八,谓"二空所显,圆满成就,诸法实性",即在"依他起自性"上,远离"遍计所执性"的谬误所显示之真如实性。参见"三性"。
圣体
[相关解释]
1.旧称皇帝身体。亦借指皇帝。 2.宗教用语。源于拉丁文eucharist。意为"感谢祭"。天主教﹑东正教圣事之一。传说耶稣受难前夕与门徒聚餐时﹐曾以面饼和葡萄酒象征自己的身体和血分给门徒们领食。至今教徒们以在弥撒时领食面饼和葡萄酒为圣事之一。宗教改革运动后﹐新教各派改称圣餐。 3.宗教用语。源于拉丁文host。意为"牺牲"。天主教称弥撒时经神父祝圣后由教徒领食的面饼。
1.旧称皇帝身体。亦借指皇帝。 2.宗教用语。源于拉丁文eucharist。意为"感谢祭"。天主教﹑东正教圣事之一。传说耶稣受难前夕与门徒聚餐时﹐曾以面饼和葡萄酒象征自己的身体和血分给门徒们领食。至今教徒们以在弥撒时领食面饼和葡萄酒为圣事之一。宗教改革运动后﹐新教各派改称圣餐。 3.宗教用语。源于拉丁文host。意为"牺牲"。天主教称弥撒时经神父祝圣后由教徒领食的面饼。
在案
[相关解释]
1.公文用语。表示某事在档案中已有记录,可以查考。
1.公文用语。表示某事在档案中已有记录,可以查考。
地货
[相关解释]
1.旧时商业用语。称附地而生的蔬果,如白菜﹑萝卜﹑番薯﹑西瓜﹑荸荠等。
1.旧时商业用语。称附地而生的蔬果,如白菜﹑萝卜﹑番薯﹑西瓜﹑荸荠等。
外言
[相关解释]
1.男子所说有关公务之言。 2.譬况字音用语。指韵母的细音。与"内言"相对。
1.男子所说有关公务之言。 2.譬况字音用语。指韵母的细音。与"内言"相对。
大功
[相关解释]
1.大功业﹐大功劳。 2.奖励用语。 3.丧服五服之一﹐服期九月。其服用熟麻布做成﹐较齐衰稍细﹐较小功为粗﹐故称大功。旧时堂兄弟﹑未婚的堂姊妹﹑已婚的姑﹑姊妹﹑侄女及众孙﹑众子妇﹑侄妇等之丧﹐都服大功。已婚女为伯父﹑叔父﹑兄弟﹑侄﹑未婚姑﹑姊妹﹑侄女等服丧﹐也服大功。参阅《仪礼.丧服》﹑《清通典.礼服制》。
1.大功业﹐大功劳。 2.奖励用语。 3.丧服五服之一﹐服期九月。其服用熟麻布做成﹐较齐衰稍细﹐较小功为粗﹐故称大功。旧时堂兄弟﹑未婚的堂姊妹﹑已婚的姑﹑姊妹﹑侄女及众孙﹑众子妇﹑侄妇等之丧﹐都服大功。已婚女为伯父﹑叔父﹑兄弟﹑侄﹑未婚姑﹑姊妹﹑侄女等服丧﹐也服大功。参阅《仪礼.丧服》﹑《清通典.礼服制》。
大样
[相关解释]
1.傲慢自大﹐满不在乎。 2.大的例证。 3.印刷用语﹐报纸的整版的清样(区别于"小样")。参见"小样"。 4.工程上的细部图。
1.傲慢自大﹐满不在乎。 2.大的例证。 3.印刷用语﹐报纸的整版的清样(区别于"小样")。参见"小样"。 4.工程上的细部图。
大过
[相关解释]
1.《周易》卦名。巽下兑上。《易.大过》"大过﹐栋挠﹐利有攸往∴。"孔颖达疏"栋挠者谓屋栋也﹐本之与末俱挠弱﹐以言衰乱之世始终皆弱也。"后以"大过"指衰乱。 2.重大的过失﹑错误。 3.处分用语。记大过一般是对性质较严重的错误的处分。
1.《周易》卦名。巽下兑上。《易.大过》"大过﹐栋挠﹐利有攸往∴。"孔颖达疏"栋挠者谓屋栋也﹐本之与末俱挠弱﹐以言衰乱之世始终皆弱也。"后以"大过"指衰乱。 2.重大的过失﹑错误。 3.处分用语。记大过一般是对性质较严重的错误的处分。
大遍
[相关解释]
1.亦作"大徧"。 2.唐宋大曲用语。遍﹐乐曲的一套。每套大曲由十余遍组成﹐凡完整演唱各遍的﹐称大遍。
1.亦作"大徧"。 2.唐宋大曲用语。遍﹐乐曲的一套。每套大曲由十余遍组成﹐凡完整演唱各遍的﹐称大遍。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