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7 查到相关生徒的内容。
带有生徒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东生
[相关解释]
1.指唐代东都洛阳国子监中的生徒。
1.指唐代东都洛阳国子监中的生徒。
义试
[相关解释]
1.私家集生徒命题考试。
1.私家集生徒命题考试。
入学
[相关解释]
1.谓学童初次进入学校读书。 2.旧指生徒或童生经考试录取后进府﹑州﹑县学读书。 3.今泛指入校学习。
1.谓学童初次进入学校读书。 2.旧指生徒或童生经考试录取后进府﹑州﹑县学读书。 3.今泛指入校学习。
南学
[相关解释]
1.周代五学之一。周有东﹑南﹑西﹑北四学,并太学称五学。 2.南朝宋何尚之于南郭外立学聚生徒,称为南学。 3.南北朝时南朝的经学。南朝经师,发展魏晋学风,除《诗》﹑《三礼》采用郑玄笺注外,《周易》用三国魏王弼注,《尚书》用伪孔安国传,《左传》用晋杜预注。讲经兼采众说,也取玄学,不拘家法,随意发挥。又受佛教影响,所作义疏比经注更为详尽。 4.清初黄宗羲开塾讲肄,时人称为南学。 5.清代雍正九年,将毗连国子监街南的官房作为学舍,令助教等官及肄业生居住,称为"南学"。
1.周代五学之一。周有东﹑南﹑西﹑北四学,并太学称五学。 2.南朝宋何尚之于南郭外立学聚生徒,称为南学。 3.南北朝时南朝的经学。南朝经师,发展魏晋学风,除《诗》﹑《三礼》采用郑玄笺注外,《周易》用三国魏王弼注,《尚书》用伪孔安国传,《左传》用晋杜预注。讲经兼采众说,也取玄学,不拘家法,随意发挥。又受佛教影响,所作义疏比经注更为详尽。 4.清初黄宗羲开塾讲肄,时人称为南学。 5.清代雍正九年,将毗连国子监街南的官房作为学舍,令助教等官及肄业生居住,称为"南学"。
师兄
[相关解释]
1.称同从一师而拜师时间比自己早的人。 2.僧人之间的相互敬称。 3.指俗人对僧人的敬称。 4.义和团成员之间的互称。 5.称师父的儿子或父亲生徒中之比自己年长者。
1.称同从一师而拜师时间比自己早的人。 2.僧人之间的相互敬称。 3.指俗人对僧人的敬称。 4.义和团成员之间的互称。 5.称师父的儿子或父亲生徒中之比自己年长者。
应天书院
[相关解释]
1.宋代四大书院之一。在今河南省商丘县。真宗大中祥符二年,曹诚建造学舍一百五十间,广招生徒,讲习甚盛。范仲淹曾讲学于此。商丘旧名睢阳,故也称睢阳书院。参阅《文献通考.学校七》。
1.宋代四大书院之一。在今河南省商丘县。真宗大中祥符二年,曹诚建造学舍一百五十间,广招生徒,讲习甚盛。范仲淹曾讲学于此。商丘旧名睢阳,故也称睢阳书院。参阅《文献通考.学校七》。
廪稍
[相关解释]
旧指官府定时供给的粮食高廪稍以养生徒。
旧指官府定时供给的粮食高廪稍以养生徒。
弘文馆
[相关解释]
1.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置修文馆于门下省。九年,太宗即位,改名弘文馆。聚书二十馀万卷。置学士,掌校正图籍,教授生徒;遇朝有制度沿革﹑礼仪轻重时,得与参议。置校书郎,掌校理典籍,刊正错谬。设馆主一人,总领馆务。学生数十名,皆选皇族贵戚及高级京官子弟,师事学士受经史书法。唐中宗神龙元年(公元705年)避太子李弘名,改曰昭文馆。玄宗开元七年(公元719年)仍改弘文馆。因学生出身贵族,不专经业,开元以后,令依国子监生例考试,惟帖经减半。明初亦设弘文馆,不久即废。宣德间,复建弘文阁,不久并入文渊阁。
1.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置修文馆于门下省。九年,太宗即位,改名弘文馆。聚书二十馀万卷。置学士,掌校正图籍,教授生徒;遇朝有制度沿革﹑礼仪轻重时,得与参议。置校书郎,掌校理典籍,刊正错谬。设馆主一人,总领馆务。学生数十名,皆选皇族贵戚及高级京官子弟,师事学士受经史书法。唐中宗神龙元年(公元705年)避太子李弘名,改曰昭文馆。玄宗开元七年(公元719年)仍改弘文馆。因学生出身贵族,不专经业,开元以后,令依国子监生例考试,惟帖经减半。明初亦设弘文馆,不久即废。宣德间,复建弘文阁,不久并入文渊阁。
文选巷
[相关解释]
1.巷名。在江苏省杨州市。隋曹宪以《文选》教授生徒﹐故称其所居之巷为文选巷。参见"文选楼"。
1.巷名。在江苏省杨州市。隋曹宪以《文选》教授生徒﹐故称其所居之巷为文选巷。参见"文选楼"。
文选楼
[相关解释]
1.楼名。一在湖北省襄阳县。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建。统集刘孝威﹑庾肩吾等十余人﹐于此辑《文选》﹐故名。一在江苏省扬州市。旧谓萧统读书处。或言非是﹐乃隋曹宪故居﹐宪以《文选》教授生徒﹐故名所居巷为文选巷﹐楼为文选楼。清阮元居文选巷﹐建楼五间﹐题名隋文选楼﹐用以藏书﹐所辑书名《文选楼丛书》。
1.楼名。一在湖北省襄阳县。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建。统集刘孝威﹑庾肩吾等十余人﹐于此辑《文选》﹐故名。一在江苏省扬州市。旧谓萧统读书处。或言非是﹐乃隋曹宪故居﹐宪以《文选》教授生徒﹐故名所居巷为文选巷﹐楼为文选楼。清阮元居文选巷﹐建楼五间﹐题名隋文选楼﹐用以藏书﹐所辑书名《文选楼丛书》。
昭文馆
[相关解释]
1.官署名。唐武德四年于门下省置修文馆,九年改为弘文馆。神龙元年避孝敬皇帝(李弘)讳改为昭文馆。置学士,掌详正图籍,参议朝廷制度礼仪,教授生徒。武后垂拱后,以宰相兼领馆务,号馆主;给事中一人判馆事。宋承唐制,以上相为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学士﹑直学士不常置,直馆以京朝官充任,掌书籍修写校雠之事。参阅《新唐书.百官志二》﹑《宋史.职官志一》﹑宋程俱《麟台故事.官联》。
1.官署名。唐武德四年于门下省置修文馆,九年改为弘文馆。神龙元年避孝敬皇帝(李弘)讳改为昭文馆。置学士,掌详正图籍,参议朝廷制度礼仪,教授生徒。武后垂拱后,以宰相兼领馆务,号馆主;给事中一人判馆事。宋承唐制,以上相为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学士﹑直学士不常置,直馆以京朝官充任,掌书籍修写校雠之事。参阅《新唐书.百官志二》﹑《宋史.职官志一》﹑宋程俱《麟台故事.官联》。
生徒
[相关解释]
1.学生;门徒。 2.唐代科举取士制度之一。
1.学生;门徒。 2.唐代科举取士制度之一。
祝予
[相关解释]
1.亦作"祝余"。 2.《公羊传.哀公十四年》"子路死,孔子曰'噫,天祝予!'"何休注"祝,断也。天生颜渊﹑子路为夫子辅佐,皆死者,天将亡夫子之证。"后人用典,以"祝予"为悲悼生徒后辈死亡之词。
1.亦作"祝余"。 2.《公羊传.哀公十四年》"子路死,孔子曰'噫,天祝予!'"何休注"祝,断也。天生颜渊﹑子路为夫子辅佐,皆死者,天将亡夫子之证。"后人用典,以"祝予"为悲悼生徒后辈死亡之词。
绛帐
[相关解释]
1.《后汉书.马融传》"融才高博洽,为世通儒,教养诸生,常有千数……居宇器服,多存侈饰。常坐高堂,施绛纱帐,前授生徒,后列女乐,弟子以次相传,鲜有入其室者。"后因以"绛帐"为师门﹑讲席之敬称。
1.《后汉书.马融传》"融才高博洽,为世通儒,教养诸生,常有千数……居宇器服,多存侈饰。常坐高堂,施绛纱帐,前授生徒,后列女乐,弟子以次相传,鲜有入其室者。"后因以"绛帐"为师门﹑讲席之敬称。
还书
[相关解释]
1.报书,致信。 2.指答复的信。 3.归还所借的书。 4.谓生徒对着老师背书。
1.报书,致信。 2.指答复的信。 3.归还所借的书。 4.谓生徒对着老师背书。
马帐
[相关解释]
1.《后汉书.马融传》"融才高博洽,为世通儒,教养诸生﹐常有千数……善鼓琴,好吹笛,达生任性,不拘儒者之节。居宇器服,多存侈饰。常坐高堂,施绛纱帐,前授生徒,后列女乐,弟子以次相传,鲜有入其室者。"后因以"马帐"指通儒的书斋或儒者传业授徒之所。
1.《后汉书.马融传》"融才高博洽,为世通儒,教养诸生﹐常有千数……善鼓琴,好吹笛,达生任性,不拘儒者之节。居宇器服,多存侈饰。常坐高堂,施绛纱帐,前授生徒,后列女乐,弟子以次相传,鲜有入其室者。"后因以"马帐"指通儒的书斋或儒者传业授徒之所。
马融帐
[相关解释]
1.指马融施帐高堂,前授生徒,后列女乐之事。
1.指马融施帐高堂,前授生徒,后列女乐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