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32 查到相关瑞应的内容。
带有瑞应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仁瑞
[相关解释]
1.仁德的瑞应。
1.仁德的瑞应。
优昙钵
[相关解释]
1.梵语的音译。又译为优昙﹑优昙华﹑优昙钵罗﹑优钵昙华﹑乌昙跋罗。即无花果树。产印度,我国云南等地亦有生长。其花隐于花托内,一开即敛,不易看见。佛教以为优昙钵开花是佛的瑞应,称为祥瑞花。
1.梵语的音译。又译为优昙﹑优昙华﹑优昙钵罗﹑优钵昙华﹑乌昙跋罗。即无花果树。产印度,我国云南等地亦有生长。其花隐于花托内,一开即敛,不易看见。佛教以为优昙钵开花是佛的瑞应,称为祥瑞花。
六牙
[相关解释]
1.谓六牙白象。佛教谓象柔顺而有力。"六牙"表示六种神通。菩萨自兜率天降生,即化乘六牙白象入胎。见《瑞应本起经》卷上。亦为普贤菩萨的坐骑。见《法华经·普贤劝发品》。
1.谓六牙白象。佛教谓象柔顺而有力。"六牙"表示六种神通。菩萨自兜率天降生,即化乘六牙白象入胎。见《瑞应本起经》卷上。亦为普贤菩萨的坐骑。见《法华经·普贤劝发品》。
凭应
[相关解释]
1.依据瑞应。
1.依据瑞应。
吐瑞
[相关解释]
1.呈现瑞应。
1.呈现瑞应。
善瑞
[相关解释]
1.吉祥的瑞应。
1.吉祥的瑞应。
四院
[相关解释]
1.唐代太常寺有四院一曰天府院,藏瑞应及伐国所获之宝,秂祫则陈于庙庭;二曰御衣院,藏天子祭服;三曰乐县院,藏六乐之器;四曰神厨院,藏御廪及诸器官奴婢。见《新唐书.百官志三》。
1.唐代太常寺有四院一曰天府院,藏瑞应及伐国所获之宝,秂祫则陈于庙庭;二曰御衣院,藏天子祭服;三曰乐县院,藏六乐之器;四曰神厨院,藏御廪及诸器官奴婢。见《新唐书.百官志三》。
延喜
[相关解释]
1.亦作"延嬉"。 2.玉圭名。《尚书璇玑铃》"禹开龙门﹐导积石﹐玄圭出﹐刻曰'延喜玉﹐王受德﹐天赐佩。'"后用为宣扬帝王瑞应的典故。
1.亦作"延嬉"。 2.玉圭名。《尚书璇玑铃》"禹开龙门﹐导积石﹐玄圭出﹐刻曰'延喜玉﹐王受德﹐天赐佩。'"后用为宣扬帝王瑞应的典故。
掌文
[相关解释]
1.手掌纹路所呈现的近乎文字的形状。古代迷信以之为瑞应。语本《左传.隐公元年》"宋武公生仲子,仲子生而有文在其手,曰'为鲁夫人'。"杜预注"手理自然成字,有若天命。" 2.掌管文翰。
1.手掌纹路所呈现的近乎文字的形状。古代迷信以之为瑞应。语本《左传.隐公元年》"宋武公生仲子,仲子生而有文在其手,曰'为鲁夫人'。"杜预注"手理自然成字,有若天命。" 2.掌管文翰。
日符
[相关解释]
1.谓梦日入怀的瑞应。
1.谓梦日入怀的瑞应。
昌瑞
[相关解释]
1.兴盛的瑞应。
1.兴盛的瑞应。
本瑞
[相关解释]
1.瑞应,天瑞。
1.瑞应,天瑞。
来仪
[相关解释]
1.谓凤凰来舞而有容仪,古人以为瑞应。语出《书.益稷》"箫韶九成,凤皇来仪。"孔颖达疏"箫韶之乐作之九成,以致凤皇来而有容仪也。"《后汉书.左雄传》"汉世良吏﹐于兹为盛﹐故能降来仪之瑞﹐建中兴之功。"李贤注"宣帝时凤皇五至﹐因以纪年。"唐郑嵎《津阳门诗》"花萼楼南大合乐﹐八音九奏鸾来仪。"后因用以代称凤凰。 2.比喻杰出人物的降临。 3.比喻爱慕之人的来临。
1.谓凤凰来舞而有容仪,古人以为瑞应。语出《书.益稷》"箫韶九成,凤皇来仪。"孔颖达疏"箫韶之乐作之九成,以致凤皇来而有容仪也。"《后汉书.左雄传》"汉世良吏﹐于兹为盛﹐故能降来仪之瑞﹐建中兴之功。"李贤注"宣帝时凤皇五至﹐因以纪年。"唐郑嵎《津阳门诗》"花萼楼南大合乐﹐八音九奏鸾来仪。"后因用以代称凤凰。 2.比喻杰出人物的降临。 3.比喻爱慕之人的来临。
梢云
[相关解释]
1.高云;瑞云。《文选.左思》"梢云无以逾,巓谷弗能连。"刘良注"言虽梢云之高亦不能逾也。"《文选.郭璞》"梢云"李善注引孙氏《瑞应图》"梢云,瑞云。"一说指山名,产竹。见《文选.左思》李善注。
1.高云;瑞云。《文选.左思》"梢云无以逾,巓谷弗能连。"刘良注"言虽梢云之高亦不能逾也。"《文选.郭璞》"梢云"李善注引孙氏《瑞应图》"梢云,瑞云。"一说指山名,产竹。见《文选.左思》李善注。
珊瑚钩
[相关解释]
1.亦作"珊瑚钩"。 2.古人认为的一种瑞应之物。 3.用珊瑚所作的帐钩。 4.比喻文章书画华丽珍贵。
1.亦作"珊瑚钩"。 2.古人认为的一种瑞应之物。 3.用珊瑚所作的帐钩。 4.比喻文章书画华丽珍贵。
瑞命
[相关解释]
1.显示天命的瑞应。
1.显示天命的瑞应。
瑞圣
[相关解释]
1.指有为王﹑为圣之瑞应。
1.指有为王﹑为圣之瑞应。
瑞应
[相关解释]
1.古代以为帝王修德,时世清平,天就降祥瑞以应之,谓之瑞应。
1.古代以为帝王修德,时世清平,天就降祥瑞以应之,谓之瑞应。
瑞应泉
[相关解释]
1.泉名。
1.泉名。
瑞应车
[相关解释]
1.象征祥瑞之车。
1.象征祥瑞之车。
瑞气
[相关解释]
1.瑞应之气。泛指吉祥之气。
1.瑞应之气。泛指吉祥之气。
瑞福
[相关解释]
1.瑞应和护佑。
1.瑞应和护佑。
瑞符
[相关解释]
1.犹瑞应,符应。
1.犹瑞应,符应。
瑞车
[相关解释]
1.即瑞应车。
1.即瑞应车。
秘文
[相关解释]
1.犹秘籍。难见之书。 2.指言符箓瑞应之纬书。
1.犹秘籍。难见之书。 2.指言符箓瑞应之纬书。
符命
[相关解释]
1.上天预示帝王受命的符兆。 2.文体名称。内容为述说瑞应以颂帝王功德。
1.上天预示帝王受命的符兆。 2.文体名称。内容为述说瑞应以颂帝王功德。
纬书
[相关解释]
1.汉代依托儒家经义宣扬符箓瑞应占验之书。相对于经书,故称。《易》﹑《书》﹑《诗》﹑《礼》﹑《乐》﹑《春秋》及《孝经》均有纬书,称"七纬"。纬书内容附会人事吉凶,预言治乱兴废,颇多怪诞之谈;但对古代天文﹑历法﹑地理等知识以及神话传说之类,均有所记录和保存。纬书兴于西汉末年,盛行于东汉,南朝宋时开始禁止,及隋禁之愈切。炀帝即位,搜天下书籍与谶纬相涉者皆焚之,其书遂散亡。纬书虽亡失殆尽,但散见于诸经注疏及为其他书籍所征引者不少,后代学者曾加以搜辑。明孙瑴辑有《古微书》,清马国翰有《玉函山房辑佚书》,其所辑纬书
1.汉代依托儒家经义宣扬符箓瑞应占验之书。相对于经书,故称。《易》﹑《书》﹑《诗》﹑《礼》﹑《乐》﹑《春秋》及《孝经》均有纬书,称"七纬"。纬书内容附会人事吉凶,预言治乱兴废,颇多怪诞之谈;但对古代天文﹑历法﹑地理等知识以及神话传说之类,均有所记录和保存。纬书兴于西汉末年,盛行于东汉,南朝宋时开始禁止,及隋禁之愈切。炀帝即位,搜天下书籍与谶纬相涉者皆焚之,其书遂散亡。纬书虽亡失殆尽,但散见于诸经注疏及为其他书籍所征引者不少,后代学者曾加以搜辑。明孙瑴辑有《古微书》,清马国翰有《玉函山房辑佚书》,其所辑纬书
膺图
[相关解释]
1.承受瑞应之图。指帝王得国或嗣位。
1.承受瑞应之图。指帝王得国或嗣位。
象车
[相关解释]
1.用象拉的车。 2.古人谓太平盛世,山林中产生一种圆曲之木,可以制车,以为瑞应之物。
1.用象拉的车。 2.古人谓太平盛世,山林中产生一种圆曲之木,可以制车,以为瑞应之物。
送子天王图
[相关解释]
中国画。唐代吴道子作。今存此画一般定为宋摹本。纸本长卷。墨笔。据佛经《太子瑞应本起经》作,画面是佛祖释迦牟尼降生为净饭王太子的情景。构图可分前后两段,前段绘天王送子,后段绘净饭王迎来王子。线条遒劲,以形写神。
中国画。唐代吴道子作。今存此画一般定为宋摹本。纸本长卷。墨笔。据佛经《太子瑞应本起经》作,画面是佛祖释迦牟尼降生为净饭王太子的情景。构图可分前后两段,前段绘天王送子,后段绘净饭王迎来王子。线条遒劲,以形写神。
重光
[相关解释]
1.比喻累世盛德,辉光相承。 2.指日﹑月。 3.指日冕或日珥现象。古人以为瑞应。 4.再放光明;光复。 5.殿名。 6.岁阳名称之一。
1.比喻累世盛德,辉光相承。 2.指日﹑月。 3.指日冕或日珥现象。古人以为瑞应。 4.再放光明;光复。 5.殿名。 6.岁阳名称之一。
雀书
[相关解释]
1.雀所衔的丹书。古代迷信﹐以为帝王受命之瑞应。语本《太平御览》卷九二二引《尚书中候》﹕"赤雀御丹书﹐入豱﹐止于昌前。"
1.雀所衔的丹书。古代迷信﹐以为帝王受命之瑞应。语本《太平御览》卷九二二引《尚书中候》﹕"赤雀御丹书﹐入豱﹐止于昌前。"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