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21 查到相关炳麟的内容。
带有炳麟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三坟 [相关解释]
1.传说中我国最古的书籍。《左传·昭公十二年》"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杜预注"皆古书名。""三坟"﹐三皇之书﹐也有认为系指天﹑地﹑人三礼﹐或天﹑地﹑人三气的﹐均见孔颖达疏引。近人章炳麟《检论·尚书故言》则谓"坟﹑丘十二﹐宜即夷吾所记泰山刻石十有二家也。"今存《三坟书》﹐分山坟﹑气坟﹑形坟﹐以《连山》为伏羲作﹐《归藏》为神农作﹐《乾坤》为黄帝作﹐各衍为六十四卦﹐系之以传﹐且杂以《河图》﹐实系宋人伪造。
传食 [相关解释]
1.辗转受人供养。《孟子·滕文公下》"后车数十乘,从者数百人,以传食于诸侯,不以泰乎?"《西京杂记》卷二"娄护﹑丰辩传食五侯间,各得其欢心,竞致奇膳。"元辛文房《唐才子传·罗隐》"自以当得大用,而一第落落,传食诸侯,因人成事,深怨王室。"《明史·艾万年传》"暮楚朝秦,传食中土,以剽掠为生。"章炳麟《箴新党论》"藩镇日强,自帝其部,非传食幕府,则不足以钓名。"一说传读zhuàn,为客舍之意。传食,谓止息于诸侯客馆而受其饮食。参阅清焦循《孟子正义》。
偏练雨 [相关解释]
1.川陕一带称夏月暴雨为偏练雨。偏,指降雨范围小,数里之内,晴雨各异。见章炳麟《新方言.释天》。参见"练雨"。
六经皆史 [相关解释]
1.谓《易》﹑《书》﹑《诗》﹑《礼》﹑《乐》﹑《春秋》六经皆为中国古代史书的一种主张。首倡于元郝经﹐清袁枚亦主此说﹐至章学诚才系统地提出这一主张。他认为六经乃夏﹑商﹑周典章政教的历史记录﹐并非圣人为垂教立言而作。他提出了"六经皆史"﹑"六经皆器"的命题﹐反对"离器言道"。龚自珍﹑章炳麟亦倡此说。参阅章学诚《文史通义》中的《易教》﹑《经解》﹐龚自珍《古史钩沉论二》﹐章炳麟《国故论衡.原经》。
凡首 [相关解释]
1.指五音的起首之音。《管子.地员》"凡将起五音,凡首,先主一而三之,四开以合九九。"尹知章注"凡首,谓音之总先也。"一说为风调,见章炳麟《管子馀义》。
古韵 [相关解释]
1.指先秦汉语音韵。东汉时郑玄言古今音异。北周沉重作《毛诗音义》,书佚,仅见于唐陆德明《经典释文.诗.邶风下》。宋吴棫发明叶韵之说,元戴侗﹑明焦竑陈第等人力辨其非。宋郑庠辨析古韵为六部,嗣后研究不断深入,分部日趋精密。如章炳麟分古韵为二十三部,黄侃分为二十八部。王力考定《诗经》时代古韵为二十九部《楚辞》时代为三十部。参阅王力《汉语音韵学》和《音韵学初步》。 2.泛指古汉语(上古﹑中古)音韵。
噧言 [相关解释]
1.过甚之言,虚夸不切实际之言。《说文.口部》"噧,高气多言也……《春秋传》曰'噧言'。"今本《左传.哀公二十四年》作"躛言"。杜预注"躛,过也。"陆德明释文"躛,谓过谬之言。"章炳麟《訄书.儒墨》"诋其兼爱而谓之无父,则末流之噧言,有以取讥于君子,顾非其本也。"一说为《左传.定公四年》"啧有烦言"之"烦"的假借字。
子谅 [相关解释]
1.慈爱诚信。《礼记·乐记》"致乐以治心,则易直子谅之心油然生矣。"孔颖达疏"子谓子爱,谅谓诚信,言能深远详审此乐以治其心,则和易正直子爱诚信之心,油油然从内而生矣。"章炳麟《印度人之论国粹》"印度人于大地最为恺悌子谅,至今食不过炙卵,而肉羹则絶焉。"一■■即慈良。参阅《朱子全书》卷三七。
慎将 [相关解释]
1.谨慎为将。亦指谨慎为将者。《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厌次侯爰类,以慎将元年从起留。"颜师古注"以谨慎为将也。"《新唐书.褚遂良传》"但遣一二慎将,付鋭兵十万,翔旝云輣,唾手可取。"一说,慎将为楚汉时官号,犹明之参将。见章炳麟《訄书.官统上》。
术氏冠 [相关解释]
1.亦作"术士冠"。 2.即鹬冠,古代掌天文者所戴的帽子『蔡邕《独断》"术士冠,前圆,吴制,逦迤四重,赵武灵王好服之。今者不用,其说未闻。"唐颜师古《匡谬正俗.鹬》"鹬,水鸟……古人以其知天时,乃为冠,象此鸟之形,使掌天文者冠之。故逸《礼》记曰'知天文者冠鹬。'此其证也。鹬字音聿,亦有术音,故《礼》之《衣服图》及蔡邕《独断》谓为'术氏冠',亦因鹬音转为术字耳,非道术之谓也。"章炳麟《原儒》"鹬冠者,亦曰术氏冠,又曰圜冠。"一说非鹬冠。
炳炳麟麟 [相关解释]
1.光明貌。麟,通"磷"。
炳麟 [相关解释]
1.光明貌。麟,通"磷"。
秂祫 [相关解释]
1.古代帝王祭祀始祖的一种隆重仪礼。或秂祫分称而别义,或秂祫合称而义同,历代经传,说解不一。章炳麟以为,"秂祫之言,讻讻争论既二千年。若以秂祫同为殷祭,祫名大事,秂名有事,是为秂小于祫,何大祭之云?故知周之庙祭有大尝﹑大焌,有秋尝﹑冬焌。秂祫者大尝﹑大焌之异语。"详《国故论衡.明解故下》。
章太炎 [相关解释]
即章炳麟”。
章炳麟(1869-1936) [相关解释]
近代民主革命家、思想家、学者。初名学乘,字枚叔,后改名绛,号太炎,浙江余杭人。早年参加戊戌变法运动,失败后东渡日本。回上后发表《驳康有为论革命书》,被监禁。出狱后到日本组织光复会,并参加同盟会,主编《民报》。辛亥革命后从事反袁世凯斗争。学识渊博,在哲学、文学、史学等方面均有重大成就。有《章氏丛书》等。
老伧 [相关解释]
1.詈词。谓粗野之人。 2.无赖相呼之称。章炳麟《新方言.释言》"今自镇江而下,浙闽沿海之地,无赖相呼曰老伧。"
者流 [相关解释]
1.犹言这个流派。《汉书.艺文志》"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章炳麟《新方言.释词》"《说文》'者,别事词也。'《汉书.艺文志》曰'儒家者流'﹑'道家者流',者训为此。"后用以称某一品类的人。
藩服 [相关解释]
1.古九服之一。古代分王畿以外之地为九服。其封国区域离王畿最远的称"藩服"。《周礼.夏官.职方氏》"乃辨九服之邦国……又其(镇服)外方五百里曰藩服。"贾公彦疏"言藩者,以其最在外为藩篱,故以藩为称。"章炳麟《封建考》"八纮者镇服,八极者藩服,服皆五百里,两面则为千里。"后用以指藩国或藩臣。
被发文身 [相关解释]
1.古代吴越一带和某些南方民族的风俗。头发披散,身刺花纹。《礼记.王制》"东方曰夷,被发文身,有不火食者矣。"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禹入裸国,被发文身;墨子入楚,锦衣吹笙。"一说,截短头发,身刺花纹。
质孙 [相关解释]
1.蒙语jisun译音。意为颜色。元代宫廷大宴,预宴者服装都是同样颜色,称"质孙"。《元史·舆服志一》"质孙,汉言一色服也,内庭大宴则服之。"清查慎行《渎山酒海歌》"侍臣多着质孙衣,天子亲临诈马宴。"章炳麟《訄书·订礼俗》"蒙古朝祭以冠幞,私燕以质孙。"一说,此词源于波斯语jashn,有节日﹑庆典和御赐服饰之意。参阅韩儒林《元代诈马宴新探》﹑叶奕良《关于中"质孙服"等的探讨》。
野马 [相关解释]
1.兽名。一种野生的马。 2.兽名⊙的俗称。 3.指野性不驯的马。 4.指野外蒸腾的水气。《庄子.逍遥游》"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郭象注"野马者,游气也。"成玄英疏"此言青春之时,阳气发动,遥望薮泽之中,犹如奔马,故谓之野马也。"元麻革《送杜仲梁东游》诗"野马何决骤,飞云何悠扬。"章炳麟《訄书.原教下》"今精气被于水土卉木以成物矣,某游魂则散乎无形埒之宇,归乎野马。"一说,野马即尘埃。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