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6 查到相关潜夫的内容。
带有潜夫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刘克庄(1187-1269)
[相关解释]
南宋文学家。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居士,莆田(今属福建)人。官至工部尚书兼侍读。为江湖派诗人中的重要作家。诗作内容丰富,但有粗浅的弊病。又能词、散文。有《后村先生大全集》。
南宋文学家。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居士,莆田(今属福建)人。官至工部尚书兼侍读。为江湖派诗人中的重要作家。诗作内容丰富,但有粗浅的弊病。又能词、散文。有《后村先生大全集》。
四白
[相关解释]
1.因眼珠小而四周皆露眼白。旧时相者认为人有此相则死于刀兵之灾;又以为妇人有此相则与人奸乱『王符《潜夫论.相列》"《易》之《说卦》巽,为人多白眼。相扬四白者,兵死。"汪继培劐笺引王先生云"四白,谓睛之上下左右皆露白,《易》所谓'多白眼'也。相妇人法目有四白,五夫守宅。见《唐书.方技.袁天纲传》。"又北周郎中裴珪妾赵氏目有四白,相者张瓃藏劐谓其"终以奸废",后应验。见唐张鷟《朝野佥载》卷一。 2.指商山四皓。 3.经穴名。属足阳明胃经。位于下眼睑下一寸,当眶下孔处。
1.因眼珠小而四周皆露眼白。旧时相者认为人有此相则死于刀兵之灾;又以为妇人有此相则与人奸乱『王符《潜夫论.相列》"《易》之《说卦》巽,为人多白眼。相扬四白者,兵死。"汪继培劐笺引王先生云"四白,谓睛之上下左右皆露白,《易》所谓'多白眼'也。相妇人法目有四白,五夫守宅。见《唐书.方技.袁天纲传》。"又北周郎中裴珪妾赵氏目有四白,相者张瓃藏劐谓其"终以奸废",后应验。见唐张鷟《朝野佥载》卷一。 2.指商山四皓。 3.经穴名。属足阳明胃经。位于下眼睑下一寸,当眶下孔处。
圣译
[相关解释]
1.谓说释圣人经义者『王符《潜夫论.考绩》"夫圣人为天口,贤人为圣译。是故圣人之言,天之心也;贤者之所说,圣人之意也。"一说,译,当作铎。汪继培笺"译,疑当作'铎'。《法言.学行篇》云'天之道不在仲尼乎!仲尼,驾说者也,不在兹儒乎!如将复驾其所说,则莫若使诸儒金口而木舌。'金口木舌,铎也。"
1.谓说释圣人经义者『王符《潜夫论.考绩》"夫圣人为天口,贤人为圣译。是故圣人之言,天之心也;贤者之所说,圣人之意也。"一说,译,当作铎。汪继培笺"译,疑当作'铎'。《法言.学行篇》云'天之道不在仲尼乎!仲尼,驾说者也,不在兹儒乎!如将复驾其所说,则莫若使诸儒金口而木舌。'金口木舌,铎也。"
声影
[相关解释]
1.语本汉王符《潜夫论.贤难》"谚曰'一犬吠形﹐百犬吠声。'"后以"吠形吠声"比喻不察真伪﹐随声附和。形﹐或作"影"。故以"声影"谓没有根据的谣传。
1.语本汉王符《潜夫论.贤难》"谚曰'一犬吠形﹐百犬吠声。'"后以"吠形吠声"比喻不察真伪﹐随声附和。形﹐或作"影"。故以"声影"谓没有根据的谣传。
巢父
[相关解释]
1.传说为尧时的隐士『王符《潜夫论·交际》"巢父木栖而自愿。"晋皇甫谧《高士传·巢父》"巢父者,尧时隐人也,山居不营世利,年老以树为巢而寝其上,故时人号曰巢父。"一说巢父为许由之号。
1.传说为尧时的隐士『王符《潜夫论·交际》"巢父木栖而自愿。"晋皇甫谧《高士传·巢父》"巢父者,尧时隐人也,山居不营世利,年老以树为巢而寝其上,故时人号曰巢父。"一说巢父为许由之号。
扇面对
[相关解释]
1.亦称"扇对"。 2.旧体诗对偶格式之一。即隔句对第一句对第三句,第二句对第四句。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杜少陵四》"律诗有扇对格,第一与第三句对,第二与第四对。如少陵《哭台州郑司户苏少监诗》云'得罪台州去,时危弃硕儒,移官蓬阁后,谷贵殁潜夫。'"
1.亦称"扇对"。 2.旧体诗对偶格式之一。即隔句对第一句对第三句,第二句对第四句。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杜少陵四》"律诗有扇对格,第一与第三句对,第二与第四对。如少陵《哭台州郑司户苏少监诗》云'得罪台州去,时危弃硕儒,移官蓬阁后,谷贵殁潜夫。'"
挹盈
[相关解释]
1.舀取盈满的液体。喻谦退。语本汉王符《潜夫论.遏利》"是以持盈之道,挹而损之,则亦可以免于亢龙之悔,乾坤之愆矣。"
1.舀取盈满的液体。喻谦退。语本汉王符《潜夫论.遏利》"是以持盈之道,挹而损之,则亦可以免于亢龙之悔,乾坤之愆矣。"
楼季
[相关解释]
1.战国魏时善于腾跳的勇士。 2.复姓。见汉王符《潜夫论.志氏姓》﹑《通志.氏族四》。
1.战国魏时善于腾跳的勇士。 2.复姓。见汉王符《潜夫论.志氏姓》﹑《通志.氏族四》。
泗水潜夫
[相关解释]
1.宋周密的别号。泗,多写作"四"。
1.宋周密的别号。泗,多写作"四"。
泥车瓦狗
[相关解释]
1.语出汉王符《潜夫论.浮侈》"或作泥车﹑瓦狗﹑马骑﹑倡排,诸戏弄小儿之具以巧诈。"后因以"泥车瓦狗"泛指儿童玩具。
1.语出汉王符《潜夫论.浮侈》"或作泥车﹑瓦狗﹑马骑﹑倡排,诸戏弄小儿之具以巧诈。"后因以"泥车瓦狗"泛指儿童玩具。
潜夫
[相关解释]
1.隐者。
1.隐者。
舒长
[相关解释]
1.汉王符《潜夫论.爱日》"治国之日舒以长﹐故其民闲暇而力有余。"后因以借指安宁﹐太平。 2.久长。
1.汉王符《潜夫论.爱日》"治国之日舒以长﹐故其民闲暇而力有余。"后因以借指安宁﹐太平。 2.久长。
訾辱
[相关解释]
1.复姓。见汉王符《潜夫论.志氏姓》。
1.复姓。见汉王符《潜夫论.志氏姓》。
边议
[相关解释]
1.守边防敌的意见﹑谋策『王符《潜夫论》有《边议》篇。
1.守边防敌的意见﹑谋策『王符《潜夫论》有《边议》篇。
随声吠影
[相关解释]
1.汉王符《潜夫论.贤难》﹕"谚曰﹕一犬吠形﹐百犬吠声。"后因以"随声吠影"比喻一经他人嗾使﹐便不分是非曲直﹐对人横加噬啮。
1.汉王符《潜夫论.贤难》﹕"谚曰﹕一犬吠形﹐百犬吠声。"后因以"随声吠影"比喻一经他人嗾使﹐便不分是非曲直﹐对人横加噬啮。
鲁阳
[相关解释]
1.指鲁阳公。战国时楚鲁阳邑公,传说为挥戈使太阳返回的英雄。 2.古地名。今河南省鲁山县。 3.复姓。春秋楚公族有鲁阳氏。见汉王符《潜夫论.志姓氏》。
1.指鲁阳公。战国时楚鲁阳邑公,传说为挥戈使太阳返回的英雄。 2.古地名。今河南省鲁山县。 3.复姓。春秋楚公族有鲁阳氏。见汉王符《潜夫论.志姓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