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9 查到相关消渴的内容。
带有消渴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三消
[相关解释]
1.中医病名。指消渴病中的上消﹑中消和下消。
1.中医病名。指消渴病中的上消﹑中消和下消。
厥阴
[相关解释]
1.中医学名词。经脉名称之一。是阴气发展的最后阶段,开始重新向阳的方面转化的过程。包括手厥阴心包经和足厥阴肝经。参阅《素问.至真要大论》,又《阴阳离合论》。 2.中医学名词。经穴名。属足太阳膀胱经,位于背部,当第四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主治心动过速,心律不齐,咳嗽胸闷等。参阅《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3.中医学名词。六经病之一。厥阴病为阴阳消长﹑邪正进退的重要关键,常出现寒热错杂的症候。上热下寒者,有消渴,胸脘部灼热疼痛,饥而不欲食,下利,吐蛔等证。厥热胜复者,可预测病情的进退,厥多热少为病进,厥少
1.中医学名词。经脉名称之一。是阴气发展的最后阶段,开始重新向阳的方面转化的过程。包括手厥阴心包经和足厥阴肝经。参阅《素问.至真要大论》,又《阴阳离合论》。 2.中医学名词。经穴名。属足太阳膀胱经,位于背部,当第四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主治心动过速,心律不齐,咳嗽胸闷等。参阅《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3.中医学名词。六经病之一。厥阴病为阴阳消长﹑邪正进退的重要关键,常出现寒热错杂的症候。上热下寒者,有消渴,胸脘部灼热疼痛,饥而不欲食,下利,吐蛔等证。厥热胜复者,可预测病情的进退,厥多热少为病进,厥少
寒石
[相关解释]
1.寒冷的岩石。 2.即卤碱。入中药,味苦,性寒。主治大热消渴等。
1.寒冷的岩石。 2.即卤碱。入中药,味苦,性寒。主治大热消渴等。
山药
[相关解释]
又称薯蓣”。多年生缠绕藤本。其地下块茎可供食用或作中药。有健脾、补肺、固肾、益精的功能。可治脾虚泄泻、久痢、虚劳咳嗽、消渴、遗精、小便频数等。
又称薯蓣”。多年生缠绕藤本。其地下块茎可供食用或作中药。有健脾、补肺、固肾、益精的功能。可治脾虚泄泻、久痢、虚劳咳嗽、消渴、遗精、小便频数等。
文园消渴
[相关解释]
1.见"文园渴"。
1.见"文园渴"。
文园病
[相关解释]
1.汉司马相如曾任孝文园令﹐"常有消渴疾"。因此称病闲居。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遂以"文园病"指消渴病。
1.汉司马相如曾任孝文园令﹐"常有消渴疾"。因此称病闲居。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遂以"文园病"指消渴病。
消中
[相关解释]
1.病名。即消渴。
1.病名。即消渴。
消渴
[相关解释]
1.中医学病名。口渴,善饥,尿多,消瘦。包括糖尿病﹑尿崩症等。
1.中医学病名。口渴,善饥,尿多,消瘦。包括糖尿病﹑尿崩症等。
消疾
[相关解释]
1.消渴病。 2.消除疾病。
1.消渴病。 2.消除疾病。
消症
[相关解释]
1.即消渴病。
1.即消渴病。
渴病
[相关解释]
1.即消渴病。
1.即消渴病。
病消
[相关解释]
1.指患消渴之症。
1.指患消渴之症。
病渴
[相关解释]
1.患消渴症。
1.患消渴症。
病痟
[相关解释]
1.患消渴病。
1.患消渴病。
痟渴
[相关解释]
1.同"消渴"。 2.指糖尿病﹑尿崩病等。
1.同"消渴"。 2.指糖尿病﹑尿崩病等。
痟疾
[相关解释]
1.消渴病。 2.头痛病。
1.消渴病。 2.头痛病。
相如渴
[相关解释]
1.汉司马相如患有消渴疾◇即用"相如渴"作患消渴病的典故。
1.汉司马相如患有消渴疾◇即用"相如渴"作患消渴病的典故。
遂石
[相关解释]
1.石名。有消渴之效,可入药。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石三附录诸石.遂石》。
1.石名。有消渴之效,可入药。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石三附录诸石.遂石》。
销渴
[相关解释]
1.即消渴。中医学病名。因口渴﹑易饥﹑尿多﹑消瘦﹐故名。包括糖尿病﹑尿崩症等。亦有指急性热病中口渴多饮为销渴者。
1.即消渴。中医学病名。因口渴﹑易饥﹑尿多﹑消瘦﹐故名。包括糖尿病﹑尿崩症等。亦有指急性热病中口渴多饮为销渴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