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7 查到相关沉郁的内容。
带有沉郁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吴历(1632-1718)
[相关解释]
清代画家。字渔山,号墨井道人,江南常熟(今属江苏)人。初信佛,后改依天主教,教名西满,曾在澳门任司铎。擅画山水,初学王时敏,晚年成熟作品则沉郁苍秀。为清六家”之一。又工诗善鼓琴。著有《墨井诗钞》。
清代画家。字渔山,号墨井道人,江南常熟(今属江苏)人。初信佛,后改依天主教,教名西满,曾在澳门任司铎。擅画山水,初学王时敏,晚年成熟作品则沉郁苍秀。为清六家”之一。又工诗善鼓琴。著有《墨井诗钞》。
哀顿
[相关解释]
1.犹困苦。 2.悲伤。 3.谓风格沉郁顿挫。
1.犹困苦。 2.悲伤。 3.谓风格沉郁顿挫。
壹郁
[相关解释]
1.沉郁不畅。多指情怀抑郁。
1.沉郁不畅。多指情怀抑郁。
峭幽
[相关解释]
1.遒劲沉郁。
1.遒劲沉郁。
己亥杂诗
[相关解释]
组诗名。清代龚自珍作。指1839年作者辞官回乡途中所作的诗。均为七言绝句,涉及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各方面,表达了作者对政府腐败、国家衰亡、社会黑暗的深切担忧和强烈不满,诗作大多感情沉郁、气势恢宏。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等名句,历来被人传诵。
组诗名。清代龚自珍作。指1839年作者辞官回乡途中所作的诗。均为七言绝句,涉及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各方面,表达了作者对政府腐败、国家衰亡、社会黑暗的深切担忧和强烈不满,诗作大多感情沉郁、气势恢宏。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等名句,历来被人传诵。
庾徐
[相关解释]
1.庾信和徐陵二人皆南朝梁时文学家,文风绮艳,世称徐庾体。庾信晩年文风转为沉郁。
1.庾信和徐陵二人皆南朝梁时文学家,文风绮艳,世称徐庾体。庾信晩年文风转为沉郁。
弇侈
[相关解释]
1.弇﹐谓钟口小﹐腹大﹐声沉郁;侈﹐谓钟口大﹐腹小﹐声迫促。引申为由于口腔开合大小不同而发音显出变化。
1.弇﹐谓钟口小﹐腹大﹐声沉郁;侈﹐谓钟口大﹐腹小﹐声迫促。引申为由于口腔开合大小不同而发音显出变化。
弇郁
[相关解释]
1.谓声音沉郁。
1.谓声音沉郁。
梅杜萨之筏
[相关解释]
油画。法国籍里柯作于1819年。取材于法国远航帆舰梅杜萨号在非洲海岸触礁沉没的事件。画面描绘被丢弃在简陋木筏上的人们饥饿、疲劳而绝望的情景。作品以金字塔构图,色彩沉郁而丰富,光与影的对照强烈,充满悲剧性的力量。
油画。法国籍里柯作于1819年。取材于法国远航帆舰梅杜萨号在非洲海岸触礁沉没的事件。画面描绘被丢弃在简陋木筏上的人们饥饿、疲劳而绝望的情景。作品以金字塔构图,色彩沉郁而丰富,光与影的对照强烈,充满悲剧性的力量。
沈菀
[相关解释]
1.沉郁,郁结不舒。
1.沉郁,郁结不舒。
沈郁
[相关解释]
1.亦作"沉郁"。 2.沉闷忧郁。 3.深刻含蕴;深沉蕴藉。
1.亦作"沉郁"。 2.沉闷忧郁。 3.深刻含蕴;深沉蕴藉。
沉郁
[相关解释]
①沉闷忧郁心绪沉郁|沉郁的脸色。②深沉蕴藉李(白)诗飘逸,杜(甫)诗沉郁。
①沉闷忧郁心绪沉郁|沉郁的脸色。②深沉蕴藉李(白)诗飘逸,杜(甫)诗沉郁。
深郁
[相关解释]
1.茂密。 2.深沉郁结。
1.茂密。 2.深沉郁结。
踌躇
[相关解释]
①犹豫,迟疑不决踌躇地呆坐了很久。②徘徊不进踌躇不前。③研究,反覆思量颇费踌躇|踌躇多日。④从容自得的样子一脸踌躇的神情。⑤心情沉郁望西都,意踌躇。
①犹豫,迟疑不决踌躇地呆坐了很久。②徘徊不进踌躇不前。③研究,反覆思量颇费踌躇|踌躇多日。④从容自得的样子一脸踌躇的神情。⑤心情沉郁望西都,意踌躇。
销郁
[相关解释]
1.消沉郁结。
1.消沉郁结。
陈子昂(659-700)
[相关解释]
唐代文学家。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开耀年间进士。任右拾遗,世称陈拾遗。曾从军边塞◇解官回乡,被人诬陷,死于狱中。提倡汉魏风骨,反对齐梁以来绮丽诗风,是唐诗革新的先驱。所作《感遇》、《登幽州台歌》等诗,风格沉郁刚健。有《陈伯玉集》。
唐代文学家。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开耀年间进士。任右拾遗,世称陈拾遗。曾从军边塞◇解官回乡,被人诬陷,死于狱中。提倡汉魏风骨,反对齐梁以来绮丽诗风,是唐诗革新的先驱。所作《感遇》、《登幽州台歌》等诗,风格沉郁刚健。有《陈伯玉集》。
雄郁
[相关解释]
1.雄健沉郁。 2.壮丽郁勃。
1.雄健沉郁。 2.壮丽郁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