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37 查到相关武将的内容。
带有武将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勇爵 [相关解释]
1.《左传·襄公二十一年》"庄公为勇爵,殖绰﹑郭最欲与焉。"杜预注"设爵位以命勇士。"后用以指武将。
和门 [相关解释]
1.军营之门;畋猎时所筑营垒之门。 2.借指武将﹑军人。
外阃 [相关解释]
1.郭门之外。借指京城以外的武将或文官。
少翁 [相关解释]
1.汉武帝时齐方士名。曾以方术致已卒王夫人之魂魄于武帝前﹐被拜为文武将军。
怒冠三挂 [相关解释]
1.《新唐书.杜甫传》"[甫]尝醉登严武床,瞪视曰'严挺之乃有此儿!'武亦暴猛,外若不为忤,中衔之。一日欲杀甫及梓州刺史章彝,集吏于门。武将出,冠钩于帘三,左右白其母,奔救得止,独杀彝。"后用为咏杜甫的典实。
拖刀计 [相关解释]
1.旧小说中指武将假装败走,将刀垂下,乘敌不备,而突然回头攻击之计。
文恬武嬉 [相关解释]
1.谓文官武将习于安逸嬉乐﹐不以国事为意。
文武 [相关解释]
1.文德与武功;文治与武事。 2.特指武事﹑军事。 3.文才和武略。 4.文臣和武将﹐文武官员。 5.犹言温猛。指文火和武火。 6.周文王与周武王。
武将 [相关解释]
1.军事将领。 2.指勇猛或凶暴的人。
武臣 [相关解释]
1.武官;武将。主管军事的官员。
灶下养 [相关解释]
1.厨工的辱称。《后汉书.刘玄传》"其所授官爵者,皆群小贾竖,或有膳夫庖人,多着绣面衣﹑锦褲﹑襜褕﹑诸于,骂詈道中。长安为之语曰'灶下养,中郎将;烂羊胃,骑都尉;烂羊头,关内侯。'"后以借指无能的武将。亦省称"灶养"。
燕颔 [相关解释]
1.形容相貌威武。颔,下巴。 2.东汉名将班超自幼即有立功异域之志。相士说他"燕颔虎颈",有封"万里侯"之相◇奉命出使西域三十一年,陆续平定各地贵族的变乱,官至西域都护,封定远侯。见《后汉书.班超传》◇以"燕颔"为封侯之相。 3.指武将;勇士。
燕颔虎头 [相关解释]
1.形容相貌威武。 2.借指武将﹑勇士。
牙爪 [相关解释]
1.指动物的牙齿和爪子。亦指人的牙齿和指甲。 2.比喻勇士或武将。 3.犹羽翼。 4.差役;仆从。
牙门 [相关解释]
1.古时驻军,主帅或主将帐前树牙旗以为军门,称"牙门"。 2.指武将。 3.用作将军名号。 4.官署。 5.泛指办事的机关。
犀表 [相关解释]
1.对武将仪表的尊称。
病竞 [相关解释]
1.南朝梁武帝曾于华光殿宴饮﹐令沈约等赋韵连句﹐武将曹景宗不得韵﹐意不平。帝谓"卿伎能甚多﹐人才英拔﹐何必止在一诗"。时景宗已醉﹐求之不已﹐而分韵已尽﹐唯馀"竞""病"二字。景宗操笔成诗云"去时儿女悲﹐归来笳鼓竞。借问行路人﹐何如霍去病。"诗浑成悲壮﹐帝及群臣惊嗟竟日。事见《南史.曹景宗传》◇遂用为好诗浑成的典故。
祈父 [相关解释]
1.即圻父。古代官名。掌封圻的兵甲。祈,通"圻"。 2.泛指武将。
神幕 [相关解释]
1.宋代祭祀英烈武将的祠庙。
织田信长(1534-1582) [相关解释]
日本古代武将。原为尾张国(在今爱知县)大名。在战国时代大名之间混战中崛起,1573年推翻室町幕府。建立使用火枪的强大军队,控制全国大半国土,为日本重新统一奠定基础◇被家臣所杀。
翎子 [相关解释]
1.清代官吏礼帽上装饰的孔雀翎或鹖尾翎。 2.戏曲中武将盔头上装饰的雉羽。作用在于加强表演的舞蹈性,表达剧中人物的感情,并增加装饰的美观。
花卿 [相关解释]
1.指唐武将花惊定。
营府 [相关解释]
1.武将的府第。 2.指武将。
被甲据鞍 [相关解释]
1.汉马援年六十二,请出征,光武帝以其老,未许。"援自请曰'臣尚能被甲上马。'帝令试之。援据鞍顾眄,以示可用。帝笑曰'矍铄哉是翁也!'"事见《后汉书.马援传》◇因以"被甲据鞍"形容武将年虽老而壮志不减。
谋臣武将 [相关解释]
1.犹言谋臣猛将。
谥号 [相关解释]
古时帝王、诸侯、文臣武将死后,朝廷据其生前事迹给予的称号。一般为褒扬之词。帝王的谥号,由礼官议上;臣下的谥号,由朝廷赐予。
赳武 [相关解释]
1.语本《诗.周南.兔羋》"赳赳武夫,公侯干城。"后因以形容雄健勇武。 2.指勇猛的武将。
雅歌投壶 [相关解释]
1.吟雅诗及作投壶游戏。《后汉书.祭遵传》"遵为将军,取士皆用儒术,对酒设乐,必雅歌投壶。"李贤注"雅歌谓歌《雅诗》也。《礼记.投壶经》曰'壶颈修七寸,腹修五寸,口径二寸半,容斗五升▲中实小豆焉,为其矢之跃而出也。矢以柘若棘,长二尺八寸,无去其皮,取其坚而重。投之胜者饮不胜者,以为优劣也。'"后常指武将之儒雅行为。
霍嫖姚 [相关解释]
1.指西汉抗击匈奴名将霍去病。以其受封嫖姚校尉﹐故名◇亦借指守边立功的武将。
霍将军 [相关解释]
1.指西汉抗击匈奴的名将霍去病◇借指功大位高的武将。
靠子 [相关解释]
1.戏剧中古代武将穿的铠甲。靠子有前后两片﹐满绣鱼鳞纹﹐腹部绣一大虎头﹐称"靠肚"。护腿两块﹐称"靠牌子"。背后插三角形小旗四面﹐称"靠旗"。女将所穿"女靠"﹐式样大致相同。
靠旗 [相关解释]
戏曲中扎靠的武将背后插的三角形绣旗。
靴帕 [相关解释]
1.亦作"韞帕"。 2.《后汉书.舆服志下》"秦雄诸侯,乃加其武将首饰为绛袙,以表贵贱。"《旧唐书.李光弼传》"苟事之不捷,继之以死。及是击贼,常纳短刀于靴中,有决死之志。"后因以"靴帕"借指武将戎服。
鞭板 [相关解释]
1.马鞭和手板。古代礼制武将执鞭清道和文官执板侍立为见到上官时的礼节。
韦驮 [相关解释]
1.梵文skanda(塞建陀)音译的讹略。亦作"韦驮(一作'陀')天"。佛教天神,传说为南方增长天王的八神将之一,居四天王三十二神将之首。唐道宣载其事,谓佛涅盘时,捷疾鬼盗取佛牙一双,韦驮急追取还,以授道宣◇佛教因以韦驮为护法神,亦称护法韦驮,并置其像佛寺中,着武将服,执金刚杵,立于天王殿弥勒佛之后,正对释迦牟尼佛。
韬钤 [相关解释]
1.古代兵书《六韬》﹑《玉钤篇》的并称◇因以泛指兵书。 2.借指用兵谋略。 3.借指武将。
麤用 [相关解释]
1.指武将被任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