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00 查到相关模仿的内容。
带有模仿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一步一趋 [相关解释]
1.形容紧跟着行走。语本《庄子.田子方》"夫子步亦步,夫子趋亦趋。" 2.比喻事事模仿和追随别人。超贬意。
东施效颦 [相关解释]
美女西施病了,皱着眉头,按着心口。同村的丑女人看见了,觉得姿态很美,也学她的样子,却丑得可怕(见于《庄子 天运》)◇人把这个丑女人称做东施。‘东施效颦’比喻胡乱模仿,效果很坏。
乱真 [相关解释]
谓模仿逼真,使人真假难辨临写草帖,几欲乱真|赝品终究是赝品,即使它可以乱真。
五禽戏 [相关解释]
也称五禽操”。一种仿生健身术。由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禽兽的神态和动作组成。每一禽戏有若干动作组成套路。由汉代名医华佗将导引术与五行、脏象、气血、经络等学说结合创编而成。现今广泛应用于治疗疾病和医疗体操中。
优孟衣冠 [相关解释]
1.楚相孙叔敖死,优孟着孙叔敖衣冠,摹仿其神态动作,楚庄王及左右不能辨,以为孙叔敖复生。事见《史记.滑稽列传》◇因称登场演戏为"优孟衣冠"。 2.指艺术上单纯地模仿,只在外表﹑形式上相似。 3.谓仿古而酷似原物。
体规画圆 [相关解释]
1.犹言依样画葫芦。谓墨守成规﹐一味模仿。
依摹 [相关解释]
1.犹模仿。
依样画葫芦 [相关解释]
也作依样葫芦”。比喻照样模仿,没有改变、创新学书学画者,若止为依样葫芦,则是以纸印纸,虽云一线不差,少天然生动之趣矣。
假造 [相关解释]
①模仿真的造假的~证件。②捏造~理由。
像类 [相关解释]
1.模仿。
写放 [相关解释]
1.亦作"写仿"。 2.模仿。 3.描画实物。 4.指初学书法的临帖模仿。
凡尔赛宫 [相关解释]
法国封建时代帝王的王宫。在巴黎市西南凡尔赛市。原为法国国王的猎庄,16世纪改为行宫,17世纪下半叶经改建和扩建,至18世纪形成现存规模。占地111万平方米。由宫前大花园、宫殿和放射形大道三部分组成。形体对称,轴线东西向。其宏大气派和奢侈华丽,曾为当时欧洲王室所模仿。1837年起辟为法国国家历史博物馆。1919年,《凡尔赛和约》签订于此。
剽模 [相关解释]
1.抄袭模仿。
双簧 [相关解释]
①一作双黄”。曲艺曲种。流行于全国各地。演员两人,一人坐前,一人藏后;藏后者说唱,前坐者按说唱内容表演各种动作,使观众感到如前坐者说唱一样。演出多以滑稽取胜。相传起源于清代曲艺演员黄辅臣。黄晚年嗓喑,演出时只能由其子蹲在椅后说唱,后人模仿而成为另一曲种。②比喻双方的行动表面上似乎无关,其实按秘密约定进行,互相配合他们两人,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唱的是一出双簧。
古典主义 [相关解释]
西欧文学艺术上的一个流派,盛行于17世纪,延续到18世纪后期。主要特点是模仿古希腊、罗马的艺术形式,尊重传统,崇尚理性,要求均衡、简洁,表现出反宗教权威的精神。但由于模拟多,创造少,不能反映现实。
同光体 [相关解释]
1.清同治﹑光绪年间的诗歌流派。其作品刻意模仿宋诗的江西派。代表作家有陈三立﹑陈衍等。
吟叫 [相关解释]
1.鸣叫。 2.指有节奏的叫卖声。 3.指模仿叫卖声的口技。
唐窑 [相关解释]
1.清乾隆前期景德镇官窑所造瓷器。因唐英掌管窑务,故名。唐英从乾隆元年到十四年(1736-1749)﹑十七年到二十一年(1752-1756)先后任淮安关﹑九江关监督,兼理景德镇窑务。其时景德镇所造各色釉彩,仿造各种古瓷,以工细着称。所作珐琅彩,尤为精美。模仿剔牙﹑竹木刻﹑牙角雕,俱逼真。
嚬眉 [相关解释]
1.皱眉头。表示忧愁或不快。 2.指东施效颦的故事,比喻胡乱效法﹑模仿。
因袭 [相关解释]
沿用过去的一套,没有创新;模仿别人的因袭守旧|因袭前人。
围范 [相关解释]
1.模仿,仿效。 2.犹范围;框子。 3.约束;限制。
土偶蒙金 [相关解释]
1.在泥塑人像外面涂上金粉。比喻因袭模仿,徒有其表。
垫巾 [相关解释]
1.《后汉书.郭太传》载郭太字林宗,有盛名。曾出行遇雨,"巾一角垫,时人乃故折巾一角,以为'林宗巾'"◇用"垫巾"﹑"垫角"谓模仿高雅。
天兄 [相关解释]
1.洪秀全模仿基督教形式创立拜上帝会﹐称上帝为天父﹐自谓与耶稣同为上帝之子﹐因称耶稣为天兄。
套用 [相关解释]
1.模仿着应用﹐承袭。
奴书 [相关解释]
1.谓仅工于模仿的书法。
学乡谈 [相关解释]
1.宋元时期杂艺的一种,以模仿各地方音俗语娱悦观众。
学像生 [相关解释]
1.宋元时期杂艺的一种,以模仿各种声音与动作娱悦观众。
学嚬 [相关解释]
1.效颦。谓胡乱模仿,弄巧成拙。 2.指美女蹙眉。
宪写 [相关解释]
1.仿效;模仿。
戏五禽 [相关解释]
1.相传汉末名医华佗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禽的动作和姿态,编成一套体操,进行肢体活动以健身◇因称以此法锻炼身体为"戏五禽"。
托荤 [相关解释]
1.谓模仿荤食品形状﹑借用荤食品名称制作的素食品。
拟仪 [相关解释]
1.模仿其法度;仿效。
拟则 [相关解释]
1.效法;模仿。
拟规画圆 [相关解释]
1.谓依样模仿。
拟象 [相关解释]
1.模仿其状。
捧心 [相关解释]
1.相传春秋时美女西施有心痛病,经常捧心而颦(皱着眉头)。邻居有丑女认为西施这个姿态很美,也学着捧心皱眉,反而显得更丑,大家见了都避开她。见《庄子.天运》◇因以"捧心"喻拙劣的模仿。
描头画角 [相关解释]
1.刻意模仿。喻毫无新意。
描朱 [相关解释]
1.亦称"描红"。 2.谓儿童初学毛笔字时,在一种印有红色楷字的习字纸上摹写。 3.比喻模仿。
摩拟 [相关解释]
1.比拟研究。 2.模仿。
摸拟 [相关解释]
1.模仿,仿效。
摸象 [相关解释]
1.犹仿照,模仿。
摹临 [相关解释]
1.临摹。以优秀书画为蓝本,模仿练习。
摹勒 [相关解释]
1.依样描字刻石。 2.亦作"摹泐"。描摹勾勒。 3.模仿。
摹窃 [相关解释]
1.模仿剽窃。
摹袭 [相关解释]
1.模仿沿袭。
摹调 [相关解释]
1.模仿调弄。
放古 [相关解释]
1.仿古,模仿古代的事例。
放效 [相关解释]
1.亦作"放効"。亦作"放效"。 2.模仿,效法。
效颦学步 [相关解释]
1.喻指盲目模仿而弄巧成拙。
文明棍 [相关解释]
1.手杖。解放前一些绅士﹑知识分子模仿西方﹐常持之以显示有气派。
时尚 [相关解释]
外在行为模式很快流传于社会的现象。如衣着、发型、语言等方面的一种异乎寻常的亚文化及其行为模式,往往很快吸引许多人竞相模仿,广为流传。
板学 [相关解释]
1.谓刻板地模仿。
枉辔学步 [相关解释]
1.比喻错误地模仿别人。
枝附影从 [相关解释]
1.枝条附着树干,影子随从形体。比喻追随模仿。
架屋 [相关解释]
1.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庾仲初作《扬都赋》,成,以呈庾亮。亮以亲族之怀,大为其名价云'可三《二京》,四《三都》。于此人人竞写,都下纸为之贵。'谢太傅云'不得尔,此是屋下架屋耳。事事拟学,而不免俭狭。'"后遂以"架屋"为对专事模仿者的讥讽。
样儿 [相关解释]
1.样子。谓可供人模仿的式样或效法的标准。 2.指人的神态﹑表情。 3.犹规矩。
样子 [相关解释]
1.供人效法﹑模仿的榜样和式样。 2.情形,形势。 3.人的模样或神情。 4.事物所呈现的景象,状态。 5.形状。 6.表示约略情况。
模仿 [相关解释]
个体自觉或不自觉地重复他人的行为的过程。是社会学习的重要形式之一。尤其在儿童方面,儿童的动作、语言、技能以及行为习惯、品质等的形成和发展都离不开模仿。可分为无意识模仿和有意识模仿、外部模仿和内部模仿等多种类型。
模剽 [相关解释]
1.模仿剽窃。
模効 [相关解释]
1.模仿效法。
模彷 [相关解释]
1.亦作"橅彷"。同"模仿"。
模拟 [相关解释]
①模仿;仿照模拟真人大小|模拟演出。②推测巾短情长,所未尽者,尚有万千,汝可以模拟得之。
模放 [相关解释]
1.亦作"橅放"。 2.模仿。
模斅 [相关解释]
1.模仿。
欧化 [相关解释]
1.模仿欧洲的风俗﹑习惯﹑制度等。
母法 [相关解释]
1.一国的立法采用或模仿外国的立法,则称被采用或模仿的外国法律为母法,称依其制定的法律为子法。 2.指宪法。依据宪法制定的普通法为子法。
洋务 [相关解释]
1.清末指与外国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军事﹑文化等事务;亦指模仿外国上述方面的事务。 2.香港等地指以外国人为对象的服务行业。
洋化 [相关解释]
1.指思想意识受外国影响很深,在生活习惯方面模仿外国。
洋娃娃 [相关解释]
1.儿童玩具。模仿外国小孩相貌做成的小人儿。
活剥 [相关解释]
1.活活地剥皮。意谓活杀。 2.比喻机械地模仿或搬用。
活灵活现 [相关解释]
形容描述或模仿的人或事物生动逼真。也说活龙活现。
照猫画虎 [相关解释]
1.猫与虎的外形有相似之处,因以喻照样模仿而仅得其仿佛。
照葫芦画瓢 [相关解释]
1.比喻照样子模仿。
猿戏 [相关解释]
1.一种模仿猿的动作的体操,是五禽戏之一。
猿经鵤顾 [相关解释]
1.古代导引术之一。模仿猿﹑鵤的动作,活动肢体关节以养生。
玩偶之家 [相关解释]
一译《娜拉》。剧本。挪威易卜生作于1879年。娜拉为给丈夫海尔茂治病,曾瞒着丈夫模仿她父亲的签字向人借钱。尔茂害怕这种触犯法律的行为损害自己的名誉地位,竟斥责妻子下贱无耻。娜拉看清了丈夫的卑鄙自私和自己被视为玩物的屈辱处境,毅然离家出走。
生吞 [相关解释]
1.活活地咽下去;未经煮熟地咽下去。 2.比喻生硬地抄袭或模仿。
生物工程 [相关解释]
1.在工程领域内应用分子生物学﹑仿生学等现代科学指导下的各种生物利用技术和生物模仿技术的总称,包括遗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等。
电子驱蚊器 [相关解释]
利用仿生电子学原理制成的驱蚊电子器具。通常有模仿雄蚊发出的超声波信号以驱赶雌蚊的超声波型电子驱蚊器;模仿蝙蝠发出的电波信号以驱赶蚊子的蝙蝠型电子驱蚊器;利用蚊子的趋光性,将其诱至设在一定波长紫外光源周围的高压金属丝以击毙蚊子的光诱型电子驱蚊器等。
相仿相效 [相关解释]
1.互相模仿效法。
看样画葫芦 [相关解释]
1.比喻单纯模仿,不加改变。
禹行舜趋 [相关解释]
1.《荀子.非十二子》"禹行而舜趋,是子张氏之贱儒也。"杨倞注"但宗圣人之威仪而已矣。"原谓仅模仿圣贤之外表而不注意内在的品德修养◇亦用以形容举止循规蹈距。
纸醉金迷 [相关解释]
语出陶fd26!肚逡炻肌ぞ邮摇诽拼医生孟斧模仿皇宫,把自己的一间小室装潢得金彩夺目,有亲朋见了,对人说令人金迷纸醉。”后用以比喻骄奢豪华的享乐生活。
维妙维肖 [相关解释]
1.形容描绘﹑模仿得逼真传神。
耒子 [相关解释]
1.南朝宋时民间模仿官钱铸造的一种钱币。
脱套 [相关解释]
1.照样描画或模仿。 2.谓仪态大方﹐不做作。
西化 [相关解释]
1.欧化。指在风俗﹑习惯﹑语言等方面模仿并转变为欧美人的样子。
西昆体 [相关解释]
北宋初期出现的一种诗风。代表作家为杨亿、刘筠、钱惟演等。他们从形式上模仿晚唐李商隐,追求词藻绮丽,多用典故。杨亿将他与刘筠、钱惟演等人相互唱和的近体诗编成《西昆酬唱集》,西昆体即由此得名。
言禽 [相关解释]
1.会模仿人说话的鸟。指鹦鹉之类。
言鸟 [相关解释]
1.能模仿人语的鸟。
语録体 [相关解释]
1.用语录形式写成的作品。亦指模仿宋人《语录》的文白夹杂的文字。
象形拳 [相关解释]
拳术类别之一。由模仿动物的神形以及表现古代某些特定人物形象的动作组成。分象形和取意两种。前者以模仿动物和人物的形态动作为主,追求形象,技击性较差;后者取意动物的搏击特长来充实动作,技击性较强。主要有猴拳、鹰拳、蛇拳、螳螂拳、鸭形拳、醉拳等。
象生 [相关解释]
1.祭祀时以亡者生前所用之物作为象征,称象生。 2.指模仿真物。 3.指口技。
过家家 [相关解释]
1.一种模仿家庭生活的儿童游戏。
追仿 [相关解释]
1.追随模仿。
酷拟 [相关解释]
1.谓竭力模仿。
醉拳 [相关解释]
武术拳种之一。由攻防格斗动作和模仿醉汉的形态和动作组成套路。主要套路有武松醉跌、醉八仙、鲁智深醉打山门、太白醉酒、燕青醉酒等。行拳时身法步法皆带醉态,多跌扑翻滚动作。
陶铸 [相关解释]
1.制作陶范并用以铸造金属器物。 2.比喻造就﹑培育。 3.熔化﹔融合。 4.模仿﹐模拟。
髣髴 [相关解释]
1.隐约,依稀。 2.约略的形迹。 3.类似,好像。 4.引申为比似﹐比并。 5.仿照,模仿。 6.大约,几乎。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