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31 查到相关本体的内容。
带有本体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一如 [相关解释]
1.完全相同;全像。 2.佛家语。不二曰一,不异曰如,不二不异,谓之"一如",即真如之理,犹言"永恒真理"或本体。
九六 [相关解释]
1.《易.干》"初九"唐孔颖达疏"七为少阳,八为少阴,质而不变,为爻之本体;九为老阳,六为老阴,文而从变,故为爻之别名。"因以"九六"泛指阴阳及柔刚等属性。 2.借指盛衰。 3."阳九百六"之略语。古代道家称天厄为"阳九",地厄为"百六"。因以"九六"指灾难或厄运。
体操 [相关解释]
体育运动的一类。指对动作形态和人体造型有特定要求,着重形态美的各种身体操练。可以徒手做,也可利用器械做。包括广播体操、基本体操、辅助体操、竞技体操、技巧运动、艺术体操和团体操等。
体段 [相关解释]
1.身段;体态。 2.指事物的形象。 3.指字或诗文的形式﹑结构。 4.指本体。 5.犹体统;举止。
体用 [相关解释]
1.本体和作用。语本《参同契》卷下"春夏据内体……秋冬当外用。" 2.中国古代哲学亦以"体用"指事物的本体﹑本质和现象。
体鸣乐器 [相关解释]
乐器类别之一。以敲击等方法使乐器本体发声,如锣、钹、三角铁等。
先天 [相关解释]
1.谓先于天时而行事,有先见之明。 2.谓与生俱来,先于感觉经验和直接实践。 3.指人或动物诞生前的胚胎时期。 4.指宇宙的本体,万物的本原。 5.指伏羲所作之《易》。
准备活动 [相关解释]
指较剧烈运动前所做的一系列身体练习。旨在使身体各器官系统预先得到适当活动,为逐步提高运动强度和做各种运动动作作准备,以预防伤害事故。内容有走跑练习、基本体操、韵律操、武术操、游戏以及各种专门性练习。
取类 [相关解释]
1.谓取用类似事物以说明本体。犹比喻。
呈质 [相关解释]
1.呈现本体。
唯意志论 [相关解释]
一种唯心主义哲学学说。主张意志高于理性,是宇宙的本体和本质,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意志的表现。主要代表有叔本华和尼采等。
垂迹 [相关解释]
1.佛教谓佛﹑菩萨从本体上示现种种化身,济度众生。
导演 [相关解释]
将戏剧、电影、电视剧剧本搬上舞台、银幕或荧屏的艺术创作总负责人。其任务是根据剧本进行艺术构思,制订导演计划,组织和谐调各艺术部门的创作,指导排练或拍摄,把剧本体现为完整的艺术形象,达到预期的演出目的。
所体 [相关解释]
1.谓事物的本体。
日体 [相关解释]
1.太阳的本体。
明喻 [相关解释]
1.明白的比方。 2.明白地说出。 3.比喻的一种。表明本体事物"像"喻体事物的修辞关系。本体和喻体之间,一般有喻词"似"﹑"若"﹑"像"﹑"如同"﹑"好比"等。如"鲁迅的杂文似匕首,如投枪,直刺敌人的心脏"就是明喻。
本体 [相关解释]
①德国哲学家康德唯心主义哲学中的重要概念,指与现象对立的不可认识的‘自在之物’。辩证唯物主义否认现象和本体之间有不可逾越的界限,认为只有尚未认识的东西,没有不可认识的东西。②机器、工程等的主要部分。
正体 [相关解释]
1.主体,本体。 2.旧指承宗的嫡长子。 3.犹正统。 4.正统的体式。 5.正楷字。 6.规范的汉字字形。 7.拼音文字的印刷体。
物体 [相关解释]
1.物的本体;器物的形体。 2.由物质构成的﹑占有一定空间的个体。
真体 [相关解释]
1.真实的本体。
真如 [相关解释]
1.佛教语。梵文tathatā或bhūtatathatā的意译。谓永恒存在的实体﹑实性﹐亦即宇宙万有的本体。与实相﹑法界等同义。
真际 [相关解释]
1.佛教语。指宇宙本体﹐亦指成佛的境界。 2.真义;真谛。
神学 [相关解释]
1.希腊文theologie的意译,意为论述神的学科◇基督教沿用,作为对所信上帝(天主)之存在﹑本体﹑本性,及其同世界﹑人类的关系进行研究﹑论述的理论体系。亦泛指各宗教的学说。
神我 [相关解释]
1.古印度婆罗门教六派哲学中数论派的主要学说。该派以"神我"为产生一切物质运动和生命现象的精神本体,居"二十五谛"之首。见《金七十论》。佛教斥为"神我外道"。
空性 [相关解释]
1.佛教语。即真如。谓悟入空观所显示的真实的本体。
空相 [相关解释]
1.佛教语。假象;幻象。 2.指真空的本体。 3.复姓。商后有空相氏。见《通志.氏族五》。
素体 [相关解释]
1.本体。
致良知 [相关解释]
1.良知。语出《孟子.尽心上》"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本指一种天赋的道德意识。明王守仁提出"致良知"的道德修养方法。认为良知即天理﹐存在于人的本体中。人们只要推极良知于客观事物﹐则一切行为活动就自然合乎理﹐即自然合乎封建伦理道德的标准。王守仁也将这种"致良知"的功夫叫做"致知格物"。
陀罗骠 [相关解释]
1.佛教语。印度胜论派哲学说明宇宙万有的六原理(六谛﹐译为六句义)中的第一实句义﹐即水﹑火﹑风……九种。亦所谓万物皆有之本体。
隐喻 [相关解释]
1.暗中寄寓讽喻之意。 2.指言外之意。 3.修辞手法比喻的一种。又称暗喻。其构成方式是本体和喻体之间不用喻词"如"﹑"像"之类﹐而是用"是"﹑"成为"等动词来联系﹐有时连动词也不用﹐如﹕花的海洋﹔落后和贫困这两座大山。
风体 [相关解释]
1.风格。 2.风的本体﹑实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