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00 查到相关木材的内容。
带有木材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一木之枝 [相关解释]
1.谓细小的木材。亦喻微薄的才力。
七叶树 [相关解释]
1.落叶乔木。叶子对生,掌状复叶,花白色,略带红晕,蒴果黄褐色,是著名的观赏植物。木材黄白色,花纹致密,可制精致家具。
三材 [相关解释]
1.指天﹑地﹑人。 2.三种人材官人使吏之材,士大夫官师之材,卿相辅佐之材。 3.三位辅弼之才。 4.三种材料。制作车轮的三种木材。 5.三种材料。指制弓的胶﹑丝﹑漆。 6.三种材料。古代指炊事必备的水﹑木﹑火。
东园主章 [相关解释]
1.官名『置。属将作大匠。掌管宫室木材。武帝太初元年更名为木工。
中非 [相关解释]
①指非洲中部地区。通常包括乍得、中非、喀麦隆、赤道几内亚、加蓬、刚果、扎伊尔、圣多美和普林西比。②中非内陆国。面积623万平方千米。人口330万(1994年)。首都班吉。大部分地区为高原和山地。热带气候。经济以农业为主。出口钻石、咖啡、棉花和木材。
主章 [相关解释]
1.古代掌管木材的官吏。 2.主掌章奏的官吏。
乌斯怀亚 [相关解释]
世界最南部的城市,阿根廷火地岛地区首府。人口15万(1984年)多。木材加工、渔业、电器和旅游业为主要经济部门。天然良港,可泊万吨海轮。军基地。南距南极半岛1000千米,是通往南极考察站的重要补给基地。
云杉 [相关解释]
1.常绿乔木。树皮灰褐色。叶锥形或线形﹐略弯曲。球果长椭圆形﹐褐色。木材白色﹐有条纹﹐质坚而致密﹐可供建筑和制造乐器﹑航空器材﹑造纸等用。也为观赏树。
人造板 [相关解释]
1.利用木材﹑锯屑或其他植物纤维加工制成的板材的统称。
何树 [相关解释]
1.即木荷。山茶科常绿小乔木。木材坚硬致密,可作家具﹑枕木等。
佳木斯市 [相关解释]
在黑龙江省东部、松花江下游沿岸,牡佳、哈佳、佳富、佳鹤等铁路相交于此。1937年设市。人口78.64万(1995年)。为黑龙江省东部地区的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工业有机械、木材加工、造纸、纺织(亚麻)等。
公孙树 [相关解释]
1.即银杏﹐又名白果。松柏科﹐落叶乔木﹐干高十余丈∷仁可食﹐木材坚细,为家具及建筑的良材。
共生 [相关解释]
两种不同的生物生活在一起,相依生存,对彼此都有利,这种生活方式叫做共生。如白蚁肠内的鞭毛虫帮助白蚁消化木材纤维,白蚁给鞭毛虫提供养料,如果分离,二者都不能独立生存。
内蒙古自治区 [相关解释]
简称内蒙古”。在中国北部,面积1183万平方千米。人口22372万(1995年)。除汉族外,蒙古族居多。1947年建立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其他重要城市有包头等。地处内蒙古高原,阴山以南黄河沿岸和大兴安岭以东为平原。处中温带,自东往西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和干旱区。中国主要牧区。农产中甜菜产量居全国前列。中国重要的煤炭能源基地,钢铁工业亦发达,稀土储量世界第一。大兴安岭盛产木材。
冷杉 [相关解释]
常绿 乔木,茎高大,树皮灰色,小枝红褐色,有光泽,叶子条形,果实椭圆形,暗紫色。木材可制器具。也叫枞(cōng)。
凡材 [相关解释]
1.平常的木材或树木。 2.指平庸的人;凡人。
凡桐 [相关解释]
1.指以寻常木材所制的琴。
名材 [相关解释]
1.名贵的木材。
响杨 [相关解释]
1.落叶乔木。幼树树皮光滑,青白色。老树树皮有裂沟。叶子卵形或三角状卵形,边缘的波状的齿。木材白色,可供建筑,也用来造船﹑制纸等。
喀麦隆 [相关解释]
中非国家。临几内亚湾。面积4750万平方千米。人口1300万(1994年)。首都雅温得。地形以高原为主。地处热带,沿和南部终年多雨,中部干湿季分明,北部为半干旱区。盛产可可(产量居世界前列)、咖啡和木材。炼铝和铝加工业较重要。
固体 [相关解释]
有一定体积和一定形状,质地比较坚硬的物体。在常温下,钢、铁、岩石、木材、玻璃等都是固体。
土模 [相关解释]
1.用土做成的预制混凝土构件的模型。制造方法与铸工造砂型相似。土模可以提高工效,保证质量,并能节约大量木材。
地拉那 [相关解释]
阿尔巴尼亚首都和最大城市。人口40万(1994年)。有纺织、机械、木材加工等工业。铁路通外港都拉斯。国际航空港。市中心有斯坎德培广场和古老的清真寺。
墙裙 [相关解释]
1.室内墙面下部起保护和装饰作用的附加层。多以大理石﹑瓷砖﹑木材等为之。
娑罗 [相关解释]
1.梵语的译音。植物名。即柳安。原产于印度﹑东南亚等地。常绿大乔木,木质优良。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娑罗》"盛弘之《荆州记》曰'巴陵县南有寺,僧房床下,忽生一木,随生旬日,势凌轩栋。道人移房避之,木长便迟,但极晚秀。有外国沙门见之,名为娑罗也。'"缪启愉校释"娑罗是龙脑香科的shorearobustagaertn。其木材俗名柳安木,在印度等地是次于柚木的重要木材。其树脂可作沥青的代用品。"亦附会为七叶树或月中桂树。
居材 [相关解释]
1.谓处置木材。
山桐子 [相关解释]
1.亦称"椅桐"。 2.大风子科。落叶乔木。树皮平滑,灰白色。叶宽卵形至卵状心脏形。初夏开花,黄绿色。浆果球形,红色。种子可榨油制肥皂。也叫椅。木材可制器具。
帕提侬神庙 [相关解释]
古希腊建筑文化古迹。为雅典卫城的主体建筑,位于卫城中央。建于公元前448-前432年。除屋顶为木材外,均用白色大理石砌筑,外形为希腊多立克式。檐壁和山花上有精美浮雕。正殿中央有用黄金和象牙雕成的雅典娜女神像。是古希腊全盛时期建筑和雕刻艺术的精华。自中世纪后屡遭破坏,今仅存残迹。
廊庙材 [相关解释]
1.亦作"廊庙才"。 2.建筑廊庙的木材。 3.比喻能担负国家重任者。
徽商 [相关解释]
1.旧指徽州籍的商人。宋代逐渐形成﹐明清时其商业活动遍及全国﹐在长江中下游一带颇有势力。清末渐趋衰落。经营业务主要有盐﹑米﹑丝﹑茶﹑墨﹑木材﹑典当和对外贸易﹐其中以盐商﹑文具商和典当商为最着。
抛光 [相关解释]
1.对工件进行擦光的加工方法。工作时,一般用附有磨料的布﹑皮革或木材等软质材料的轮子(或者用砂布﹑金属丝刷)高速旋转以擦拭工件表面,提高其表面光洁度。此外还有其他方法如液体抛光﹑电解抛光﹑化学抛光等。
改火 [相关解释]
1.古代钻木取火,四季换用不同木材,称为"改火",又称改木。亦用以比喻时节改易。
新火 [相关解释]
1.古代钻木取火﹐四季各用不同的木材﹐易季时新取之火称新火。 2.唐宋习俗﹐清明前一日禁火寒食﹐到清明节再起火赐百官﹐称为"新火"。
斲梓 [相关解释]
1.砍削木材﹐制作木器﹐梓﹐泛指木材。
木刻 [相关解释]
即木版画”。版画的一种。用刻刀在木版上反向刻出形象,再用纸拓印下来的图画。刻在木材的纵切面上的称木面木刻”,刻在木材的横断面上的称木口木刻”。画面以凸线为主的称阳刻”,画面以凹线为主的称阴刻”。套印出两种以上颜色的称套色木刻”。按拓印使用的不同颜料划分,又有油印木刻、水印木刻等。
木功 [相关解释]
1.木材建筑﹑制作工艺。
木化石 [相关解释]
1.树木的化石。仍保持原木材的纹理,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与石英相同。可供观赏。也叫木变石。
木厂 [相关解释]
1.指清代官府所设制造木器的工场。 2.今泛指木材加工厂。
木商 [相关解释]
1.经营木材购销的商人。
木场 [相关解释]
1.堆放木材的场地。 2.元代掌收发营造宫殿所用木材的机构。
木头 [相关解释]
1.尺度名。古代工匠量材伐木,以人头取度而名。 2.木材和木料的统称。 3.用以喻人迟钝,不灵活。
木店 [相关解释]
1.木材店,木行。
木排 [相关解释]
1.放在江河里的成排地结起来的木材。可用作交通工具。
木料 [相关解释]
1.初步加工后具有一定形状的木材。
木材 [相关解释]
1.树木砍伐后,经初步加工,可供建筑及制造器物用的材料。
木材蓄积量 [相关解释]
即森林蓄积量、活立木蓄积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森林中各种活立木(尚未砍伐的树木)的材积总量,以立方米为计算单位。
木椁墓 [相关解释]
1.古代墓葬的构造形式之一。在土坑内用木材构成长方形或方形的椁室,将棺材放置其中。这种墓在商代已有,战国和西汉甚流行,汉以后则少见。
木植 [相关解释]
1.木柱;木材。
木气 [相关解释]
1.金﹑木﹑水﹑火﹑土五气之一。 2.指肝气。中医学本五行说认为肝属木。 3.指木煤气。气体燃料的一种。木材干馏时所生成的一种副产物。主要成分是氢﹑一氧化碳﹑甲烷等,可用作燃料或供照明。
木灾 [相关解释]
1.谓以木料制做器皿是木的不幸。 2.谓浪用木材以雕版印书。犹言祸枣灾梨。
木炭 [相关解释]
1.木材在不通空气的条件下加热所得到的无定形碳≮色,质硬,具有很多细孔,可做燃料,也可用于过滤液体和气体,制造黑色火药等。 2.指绘画用的炭条。参见"木炭画"。
木章 [相关解释]
1.粗大的木材。
木筏 [相关解释]
1.用木材结成的筏子。
木钟 [相关解释]
1.粗大的木材。
杂木 [相关解释]
1.杂色木材﹔劣质木材。
杉木 [相关解释]
1.杉树的木材。
杉材 [相关解释]
1.杉树的木材。
林业 [相关解释]
利用森林资源和培育林木以取得各种林产品和木材的物质生产部门。其经营内容包括造林、育林、护林、木材采伐和各种林产品的采集。发展林业,除可提供大量国民经济所需的产品外,还可以发挥其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保护环境等重要作用。
林产 [相关解释]
1.林业产物。包括木材,森林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树脂﹑菌类以及森林中的动物等。
林学 [相关解释]
1.研究林业生产的理论和实践的科学。一般包括造林﹑育林﹑护林﹑森林采伐更新﹑林业机具的应用改良﹑森林经营管理等培育森林方面的科学。广义的林学还包括木材采运和林产品加工等森林工业方面的科学。
林木 [相关解释]
1.树林。 2.木材。
枣木 [相关解释]
1.枣树。 2.指枣树的木材。质地坚硬,可用以翻刻碑石上的文字。
枣椰 [相关解释]
1.果木名。又名海枣﹑椰枣。常绿乔木,浆果长椭圆形,形状像枣,产于亚洲西南部和非洲北部。果肉味甜,是当地人民的重要食品,可鲜食或作蜜饯。木材供建筑用,树干浸出的汁液可以制糖和酒。
枪材 [相关解释]
1.制作枪柄的木材。
枫香树 [相关解释]
1.落叶大乔木。通称枫树。叶互生,通常三裂,边缘有细锯齿。花单性,雌雄同株。复合蒴果圆球形,种子上部有翅。树脂﹑根﹑叶﹑果均入药。木材轻软﹑细致,但易裂﹑不耐朽,可作箱板。秋叶艳红,可供观赏。因有脂而香,故称。
柚木(yóu-) [相关解释]
马鞭草科。落叶大乔木,高达40米。小枝四棱形,有灰色星状绒毛。叶对生。秋季开白花,有香气。原产东南亚,世界许多国家已引种。为世界著名用材树种,木材光泽美丽,纹理通直,可用于造车船、桥梁等。木屑浸水可治皮肤病;煎水能治咳嗽。
柞木 [相关解释]
又称蒙子树”、冬青”。大风子科。常绿灌木或小乔木,生棘刺。叶卵圆形,有锯齿。初秋开黄白色小花。生长在中国西部、中部和东南部。叶可入药,能散瘀消肿。木材坚硬,可制家具等。
栀子 [相关解释]
又称山栀子”、黄栀子”。茜草科。常绿灌木。叶对生。春夏开白花,生于小枝顶部,极香。果实卵形或椭圆形。原产中国,各地都有栽培。木材坚实,供雕刻和制农具用。果实可制黄色染料。全株入药,是解热消炎剂。
树瘤 [相关解释]
1.树干受伤后因病理或生理的作用而形成的瘤状物。有些树木的树瘤部分,经加工呈现美丽的木材花纹,是很有价值的工艺用材。
桠枫 [相关解释]
1.落叶乔木。叶子分裂成三片,叶片和叶柄等长,花小,圆锥花序,结翅果。木材可制家具。也称三角枫。
梓材 [相关解释]
1.指优质的木材。
梾木 [相关解释]
1.山茱萸科。落叶乔木或灌木。叶对生,椭圆状卵形。花小,白色至黄色∷果球形,蓝黑色。树皮和叶可提栲胶;种子榨油可制皂和润滑油;木材可供建筑和制家具用。
楞场 [相关解释]
1.木材采伐运输过程中,汇集﹑堆存和转运的场所。
楠木 [相关解释]
1.楠树。 2.指楠树的木材。
榔榆 [相关解释]
1.落叶乔木。叶子互生,秋天开淡黄色小花,结翅果,椭圆形。木材坚硬致密,可制车轮﹑农具等。也写作"朗榆"。参阅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二·朗榆》。
榕树 [相关解释]
1.木名。常绿大乔木。树干分枝多,覆盖面广,有气根。叶子互生,椭圆形或卵形;花黄色或淡红色;果实倒卵形,黄色或赤褐色。生长在热带地方。木材褐红色,可制器具,果可食;根﹑叶﹑树汁均可作药用。
槐榆 [相关解释]
1.槐树和榆树。 2.古人钻木取火,四季所用木材不同,春用榆,冬用槐,因以之比喻时序。
樱花 [相关解释]
蔷薇科。落叶乔木。高10~25米。树皮褐色。叶卵圆形,边缘有锯齿。春季开花,白或粉红色,有清香。果实球形,黑色。原产中国、日本和朝鲜,日本樱花为著名观赏品种。木材可供雕刻,叶、核仁可入药。
橡皮艇 [相关解释]
1.在金属或木材作的骨架上蒙以橡胶布外壳的轻便小艇。可折合贮藏。一般峲_军事﹑勘察﹑救生﹑狩猎等。
沈香 [相关解释]
1.亦作"沉香"。 2.香木名。产于亚热带,木质坚硬而重,黄色,有香味。心材为著名熏香料。中医以含有黑色树脂的树根或树干加工后入药,有镇痛﹑健胃等作用。亦指这种植物的木材。又名"伽南香"或"奇南香"。 3.指用沉香制作的香。 4.文学故事人物名。华山三圣母的儿子,由父亲带在人间抚养。曾因抱不平打死权相之子◇来知道母亲被舅父二郎神压在华山下,就力战二郎神,斧劈华山,救出母亲。元张时起杂剧《沉香太子劈华山》曾铺叙其事,惟今已不传◇流行于说唱文学中,并改编为各种戏曲剧目,如京剧《宝莲灯》即演其事。
沙板 [相关解释]
1.亦作"沙版"。用朱砂涂饰的板壁。 2.树木因地层变动而久埋土中者,称做"阴沉木"。一般多为杉木,故亦称为"沙板"。以其质坚耐久,旧多作制棺材之用。 3.指用这种木材制成的棺材。
沙棠 [相关解释]
1.木名。木材可造船,果实可食。 2.指这种植物的果实。 3.传说中的一种玉名。
河北杨 [相关解释]
1.落叶乔木,树皮白色﹑光滑,叶子卵圆形。木材轻软有弹性。为华北﹑西北黄土丘陵地的造林树种。也叫椴杨。
油松 [相关解释]
裸子植物门,松科。常绿乔木。叶两针一束,十分粗硬。球果卵形,种子有翅。在中国东北南部、黄河流域或四川北部,大多组成单纯林。木材质硬,富含松脂。松树节、针叶和花粉可入药。种子榨油,能供食用或工业用。
测量觇标 [相关解释]
一种测量标志。建造在三角点或导线点上的标架。用木材、钢材或其他材料建成。高度从几米至几十米。高觇标由内、外架构成。外架顶端安装有照准圆筒或串形觇板,供观测水平角或竖直角时照准用。内架顶端装有安置仪器的基板(称为仪器台”)。低觇标仅有外架,仪器安置在三脚架上。
渥太华 [相关解释]
加拿大首都。大市区人口100万(1995年)。工业主要有纸浆和造纸、木材加工、印刷等,电子工业发展很快。铁路枢纽,河港。有国会、总督府、博物馆、美术馆等建筑。多宏伟教堂。大市区外围有3千米宽的绿带”,风景优美。
温哥华岛 [相关解释]
加拿大西南,太平洋岸最大岛屿。面积31万平方千米。多山,沿岸多峡湾。受暖流影响,气候温和湿润,森林茂密。有采矿、木材加工和造纸等工业。
温州市 [相关解释]
在浙江省东南沿海、瓯江下游南岸。1949年设市。人口1133万(1995年)。为浙江省东南部重要城市和对外贸易港。1984年辟为对外开放城市。为浙东南木材、茶叶、麻、柑橘、生猪等物资集散地。特产瓯塑、瓯绣、黄杨木雕、石雕、雨伞、草席等。孤屿(江心屿)为游览胜地。
漆树 [相关解释]
双子叶植物,漆树科。落叶乔木。中国特产树种。羽状复叶。开黄色小花。树皮灰白色,常裂开,里面乳白色的液体即生漆。种子榨油,供制肥皂和油墨。木材致密,是建筑和家具用材。根、叶可作农药。
灵材 [相关解释]
1.珍奇的木材。
牡丹江市 [相关解释]
在黑龙江省东南部、牡丹江中游沿岸,牡佳、牡图、滨绥等铁路交会境内。以牡丹江得名。1937年设市。人口756万(1995年)。是黑龙江省东南部重要工业中心,工业有橡胶、机械、木材加工、造纸等。市郊有牡丹峰,风景秀丽。
狂流 [相关解释]
中国故事片。明星影片公司1933年摄制。夏衍编剧,程步高导演,胡蝶、龚稼农、夏佩珍主演。30年代初期,长江发大水,小镇傅庄告急,财主傅柏仁侵吞修堤捐款,携眷逃往汉口。小学教师刘铁生率乡民动用傅家囤积的木材抢险,保住傅庄。傅柏仁回乡诬陷铁生,被突然袭来的狂流卷走。
琴材 [相关解释]
1.制琴的木材,古多指桐。
生柴 [相关解释]
1.出产木材。 2.未干的木柴。
生栋 [相关解释]
1.用新砍伐的木材做的栋梁。
百日青 [相关解释]
1.也称竹叶松。常绿乔木。叶互生或轮生﹐线状披针形﹐种子球形。木材坚韧﹐供建筑及制作家具等用。
百材 [相关解释]
1.各种木材。
硬木 [相关解释]
1.质地坚实致密的木材。如紫檀﹑花梨楠木等统称硬木。常用于制造高贵木器。
磷酸氢二钠 [相关解释]
化学式na2hpo4。无色透明晶体或白色粉末。有吸湿性。溶于水,溶液呈碱性。由磷酸与过量的碳酸钠作用而得。可作木材、纸张的防火剂;印染工业的媒染剂;化学分析中的缓冲剂;也用于鞣革、搪瓷、陶瓷、洗涤剂等工业中。
福建省 [相关解释]
别称闽”。在中国东南部、武夷山以东,隔台湾海峡与台湾相望。面积1214万平方千米。人口3165万(1995年)。明代置福建布政使司(省级),清代为福建省。省会福州。山地、丘陵分布广,平原小而零碎。岸曲折。闽江为省内第一大河。亚热带湿润区。中国茶叶、甘蔗和亚热带水果(龙眼、荔枝)的重要产区。南方木材生产基地。制糖业较重要。沿海地区发展外向型经济。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