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5 查到相关朝贡的内容。
带有朝贡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主客
[相关解释]
1.官名。战国时已有此官,秦及汉初称典客,为九卿之一。武帝时称大鸿胪『成帝尚书置客曹,主管外交及处理民族间的事务。东汉光武分为南北主客二曹,晋分左右南北四主客,南朝单有主客,唐宋因之。明置主客郎中员外郎,为礼部的属司,掌诸藩的朝贡,接待给事等事。清末废『时匈奴亦置此官。 2.主人与宾客。 3.接待宾客。 4.货主与顾客。 5.犹主顾。 6.主要的客人。 7.主要与次要。 8.军事术语。指作战双方。 9.文章的章法之一。又称主宾论。以本题主旨为主,以他物相衬为客。
1.官名。战国时已有此官,秦及汉初称典客,为九卿之一。武帝时称大鸿胪『成帝尚书置客曹,主管外交及处理民族间的事务。东汉光武分为南北主客二曹,晋分左右南北四主客,南朝单有主客,唐宋因之。明置主客郎中员外郎,为礼部的属司,掌诸藩的朝贡,接待给事等事。清末废『时匈奴亦置此官。 2.主人与宾客。 3.接待宾客。 4.货主与顾客。 5.犹主顾。 6.主要的客人。 7.主要与次要。 8.军事术语。指作战双方。 9.文章的章法之一。又称主宾论。以本题主旨为主,以他物相衬为客。
佛泥
[相关解释]
1.古国名。在今加里曼丹岛北部文莱一带。宋太平兴国二年始朝贡于宋。也写作"渤泥"。
1.古国名。在今加里曼丹岛北部文莱一带。宋太平兴国二年始朝贡于宋。也写作"渤泥"。
分封制
[相关解释]
1.中国古代帝王分封诸侯的制度。周灭商和东征以后,曾分封同姓和功臣为诸侯,以为藩屏。诸侯的君位世袭,在其国内拥有统治权,但对天子有定期朝贡和提供军赋﹑力役等义务。战国时,各国仍多分封侯君,但侯君已多不掌握封地的政权和军权,而且封地褊小,多不世袭。秦始皇统一全国,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初又兼采之。七国之乱平定之后,封国的官吏全由中央任免,诸侯只征收租税,封国名存实亡。魏晋以后,历代王朝也还有分封制,其性质不全相同。
1.中国古代帝王分封诸侯的制度。周灭商和东征以后,曾分封同姓和功臣为诸侯,以为藩屏。诸侯的君位世袭,在其国内拥有统治权,但对天子有定期朝贡和提供军赋﹑力役等义务。战国时,各国仍多分封侯君,但侯君已多不掌握封地的政权和军权,而且封地褊小,多不世袭。秦始皇统一全国,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初又兼采之。七国之乱平定之后,封国的官吏全由中央任免,诸侯只征收租税,封国名存实亡。魏晋以后,历代王朝也还有分封制,其性质不全相同。
南琛
[相关解释]
1.南方所产的珍宝。古代常用以朝贡。
1.南方所产的珍宝。古代常用以朝贡。
朝贡
[相关解释]
1.古时谓藩属国或外国使臣入朝﹐贡献方物。
1.古时谓藩属国或外国使臣入朝﹐贡献方物。
率职
[相关解释]
1.朝贡,进贡。 2.奉行职事;尽职。
1.朝贡,进贡。 2.奉行职事;尽职。
王会
[相关解释]
1.旧时诸侯﹑四夷或藩属朝贡天子的聚会。语本《逸周书.王会》"成周孚|,墠上张赤帟阴羽。"孔晁注"王城既成,大会诸侯四夷也。"
1.旧时诸侯﹑四夷或藩属朝贡天子的聚会。语本《逸周书.王会》"成周孚|,墠上张赤帟阴羽。"孔晁注"王城既成,大会诸侯四夷也。"
王贡
[相关解释]
1.指古代少数民族按时向天子朝贡。北狄嗣君继位始一朝见曰王南夷六年一朝见曰贡。 2.汉王吉与贡禹的并称。
1.指古代少数民族按时向天子朝贡。北狄嗣君继位始一朝见曰王南夷六年一朝见曰贡。 2.汉王吉与贡禹的并称。
聘贡
[相关解释]
1.聘问朝贡。
1.聘问朝贡。
西赆南琛
[相关解释]
1.北周庾信《哀江南赋》"西赆浮玉﹐南琛没羽。吴歲越吟﹐荆艳楚舞。"后谓四方皆来朝贡为"西赆南琛"。赆﹐贡物。琛﹐珍宝。
1.北周庾信《哀江南赋》"西赆浮玉﹐南琛没羽。吴歲越吟﹐荆艳楚舞。"后谓四方皆来朝贡为"西赆南琛"。赆﹐贡物。琛﹐珍宝。
译书
[相关解释]
1.古指异域向朝廷修好朝贡时的呈书。因需翻译﹐故称。 2.翻译书籍。
1.古指异域向朝廷修好朝贡时的呈书。因需翻译﹐故称。 2.翻译书籍。
贡表
[相关解释]
1.朝贡的表文。
1.朝贡的表文。
赏贡
[相关解释]
1.颁赏与朝贡。
1.颁赏与朝贡。
附国
[相关解释]
1.古部落名。分布于今四川西部和昌都地区。隋唐时居民约两万户﹐从事农业为主﹐垒石为碉房﹐以皮船渡河。隋大业四年(公元608年)其王遣使朝贡。唐初为吐蕃所并。 2.附庸。
1.古部落名。分布于今四川西部和昌都地区。隋唐时居民约两万户﹐从事农业为主﹐垒石为碉房﹐以皮船渡河。隋大业四年(公元608年)其王遣使朝贡。唐初为吐蕃所并。 2.附庸。
青茅
[相关解释]
1.即菁茅。亦名香茅﹑苞茅﹑琼茅﹐生湖南及江淮间﹐叶有三脊﹐其气芬香。 2.《左传.僖公四年》﹕"尔贡苞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因以借指附庸对宗主国的朝贡。
1.即菁茅。亦名香茅﹑苞茅﹑琼茅﹐生湖南及江淮间﹐叶有三脊﹐其气芬香。 2.《左传.僖公四年》﹕"尔贡苞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因以借指附庸对宗主国的朝贡。